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叮咬:如何取出叮咬在人或寵物皮膚上的蜱蟲

這幾天,又到了一年的蜱蟲叮咬高峰期。醫學編輯轉給我一篇寫蜱蟲的文章,希望我再次寫一篇文章正確科普下蜱蟲這個課題。今天,第四次寫有關蜱蟲的文章,希望能夠糾正網路上的錯誤。

什麼是蜱蟲

蜱蟲,又名壁蝨扁蝨草爬子。是蛛形綱動物,不是昆蟲。

蜱蟲

皮膚上的蜱蟲

蜱蟲為什麼會叮咬人?

因為蜱蟲要吸食動物和人的血液。

蜱蟲有哪些危害?

蜱蟲可以叮咬吸食動物或者人的血液,有時候叮咬了動物的蜱蟲,沒有吃飽,又會去叮咬人。如果被蜱蟲叮咬的動物有一些使人致病的病原體,就可以透過蜱蟲的叮咬,把病原體傳播給人。

蜱蟲可以傳播一百多種疾病。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但是,前提是,那些疾病在蜱蟲所在的地區有流行。

被蜱蟲叮咬後,會得傳染病嗎?

蜱蟲叮咬人體致人體感染傳染病,必須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這些致病微生物在動物身上可以生存,在人體可以致病。

2、蜱蟲叮咬有致病微生物的動物後再叮咬人體。

3、蜱蟲把足夠數量的致病微生物透過口器注入人體。

4、人體的免疫力不足以殺死入侵的致病微生物。

蜱蟲叮咬後,如果處理不當,蜱蟲的口器會留在皮膚內,口器是異物,同時可能會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致病微生物。口器殘留皮膚內使得局部皮膚髮炎。

沒有異物就不會有感染。殘留口器內的致病微生物,由於口器的存在,免疫細胞不容易到達和攻擊,成為致病微生物繁殖的大本營,這就造成日後容易發生致命的傳染病。

我們知道,少量的致病微生物進入人體,會被人體的免疫細胞所吞噬消滅。一旦人體內有了異物,由於異物沒有血液供應,免疫細胞就不容易到達,所以異物會成為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庇護所。

因此,如果有蜱蟲的口器殘留在人體皮膚內,口器作為異物,原本就有致病微生物,這些病原體就會在口器上大量繁殖,培養出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所以,有異物的傷口會反覆發炎。

口器殘留在皮膚內,如果口器內剛剛好有致病微生物,那麼致病微生物會在口器內大量繁殖,就會使人得病。

如果及時正確取出皮膚上叮咬的蜱蟲,如果沒有在皮膚上殘留口器,一般不會導致感染各種傳染病。因為少量的致病微生物進入人體,會被人體的免疫細胞所吞噬消滅。

所以,今天的重點就是:如何及時地完整地取出口器。

也就是說及時取出蜱蟲和蜱蟲在人體皮膚上的口器,是預防感染疾病的關鍵。

每年因為蜱蟲叮咬和不科學的取蜱蟲,會導致不少人病死或者致殘,所以,今天山貓再次來寫這個文章。

目前網路上,流傳了大量錯誤的取出蜱蟲的方法。

3天前,我老家的一個衛生院院長,在晚上10點左右,問我蜱蟲的處理。蜱蟲叮咬在病人的腳趾縫裡。

腳趾縫裡的蜱蟲

在我告訴他正確取出的辦法前,他已經打了麻藥取出來了。當然,這是錯誤的方法。

錯誤的方法,來自2015年,中央電視臺曾經做過一個紀錄片,叫做《致命蜱蟲》。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網上找來看看。

央視節目裡面,介紹了取出蜱蟲,不能自己動手,需要到醫院裡麻醉下取出來。

在醫院裡,給蜱蟲叮咬的皮膚打局部麻藥去蜱蟲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因為給蜱蟲叮咬的地方打麻藥,不僅僅沒有必要,還容易導致局部皮膚感染擴散。

上面的圖片,是杭州的一位小女孩在2016年4月15日被蜱蟲叮咬。

2016年4月15日晚,浙江大學某附屬醫院眼科醫生在一個眼科醫生群裡求助,圖中這位小女孩外眥部叮了只蜱蟲,該如何取出?

