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接到一些年輕人的諮詢,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很焦慮,反覆做各種檢查,但是檢查結果又沒什麼問題,可是難受的感覺一直存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這種情況,問題往往不是出在身體上,今天我們借用魏瑋醫生的一個諮詢案例,來和大家聊一聊,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文 | 魏瑋
患者
醫生您好,我9月份複查咽喉鏡,醫生問我有沒有胃病,就做了一個胃鏡,顯示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沒做胃鏡前,沒有明顯的症狀覺得自己有胃病,做完胃鏡知道自己有胃病之後,感覺症狀明顯:噯氣多,有時候多吃點東西還會脹,覺得返流好嚴重,晚上有時候還會因為返流醒來,醒來之後就睡不著了,為此失眠了好多天。醫生開了泮托拉唑、複方消化酶在吃,吃了一個禮拜,感覺晚上睡覺沒有明顯的返流了,但是泮托拉唑一天讓我吃兩粒,有點怕副作用大。
最近晚上睡眠很不好,醒來好多次,早上起來感覺右邊鎖骨附近有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晚上返流的東西粘在這裡了下不去,反正就是不舒服,起來之後沒多久這種感覺就會消失。已經連續兩天中午和晚上吃完飯之後,左邊肋骨往下一塊地方會脹脹的不舒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飽的感覺,但是也沒吃多少飯,就是沒發現我有胃病之前一樣的飯量,甚至還少的飯量。
想問一下醫生,我這個病嚴重嗎?可以治癒嗎?需要怎麼治療?醫生讓我吃兩個月泮托拉唑,我不太敢吃,斷斷續續吃了一個月零一個星期了。還有就是我最近失眠嚴重,怕這個病治不好,尤其是返流的問題,我不知道早上鎖骨附近的症狀是不是晚上返流造成的,怕得食道癌,還怕胃炎一直這樣下去也會得癌症。
謝謝醫生!


魏瑋醫生
你好,感謝信任來問。
我建議你有兩件事情需要做。第一是換掉這個消化科醫生。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讓自己的患者把完全正常的胃鏡結果視為胃病都是明顯的不作為。
胃炎和膽汁反流都是正常胃鏡結果
每個人去做胃鏡都是胃炎,這個從病理的角度是天生註定的,胃黏膜細胞本就是慢性炎症狀態。膽汁反流也並不是異常表現,正常狀態下,可以有少許膽汁出現在胃腔,普通胃鏡檢查時尤其是明顯,並非是時時刻刻都在反流。只要看到這種膽汁,我們可以診斷胃炎伴膽汁反流。不管是胃炎,還是膽汁反流,都不等於異常胃病。
你的胃部不適並不是胃的問題
胃鏡檢查正常,但還是出現了胃部不適感覺,這種情況很常見。反推一下,估計也是你咽部不舒服的原因。年輕人的胃腸不適多數都是這個因素。這類疾病叫做功能性胃腸病,或者理解為精神心理疾病的軀體表現也是可以的。
功能性胃腸病很常見,但不常出現在大眾的認知裡,因為有的醫生懶得去解釋。醫生需要認真告訴患者,讓你難受的不是你檢查發現的這些所謂不對勁兒,而是焦慮、疑病症、強迫症等精神心理因素影響到了胃腸敏感度,讓胃腸對那些本該熟視無睹的小刺激信號做出過激反應,放大之後傳給了大腦,讓人體感知到了本不該有的不舒服。
難受是真的難受,因為整個信號發生傳導過程跟來了大刺激是一樣的,只是啟動信號傳導的是小事情,因為胃腸高敏感,給了它們「按下開關」的機會。
或者說,並非是因為這些不舒服讓你心情焦慮寢食難安。而是反過來,先因為焦慮等精神問題出現才「感受」到了不適感。這有點兒像小馬過河。河就在那裡,老牛過去是稀鬆平常的,對小松鼠就是艱難之旅。小松鼠會說「這河太深了」,並不會先想到「自己太矮了」。功能性胃腸病會先以為是「胃腸病了」,而沒有注意到是「自己太敏感了」。
你需要自我調節、看心理醫生
我們當然可以用一些藥物來幫助自己改善功能性胃腸病的表現,但藥物只是配角,要搞清楚原因是什麼,要知道根源問題在哪裡。
本來很輕的功能性胃腸病是主要依靠自我調節的。自己能做的主要是心理建設和運動轉移注意力,直白說就是時時給自己打氣「今天又是健康的我元氣滿滿的一天」,有時間就去做運動填補精力空白,而不惦記胃,這樣胃也不會給你不好的反饋。比如說有的人症狀完全來自於工作壓力,或者親人去世的悲痛,只要從壓力或者悲痛中走出來就能解決問題。不過從你的這些描述來看,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有基礎精神疾病了。
