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趁熱吃」了!它可能會害了你

2022年6月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牽頭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同樣是食管癌高發的東非地區,通過病例對照分析風險因素發現,相比食物溫度適中且細嚼慢嚥,總體習慣吃得燙而且又吃得快的人,食管癌風險最高增加近4倍

這項研究在馬拉維和坦尚尼亞開展,在這兩個國家中,人們都普遍會喝熱的茶、咖啡和粥。

研究者分析了四個與「趁熱吃」相關的行為習慣因素,即:

  • 個人對食物溫度的感知
  • 在進食前等待時間長度
  • 進食速度
  • 口腔(包括嘴巴和舌頭)平均每月被燙傷的次數

在調整了年齡、性別、吸菸和飲酒的影響後,上述每個「趁熱吃」相關的因素都與食管癌風險正相關。

食管癌有哪些症狀表現?

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國家,每年平均病死約15萬人,不同地區食管癌發病有顯著的地理差異,我國太行山區、大別山區,四川南充、鹽亭、河南林縣等地區食管癌高發,農村高於城市。

男性發病多於女性,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

食管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部分人群會表現為吞嚥下食物的哽噎感、異物感,胸骨後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

食管癌典型的症狀為進行性加重的吞嚥困難,首先是難嚥乾的食物,隨後是半流質食物,最後水和唾液也不能嚥下。

發病率和死亡率為何如此之高?

食管癌起病隱匿,大部分人群被確診時已位於中晚期。我國食管癌的主要病理類型是鱗癌,發病部位常位於食管中段,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目前尚無較好的有效治療方法,預後較差。我國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20.9%。

食管癌發病率這麼高,要如何預防呢?

哪些人是食管癌高危人群?

食管癌的發病人群與地域、生活環境、飲食生活習慣、受教育程度、職業以及遺傳因素等都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講,容易得食管癌的主要有以下人群:

習慣吃酸菜和醃製食物的人群。這些食物中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這是已被世界公認的強致癌物。

喜歡吃熱食、進食過快,也容易刺激食管黏膜,導致癌變。

過多攝入煙燻食品的人群。燻烤的魚、肉、香腸等食物中含有苯並芘等有害物質,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風險。

喜歡吃粗糙食物,缺乏鉬、鋅、鎂、錳、鈷、鐵等微量元素,營養不良的人群。

長期吸菸和飲酒的人群。

如何遠離食管癌?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細嚼慢嚥,不要進食過燙的食物,避免進食發黴變質發黴的米、面、花生等食物及隔夜飯菜,同時減少濃茶、咖啡、烈酒等刺激性飲食的攝入。

2.合理膳食,注意飲食多樣性,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注意飲食多樣性,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3.減少醃製、燻烤食物的攝入

4.不吸菸,不飲酒,無論男女。

5. 對高發區的高危人群(40歲以上、來自食管癌高發區、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或有上消化道症狀等)普及防癌知識,提高防癌意識。

食管癌如何早期篩查?

內鏡檢查是現階段已經成為食管癌高發區篩查早期食管癌的首要篩查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普通電子內鏡、碘染色素內鏡、超聲內鏡、放大電子內鏡等,對最可疑部位進行活檢以明確診斷。

高危人群的食管癌篩查及早期發現、早期診治可以顯著降低食管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相關文章

很多疾病背後,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壞習慣

很多疾病背後,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壞習慣

「醫生,我這個病是怎麼得的啊?平時我身體挺好的啊,從來沒住過院。」 很多人去醫院看病時,總會不自覺地問醫生這樣一句話。 其實,哪會有突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