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會讓皮膚變薄?不,會變厚才對!

近年來,護膚界掀起了「刷酸熱」。隨便點開小RED書,有關刷酸的筆記就有20萬+,某購物平臺上關於「酸類」產品的銷量也動輒上萬。

一方面,刷酸確實可以美白、祛痘、改善毛孔粗大;還能發揮一些抗衰的功能,如嫩膚、改善皺紋。

另一方面,把皮膚「刷」壞的案例,同樣一搜一大堆!是不是有點迷糊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孰是孰非」。

刷酸會不會讓皮膚變薄?

我們臨床實踐中的「化學煥膚治療」,俗稱「刷酸」。

雷醫生在工作中常被問到的「刷酸三連」是:刷酸會讓皮膚變薄嗎?會讓皮膚變敏感嗎?我能刷酸嗎?

首先,我給大家一個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

規範的化學煥膚治療

第一、不會讓皮膚變薄。

第二、它能讓角質層排列緊密,反而能讓表皮層變厚。

第三、它還能誘導真皮膠原蛋白重塑,誘導透明質酸的沉積。

如此學術化的結論,是不是有點「不明覺厲」?但光說結論,恐怕還是難以打消大家的顧慮。

那我們用事實說話,一起來看一項關於「化學煥膚」的皮膚組織病理研究。

○實驗

研究者對無毛小鼠(Hairless Mice)的皮膚進行中波紫外線照射(UVB),每週3次,持續14周,製造出「小鼠光老化皮膚」模型。

(膽小的朋友趕緊往左滑 <<)

通過圖片,大家應該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再次強調防晒的重要性!)

接下來,研究者再將光老化小鼠分組,進行「刷酸實驗」,給兩組老鼠進行了化學煥膚治療。

很顯然,相較於對照組③④,化學煥膚組①②的真皮厚度明顯增加,膠原纖維分佈更緻密(即藍色部分)。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對於化學煥膚治療後皮膚的組織病理變化已經有一定的印象了。

但是,上述為動物模型的研究結論,而我們人體皮膚研究結果是如何呢?接著往下看。

刷酸真的會讓皮膚變厚?

我們來看第2個實驗——有研究者招募了20名志願者,全面部進行水楊酸煥膚(濃度30%),每週1次,持續6周。

取治療前1周的耳後皮膚,以及6次治療後1周的耳後皮膚組織病理:

結果顯示:表皮厚度增加;真皮乳頭層及真皮網狀層的膠原重塑增加。

原理是:化學煥膚劑可促進老化角質細胞的脫落,誘導角質細胞更新,而新生上皮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可刺激成纖維細胞增殖、分裂,引起「真皮膠原纖維密度增加」等結締組織成分的合成。

那為啥自己刷酸後

感覺皮膚很敏感、很脆弱?

這得從化學煥膚的原理解釋一下。

化學煥膚,即通過相應的化學煥膚劑(如果酸、水楊酸、苯酚、三氯乙酸等),達到對皮膚特定層次的化學剝脫作用,通過這種可控的損傷刺激,實現皮膚更新,促進皮膚再生的效果。

所以,刷酸本身就是一種「剝脫性」治療,哪怕亞洲人最常用的是淺表化學煥膚劑——果酸、水楊酸,在治療後的一週,老化角質被剝脫,而新生角質細胞未及時更新,確實可能會出現輕度敏感、乾燥、脫屑等現象。

但此時只要做好保溼、防晒,等待皮膚自然更新,28天后表皮層就可以完全更替,實現真正的「煥膚新生」。

皮膚表皮層更新過程

皮膚表皮層更新過程

不過,刷酸雖好,可不要「貪杯」啊!這是一種「化學治療」,建議在正規機構以及正規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溫馨提示:合理、規範的刷酸,可以起到很好的皮膚年輕化效果,但如果濫用化學剝脫劑,分分鐘也有「爛臉」的可能。

最後說一下「居家刷酸」

大家經常提到的「居家刷酸」,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化學煥膚」,只能稱為「居家使用含有果酸或水楊酸成分的護膚品」。

因為,護膚品中添加上述有效成分的濃度是受限的:

  • 以果酸為例,美國規定護膚品中添加果酸濃度不超過10%,而我國規定護膚品中添加果酸的限制濃度為6%;

  • 以水楊酸為例,我國《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年版)》,護膚品和洗面奶中水楊酸的限用濃度為2%。

而我們前面提到的實驗資料、結論,是基於醫學高濃度(≥30%)化學煥膚劑得出來的,居家使用果酸或水楊酸類護膚品,因為受到有效成分的濃度限制,並不能起到與醫學「化學煥膚」等同的作用。

居家使用含有果酸或水楊酸類產品,因為濃度低、刺激性較小、功效較弱,因此可以考慮每天使用,但「酸」可不是天天都能「刷」的!

相關文章

身體乳能搞定「雞皮膚」嗎?

身體乳能搞定「雞皮膚」嗎?

要說胳膊上帶點啥會比較吸睛,那麼除了青龍白虎(文身),當屬「雞皮膚」。 學名是「毛周角化症」,那些密密麻麻的,或紅或黑的小丘疹,讓四肢皮膚外...

「毛孔粗大」怎麼改善?看這篇就夠了

「毛孔粗大」怎麼改善?看這篇就夠了

有些姑娘明明長得挺好看,可每每掏出小鏡子,第一時間注意到的竟不是自己的美貌,而是臉上的「毛孔」。 毛孔肉眼可見,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正常...

早期大腸癌的診斷和治療&#8211;從病理的角度

早期大腸癌的診斷和治療–從病理的角度

概述 隨著近幾年內鏡器械的進步,為了早期大腸癌的診斷和治療,可以進行更正確的診斷。另外,作為診斷性治療,從完全切除標本開始,根據病理學的諸因...

食療究竟能不能治病?是個大騙局嗎?

食療究竟能不能治病?是個大騙局嗎?

多年以來,關於食療有沒有作用的爭議一直不斷。 很多人患病後,因為擔心藥物(特別是西藥)的副作用不願意用藥,更想通過食療解決問題。對此,有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