精神疾病也是疾病。我們可以做心理調節,但也不能唯心主義認為自己可以戰勝一切精神心理問題。如果自我調整沒見到成效,或者說身上真的是哪兒哪兒都不舒服,也可以直接一步到位去尋求精神心理醫生的幫助。否則生活質量是不會高的。
所以你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好好找個靠譜的精神心理醫生幫助自己,把這些亂七八糟的胃鏡結果和處理給忘掉。
你咽喉不適大概率也是來自心理問題
至於讓你做咽喉鏡檢查的咽部情況(你沒說有咽部不適,但正常情況下我們也不會去做咽喉鏡),大概率也來自於精神心理問題。這些咽部異常感覺可以叫做咽部高敏感或者癔球症。處理了根源的精神心理問題,咽部問題同樣可以獲得解決。
確實也有些人的咽部問題來源是消化道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病。但是胃食管反流病年輕人很少見,發生了也不是靠胃鏡診斷的,而是食管 pH 值檢測。胃鏡無法診斷胃食管反流病,更不能拿著「伴膽汁反流」來判斷胃食管反流病。
更多的檢查也難以給你安慰
我認為你沒有必要再做這方面排除檢查了,精神心理疾病已經很明確。當然,有些類型的精神心理疾病是很抗拒這方面診斷的,肯定還會繼續診療下去。如果自己經濟允許,願意繼續檢查求安慰,我也不能攔著。大醫院是可以做食管 pH 檢測的,有需要的話可以聯繫去做做看。
患者
不好意思,打擾了,魏醫生,真正的返流是怎樣的呢,人會有感覺嗎?我實在是太害怕了,所以我才會這麼在乎,原諒我不斷地追問,不是不相信你的專業,是我的恐懼導致我的擔心,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魏瑋醫生
你的恐懼根源是精神疾病,如果不直面精神疾病,就永遠從坑裡爬不出來,就算今天擺脫了這種恐懼,還會有下一種很快找上門來。
精神疾病感受到的痛苦真實存在
病理性反流帶來的感覺跟精神疾病影響的高敏感症狀沒有區別。
打個比喻的話,人的感覺系統就好像是大廈的火警探測器。原本設定好,空氣達到 40℃ 就認為疑似有火災發生,就要噴水和發送火警。
真實的反流就像是真的發生了火災,空氣溫度到達了界限,火警探測器就會報警,大廈管理系統就知道這個房間發生火災了。但是,如果精神疾病對內臟高敏感,就好像調整了火警探測器的設置溫度,空氣到了 30℃ 就會通電噴水報警。
這樣一來,這個大廈就不能正常運作了,天稍微有點兒熱,就要啟動整套的防禦機制,大廈管理系統就以為房間出事兒了,但實際上只是信號探測器出了問題。
精神疾病患者會感到各種各樣的痛苦,這些痛苦真實存在,也是探測器在報警在噴水,跟軀體生病一摸一樣。只是並不是真的有軀體疾病,真的有反流存在,只是感覺閾值太靈敏了。這個時候去糾正溫度,試圖讓房間溫度別超過 30℃ 是不對的,也是很難做到的。需要做的是把那個探測器的標準給修正回來。
延伸知識:什麼是軀體形式障礙?
軀體形式障礙(Somatoform disorder)是指有一個或多個身體症狀,比如疼痛、異物感、以及本案例中的胃部不適感,伴隨著與這些症狀相關的過多想法、感覺、以及行為,造成嚴重的困擾或功能障礙。
軀體形式障礙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約4-6%,並不罕見。在這樣的人群中更容易出現:女性、低受教育程度或者低社會經濟地位、心理創傷史(如性虐待)、有基礎疾病(如老年人)、有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
軀體形式障礙有兩個重要的核心特徵:
持續存在一個或多個軀體症狀,並且造成困擾或心理傷害。
與軀體症狀和健康狀況相關的過多的想法、過度的關注、焦慮、或行為。
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對自己的症狀過度關注,往往會反覆就醫,影響工作和生活,但檢查結果並沒有異常,或者檢查只有一些小問題,但患者的過度關注和焦慮放大了身體的不適感,甚至醫生檢查過身體並且充分解釋身體情況後,仍然不能緩解這種心情。
這是一種精神障礙,如果自己或醫生懷疑有軀體形式障礙,需要尋求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醫生,及時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