「那麼普通卻這麼自信」,迷之自信是優勢還是缺點?

楊笠的脫口秀讓普信男成了一個梗,實際上,不光是男人,大部分的女人、孩子都是普通而自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各種年齡、種族和文化背景的研究都證實了這點,並且男性的過度自信要強於女性。

No.1

No.1

普遍存在的迷之自信

多項研究發現,當問普通人你的XX能力是什麼水平時,通常大家會回答「高於平均水平」。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自我判斷都準確的話,應該只有一半的人回答「高於平均水平」。

你覺得自己鑑別假新聞標題的能力怎麼樣?

一項研究發現,90%的人認為自己是高於平均水平的。而線上行為資料發現,那些高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有可能去訪問不安全的網站,更喜歡社交媒體中的虛假內容並且分享。

高知們也不例外,一項對工程師的調查發現,42% 的人認為他們的工作在同行中排名前 5%;一項針對大學教授的調查顯示,94% 的人認為他們的工作「高於平均水平」。

孩子們更是迷之自信,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不管是預測自己未來的表現,還是判斷自己過去的表現,都會過度自信。就算是幾次考試後知道自己的水平了,也還是會如此。

不過,過度自信的情況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到了三年級,考試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判斷了。

當你發現自己的老公、孩子有迷之自信的時候,你不會再感到意外了吧。悄悄地問你,自己是不是也有過迷之自信的時刻?

No.2

人們為什麼會迷之自信?

這也是心理學者們感興趣並做了大量的研究的。

有人想,是不是因為沒有動力來進行準確的自我評估呢?有研究否定了這點,不管是用高額金錢獎勵,還是問責制,都不能提高過度自信者們自我評估的準確性。看來,他們是打心眼裡認為自己比實際的更優秀。

1

大腦會「篡改」記憶

有研究發現,大腦會「篡改」記憶,給過去的你加上「光環」。大學生們會高估自己在高中的成績。參加工作的人也不例外,有一個研究要求投資者回憶他們最近最重要的交易,結果投資者回憶的回報普遍高於實際回報。

這個研究還要投資者回憶之前的交易,結果發現,投資者更有可能忘記虧損的交易。而且,記憶失真和選擇性遺忘與投資上過度自信相關。

2

大腦會給你找自信的理由

大腦還很會給你找「你很棒」(絕對自信)和「你比別人棒」(相對自信)的理由。

例如,我一個項目獲得成功,這是因為我有能力(內部的,穩定的因素),所以我成功是必然的。他項目成功是因為趕上了好時機(外部的、暫時的因素),他的成功是偶然的。

就算自己搞砸了,大腦也自有一套說法,例如我遲到了是因為交通堵塞(外部的、暫時的因素),所以我遲到是偶然的。而別人遲到了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內部,穩定的因素),所以他遲到是必然的。

在我們的大腦的不遺餘力地拉踩之下,我們便產生了自己優於一般人的幻覺。

No.3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有迷之自信?

1999年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他們對一群大學生做邏輯、語法和幽默感的測試,然後讓他們做出自我評價,發現那些表現在後四分之一的人自我評價遠高於平均水平。

他們分析原因是有限知識的人缺乏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

這倒是和諺語「滿桶水不響,半桶水響叮噹」的寓意相似,人們在一個領域中獲得少量知識會進入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界,產生自己是專家的幻覺,處於「愚昧之巔」。

只有在深入之後,才會意識到自己不知道的原來還有這麼多。

No.4

迷之自信對我們的影響

大腦為什麼這麼努力要讓我們產生迷之自信呢?這可能是我們的一個抗抑鬱機制。研究發現,過度自信和焦慮負相關,和自尊正相關

一個被廣泛引用的理論研究中提出過度自信可以促進心理健康、幸福感、關心他人的能力以及創造性工作的能力。所以,當老公孩子出現不傷大雅的迷之自信的時候,不需要去潑冷水,讓他們清醒清醒。

但是迷之自信會讓人低估風險,難以發現和彌補自己的缺陷。

研究發現過度自信是醫生醫療差錯的最常見原因之一,過度自信的司機威脅了道路安全,過度自信的CEO管理的銀行承擔更多的風險,過度自信的普通人會低估疾病的風險,而不採取健康行為,迷之自信的人似乎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損失。

No.5

怎樣對待自己的迷之自信?

迷之自信在年幼的時候,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讓我們保持樂觀,信心滿滿地堅持。

可是,進入精進階段後,能夠準確預測自己表現的會更重要,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獲得成功,這時迷之自信可能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迷之自信就像是蓋樓房的腳手架,初期需要,之後得拆掉。

怎樣才能拆除迷之自信這個腳手架呢?

