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感染致多名澳洲人突然失明,這些途徑都可能感染

幾乎每天的餐桌上都會看到各種肉類。

當然,各式各樣的烹飪方法讓菜餚變得美味,人們也就自然忽視了肉類本身的隱患。

尤其隨著「生食」風潮的興起,一種寄生蟲也悄悄鑽進了人們的體內!

澳洲數百萬人可能已感染卻不自知!

輕則出現流感症狀,重則恐導致失明或腦損傷!

澳洲數百萬人恐感染弓形蟲

據澳媒報道,恐有數百萬澳大利亞人,感染了一種可能致盲的寄生蟲,研究人員表示,許多人都不知道最常見的感染源,竟是盤子裡的食物。

雖然弓形蟲寄生蟲的傳播通常與貓及其糞便有關,但最常見的途徑是通過食用肉類進入人體。

弗林德斯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的賈斯汀·史密斯教授告訴Yahoo新聞:「放牧家畜會從貓的糞便中感染寄生蟲,而在澳大利亞農村,很多都是野貓。」

這意味著人們從超市買的肉,無論是紅色還是白色,都有攜帶寄生蟲的風險。

都有攜帶寄生蟲的風險

史密斯教授的研究重點是病毒和寄生蟲對眼睛的影響。他在5月發佈的研究顯示,大約每150人中

就有一人因眼病眼部弓蟲症而導致眼睛疤痕。

而導致眼睛疤痕

這項研究是澳大利亞首次對眼部弓蟲症的發病率進行量化,研究人員並不知道這種病有多普遍。

眼科醫生和驗光師對處理眼部弓蟲症非常熟悉。但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甚至醫學界也沒有。

因此直到現在,還沒有測量過患有眼部弓形蟲病的澳大利亞人的數量。

視網膜上的這種疤痕,會導致受影響者視力下降,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導致失明。

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導致失明

史密斯教授說,這是一種誤解,即年輕健康的成年人對這種傷害免疫。

弓形蟲真的很「喜歡」視網膜,視網膜是一種多層的神經組織,它排列在眼睛上併產生視覺。感染可導致視網膜炎症復發和永久性視網膜瘢痕形成。這被稱為眼弓蟲症。

與許多關於眼部弓形蟲病的報道相反,醫學研究表明這種疾病通常影響健康成年人。

不過,在老年人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中,或在懷孕期間感染時,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嚴重。

活動性炎症的發作會導致「漂浮物」和視力模糊。當炎症發展成疤痕時,可能會出現永久性視力喪失。

在一項針對在大型眼科診所就診的眼部弓形蟲病患者的研究中,測量到50%以上的眼睛視力下降至低於駕駛水平,25%的眼睛是不可逆轉的失明。

據信,至少30%的澳大利亞人口感染了弓形蟲,然而,西澳的一項研究發現,目標研究社區的感染率高達66%。

目標研究社區的感染率高達66%

史密斯教授指出,雖然有機肉類被譽為一種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替代品,但由於牲畜經常被允許自由活動,它們可能更容易感染弓形蟲。

澳大利亞有大量的野貓,並且澳大利亞還擁有大量農田,包括全球有機農業面積的50%以上。

吃「鮮肉」導致感染風險劇增

最重要的是,許多澳大利亞人喜歡吃鮮肉,這讓他們面臨真正的風險。

羊肉被認為是弓形蟲最常見的攜帶者

但實際上它存在於所有肉類中,甚至包括袋鼠肉。

甚至包括袋鼠肉

早在2019年曾做過一項研究,就已經提到過,商店中售賣的羊肉中多達一半都攜帶弓形蟲。

都攜帶弓形蟲

在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商店出售的羊肉進行了測試,發現43%的樣本中含有弓形蟲。

發現43%的樣本中含有弓形蟲

這項研究由阿德萊德的弗林德斯大學完成,研究人員每週三次購買並測試超市的羊肉,持續六個月。

儘管這項研究是針對南澳賣的的碎羊肉進行的,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可能是普遍的,因為澳大利亞超市零售商在全國各地的農場購買羊肉。」

眾所周知,生肉可能攜帶普通寄生蟲,

眾所周知,生肉可能攜帶普通寄生蟲,但研究發現79份羊肉中,竟然有34份都攜帶弓形蟲。

竟然有34份都攜帶弓形蟲

如果食用,寄生蟲會引起弓形蟲病,這種感染會導致免疫系統脆弱的人患上嚴重疾病。

健康的人如果感染弓形蟲,雖然不會如此嚴重,但它也會引起流感樣症狀或眼睛模糊、疼痛或發紅等症狀。

此前一項針對8萬人的研究還發現,感染寄生蟲也會讓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50%。

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50%

它被認為是通過破壞一種控制與精神疾病有關的化學物質水平的氨基酸而引起大腦的變化。

史密斯教授說:「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是個人感染弓形蟲病的常見途徑。」

尤其是來自綿羊的肉,有可能成為弓形蟲的宿主。

「羊羔肉是澳大利亞的主食,在這裡,羊羔通常不用冷凍就可以銷售。」

英國食品標準局(FSA)在過去也曾警告人們不要吃未煮熟的羊肉。

報告稱,吃粉色羊排的風險相對較低,但切碎的羊肉應該徹底煮熟,以避免食物中毒。

什麼是弓形蟲?

