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點嚴肅的話題——「猴痘」。
今年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猴痘」列為了「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圖片來源:WHO
而上一次世衛組織宣佈類似的緊急事件,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就在前幾天,大家應該都看到了那條有「重慶市發現1例境外猴痘病例」的熱搜新聞了吧。

圖片來源:微博
根據@人民網 的報道顯示:
1.9月16日,重慶市確診1例境外輸入猴痘病例。
2.該病例為自國外中轉重慶入境人員,在按規定進行入境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離期間,發現皮疹等症狀。
3.經重慶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複核,實驗室結果猴痘病毒核酸陽性,國家組織專家診斷為猴痘確診病例。
4.該病例正在集中隔離治療,情況穩定,其密接者均已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圖片來源:微博 @人民網
雖然專家表示,該病例入境重慶即被隔離管控,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
但是對於這突如其來的首例,網友們還是憂心忡忡,紛紛表示:退!退!退!好嚇人……

圖片來源:微博
根據世衛組織發佈的最新「全球猴痘疫情報告」顯示,目前,全球103個世衛成員國累計報告了60320例猴痘確診病例,525例疑似病例。
截至9月15日,全球累計報告猴痘病例數較多的5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西班牙、巴西、德國、法國。
為了能更好的了解和預防「猴痘」,鴨鴨這裡也整理了一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一起來看下吧。
什麼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通常為自限性疾病。
但部分患者可出現併發症,包括皮損部位繼發細菌感染、腦炎等。
猴痘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1.猴痘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他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
2.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亦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3.病毒還可通過胎盤從孕婦傳播給胎兒。
4.2022年5月以來,發生在非流行國家的猴痘疫情以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為主(約佔96%),以性接觸為主要傳播方式。
目前猴痘的主要流行情況地區
從1970年在剛果(金)確診首例人猴痘病例以來,猴痘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國家,非洲以外國家猴痘疫情較少,均由非洲國家(動物或人)輸入所致,本地傳播有限。
2022年5月以來,猴痘首次在歐洲、美洲等既往非流行國家發生持續傳播。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目前我們國內共計有5個案例,除了我剛剛說的重慶外,在台灣還有3例,香港也報告了1例。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5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而關於「國內是否有漏網病例」、「如何辨別出猴痘」、「如何預防猴痘」,中國疾控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也在個人微博上給出了更加詳細的回答。

圖片來源:微博 @吳尊友ChinaCDC
簡單來說,我們日常的預防措施就是:

圖片來源:微博 @央視新聞
由於國內的防疫政策一直做的很好,並沒有像國外那樣傳播的很快,鴨鴨這裡也僅做科普,分享一位之前國外網友的案例。
有位來自英國的35歲的男性患者,分享了自己得「猴痘」的經歷,一開始他以為自己得了流感,只出現一些高燒和肌肉萎縮的症狀。
過了幾天以後,他的身上開始出現紅白色皮疹(有點像過敏)

圖片來源:微博
又過了幾日,他的鼻子上出現了一塊像被蚊蟲叮咬後的疙瘩,據他自己描述:是不痛不癢的。

圖片來源:微博
隨著他高燒不退,扁桃體發炎,連喝水都會感覺疼痛,最後他去了醫院,被確診為「猴痘」。

圖片來源:微博
不過這位患者也表示了:自己當時身上出現的皮疹,和網上流傳的「猴痘」圖片並不一樣,這就是鴨鴨為什麼沒有放圖片的原因。
鴨鴨也想提醒各位: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雖然,世衛此前的統計顯示,近年來的猴痘病死率約為3%到6%,截至9月15日,全球累計報告23例猴痘死亡,但我們還是要注意個人防範。
最後希望「猴痘」和「新冠」早日消失!
猴痘和新冠,退!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