1

反饋

理論上,恰當的反饋應該能夠增加人們自我評價的準確性,可是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這可能和研究對象的不同,任務的不同,反饋方式的不同有關。

2

失敗假設

在項目的重大決策前,決策者舉辦一個假設的「失敗覆盤」,假設一年後項目失敗,大家來討論項目為什麼會失敗,這樣可以激發出項目成員對項目的懷疑和想象力。

3

尋找客觀資訊

例如,一個打算開餐廳的老闆去了解近幾年本地所有餐廳的平均存活率和財務表現如何,這樣他預測自己生意是否會成功的的可靠性會提高。

4

知道迷之自信的存在

這是最簡單,最重要的一種方式,我們知道迷之自信的普遍存在,知道大腦在美化我們的能力和過去的經歷,就可能削弱它的影響。

有研究發現,在閱讀了關於過度自信普遍存在,並且會對人們的判斷和決定產生負面影響的短文後,人們測試後的自我評估準確性提高了。

所以,請轉發和收藏本文,在做重大決策前拿出來再次閱讀,這樣可以降低決策失誤風險。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參考文獻:

1. Harris PR,et al. Testing the limitsof optimistic bias: Event and person moderators in a multilevel framework.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95(5):1225-1237

2. Niu J. The effect of CEO overconfidence on bank risktaking. Economics Bulletin, 2010,30 (4):3288-3299Chen S, et al. A Norm-Based Conditional ProcessModel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Optimistic Bias on Self-Protection Behaviors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Front Psychol, 2021 Jun7;12:659218.

3. Yagil D, et al. Physicians’ cognitive strategiesfor avoiding overconfidence. J Eval Clin Pract, 2021, 27(4):935-941.Lyons BA, et al. Overconfidence in newsjudgments is associated with false news susceptibili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A, 2021, 8;118(23):e2019527118. doi: 10.1073/pnas.2019527118.

4. Ehrlinger J, et al. Why the Unskilled AreUnaware: Further Explorations of (Absent) Self-Insight Among the Incompetent.Organ Behav Hum Decis Process. 2008 Jan 1; 105(1): 98–121.

5. Piehlmaier DM. Overconfidence Among YoungDecision-Makers: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Video Intervention and theRole of Gender, Age, Feedback, and Repetition. Sci Rep. 2020, 4;10(1):3984.

6. Urban K, et al. Anchoring Effect of PerformanceFeedback on Accuracy of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Eur JPsychol. 2021, 26;17(1):104-118.

7. Lipko, AR, et al. Persistent overconfidencedespite practice: The role of task experience in preschoolers’ recallpredi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09 103(2), 152–166. 10.1016/j.jecp.2008.10.002

8. Walters DJ, et al. Investor memory of pastperformance is positively biased and predicts overconfidence. Proc Natl AcadSci U S A, 2021, 7;118(36):e2026680118.

9. D’Argembeau A, et al. Remembering pride andshame: Self-enhancement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Memory, 2008, 16, 538–547.

10. Kruger J, et al.Unskilled and unaware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self-assessments.J Pers Soc Psychol,1999,77(6):1121-34.

11. Berner ES,et al. Overconfidence as acause of diagnostic error in medicine. Am J Med.2008; 121(Supplement): S2–S23.

12. Bengtsson C, et al. Gender andoverconfidence. Econ Letters. 2005; 86: 199–203.

13. Barber B, et al. Boyswill be boys:Gender, 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Quart J Econ.2001; 116: 261–292.

14. Taylor S, et al. Illusion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PsychBull. 1988; 103: 193–210.

15. Koellinger P,et al.Joy Leads toOverconfidence, and a Simple Countermeasure. PLoS One.2015 Dec 17;10(12):e0143263.

相關文章

8條關於蔬菜的謠言,別再信了!

8條關於蔬菜的謠言,別再信了!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多吃素食以及均衡飲食也成為當今一個有益於健康的流行話題,多吃蔬菜水果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能提升心理幸福感。 隨...

有過一次胎停,下次該如何「保胎」?

有過一次胎停,下次該如何「保胎」?

「李醫生,我懷孕的數值都很好,可是今天超聲報告說我胎停了,為什麼會這樣啊?我該怎麼辦?還可以保胎嗎?」 我們今天來談談懷孕早期碰到這種情況該...

在醫生面前,請放下你的忍術

在醫生面前,請放下你的忍術

卓正醫療的外籍客戶很多,有一次一位外籍人士來扎針,要求扎針前用冰敷一下要扎的部位,目的是使皮膚麻木,減少疼痛。這個要求也很容易滿足,客戶對我...

​豬油,是保護心血管還是傷害心血管?

​豬油,是保護心血管還是傷害心血管?

說到豬油,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香。豬油拌飯,豬油渣,豬油炒菜……等等記憶就會從腦海中浮現,一股童年的味道也隨之在味蕾深處綻放。 但是,最...

後背的痘痘消不掉,可能是方法用錯了

後背的痘痘消不掉,可能是方法用錯了

有一種痘痘,日常生活中看不見,但卻又真真實實的影響生活體驗,那就是 背後的痘痘 洗澡時摸起來疙疙瘩瘩,看到喜歡的露背裝卻不敢穿,還會在一些需...

記性不好就是老年痴呆?那可不一定

記性不好就是老年痴呆?那可不一定

痴呆有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記性不好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了解常見痴呆的症狀,及早發現並治療,有助於老年人保留日常生活能力,避免發展為重度。 全...

小心這些水果,吃了可能會「生病」

小心這些水果,吃了可能會「生病」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蘋果、柑橘、柿子等種類豐富的水果也陸續上市。 但在大飽口福的同時,身邊也流傳著「水果吃多了、吃不對也使人得病」的說法,比如...

這4種隔夜菜太危險,吃不完最好倒掉

這4種隔夜菜太危險,吃不完最好倒掉

都說「節儉是傳統美德」,可面對家中的剩飯剩菜,不少人心中卻犯了難:倒掉吧,實在是太可惜;第二天熱一熱吃吧,「亞硝酸鹽超標」、「致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