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心莫慌,除了吃藥,降溫還有這些妙招

發熱,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謂的「發燒」,即體溫異常升高,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也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病理過程。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會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如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則以腋窩體溫(檢測10分鐘)超過37.4℃認定為發熱,超過39℃者,認定為高熱。

引起發熱的原因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包括各種傳染病),其次是結締組織病(膠原病)、惡性腫瘤等。

發熱對人體有利也有害,體溫升高有利於機體發揮防禦功能,但持續高熱可引起機體代謝障礙和各系統功能紊亂。因此,採取積極有效的降溫措施可以及時緩解病情。

發熱的表現特點

體溫升高, 可能有不同伴隨症狀, 如頭疼、面紅、皮溫升高、心率加快、無汗或者微汗,嚴重可出現寒戰。

小兒高熱可出現驚厥,一般以6月齡至3歲多見,5歲以後少見。發作時,全身或局部肌群出現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雙眼球凝視、斜視、發直或上翻,伴意識喪失。持續時間可達數秒鐘或數分鐘,發作結束後意識恢復快。

處理發熱的「妙招」

降溫可分為物理降溫藥物降溫兩種方法。任何降溫方法最好有醫生指導,特別對於新生兒、體弱者、基礎疾病多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會增加一份安全和保障。降溫措施使用後30分鐘應複測體溫。

物理降溫

迅速降低室溫。環境影響體溫,發熱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降低室溫是首要措施,以25℃為宜。

減少蓋被、衣物。如為小於6月齡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差,只要適當鬆開包被,如衣著過多可鬆解外衣,讓其自然降溫,儘量不要使用其他方法降溫。

溫水擦浴。用低於病人體溫的溫水毛巾反覆輕輕擦拭大血管走行處如頸部兩側、腋窩下、腹股溝(大腿根部)等處,使之皮膚髮紅,以利散熱。以32~34℃為宜。擦拭時, 力度均勻,輕輕按摩以促進血管擴張散熱。擦浴後應將身體擦乾,及時穿好衣服。擦浴順序為:雙上肢、背部、雙下肢

擦浴順序

擦浴順序

用毛巾沾去溫水(約25℃)在額頭臉上擦拭。

用溫水沖澡,可使皮膚血管擴張,體熱散出,將發燒後的汗漬洗去,清潔皮膚有利於康復。但沖澡時間不宜過長,同時注意避免受涼。

冰袋冷敷。當體溫過高,將冰袋用毛巾包裹後放置病人的腋下、腹股溝(大腿根部)處。每次10~30分鐘,以免局部凍傷。隨時觀察,保證冰袋完整、無漏水、布套乾燥,冰融化後立即更換。如有局部皮膚髮紫、麻木及凍傷發生,立即停止使用。冰袋壓力不宜過大,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酒精擦浴。酒精擦拭只適用於高熱無寒戰又無汗的病人。可用25%~30%的溫酒精擦拭四肢及背部,酒精揮發可有效降溫。

鼓勵多喝水。

藥物降溫

體溫≥39℃時,應服用退熱藥物;38.5~39.0℃時,應觀察四肢末梢是否溫暖,冰涼、畏寒或寒顫者,需服用退熱藥物,溫暖者,30分鐘後再測體溫,一旦≥39℃時則需服用退熱藥物。使用退燒藥應遵醫囑或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兒童用藥後,要讓孩子多喝溫開水,以利藥物吸收和排洩,減少藥物毒性。

何時需要專業幫助

發現任何發熱,都需要去醫院就醫,查明原因。但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應儘快前往醫院。

1. 精神狀態不好,尤其是服用退熱藥物體溫退下來後,精神狀態還不好。

2. 持續高熱,退熱藥不起作用。

3. 48小時體溫退而復升,雖然我們平時說病毒感染自限性過程要3天左右,但如果48小時體溫還不穩定,應該去醫院就診。

4. 如果發熱時頭痛、嘔吐、腹痛明顯,或四肢抖動、驚跳,發皮疹、脈搏呼吸異常等,應及時就醫。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危急時刻,如何急救?——家庭急救手冊》

相關文章

不痛不麻,類風溼因子還會陽性嗎?

不痛不麻,類風溼因子還會陽性嗎?

類風溼因子,一聽名字就跟類風溼關節炎緊密相連,很多類風溼患者一直將類風溼因子的檢查結果看成自己努力的進度條,認為沒有症狀了,類風溼因子就會變...

2023 ASCO前沿快訊——mHSPC研究進展速遞

2023 ASCO前沿快訊——mHSPC研究進展速遞

一年一度的全球腫瘤界盛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於當地時間6月2日-6月6日召開,眾多重磅研究公佈結果,前列腺癌領域也有諸多亮點。...

怎麼保護牙齒?別等牙爛了才後悔

怎麼保護牙齒?別等牙爛了才後悔

又是一年開學季。對於很多家長而言,「神獸」歸籠,可喜可賀,但還有一些現實問題令人頭禿。比如孩子的牙齒。以牙病為例,一旦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治療...

孩子可以全麻手術嗎?你需要知道這些

孩子可以全麻手術嗎?你需要知道這些

一般來說,家長對麻醉的恐懼會大於手術本身。 試想,孩子在手術過程中會痛嗎?孩子會醒不來嗎?麻醉藥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嗎?手術後是否會感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