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千萬別對孩子做這 6 件事!否則……

緊鑼密鼓的高考終於結束了,孩子進入了休整狀態,但家長的考卷可還沒結束:

請問孩子高考完都有哪些常見的表現?

作為家長,這段時間「宜」做什麼?「忌」做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聊一聊,孩子高考後的 6 大變化家長不能做的 6 件事,以及家長應該做的 5 件事

01

高考後常見表現大盤點

1. 秒變瞌睡蟲

有些孩子高考結束後,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酣暢淋漓地大睡一覺,甚至連續好幾天都終日臥床,睡覺時間指數上升。

這可不是因為孩子變得懶散,因為高考期間孩子一直處於緊張而且壓力巨大的應激狀態,這會消耗很多心理資源,讓人感到身心疲憊,對於有些人來說,睡眠是絕佳的恢復方法。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變成「大胃王」

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高考完,別的什麼事兒沒有,就是愛吃,總是飢腸轆轆,時不時去搜刮家裡的各種零食。

一般來說,短時間的暴飲暴食也沒什麼大問題,是應激反應消退後的正常表現,但要是持續時間很長,演變成一種經常性的行為,家長就需要多加關注了。

3. 變得不著家

高考完,孩子可能會突然開啟社交狂人模式,很喜歡在外面浪,喜歡聚會,喜歡玩,甚至想要出門遠遊。

這其實是一件好事,社交活動能夠很好地為孩子提供社會支持,幫助孩子減少焦慮,放鬆身心。

4. 懶散自閉

與社交狂人模式恰恰相反,有些孩子可能會進入懶散自閉的模式,每天穿著睡衣,窩在房間裡或沙發上,每天看電視或打遊戲,過著終日不見陽光的日子。

不同性格的孩子放鬆的方式也不一樣,內向的孩子往往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更能夠放鬆。但如果這與孩子平常的表現大相徑庭,可能暗示著孩子內心充滿焦慮和不確定感。

5. 變得情緒化

不同於上述的表現,有些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敏感,上一秒還在開開心心地分享高考後的自由,下一秒又變得情緒低落,或者一提到高考相關的事情就突然發脾氣,甚至有時候還會無端端發脾氣。

這些都是孩子內心充滿焦慮和不確定感的表現,因為高考的成績還懸而不定,對於未來感到擔憂是很常見的反應。

6. 開始探索未來

高考結束後,孩子可能會興致盎然地搜尋各種大學專業和職業的資訊,或者經常詢問相關的問題,似乎明天就要遠走,奔赴未來。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未來不再像以前一樣是單執行緒的,而是一個全新的開放式世界,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到興奮和期待,開始迫不及待地搜尋和接觸相關的資訊。

02

這 6 件事

家長不要做

1. 忌逼迫討論

經歷了緊張且備受矚目的高考,孩子已經處於疲勞的狀態,在這個時候去詢問孩子考得怎麼樣,無異於讓一隻剛戰勝獅子的貓覆盤自己的表現,高考已經過去,重要的是整頓狀態,面向未來。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忌攀比

「別人家的孩子」是很多家長嘴裡離不開的話題,但很多時候這對於自家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多大的好處,孩子也很清楚自己在同學群體中的表現,家長的過分強調只會讓孩子感到厭倦,尤其是在高考這種人生節點,攀比只會讓孩子更加失落。

3. 忌過多幹涉

就像前面說到的,孩子在高考後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他們需要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來放鬆,而不是繼續繃緊一根弦。如果家長還是一直限制孩子出去玩,或者看不慣孩子整天窩在家裡,只會讓孩子疲勞的身心感到無處安放。

4. 忌打壓

很多家長在別人面前都喜歡自謙:「唉,我家孩子不行,沒有誰誰誰家的孩子厲害」, 「我家孩子一到大考就不行」等等。這跟我們傳統文化主張謙遜有關,但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自謙無異於是一種批評和打壓,讓孩子感到難受,很難建立起自信心。

5. 忌過分關注

有些家長過於關心高考成績,時不時就問一下孩子成績出了沒,家長的這些焦慮會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也跟著焦慮,無法享受高考後這段時間。同時,家長的這種態度還會讓孩子在潛意識中以高考成績來評價自己的價值。但人生價值的評價應該是多維度的,而不僅限於考試成績,而且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對當下來說,與其為一件幾乎已經塵埃落定的事情焦慮,還不如鼓勵孩子去發展其他興趣和技能。

