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生如何搞定大油皮?

你所在的地區「成功」入夏了嗎?

你所在的地區「成功」入夏了嗎?

在諸多夏日Debuff中,出油這一項傷害性不大,但「社死性」極強。

這樣的吐槽,我們每個夏天都能聽到:

「上班8小時,整張臉又油又暗沉,膚色深了2個色號。」

「商務Social期間上洗手間,臉在鏡子裡如同一面反光板,自信心稀碎。」

而且,以上煩惱頂多算是「小打小鬧」。

油皮問題一旦「硬核」起來,或導致毛孔粗大;或導致大片粉刺突然爆發;或者讓啥也沒做的你,長一臉痘。

那有沒有辦法從源頭上改善出油呢?有,但說來話就很長了。時間有限的朋友可運用「搜尋頁面內容」功能,實現精準傳送👇

右上角「…」—🔍搜尋頁面內容—輸入關鍵詞

文章目錄

01 油皮的出油量有多大?

02 皮膚科醫生眼中的「控油」

03 入門級控油:護膚品

04 進階控油:外用藥物

05 高階控油:醫美治療

06 頂級控油:口服藥物

油皮的出油量有多大?

PART 01

我們先看一組對比資料,中性皮膚面部出油速率約為‍‍‍‍‍‍‍‍‍‍‍‍‍‍1mg/10cm2/3hrs;‍‍‍‍‍‍‍‍‍‍‍‍‍‍油性皮膚面部出油速率約為1.5mg/10cm2/3hrs。

如果人的體表面積按均值1.73m2、面部面積按佔體表面積3%計算,油皮每天面部至少會分泌油脂0.62g,一個月下來至少會分泌接近20g!(大半瓶精華的量)

大油田說自己臉油得可以炒菜,似乎突然得到了科學的支持。 (手動狗頭)

我們再來看看加重皮膚出油的風險因素[1,2,3]

男性;

絕經前女性處於排卵期時;

春夏季節;

潮溼氣候;

病理性高雄激素血癥,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卵巢或腎上腺雄激素分泌性腫瘤等。

以上因素你都不佔,卻四季出油不間斷?

恭喜!你就是天(féi)選(wò)之(yóu)‍‍‍‍子(tián)。‍‍‍‍

皮膚科醫生眼中的「控油」

PART 02

我們所說的「油」,學名叫做「皮脂」,來自於皮脂腺。

本文討論的「控油」,正是以減少皮膚出油為目的,因此和大家平時看的護膚功課不太一樣。

市面上有許多被稱為「油皮親媽」的護膚品、化妝品,通常都無法真正地減少出油。

這些產品的「親媽感」主要來自於減輕泛油的外觀、清爽皮膚質感的體驗,舉2個例子:

控油爽膚水:最常見的配方是添加一定量的乙醇,可以很好地溶解並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營造出清爽的「控油」感;

控油化妝品:通過添加一定量的礦物質粉末,或者本身就是粉質化妝品(比如散粉),來達到吸附油脂、改善油光的效果。

我們非常鼓勵油性皮膚的朋友,根據自己的需求使用這些產品,可以暫時性地改善皮膚油膩的外觀。

只不過在皮膚科醫生眼中,產品雖好,但並不能真正減少皮膚出油量,還不能夠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的對策。

入門級控油:護膚品

PART 03

護膚品雖不算治療手段,但應是能幫到最多人的手段。

列舉2位得力選手:煙醯胺、綠茶提取物。

不同於一般的「油皮親媽」,這兩類成分確實能夠干預皮脂腺👇

煙醯胺:業內巨擘 Draelos 教授團隊曾進行的雙盲對照研究發現,使用 2% 煙醯胺 2-4 周就有一定減少皮脂分泌速率的效果[4]

綠茶提取物:有多項研究發現使用含 3% 綠茶提取物的護膚品 2 個月左右,相對於基線值,可以觀察到顯著的皮脂生成減少[5,6]

雖然這不足以作為醫學建議,但並不耽誤大家入手這兩類精華,我們舉例幾個產品。

煙醯胺產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綠茶提取物產品

綠茶提取物產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兩類成分還有抗氧化和美白的Buff,能起到不錯的抗衰老、提亮膚色作用。