他們許多人看過央視的《致命蜱蟲》(該視訊還在網上掛著,誤導人),因此,眼科醫生們討論後,給孩子全麻下取出了這隻蜱蟲。

次日某眼科主任問我,我才知此事,促使我首次寫下此文。

鑑於目前各種媒體上宣傳的各種取出蜱蟲的方法並不科學,我希望能夠寫一篇文章來糾正這些錯誤的方法。

為此,我查閱了大量的中外文獻。

德國醫生們對蜱蟲叮咬人的研究比較透徹,病例也比較多,他們還做出了專門的夾子取出蜱蟲。

本文大部分思想均來自德國醫生的研究的學術文章。

今年我再次查閱文獻,補充了資料,來寫這個文章。

我多次親自到農村找牛和羊以及狗身上的蜱蟲,在放大鏡下解剖蜱蟲。

狗狗眼皮上的蜱蟲

狗狗眼皮上的蜱蟲

我們先來看看,蜱蟲的解剖結構。

放大的蜱蟲

放大的蜱蟲。

蜱蟲示意圖中,黑色的是頭部,比較硬,黃色部分是腹部,腹部和口器之間,連接不牢,容易被人扯斷。

這是取出蜱蟲時候特別要注意的解剖學特點。

蜱蟲的頭部是黑色部分,這個部分比較牢。我們取出叮咬在皮膚上的蜱蟲時,要夾住這個部位,那麼蜱蟲的頭部就不會斷在皮膚內了。

蜱蟲的口器,兩邊的鰲足和中間的垂脣

蜱蟲的口器,兩邊的鰲足和中間的垂脣。

蜱蟲的口器,兩邊的鰲足和中間的垂脣。

蜱蟲的口器,放大的垂脣和鰲足

蜱蟲的口器,放大的垂脣和鰲足。

放大的垂脣和兩邊各一根鰲足。

蜱蟲的口器,放大的垂脣

蜱蟲的口器,放大的垂脣。

蜱蟲的口器,放大的垂脣。

上面是蜱蟲頭部垂脣的解剖結構圖。它是一個剛性的結構。這種剛性的結構和魚鉤上的倒鉤是一樣的。

蜱蟲這種剛性結構,使得它可以牢牢地鉤在人體和動物的皮膚上。它不會因為麻醉而鬆開,甚至蜱蟲死了,你就是把它肚子扯下來,也不會影響這個部分的倒鉤的附著力。

也就是說,央視播放的《致命蜱蟲》裡面,介紹打局部麻醉可以麻醉蜱蟲從而使得蜱蟲鬆口的說法,完全是央視工作人員的想象。

說完了蜱蟲的解剖,我們來說說蜱蟲吸血的過程。

蜱蟲在吸血

蜱蟲在吸血。

蜱蟲爬到人身上後,使用兩個螫角進行探測並扎入皮膚。

這些鰲角口器上的微小鉤子幫助蜱蟲實現初步控制。

接著,透過反覆收回和擴展螫角,蜱蟲會在人皮膚中埋下垂脣這個硬的倒鉤結構。一旦完全嵌入皮膚,蜱蟲就會透過將螫角和垂脣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管道吸血。

蜱蟲吃飽所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吃飽了以後,蜱蟲才會離開人體。所以,叮咬在人體上的蜱蟲,都是活的。