什麼是弓形蟲?感染後的症狀?

弓形蟲是一種寄生蟲,可引起一種叫做弓蟲症的感染。

這種寄生蟲在全世界很常見,截止至19年,美國約有6000萬人遭到感染。

很少有感染者表現出任何症狀,因為健康的免疫系統可以抵禦它,但它會引起類似流感的症狀。

然而,它會在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身上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對於有症狀的人來說,症狀會根據感染的輕重而有所不同。輕度症狀類似流感,可能包括淋巴結腫大和肌肉疼痛。嚴重症狀包括:

  • 視網膜發炎
  • 視力降低或模糊
  • 明亮的燈光使眼睛疼痛
  • 眼睛發紅

這些嚴重的症狀表明存在更嚴重的感染,可能導致大腦損傷、眼睛損傷或其他器官損傷。

大多數人的感染沒有經過治療就消失了,但對於那些更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的人來說,可以服用藥物。

許多人對「弓形蟲」的認知都是源於一些有關「孕婦可不可以養寵物」的糾紛,許多人在家中有人懷孕後更是選擇在孕期內把家中的貓貓狗狗送走,有的甚至直接遺棄。

雖說孕婦可能更容易受到弓形蟲的影響,但實際上,大部分人不需要過度緊張。

人感染弓形蟲的途徑:

  • 吃未煮熟的、受汙染的肉(尤其是豬肉、羊肉和鹿肉)或貝類(例如牡蠣、蛤蜊或貽貝)。
  • 處理未煮熟、受汙染的肉或貝類後,未徹底洗手,意外攝入(弓形蟲不能通過完整的皮膚吸收)。
  • 食用被刀、用具、砧板和其他與生的、受汙染的肉或貝類接觸的食物汙染的食物。
  • 飲用被弓形蟲汙染的水。
  • 通過接觸含有弓形蟲的貓糞便意外吞下寄生蟲。這可能發生在:當貓的糞便中排出弓形蟲時,清潔貓砂時;接觸或攝入任何與含有弓形蟲的貓糞便接觸的東西;或意外攝入受汙染的土壤(例如,在園藝後不洗手或在花園裡吃未清洗的水果或蔬菜)。
  • 母嬰(先天性)傳播。
  • 通過輸血接受受感染的器官移植或受感染的血液,但這種情況也很少見。

懷孕期間第一次感染弓形蟲病的幾率被認為非常小。

即使在懷孕期間第一次感染,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寶寶有危險。在許多情況下,感染都不會傳播到嬰兒身上。

如何預防弓形蟲感染?

史密斯教授表示,人們對預防措施的認識嚴重不足,烹飪過的肉類,其實足以殺死寄生蟲。

其實足以殺死寄生蟲

她告訴Yahoo新聞:「在烹飪電視節目中,他們經常宣傳吃未熟的紅肉,甚至像雞肉生魚片這樣的東西也開始流行起來。」

「多年前,人們習慣於把肉煮得很好,因為他們知道肉中有很多不好的成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感染的擔憂越來越少,這一點意識也已經失去了。」

史密斯教授說,你的肉倒不必煮得「像皮革一樣」,只需將內部溫度烹飪到66攝氏度,達到「有效的中等溫度」即可。

在吃之前冷凍肉類也可以殺死寄生蟲。

在吃之前冷凍肉類也可以殺死寄生蟲

「對消費者烹飪偏好敏感的人群提供特定資訊將有助於教育澳人食用未煮熟羊肉的風險,尤其適用於孕婦、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患者。」

該小組的結果針對在澳大利亞購買的肉類,他們表示,他們現在將對其他類型的肉類進行測試。

史密斯教授表示,她還支持在肉類包裝上貼上「建議烹飪」的標識。

她說,在學校進行弓形蟲教育科普也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認識。

這種寄生蟲最為人所知是由貓攜帶的,它可以在體內生活一輩子,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眼睛問題、精神分裂症甚至腦部損傷。

人們必須小心冷凍肉類或確保其徹底煮熟,以消滅寄生蟲的所有痕跡。

印象結語

印象結語

對於弓形蟲,我們的態度則是「無需驚慌,但也不能大意」。

澳洲肉類資源同樣豐富,平時自己下廚的小夥伴們,在做飯時務必要保證將食材煮熟,儘量避免吃生食。

同樣,養貓的鏟屎官們更是不要太過緊張,如上述所言,人類從貓貓身上感染弓形蟲的條件也是有些「苛刻」的。

總得來說,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好個人衛生,養了寵物的鏟屎官們做好清潔和消毒,一旦出現了上述症狀及時就醫,保證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