詳見👉《抗衰老的護膚用品怎麼選?》

進階控油:外用藥物

PART 04

如果你是痘痘皮,那對維甲酸類藥膏一定很熟悉,比如:維A酸乳膏、阿達帕林乳膏、他扎羅汀乳膏,這些維甲酸類藥膏都是治療痤瘡的常用藥。(用藥須謹慎,請勿自行使用。)

我的一位油痘皮患者這麼問我:

我的一位油痘皮患者這麼問我

曾醫生,痘痘好了以後,乳膏還能繼續用嗎?這段時間皮膚太清爽了!

這種清爽的感覺,應和皮脂腺被抑制、毛孔縮小有關,證據如下:

有基礎研究發現維甲酸可以抑制皮脂腺細胞的增殖和皮脂的合成,此外有人體研究表明:油皮部分外用維甲酸 (全反式維 A 酸和他扎羅汀) ,可以縮小面部毛孔的尺寸[7,8]。而粗大的毛孔和皮脂的過度分泌之間,有著很強的相關性。

雖然出於十分嚴謹的角度,我們尚不能確鑿地說外用維甲酸一定能減少皮脂的分泌。但是基於以上的基礎研究結論以及間接的人體研究證據,還是可以適當嘗試將其用於處理皮脂過度分泌的狀況。

如果出油真的讓你非常困擾,嘗試護膚品無果,可以找皮膚科醫生幫忙,我們有藥呢~

高階控油:醫美治療

PART 05

有一個段子:「我這輩子還沒打過肉毒,第一次竟獻給了控油?!」

沒想到吧,肉毒毒素除了能抗皺,還能控油!

雖然對付皮脂過度分泌,醫美上還有別的選項,如強脈衝光(IPL,光子嫩膚),但我們今天先以注射肉毒毒素為例。

怎麼說呢,如果有一個排行榜調查醫美醫生最離不開的醫美項目,我想注射肉毒毒素應是大熱門的、有望奪冠的選手。

它的機制如下👇

肉毒毒素的經典作用機制,是阻止突觸前膜囊泡融合,從而阻斷乙醯膽鹼的釋放及其與突觸後膜蕈毒鹼受體(muscarinic receptor) 的結合,達到抑制肌肉運動、淡化動態皺紋的效果。而皮脂腺細胞的分化和皮脂腺的生成也恰好離不開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肉毒毒素控油可能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以上看不懂沒關係,我們直接看效果👇

最初嘗試將肉毒毒素注射用於控油的研究之一發表於 2008 年,20 名油性皮膚受試者接受了 T 區 A 型肉毒毒素皮內注射,注射後 1 個月,17 名受試者均表現出油脂分泌減少及毛孔縮小的效果[9]

近年陸續發表的一些設計更加嚴謹、評估維度更加科學的研究,均支持了肉毒毒素對出油的改善效果。從患者滿意度來看,一項研究中更是有 91% 的受試者對皮內注射肉毒毒素改善油皮表示滿意。

用於改善出油的肉毒毒素注射方式叫做「微滴注射」,和直接注射到肌肉層次用於除皺的方法略有不同。

「微滴注射」除了可以把肉毒毒素微量、密集地注入到更為淺表的真皮層發揮作用以外,還可以將肉毒毒素結合在水光針注射治療中,既補了水,又控了油,還能縮小毛孔。

頂級控油:口服藥物

PART 06

「吃藥控油」聽起來非常可怕,但下面這些來自痤瘡患者的對話,在我的診室每天都會發生:

曾醫生,口服異維A酸是不是除了治痘痘以外,還能減少頭皮出油?

我吃了三個月,痘痘雖然還沒完全好,但感覺頭髮蓬鬆了很多,到晚上頭髮也不會塌。

曾醫生,我吃了半年的避孕藥,姨媽痘是沒有了,臉上也不怎麼油了。我可真是太喜歡了,這個藥還能繼續吃嗎?