6. 忌過度獎勵

在孩子高考結束後,很多家長都會獎勵孩子,比如一部手機、遊戲機等等。獎勵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鼓勵方式,但獎勵的方法其實很重要。

如果總是在孩子獲得好成績的時候給予獎勵,孩子就會以成績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這並不利於孩子的價值觀成長。

所以,一方面物質獎勵要適度,以免養成不良習慣,另一方面側重於獎勵孩子的努力過程,鼓勵孩子養成興趣,而不是隻關注結果。

03

這 5 件事

家長要做好

1. 宜放手

很多孩子都會想要在高考結束後的這段時間裡做點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家長應該順應孩子的想法,不僅給孩子自由的時間,還可以在充分了解孩子想做的事情的基礎上,給予孩子一定的物質支持。

2. 宜一起放鬆

不只是高考這幾天,孩子可能在整個高三期間都處於緊繃的狀態,這時候正是培養家庭感情的絕佳時機,家長可以結合孩子想去的地方,規劃一次美好的家庭旅行,徹底放鬆身心。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3. 宜職業指導

如果孩子表現出對未來的期待和興趣,那這就是最好的職業生涯指導的機會!

家長可以發揮自己對於大學專業和對應職業的知識和經驗,成為孩子的職業導師,來回應孩子的期待和興趣。這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更深入地探索未知,還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一定客觀地進行分析,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喜好,否則只會被孩子當成是一次說教。

4. 宜關注焦慮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孩子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焦慮,例如情緒化、敏感、持續的一反常態、對未來的擔憂等等,家長不能對此視而不見,正確的做法是主動與孩子溝通,詢問他們焦慮的原因是什麼,幫助孩子擺脫焦慮。

5. 宜愛與支持

延續上一條提到的,無論孩子的焦慮根源是什麼,家長都應該表現出對孩子無條件的關愛與支持,強調無論高考的成績怎麼樣,父母都會愛著他們。

家長應該去鼓勵和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不僅僅取決於高考成績,未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待著他們去探索,而父母永遠是他們堅實的後盾。

高考後的這份家長考卷,你覺得自己能得幾分?

參考文獻:

[1] 盧佳適.(2019).警惕並積極應對「後高考心理」.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5),45-47+50.

[2] 陳紅麗.(2021).考試過後,家長如何與孩子談成績. 河北教育(德育版)(05),56-57.

[3] 徐秀豔.(2010).做個「六要」家長. 招生考試通訊(高考版)(04),44-45.

相關文章

這些壞習慣可能讓你患上頸椎病!

這些壞習慣可能讓你患上頸椎病!

這些壞習慣 可能讓你患上頸椎病! 當你長時間看電腦、看手機後,會不會覺得頸項僵硬、痠痛?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警惕,這是頸椎病的早期症狀。...

孩子可以全麻手術嗎?你需要知道這些

孩子可以全麻手術嗎?你需要知道這些

一般來說,家長對麻醉的恐懼會大於手術本身。 試想,孩子在手術過程中會痛嗎?孩子會醒不來嗎?麻醉藥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嗎?手術後是否會感覺不舒服…...

怎麼保護牙齒?別等牙爛了才後悔

怎麼保護牙齒?別等牙爛了才後悔

又是一年開學季。對於很多家長而言,「神獸」歸籠,可喜可賀,但還有一些現實問題令人頭禿。比如孩子的牙齒。以牙病為例,一旦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治療...

陽康後懶得動?一個擺爛動作能減輕危害

陽康後懶得動?一個擺爛動作能減輕危害

這段時間,很多「陽康」的朋友陸續開始復工了,只是這精神頭顯然還差點意思。 整天人在工位魂不在,沒幹什麼都覺得累。 本來忙起來就顧不上活動,這...

今天,你的心情,還好嗎?

今天,你的心情,還好嗎?

人到中年,即使沒有疫情,本來就會有中年危機。 除了少量富豪外,人人都要賺錢養家,要吃飯穿衣,要揹負車貸房貸壓力,要承擔父母孩子養老看病上學的...

萬萬沒想到,空調竟然也會「中暑」?

萬萬沒想到,空調竟然也會「中暑」?

這段時間,關於空調有一則流言廣為流傳,說空調在環境溫度過高時會停機,溫度超過60℃,遠超空調工作溫度等等。這個說法部分屬實,但有些誇大其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