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兒童出現腺病毒感染!都去過游泳館…

▲關注卓正科普,300+位醫生為您寫健康貼士

本文作者:李源欣,卓正兒科醫生

前段時間,「140餘名孩子上游泳課後高熱咳嗽」登上了熱搜,緊接著當地對孩子們進行了全面排查,現場將水質取樣送檢,後續報道有2人腺病毒檢測陽性,初步判斷這是一起由腺病毒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

由腺病毒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

在腺病毒汙染的游泳池裡游泳,很容易被腺病毒感染咽結合膜熱,也就是常說的「游泳池病」

那麼,腺病毒感染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夏季游泳怎麼預防這樣的感染呢?讓我先從10年前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病例說起。

腺病毒導致了重症肺炎

10年前,我還在重醫兒童醫院呼吸病房的時候,組上收治了一個發熱2天的寶寶,每次高熱都39℃-40.5℃,除了發熱,寶寶偶爾在不發熱的時候還有精神不好的表現,咳嗽並不怎麼厲害,但聽診肺部痰鳴音特別多,診斷肺炎

整個醫療小組都很重視,到底是什麼樣的細菌/病毒有這麼強的毒力呢?短短兩天的高熱,就能進展到肺炎的程度,是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腺病毒?還是不知名的病毒或細菌?

疑問縈繞在我們整個醫療小組心頭。

住院的前三天用上了經驗性廣譜抗生素,理論上一般的細菌感染應該得到些許控制,熱峰也應該有所好轉。針對肺部症狀也給寶寶進行了霧化、吸痰等對症治療。但寶寶的高熱依舊不退,熱峰還是能達到40℃,間隔4-6個小時就發熱一次。

家長特別焦急,高燒不退,肺炎還在進展:寶寶出現了呼吸費力、面色不好、精神不好的表現,東西不愛吃了,腹瀉也出現了……實驗室送檢結果顯示痰培養中沒有發現異常細菌、流感病毒檢測也是陰性。

到底是什麼病原菌這麼狠?!眼看著寶寶呼吸衰竭就要上呼吸機了,這時電腦上彈出檢查報告,結果顯示:腺病毒!!!

腺病毒!!!

病因終於明確,但大家懸著的心還沒有放下,經驗告訴我們,腺病毒一旦進展到肺炎會非常棘手,這個寶寶已經屬於重症的腺病毒肺炎了——伴隨呼吸衰竭(呼吸費力)、神經系統症狀(精神不好)、循環系統症狀(面色不好)、消化系統症狀(不吃東西、腹瀉)。

醫療小組緊急把寶寶轉入重症監護室進行治療,有了呼吸機的支持,寶寶生命體徵穩定了,高熱持續了2周才下來,精神狀態,肺部的情況逐漸好轉,最終恢復了正常。

腺病毒感染是一種什麼感染?

腺病毒在全球都有分佈,一年四季都可引發感染,是幼兒發熱性疾病的常見病因之一,統計顯示5%-10%的嬰幼兒發熱性疾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

腺病毒最常影響上呼吸道,感染後的臨床表現與年齡、病毒載量、病毒血清型別以及寶寶的免疫功能狀態相關,所以有些寶寶感染後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寶寶卻會進展到肺炎。

感染後通常起病急,常在患病初期就出現39℃以上的高熱,可伴有咳嗽、喘息。

輕症7-11天體溫恢復正常,其他症狀隨之消失。重症時高熱可持續2-4周,可以合併細菌感染,呼吸困難多始於病後 3-5天,伴全身症狀,比如精神萎靡或者煩躁,易激惹,甚至抽搐。部分患兒有腹瀉、嘔吐,甚至出現嚴重腹脹。

總體來說,腺病毒比一般感冒病毒感染表現來得重,但是大部分腺病毒僅僅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屬於輕症案例,而像我分享的那種重症案例是極少見的,所以家長不需要聽到「腺病毒」就過於緊張。

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腺病毒感染?

臨床上為了診斷是否存在腺病毒感染,可利用病毒培養、病毒抗原測定[腺病毒特異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或免疫熒光測定]、PCR、組織病理學檢查和血清學檢查。臨床常用的是病毒抗原測定,檢測速度快,結果準確率可達80%-90%

根據臨床症狀不同,首選的診斷性檢查也有所差異。可以參考下表。

腺病毒肺炎早期難以從症狀表現上和支原體肺炎、流感病毒或其他病毒導致的肺炎、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進行鑑別,對於高熱的寶寶我們一定要想到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對於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寶寶,也要警惕腺病毒合併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確診腺病毒感染,怎麼治療?

