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癒在婦科診室裡瑟瑟發抖的你?

▲關注卓正科普,300+位醫生為您寫健康貼士

本文作者:牟田,卓正婦產科醫生

先來一起聽點音樂吧~

如果你問一個即將做某項操作的患者:「你緊張嗎?」

答案往往有這麼幾類:

「有點緊張~」

「我緊張我緊張我緊張……」

也可能是——

也可能是——

「我的媽呀!我要嚇死了,你摸我的手你摸我的手,冰冷吧?!醫生咱今天真的要做麼?特~~別疼吧?這危險麼?我不會就此英年早逝了吧?」

……

……

婦科操作對患者來說往往有兩個特點:上半身基本用不著,下半身基本看不見。

這就導致大家躺在診床上有一致的pose:雙手交叉,置於在肚臍附近,雙眼圓睜瞪著ceiling,琢磨醫生在下半身要幹啥。這……誰能不緊張麼?

於是,

於是,面對緊張焦慮的小姐姐們,我會祭出我的三大「法寶」:你的手機、我的碎嘴、外加一個小音箱。

全方面拿捏視聽覺,杜絕胡思亂想。當你拿上手機,目光和雙手瞬間都有了歸處,而我的碎嘴負責持續性唸叨:「現在我準備做xx了,您可能會有一點xxxx的感覺哈,這很正常,咱不緊張,誒非常好,你尊棒!」

秒變誇誇小能手

秒變誇誇小能手

最後,說到小音箱,則是我新挖掘的絕佳幫手。

「您準備好了嗎?那需要放點音樂幫你放鬆不?來,選一個你喜歡的歌手!」。

這些原本緊張兮兮的妹紙們,總會有點驚訝:「哈?」

在這段半小時左右的手術+音樂之旅裡,她們也給了我很多驚訝,更多的是喜悅和溫暖。

牟醫生診室裡的音響和壓力球

牟醫生診室裡的音響和壓力球

大家印象中的手術室音樂都是柔和舒緩的輕音樂吧,最開始我也這麼想。但其實,多數人的選擇並不如此。

曾經有個非裔妹子,被問到要聽啥的時候,瞪大了眼睛,音調高高揚起:「Really?I love Beyonce!(真的嗎?碧昂斯是我大愛!)」。

我小驚訝了一下,妹子夠動感:「成啊!但咱說好了,你躺那聽歌行,你可別跳舞。」

話音剛落,碧昂斯嗷一嗓子從音響裡炸出來,我倆相視大笑。後面的操作很順利,屋子裡Beyonce女王熱情似火,黑人姑娘用它閃亮的新指甲劃拉著手機,搖頭晃腦的輕聲跟唱。我在下面行雲流水。

「我要做xx了,你可能會有一些酸脹感哈~你感覺怎麼樣?」

妹子眼睛都沒離開手機:「oh, I can feel it, but I am good. (是有那麼點感覺,但我拿捏住了)」

操作結束,她跟我說:「Dr.Tina,說出來連我都不信,我還真挺喜歡這波操作的。」

我說:「那可說呢,碧昂斯 yyds!」

另一位40+的女士,在準備操作期間,聊起她昨天和女兒一起看了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女孩和家庭的羈絆,她說:「電影結束後,我和女兒就一直靠在一起,真的是個美好的夜晚。也推薦你看看那個電影。那個電影的歌也非常好聽。」

我說:「那我們就聽這個電影的原聲吧。」

於是,昨晚陪伴了她和女兒的歌,今天又循環著陪伴我們完成了這次操作。手術中稍有不順暢之處,她輕聲說:「我感覺有點痛,但還好」。

護士過去拉起了她的手。沒幾分鐘,操作結束了,鋼琴和那個柔和有力的女聲,仍然響在診室裡。

她臨走前說:「這真沒我想的那麼可怕!」

又叮囑我:「牟醫生,你要看那個電影哦~」

那天晚上,我還真的找來了那部電影。當螢幕裡的女孩對著父母「唱」出那段循環了那麼多遍的旋律,我哭到涕淚橫流。一首歌串起來白天和夜晚,一切那麼的相同,又那麼的不同。

還有一位外籍小姑涼,我說,「妹子,你要緊張的話,咱們聽點音樂放鬆一下啊?」

這位舉手投足都是「Z時代」的妹子說:「我可復古了,喜歡70-80年代的音樂,比如Cat Stevens的。 」

我當時懵圈了,Cat啥?硬著頭皮在手機拼出來個名(所幸蒙對了),點了播放鍵,轉身開始準備。

那並不是個美好的午後,窗外陰雨連綿,我也正小有煩悶。可當前奏響起的時候,一切都安靜了下來,老凱特彈著吉他輕聲淺唱:It is not time to make change, just relax and take it easy (還不到要改變的當口,莫急莫慌)。

我抬頭看妹紙,也正是恬靜的微笑著。

我說:「現在,我就像坐在森林裡的一條小溪旁,謝謝你選了這麼棒的音樂!看,這就是我們做婦產科醫生的福利,‘利用工作之便’被安利好音樂!」

她哈哈大笑。那次的操作本來也不復雜,三下五除二搞定。

臨走的時候,妹子給我又安利了幾個她喜歡的歌手,她說:「Dr.Tina,這些音樂讓我覺得輕鬆又溫暖,就像今天你對我做的一樣。」

那個時刻,就像有人在我心裡放起了煙花。

那個時刻,就像有人在我心裡放起了煙花

在卓正婦科目前開展的無麻醉操作中,真正會導致大家有痛感的部分,往往加一起不超過5-10分鐘。

然而從患者走進屋起,緊張情緒卻已一下拉滿:對未知的恐懼、金屬器械的碰撞聲、消毒棉棒在皮膚上劃過的感覺、醫生中斷操作時的寂靜,都讓她們害怕。

「三個法寶」的確無法讓有痛變成無痛,但能夠幫她們從容放鬆地度過那些無痛的時間,也能夠更好的應對疼痛的時刻,也是功德一件。

,也是功德一件

從醫也算十餘載,可我對醫患之間聯結的奇妙,卻總是充滿著感慨和感激。當醫生只是以專業身份完成工作的時候,患者卻是在經歷病痛到治癒的過程,於是我們總能獲得諸多彌足珍貴的情緒和情感。

而這種聯結,也總會存在於細碎又美好的生活片段中。就像她們挑出來的音樂,在診室裡撫慰她們,在下班疲憊的路上,在夜深人靜emo的時刻,也在撫慰我。

最後的最後,我一直等著有個患者調皮的跟我說:「牟醫生,咱聽相聲,行麼?」

| 本文作者

牟田

牟田

卓正婦產科醫生

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

戳此看診/問診

| 審稿專家

胡芸

胡芸

卓正婦產科醫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博士

戳此看診/問診

相關文章

聽我一句勸,你該和黃褐斑和解了

聽我一句勸,你該和黃褐斑和解了

▲關注卓正科普,300+位醫生為您寫健康貼士 本文作者:安湘傑,卓正皮膚科醫生 生娃後,媽媽要面對的難題可太多了。 除了層出不窮的育兒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