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熱搜,被譽為「神藥」的千金藤素能否終結新冠大流行?

5月12日,「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一篇題為《我國發現新冠新藥並獲專利!其抑制病毒能力排名靠前》的文章。

文中寫道,5月10日,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說明書顯示,10 μ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複製的倍數為15393倍。

發明人童貽剛教授表示:從目前的研究資料看,該藥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抑制劑中排名靠前。美國學者此前也在《科學》發表論文證實,千金藤素的資料在其研究的26種藥物中資料亮眼,而且優於已經獲批上市的瑞德西韋和帕羅韋德。

根據專利說明書顯示,對千金藤素、西拉菌素、鹽酸甲氟喹這三種篩選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進行試驗,10 μ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鹽酸甲氟喹在細胞感染72小時後分別能抑制病毒複製15393倍、5053倍、31倍,實驗結果均可重複。

在2021年7月一篇刊登在《科學》雜誌的文章印證了這一結論:研究者將千金藤素與25個其他的候選化合物放在一起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 50%最大效應的濃度,數字越低越好)只需0.1 μM,遠低於其他候選藥。

在文章最後,童貽剛教授呼籲儘快開展臨床試驗研究讓科技成果落地、切實用於抗疫。

質疑聲四起,「神藥」還是「口頭支票」?

科技日報的文章受到了廣泛關注,千金藤素於當天連上多個熱搜,部分網友甚至直接將其稱為能夠給疫情破局的「新冠神藥」。

不過,隨之而來的質疑聲也愈演愈烈。

5月18日,「中國新聞週刊」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火上熱搜的千金藤素,是「新冠神藥」還是「空頭支票」》,就千金藤素造成的爭議展開了論述。

文中,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專家金冬雁表示千金藤素距離成為抗新冠藥物,還有很遠的距離,中間各個環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現在更像在開一個「空頭支票」。

千金藤素抗病毒的具體作用機制目前還不算清楚,且動物實驗未開展。這兩件事沒做好,研究無法向前推進。

對於「15393倍」這個極具視覺衝擊的標籤,武漢協和醫院藥學部藥師王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個資料給大家帶來了希望,也意味著千金藤素有可能成為未來抗新冠藥物的備選之一。但未來能走多遠,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金冬雁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像千金藤素這類被篩選出來的天然藥物或老藥新用藥物有很多,現在應儘快進行動物實驗,弄清楚千金藤素進入動物體內後,能被吸收多少、多少劑量會起作用、體內代謝反應如何……

如果不把這些問題都需要研究清楚,僅靠體外細胞水平的實驗,很難談具體的有效性。

從2020年1月開始,童貽剛團隊就開始對數千種藥物進行篩選。不過,在過去兩年,一直沒有開展動物實驗。

據報道稱,該專利的第二發明人曾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長時間未將千金藤素推進至臨床階段的原因在於,一是藥物開展臨床需要大量資金;二是對其進行臨床,會涉及到千金藤素化合物專利問題,一般企業不願意冒險。

有一定醫學/藥學基礎的人都清楚,體外效果很好的藥物,到了體內實驗階段,效果大打折扣的情況比比皆是。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磷酸氯喹」就是倒在體內實驗這一步,以至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批准緊急使用該藥後兩個月,又撤銷了批准。

除此之外,童貽剛團隊在研究中用於體外實驗的冠狀病毒並非2020年以後流行的新冠病毒,而是研究人員於2017年從一隻走私的死亡穿山甲身上分離出的、新的冠狀病毒xCoV。

換句話說,千金藤素所抑制的並不是新冠病毒,而是一種與新冠病毒在S蛋白表達上很相似的穿山甲冠狀病毒。至於對新冠病毒,尤其是經歷多多次變異的奧密克戎等毒株是否同樣有效,還需要更多的嚴謹實驗來證明。

故此,金冬雁教授認為,即便千金藤素真的有用,也需要經歷相當漫長的過程,才能得到緊急批准用於臨床試驗。

「造神」的背後是群體焦慮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2020年1月),新華視點發文稱,經過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

該訊息發佈後雙黃連口服液迅速脫銷,各平臺銷售一空。被逼無奈之下,甚至有網友選擇購買「獸用版本」作為替代。後在人民日報以及多家醫學相關平臺的連續科普下,「抑制不等於預防和治療」逐漸成為共識,這場瘋狂的「搶購潮」才逐漸得以平息。

「雙黃連搶購事件」的成因基本分為兩個方面:

1.媒體傳播

資訊時代,媒體是人們獲取外部資訊的最重要途徑。尤其是官方媒體,其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受眾的價值判斷。

回看新華視點那則的短訊,本身並無所謂「造謠」成分。但多數普通人並不能在短時間裡分辨出「抑制」和「治療」的區別,後續的裂變傳播又使得資訊原意不斷失真。最終成了「雙黃連搶購事件「的導火索。

2.群體焦慮

彼時處於疫情初期,輿論場上關於新冠肺炎的負面訊息接連不斷。

在這種情況下,人會產生為了「自救」採取行動的衝動,如果行動未能實施,則會產生與之相應的焦慮和情緒,讓人難以理性思考,進而主動選擇信任那些看起來令人愉悅的「好訊息」。即使內心深處有過質疑,也會被「從眾心理」帶來的新焦慮給覆蓋。這也是諸多所謂「高知」也參與搶購雙黃連的原因。

「千金藤素」爆紅的背後同樣有這兩個因素的影子。

兩年過去了,隨著了解的深入以及卓越的防疫成果,人們對於新冠病毒的恐懼與日俱減,甚至已經出現了「清零派」和「共存派」分庭抗禮的情況。

但從另一方面,想要徹底終結新冠大流行的念頭變得越來越強烈。從害怕感染到害怕封控,人們依然像兩年前一樣盼望著「好訊息」到來。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保持冷靜,過高的期望帶來的往往是失望。

千金藤素能否不負網友所封「神藥」之名,徹底終結這場新冠大流行,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責編|阿廖沙 蘇沐

相關文章

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要睡覺?

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要睡覺?

人類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包括蒼蠅、蠕蟲甚至水母等無脊椎動物也會睡覺。在整個進化過程中,睡眠對所有具有神經系統的有機體來說都是普遍的...

影像證明!大熊貓也吃肉

影像證明!大熊貓也吃肉

大熊貓正在啃食羚牛骨頭。(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供圖) 大熊貓雖然以竹子為食,有時也會食肉「打牙祭」。近期,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

黑洞和暗物質,居然是這種關係?

黑洞和暗物質,居然是這種關係?

據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邁阿密大學、耶魯大學和歐洲空間局的天體物理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顛覆教科書的觀點:原初黑洞是宇宙...

事關衰老!70歲後血液老化秘密揭開

事關衰老!70歲後血液老化秘密揭開

人的一生中緩慢積累在血液幹細胞中的基因變化是如何導致70歲後血液生產的巨大變化的?一項新研究或能給予啟示。由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Well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