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
「癌症」一詞
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
甚至有時候讓人「談癌色變」
近日
一則關於
#癌症為什麼最喜歡C型人格#
的話題衝上熱搜
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微博截圖

網友評論
什麼樣的人屬於C型人格?
癌症真的最喜歡C型人格嗎?
還有人說
「癌症和血型也有關係」
這一說法又是否正確?
一起來看
01
什麼是C型性格?
癌症最喜歡這種性格嗎?
C型性格
「C」 取自癌症「Cancer」 的首字母,也被人們稱為「癌症性格」。這類性格的特點是:比較猶豫、不善於表達情緒、迴避衝突、過分自我剋制。
我們經常也聽到「積憂成疾」的說法,因此,很多人就把這種C型性格和癌症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但其實,這是一種概念的混淆,「癌症性格」這種說法並不科學。
長期無法舒解的不良情緒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就目前來看沒有明確的實驗結果或者資料能夠充分證明哪一種性格類型與癌症發生率高有關。

02
那癌症與血型有關係嗎?
除了「癌症性格」之外,之前還有「癌症血型」的說法。
同樣地,癌症與血型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繫。目前並無研究能夠充分證明癌症更喜歡哪一類血型,「癌症血型」的說法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引起癌症的因素有很多,多數研究並不能全面地考慮到所有影響因素,因此,「癌症性格」、「癌症血型」等等這些說法具有侷限性。

03
癌症究竟與什麼因素有關?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既然癌症和性格和血型都沒有必然聯繫,那癌症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其實,癌症的發病機制複雜,致病因素眾多,到目前為止,癌症依然是醫學界努力在攻克的難題。
如果將癌症的致病因素進行籠統地概括,可分為以下幾類:
(1)遺傳因素
研究證實,乳腺癌、腎癌、肝癌、胃癌等常見惡性腫瘤的發病因素就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但是,攜帶某種癌基因也並不代表一定會患癌,代表的只是在相同的其它條件下,攜帶者更具癌症的易感性。
(2)年齡因素
老齡化是癌症發生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我們人體內的細胞每天都在不停地分裂、複製、產生新細胞、淘汰老細胞。但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產生新細胞的能力就會逐漸減弱,在分裂與複製中發生「錯誤」的概率增加,而當這些「錯誤」沒有及時糾正或清除,勢必會「積少成多」出現「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導致癌症的發生。
但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實,癌症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癌症已經逐漸向年輕化發展。
(3)生活因素
如果把癌症致病因素按照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劃分,那麼後天因素導致的癌症要佔一多半,而後天因素中由不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所導致的癌症又能佔一多半。

眾所周知,酗酒、抽菸、熬夜、高糖高脂肪飲食等都是不利於健康的習慣。截至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充分證實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
除以上這些因素外,還有外界環境(例如在長期有電離輻射的場所工作,生活環境中存在致癌物質等)、感染因素(例如幽門螺旋桿菌、乙肝病毒、人類皰疹病毒等)等多種因素與癌症的發生均有關。
04
癌症不會傳染
但致病因素會傳染?
癌症發生有遺傳因素,因此很多具有遺傳傾向的癌症被稱為「家族癌」,但其實「家族癌」不僅僅囊括了這些具有遺傳傾向的癌症,還有一些由「致病因素傳染」導致的癌症。
這裡的「傳染」不是指癌症,癌症本身不會傳染,但致病因素會傳染。因為某些癌症的發生是與病毒有關的。
哪些致病因素傳染會導致癌症?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一個高危致病因素;
肝癌與乙肝病毒有關,據研究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患肝癌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11.3倍;

宮頸癌與人乳頭瘤病毒有關,據研究表明,99.7%的宮頸宮頸癌患者體內都可檢測到高危的人乳頭瘤病毒的DNA;
此外,丙肝病毒、EB病毒等分別與肝癌和鼻咽癌的發生也有密切聯繫。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說感染上這些病毒就一定會致癌,但是患癌風險確實是大大增加了。
綜上
遠離癌症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衛生、按時進行體檢
鍛鍊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才是正確的途徑
送
書
關注「中科雲選」
參與免費贈書活動
戳文末閱讀原文
……
本文有水印的圖片和封面圖均來自版權相簿,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支持我們請
分享
評論 點贊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