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藍字 關注「人衛健康」公眾號
夏天潮溼悶熱,皮膚病多發,身邊好多人都得了溼疹,今天我們邀請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告訴您,該怎麼辦?

什麼是溼疹?
首先,溼疹非常癢,甚至會癢得影響睡眠。
其次,溼疹長得「難看」。急性期的溼疹可以看到皮膚髮紅、長疙瘩,有時會起皰、流水;慢性期則以皮膚乾燥、粗糙、肥厚為主。
為什麼會得溼疹?
導致溼疹的原因非常多。如居住環境潮溼、寒冷乾燥、進食海鮮、吸入花粉塵蟎、接觸動物皮毛、頻繁使用洗滌劑等。
可是,很多人說了,為什麼這些情況我都避免了,還得溼疹呢?因為上述屬於外界因素,還有內在因素。比如本身的過敏性體質、緊張焦慮和失眠、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等。
總的來說,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在「內外夾擊」下,出現皮膚屏障功能的下降。此時,外界刺激物更容易進入皮膚,進而引發皮膚的炎症,最終發生溼疹。
那為什麼夏天容易得溼疹啊?除了夏天,還有什麼季節容易得溼疹嗎?
夏季得溼疹,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潮溼、炎熱的天氣讓皮膚屏障受損,皮膚不能很好地阻擋外界過敏原、刺激物、細菌等有害物質。第二,夏季的烤串、小龍蝦、冰鎮啤酒和各種冷飲等刺激性食物,也容易讓愛過敏的人中招。
其實也不只是夏季容易得溼疹,冬季也是溼疹的高發季節。因為冬季皮膚乾燥,皮膚容易裂口,引起乾性溼疹。所以,冬季護膚保溼很重要。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溼疹啊?
溼疹一般和兩種皮膚病類似,一個是痱子,一個是皮膚癬。這兩個疾病的病因和溼疹完全不一樣,所以治療時一定要區分好。
痱子一般是由汗孔閉塞而導致,皮膚表面有密密麻麻的、針頭大小的紅疙瘩,有時還有膿頭,還會有癢、刺痛、熱辣辣的感覺。這時候只要處在涼爽的環境裡,保持身體乾爽,再塗一些爽身粉,基本上一兩天就好了。
皮膚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皮膚上發紅、起小水皰和蛻皮,有癢的感覺。這需要用抗真菌藥膏治療,嚴重者需要口服抗真菌藥。
那長了溼疹,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有了溼疹,就儘量別惹它。日常生活遵循「少洗少抓少刺激」的原則,少用熱水燙,少接觸洗滌劑、肥皂、皮毛製品等刺激性物質。
還要少吃烤串、麻辣燙、火鍋等刺激性食物;少喝酒、吸菸;並且儘量早點睡覺,保持心情舒暢。(這一點一定提醒您注意:如果溼疹長時間不好,就會變成慢性溼疹,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才能好。有的會持續一輩子 !)而如果自己注意飲食,注意休息,積極正確治療,就有很大概率把溼疹控制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在幾周之內就痊癒了。當然,由於各種原因,還是有部分溼疹會變成慢性,反覆發作。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得了溼疹,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溼疹反覆不好,該怎麼辦啊?
這主要跟自身的過敏體質和生活中的各種刺激因素有關。這時更應該及時用藥控制症狀,減少刺激,慢慢修復皮膚。
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該怎麼預防溼疹啊?
1. 躲開各種「刺激」。如避免撓抓、熱水燙、頻繁洗澡、過度使用皂液等物理刺激;避免海鮮、燒烤、火鍋、酒等刺激性食物;遠離塵蟎、花粉、寵物皮毛等常見的過敏原。
2. 經常使用溫和滋潤的保溼劑,增強皮膚抵抗能力。
3. 保持心情舒暢。
很多嬰幼兒在夏天都會得溼疹,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
患輕度溼疹的寶寶,正確的護理就是治療的一半。注意不要給寶寶頻繁洗澡,水溫不要太高,最好不要超過 40℃。

患中重度溼疹的寶寶,在做好護理的同時需要使用弱效外用激素;如果皮膚破損可以使用抗生素軟膏;口服抗過敏藥可以止癢。總之,遵醫囑,才能讓寶寶儘快康復。洗澡後全身使用足量保溼劑,讓寶寶穿棉質寬鬆的衣服,處於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同時勤剪指甲,避免寶寶抓破皮膚導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