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認的23種致癌因素公佈!該如何遠離?這篇全說清楚了…

想要遠離癌症,就要從科學認識癌症開始。

哪些因素會導致癌症?國際公認的23種致癌因素公佈!

國際公認的23種致癌因素公佈!

2019年,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和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教授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一項研究,總結出了居民最主要致癌危險因素有23個,可以分為5類。分別為:

這份研究使用了2014年成人癌症死亡率資料,共納入了23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確定的常見致癌因素。

一、超過四成的癌症死亡可避免

一、超過四成的癌症死亡可避免

研究結果顯示:在20歲及以上成人中,每年有103.6萬人死於上述23種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種癌症,佔全部20歲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數(約為229萬人)的45.2%。

換句話說,只要防控好23種致癌因素,每年超過百萬人可避免死於癌症。

具體來說,51.2%的男性癌症死亡和34.9%的女性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男性中,超過70%的卡波西肉瘤、鼻咽癌、肛門癌、口咽癌、肝癌、喉癌和肺癌可以避免。

女性中,超過70%的卡波西肉瘤、宮頸癌、鼻咽癌、肛門癌和陰道癌可以避免。

二、男性和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排序不同

男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均為吸菸;其次為乙肝病毒感染、水果攝入不足、飲酒和PM2.5暴露。

女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是「水果攝入量低」,也就是水果沒吃夠。此外,乙肝病毒感染、主動吸菸、體重超重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也是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

三、五類致癌危險因素因年齡而不同

此外,研究指出,五類致癌因素分組導致的癌症死亡人數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比例在人群中存在不同的年齡趨勢:

1. 行為因素在老年組的可歸因癌症死亡人數比例較高,尤其以50-54歲的男性和65~69歲的女性最高。

2. 在感染性因素中,30-54歲的男性和女性均具有較高的歸因比例,最高峰在35-39歲。

3. 飲食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可歸因比例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4. 在代謝因素中,男性和女性歸因比例最高峰所在年齡分別為40-44歲和50-54歲;並且在50歲之前,這一比例在男性中高於女性,而在50歲之後,這種模式發生了逆轉,即女性高於男性。

圖為致癌因素導致癌症死亡人數比例的年齡趨勢

如果上述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不僅限我國癌症負擔有望大幅降低,也有利於其他疾病的防控。

遠離23種致癌因素,請收好5張表格!

遠離23種致癌因素,請收好5張表格!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預防癌症!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預防癌症!

防癌,讓我們從身邊做起!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相關文章

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如何用藥?

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如何用藥?

慢性胃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是胃黏膜上皮反覆受到損害使黏膜發生改變,最終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Hp ...

世界人口達到80億!

世界人口達到80億!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預計,全球人口在今天達到80億 打開這份報告,我們還能知道些什麼?從70億到80億,用了多久? 11年。根...

關於葡萄酒的這 6 件事,你真的了解嗎?

關於葡萄酒的這 6 件事,你真的了解嗎?

秋季是葡萄收穫的季節,葡萄不僅可以作為水果食用,還能釀造出美味的葡萄酒。 雖然現在市售的葡萄酒也很多,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堅持自釀葡萄酒,認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