本來是治療痤瘡,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多種用於治療痤瘡的藥物,比如異維A酸、螺內酯、屈螺酮炔雌醇等等,雖然各自作用的機制不同,除了治療痘痘以外,都具有良好的控油效果。

不過,別急著心動!我們不推薦大家為了控油而自行口服。這些處方藥物,自行口服存在一定風險、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且有相當多的禁忌症並不適合使用,比如:

異維A酸使用前,我們需要充分評估育齡期人群的近期生育意願,因其有潛在致畸性;此外口服藥物期間還可能引起全身皮膚乾燥脫屑、口唇乾燥、唇炎等問題;

螺內酯口服期間,可以引起六成女性不同程度的月經紊亂;

‍‍‍‍‍‍‍‍‍‍‍‍‍‍‍‍‍‍‍‍‍複方短效避孕藥口服前則需要充分評估下肢深靜脈血栓、心腦血管意外以及乳腺、生殖系統相關的風險等等。

哪怕出油已經對你造成了非常明顯的干擾,讓你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控油需求,也需預約皮膚科醫生面診、與醫生仔細討論、讓醫生充分評估,再遵醫囑使用。

小 結

PART 07

看到這兒,是不是感覺出油的暴擊,遠比你想象中複雜?還是「油皮親媽」更親民可人?

其實,皮膚出油也並非一無是處。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參與到眾多生理過程當中,比如參與皮膚屏障功能的維持、滋潤皮膚減少幹紋出現,可謂是「自帶抗衰Buff」。(油性皮膚出現皺紋的時間往往比干皮晚數年!)

有人說,油皮的皮膚狀態是「低開高走」,經過歲月沉澱方知它的好。

生死有命,幹油在天。只聽沙漠皮說: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引述一位大油皮網友的評論作為結尾:

致謝:感謝皮膚科 Rachel 博士貢獻的「網友評論」。

*文中所涉及護膚品僅作舉例說明使用,醫生僅根據功效成分分析,與產品品牌方、代理方無利益相關。

*個人膚質情況不同,可能存在特定成分過敏的情況,舉例產品並非適合所有人,請酌情參考。

*功效成分名稱及濃度來源於相關產品官網說明、成分表或「美麗修行」app。

*文中所涉及處方藥物請遵醫囑使用。

參考資料:

[1] Kim BY, Choi JW, Park KC, Youn SW. Sebum, acne, skin elasticity, and gender difference – which is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 for facial pores? Skin Res Technol. 2013;19:E45–53.

[2] Wan MJ, Su XY, Zheng Y, et al.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rehead skin in women in Guangzhou City, China. Int J Dermatol. 2015;54:1319–1324.

[3]Man MQ, Xin SJ, Song SP, et al. Variations of skin surface pH, sebum content, and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with age and gender in a large Chinese population.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09;22:190-199

[4] Draelos ZD, Matsubara A, Smiles K. The effect of 2% niacinamide on facial sebum production. J Cosmet Laser Ther. 2006;8:96–101.

[5] Mahmood T, Akhtar N, Khan BA, et al. Outcomes of 3% green tea emulsion on skin sebum production in male volunteers. Bosn J Basic Med Sci. 2010;10:260–264.

[6] Mahmood T, Akhtar n, Moldovan C.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opical green tea and lotus on facial sebum control in healthy subjects. Hippokratis. 2013;17:64–67.

[7] Kang S, Krueger GG, Tanghetti EA, et al. Tazarotene cream in photodamage study group.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of tazarotene 0.1%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photodamage. J Am Acad Dermatol. 2005;52:268–274.

[8] Bouloc A, Vergnanini AL, Issa MC.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he association of retinol and LR2412 with tretinoin 0.025% in photoaged skin. J Cosmet Dermatol. 2015;14:40–46.

[9] Shah AR. Use of intradermal botulinum toxin to reduce sebum production and facial pore size. J Drugs Dermatol. 2008;7(9):847–850.

相關文章

「草莓鼻」甩不掉?可能是原因沒找對!

「草莓鼻」甩不掉?可能是原因沒找對!

鼻子嘛,妥妥的面部C位。 洗臉、化妝時看到粗大的鼻部毛孔、黑頭都很扎心,大家管這類問題叫「草莓鼻」。 正如同草莓有牛奶草莓、紅顏草莓等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