為了不會被人發現,蜱蟲的唾液含有一些物質,可以使得皮膚傷口處血液不會凝固,抑制皮膚腫脹、瘙癢,並使傷口局部麻木。

眼皮也是蜱蟲喜歡叮咬的地方。

叮咬在鼓膜上的蜱蟲

叮咬在鼓膜上的蜱蟲。

因為蜱蟲的垂脣是一個剛性結構,這種剛性的結構和魚鉤上的倒鉤是一樣的。它可以牢牢地鉤在人體和動物的皮膚上。

它不會因為麻醉而鬆開,甚至蜱蟲死了,也不會影響這個部分的倒鉤的附著力。

央視致命蜱蟲截圖

央視致命蜱蟲截圖。

央視節目《致命蜱蟲》中所說在人體的皮膚上局部麻醉再取出蜱蟲的做法並不準確。

蜱蟲叮咬會使得一部分細菌侵入皮膚,會使得局部皮膚有炎症。

從醫學原則上來說,在已經有炎症的皮膚上打麻醉,不但麻醉不了蜱蟲,還可能導致皮膚局部的炎症擴散。

切記網上流傳和央視節目介紹的的各種麻醉或者使得蜱蟲昏迷後再取出蜱蟲的辦法大多不靠譜。

我們前面說了,取出蜱蟲在人體皮膚上的口器,是預防感染疾病的關鍵。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知道了,取出蜱蟲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兩個問題:

1、不要把蜱蟲的口器殘留在皮膚內。

2、在取蜱蟲的時候不要擠壓蜱蟲的吸過血的體腹部,避免血液被擠壓回傷口,因為那些被吸食的血液裡才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

正確的取出蜱蟲的辦法是用器械,國外,特別是德國有專門的取出蜱蟲的鑷子。我粗粗看了下,有8種工具。

我剛剛經過了解,發現萬能的淘寶上又可以買到了一種蜱蟲夾,就是下面圖片裡的東西。

國外專用的取出蜱蟲的鑷子,特點是頭部比較細,有彎曲。圖片來自德國醫生的文章。

國外專用的取出蜱蟲的鑷子,特點是頭部比較細,有彎曲。

關鍵是鑷子要夾住蜱蟲頭部,不擠壓腹部

關鍵是鑷子要夾住蜱蟲頭部,不擠壓腹部

我們也可以用普通的鑷子來代替。關鍵是鑷子要夾住蜱蟲頭部,不擠壓腹部。

德國醫生畫的取蜱蟲示意圖

德國醫生畫的取蜱蟲示意圖。

德國醫生比較嚴謹,他們為了取出蜱蟲,還專門製作了各種工具,由於我國目前能夠買到的或者找到的,就是這種尖頭的鑷子,我就介紹了這種用彎尖頭鑷子取出蜱蟲的過程。

這種取法的關鍵是:首先準確地夾住頭部,也就是第一張解剖圖的黑色部分,這個頭部就可以完整地拉出來,拉的時候,可以轉動一下。

其次是不要擠壓吸血的體部位,不能讓已經吸食到蜱蟲體內的血液因為擠壓而倒流到傷口內。

正在吸血的蜱蟲

正在吸血的蜱蟲。

上面是我處理的病人,我科裡的年輕醫生沒見過這個玩意,一開始還問我,這個難道是什麼腫瘤?

這個蜱蟲已經吸食了很多血,蜱蟲已經膨大了很多,我們病房裡沒有尖頭的彎曲夾子,為了準確地夾住頭部而不擠壓,怎麼辦?

怎麼辦?我先消毒局部皮膚,再用菸頭燙蟲體。菸頭接觸蟲體的一剎那,蟲體就「啪」的一聲破了,血液流了出來,蜱蟲的頭部就清晰可見了。

我再用碘伏消毒一下,可以用鑷子準確地夾住頭部取出口器,而且不會把血液擠入傷口內。

菸頭燙破蜱蟲

菸頭燙破蜱蟲。

先用菸頭燙破蟲體。

燙破後取出口器

燙破後取出口器。

燙破後取出口器。注意燙破前後都要消毒。

燙破蜱蟲後,由於壓力的關係,蜱蟲體內的血液不會倒流入人體皮膚內。

取出了口器,我們不用擔心腹部的血液破出後汙染傷口,因為馬上要用碘伏消毒清洗後拔出口器,取出口器後還要用碘伏消毒傷口。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要準確取出叮咬在皮膚上的蜱蟲,可以用鑷子,眉毛夾等工具夾住蜱蟲的頭部而拔出,當然也可以利用我們的長指甲,假如你的指甲比較長的話。

強調一下,一定要夾住頭部,取出完整的口器!

