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時候,食慾真的很折磨人。
上一刻還在堅持剋制「我不吃」,下一秒只要嚐了一小口,就像打開了洪荒食慾的閘口,辣條、 蛋糕、薯片、奶茶三明治,統統進胃,甚至已經很撐了,嘴巴還是停不下來。
最終陷入這樣的怪圈——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放縱之後,自責、愧疚隨之而來,怪自己自制力不好,怪自己不能堅持,覺得自己很失敗……
快停下你的自責,因為「自制力可以駕馭食慾」是誤解啊!
在食慾的調節中,大腦會接受身體和環境的各種信號,經過處理後再決定要不要吃,自制力只是一個很小的因素。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悄悄激發大腦「吃」的本能。在這種「本能渴望」面前,自制力簡直不堪一擊。
想要忍住不吃?
隱形壓力推你一把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工作特別辛苦忙碌的時候,飲食就會變得不健康。身體就像貪吃蛇附體,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向炸雞、漢堡、薯片、奶茶……
這其實是身體在提醒你:最近壓力太大了。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壓力是一種應激狀態,慢性壓力會促進皮質醇的釋放,它會讓人更容易做一些舒適行為——吃東西,以短暫逃避直面現實帶來的壓力[1]。
在皮質醇面前,我們的自制力非常脆弱。
耶魯大學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2]。
研究人員將健康的受試者分為 2 組,分別輸注外源性皮質醇和生理鹽水,結果發現:注射皮質醇的人感覺更餓,而且自制力也下降了——
在我們的大腦中,前額葉等區域和食慾以及自制力有關,而注射皮質醇之後,這個領域的血流量減少了,更加不活躍了。

圖A中圈出來的這些地方,都會受到壓力的影響!而且,在壓力之下,這些區域的血流量減慢了,人更加難以控制住自己了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2
這和壓力給人帶來的改變非常類似,表明壓力確實會增強飢餓感,同時還會削弱自制力。
如果你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下, 想要用自制力來控制自己,難!

圖片來源:網路
想要忍住不吃?
睡眠不足時,真忍不住
如果你是睡眠不足的熬夜黨,那想管住嘴就更難了。
睡眠和食物是保持體力充沛的重要來源,疲乏的身體如果無法通過休息來彌補,自然會傾向選擇吃吃吃來補充能量。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正常情況下,身體有一套多器官參與的激素信號系統,幫助大腦決策要不要吃。
其中有 2 個主管者:
● 吃多了時候,脂肪組織會釋放「瘦素」,提醒大腦少吃點;
● 餓了的時候,胃會釋放「胃飢餓素」,告訴大腦快開飯[3]。
但睡眠不足時,體內的瘦素水平下降,飢餓素濃度提升,異常的激素信號導致大腦對食慾的判斷失控:這個時候還管什麼減肥節食,吃吃吃才最快樂!
圖片來源:giphy
一項 10 名男性的短期研究發現,2 天睡眠不足,就會導致瘦素下降 18%,飢餓素升高 28%。[4]
長期睡眠不足的人很難控制飲食和運動成功減肥,反而更容易長几斤肉。
在沒睡夠面前,人的自制力……又失敗了!

圖片來源:網路
想要忍住不吃?
情緒糟糕時,真忍不住
很多人在悲傷、沮喪的時候,會化悲憤為食慾,特別想吃東西,而且尤其想吃薯片、蛋糕、冰淇淋這些高碳水的食物。
這其實是身體的本能慾望。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吃吃吃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多巴胺,讓難過的大腦感到快樂。高糖高澱粉等富含碳水的食物,還會提升大腦中血清素的水平,讓人感覺到平靜和放鬆[4]。
對於正在在節食的人,平時已經花費了大量的自制力來抑制食慾,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帶來的「想吃」會更強烈。
很多人節食幾天後,突然某天因為一點小事情緒暴發,自制力就被打敗了!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總之,管住嘴並不是自制力那麼簡單。
吃東西不僅僅是因為餓,也因為它能帶來暫時的快樂和滿足。在痛苦、焦慮、難過、壓力大……的時候,它會成為生活的止痛藥和避難所。

圖片來源:ted 演講截圖
當你總是忍不住吃吃吃時,不要責怪自己「自制力太差」,而是聽到身體的提醒:你最近狀態不太好哦。
聽聽身體的話,它不會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