相對於細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療,腺病毒感染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不過腺病毒致死率極低,只要排除罹患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可以採取對症支持治療,待病情自行康復。

1. 對症使用退熱藥

感染腺病毒的寶寶,大約會發熱3天-4周不等。這段時間寶寶可能精神較差,鼓勵多補充液體、多休息,燒退後寶寶通常都會恢復活力。

如果有發熱,我們可以給予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或者布洛芬(美林)退熱,這會讓寶寶覺得更舒服一些。

2. 按需使用抗感染藥物

2. 按需使用抗感染藥物

腺病毒肺炎混合其他病毒、細菌、支原體、真菌感染等,需要合理選用對應的抗感染藥物。

3. 謹慎使用抗病毒藥

腺病毒感染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是西多福韋,但是該藥存在腎毒性。

針對免疫低下兒童的腺病毒肺炎有抗病毒治療的個案報道,但其療效和安全性尚未確定。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對腺病毒療效不確切,不推薦使用。

4. 觀察孩子情況變化,及時就醫

在寶寶生病期間,家長需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耳痛(中耳炎)、呼吸增快、鼻翼煽動、呼吸時胸骨凹陷、喘息或憋氣、口唇甲床青紫(肺炎、呼吸衰竭)、煩躁嗜睡(神經系統症狀)、嘔吐腹瀉(消化系統症狀)、面色蒼白(循環系統症狀)、皮疹等表現,如果有這些提示重症感染的表現,需要及時住院觀察和治療

如何預防腺病毒感染?有疫苗可以打嗎?

腺病毒能夠在環境表面存活較長時間,主要通過飛沫、糞口途徑及接觸汙染物傳播。腺病毒易被高溫、甲醛或漂白劑(次氯酸鈉)滅活,因此游泳池消毒沒做到位容易導致腺病毒感染。

游泳池消毒沒做到位容易導致腺病毒感染

美國疾控中心對腺病毒的預防主要推薦做到以下幾點:

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未洗手的手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

如果感染了腺病毒,最好居家隔離;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上衣袖子遮住口鼻;避免與他人共用杯子和餐具;不要親吻他人;經常洗手。

預防腺病毒傳播,需要使用氯、甲醛等製劑或加熱方法來消除環境物體表面及器具的汙染。

此外,目前國內尚無兒童的腺病毒疫苗。美國有給17-50歲的軍事人員口服的疫苗,以避免在訓練營引起集體感染,但是沒有被批准用於兒童。

怎麼為孩子選擇安全的游泳場所?

1. 主要記住以下這幾個原則:

● 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進入游泳場所前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

● 留意泳池是否持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和水質檢測報告。並可通過查看游泳場所量化分級級別、場所公示的每日水質自測數值、以及肉眼觀察池水清澈度等方式,對游泳場所進行綜合判斷和選擇。

等方式,對游泳場所進行綜合判斷和選擇

● 雖然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是不能進入游泳池的,但是可以觀察周圍有沒有「紅眼」的病人。

● 留意泳池是不是循環水,泳池邊有沒有結垢現象或被腐蝕。

● 健康教育指令是否清晰:比如有沒有強制淋浴、浸腳池進行清潔和消毒,佩戴泳鏡泳帽等。

2. 孩子游泳前後,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首先檢查寶寶有沒有發熱、咽痛、咳嗽、腹瀉等症狀,看身體表面有沒有傷口。

● 游泳前後教導孩子用流動水和肥皂清洗身體,並且認真清洗會陰部

● 游泳時穿戴泳鏡、泳帽,避免眼部接觸池水。可在游泳後立即刷牙、漱口或用生理鹽水、人工淚液沖洗眼睛。

● 教導孩子游泳不要吞嚥池水、吐痰和在泳池裡排便排尿等。

●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溺水安全教育。一定要放手不放眼,孩子一旦出現疲勞不舒服,應馬上帶孩子上岸。

| 本文作者

李源欣

李源欣

卓正兒科醫生

重慶醫科大學碩士

戳此看診/問診

| 審稿專家

沙小丹

沙小丹

卓正兒科醫生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博士

戳此看診/問診

| 參考文獻

1.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八版

2. UP TO DATE 腺病毒感染的發病機制、流行病學和臨床表現

3. UP TO DATE 腺病毒感染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4.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資料

5. 兒童腺病毒肺炎診療規範(2019年版)

相關文章

如何治癒在婦科診室裡瑟瑟發抖的你?

如何治癒在婦科診室裡瑟瑟發抖的你?

▲關注卓正科普,300+位醫生為您寫健康貼士 本文作者:牟田,卓正婦產科醫生 先來一起聽點音樂吧~ 如果你問一個即將做某項操作的患者:「你緊...

聽我一句勸,你該和黃褐斑和解了

聽我一句勸,你該和黃褐斑和解了

▲關注卓正科普,300+位醫生為您寫健康貼士 本文作者:安湘傑,卓正皮膚科醫生 生娃後,媽媽要面對的難題可太多了。 除了層出不窮的育兒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