當然,為了防止蜱蟲體內吸食到的血液因為擠壓而倒流入傷口,對於吸食了不少血液的蜱蟲,可以用菸頭燙破後再拉出來。

為了避免腹部流出的血液汙染傷口,需要蟲體破裂後立即用碘伏或者其他消毒液消毒。

附上一個我在急診室親自取蜱蟲的視訊。

叮咬在鼓膜或者外耳道等特殊部位的蜱蟲,也用這種辦法取出。

同樣的道理,任何動物的皮膚皮膚上,如果有蜱蟲,都可以這樣處理。

寫完了如何取出蜱蟲,我就拿《半島都市報》寫的文章,作為反面教材,來談談他們的做法,錯誤在哪裡?

上面是半島都市報寫的文章的截圖,首先叮咬在人皮膚上的蜱蟲肯定是活的,其次,蜱蟲不是抹上花生油或者酒精就能夠窒息的。記者先生啊,你以為蜱蟲是人啊,閉住口鼻幾分鐘就會窒息而死?

我們在農村裡可以觀察到,叮咬在水牛耳朵上的蜱蟲,就算水牛泡在池塘裡一整天,牛身上那些蜱蟲還活得好好的呢。

在蜱蟲上摸點花生油或者酒精就能淹死它,你想得美!

上面是半島都市報的文章截圖,記者叫大家儘量不要自行用鑷子拔除!

大家都知道了錯在上面地方了嗎?

最正確的取出蜱蟲的辦法,半島都市報的記者叫大家不要去做!

及時完整取出叮咬在皮膚上的蜱蟲,至少可以減少人體感染傳染病的機會。

由於蜱蟲可能攜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眾多,你不知道實際攜帶致病微生物是什麼,所以無論抗細菌治療還是抗病毒治療來預防這些可能發生的疾病,都不可取。

我們只要處理好局部的傷口就可以了。真的如果發病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到真的發病,再處理吧。

但是在流行森林腦炎的地方,比如我國的東北,發現被蜱蟲叮咬後,我建議還是要打森林腦炎疫苗。儘管森林腦炎的發病率只有萬分之一。

發現被蜱蟲叮咬後一段時間,比如半個月內,出現發燒頭痛等不舒服,去看醫生的時候,要告訴醫生自己曾經被蜱蟲叮咬過,那是很重要的病史,可以幫助醫生想到這些蜱蟲傳播的疾病的可能。

事實上,預防蜱蟲叮咬才是最重要的。

由於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裡,因此野外活動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花露水和香水等,讓蜱蟲找不到你的人肉味道。

儘量避免在野外草叢裡長時間坐臥。要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和褲子,儘量把露在外面的皮膚減少到最少。

淺色衣服容易發現蜱蟲爬在上面。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在野外要及時查找上面這些地方,看看有沒有蜱蟲。

如果你養狗,你家狗狗又喜歡鑽草叢中去,那麼你要在它回家前檢查它的全身,看看有沒有蜱蟲在爬。有的話,就幹掉它。因為這些蜱蟲如果還沒有開始吸血,還是有可能從狗身上跳到你身上的哦。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在網路上廣泛傳播,能夠幫助大家正確取出蜱蟲,壓制住目前流傳在網上的各種不正確的取蜱蟲方法。

如此,也不負我辛苦查閱文獻和資料的一番苦心。

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文章

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暈厥過

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暈厥過

▲題圖來自pixabay 這幾天,在做體檢方案定製的時候,很多人告訴我,他們有過「昏過去」的病史,經過仔細了解,這種症狀在醫學上,叫做「暈厥...

都是陽性,為什麼症狀這麼不一樣?

都是陽性,為什麼症狀這麼不一樣?

這一波陽性感染者的症狀之一是:彼此之間交流症狀。 這麼一交流,感染了的朋友猛然發現,不同的毒株帶來的症狀好像是不一樣的,開始是認為北方株和南...

一個晒被子的最佳方式,你絕對想不到

一個晒被子的最佳方式,你絕對想不到

被子可以說是我們朝夕相處的好戰友,它陪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孤獨的夜。 可惜雖然日夜共枕眠,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衛生,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晒過你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