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四種「衰老模式」,看看你是哪一種?想延緩衰老,方法分別是……

人和人之間的衰老有什麼不同?有人60多歲時心臟依然強健,但腎臟卻已開始衰竭;有人可能擁有30歲的腎臟,卻經常出現免疫力低下的疾病。

身體各個部位的衰老程度並不相同

2020年,刊發在《自然》子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衰老和很多疾病一樣,可以在基因和分子層面,分出四種不同的「衰老模式」。

1.免疫系統型衰老

每種類型都對應著不同的衰老方式,也對應著相關疾病的風險上升。例如,屬於代謝性衰老的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糖水平升高的跡象更明顯,也就是說,患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更高;

免疫性衰老的人,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產生更高水平的炎症標誌物,或者更容易發生與免疫相關的疾病。有了衰老分型,就可以進行精準干預。

01

免疫系統型衰老

1. 多吃點粗糧

粗糧營養豐富,保留了穀物中更多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預防腸癌、便秘、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疾病,提高免疫力。

粗糧的種類很多,燕麥、小米、玉米、黑米及各種雜豆都可以一起熬粥喝。

2. 吃點動物血

缺鐵可導致免疫細胞數量減少,影響抗體產生。

紅肉、肝臟、血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為血紅素鐵,不僅含量高且吸收好。動物紅肉每天都可以吃一點,成年人一週最多吃500克;動物肝臟每月吃2~3次,每次半兩左右就可以。

3. 多吃菌菇類食物

菌菇類的食物除了鋅比較豐富外,還含有生物活性物質——真菌多糖,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菌菇類的食物,如牛肝菌、香菇、蘑菇、口蘑等可以每天都吃。

4. 常開心大笑

開口一笑會引發身體一系列反應,它促進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增加白細胞,提高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量,所以能增強免疫力。

5. 每天走走路

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週5天,持續12周後,人體的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強。運動只要微微出汗、心跳加快即可。

02

新陳代謝型衰老

1. 控制體重和腰圍

體質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是衡量肥胖的指標之一。我們都知道肥胖會帶來多種代謝相關性疾病,一般來說,體質指數18.5~23.9為正常。

特別是腹部肥胖導致身材變形,比如蘋果形或梨形,患代謝綜合徵的幾率大大增加。

2.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引起代謝綜合徵的主要原因源於飲食十大惡習:

包括進食速度快、不吃早餐、午餐湊合、晚餐太豐盛、大量攝入高脂、高膽固醇食物、飲酒過量、餐後吸菸、食物加工過細、過精,水果當主食、飲水不足等。」

3. 控制三高指標

在改變生活方式無效的情況下,可以添加藥物進行輔助治療,這包括一些降脂藥,另外,還有控制血糖和血壓等藥物。

4. 按時早睡覺

常熬夜的人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髓質亢進,進而導致代謝、免疫問題,影響體內激素水平,內分泌節律被打亂,影響胰島素功能,容易導致2型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疾病。

5. 喝夠白開水

多喝白開水,特別是溫白開水,是保持身體正常代謝,維持水平衡的最佳途徑。《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確,成年女性每天水攝入量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千萬不要等口渴了再大量飲水。

03

肝型衰老

保護肝臟,生活總做好這三點。

1. 儘量不喝酒

收下「喝酒護肝四句話」:

第一是能不喝的就不喝;

第二是必須喝的不過量;

第三定期檢查肝功能;

第四是四個「不」字放心上,不空腹喝酒、不快速喝酒、不大量喝酒、乙丙肝患者不喝酒。

2. 按醫囑用藥

用藥要遵醫囑或者說明書,不要自己隨便亂用。

肝臟是人體最大最重要的化工廠,幾乎所有藥物都要經過肝臟進行代謝。因此,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在肝內的濃度遠高於其他器官。

3. 保持好情緒

現在人們本就因喝酒過度、睡眠不足等原因,對肝臟造成了負擔,如果還易怒,那就是對肝臟「火上澆油」。

04

腎型衰老

護好腎臟,一定要避免以下幾種生活習慣。

1. 不要憋尿

經常憋尿會導致尿液長時間滯留膀胱裡,容易滋生細菌,使細菌逆行造成腎臟感染,特別是老年女性、腎結石及糖尿病患者。

經常憋尿容易引發和加重泌尿系統的感染,而長期的腎臟感染,容易導致腎功能的下降,甚至是尿毒症。

2. 口味清淡一點

高脂、高蛋白、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會從多維度的影響腎臟、加重腎臟的排洩負擔。

比如吃得太葷,會產生過多的代謝廢物,勢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而有些代謝產物諸如尿酸、草酸和鈣,會直接損傷腎間質,以及形成腎結石,從而間接影響腎臟的功能。

吃得太甜、太鹹容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徵,從而進一步影響到腎臟的功能。

3. 及時戒菸

2006年刊發在《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吸菸具有明顯的腎臟毒性作用,可影響腎臟血流動力學和組織學結構,引起尿蛋白排洩率增高,進而損害腎功能,增加發生終末期腎病的風險。

4. 少喝「老火湯」

過於追求「老火湯」,或者喝湯太多,會與腎病產生一定關聯,這一點廣東地區的人尤其要注意。

燉煮時間過長,湯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高嘌呤的攝入,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的發生,血尿酸的升高、或尿酸水平的驟升驟降,除了會引發痛風急性發作外,還可能導致腎臟以及心血管的損害。

相關文章

吃下去的東西是這麼變成屎的?

吃下去的東西是這麼變成屎的?

消化系統是我們人類生命能量的製造廠,大多數人「只聽過、沒見過」,今天玉子來當導遊,帶領大家參觀一下這個世界上最精密複雜、既熟悉又陌生的「工廠...

酸奶好還是牛奶好?每天要喝多少?

酸奶好還是牛奶好?每天要喝多少?

營養豐富、易於吸收的奶製品是天然食物中難以替代的良好鈣來源。 我國居民平均鈣攝入不足,根據《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我國...

重點分析 | 腎癌的流行病學及風險因素

重點分析 | 腎癌的流行病學及風險因素

導讀 腎癌(KC)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各不相同,了解腎癌的風險因素能幫助我們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和監測,降低KC的發病率。 流行病學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