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忙碌的生活中,很多問題的解決都有最後的期限要求,還會遇到挫折。現代社會,很多人一直生活在高壓力之中,似乎已經是一種常規的生活方式了。
如果你是一個聽眾,演講者尖銳的聲音會使你不舒服。如果你開車,眼睛離開紅綠燈一會兒,沒有看到已變成了綠燈,不耐煩的司機就會在你車後狂按喇叭。如果你參加一個重要考試,前一小時你可能會突然胃絞痛,要去洗手間。
這些描述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身體上的反應。經歷是緊張性刺激,身體上的反應是對緊張性刺激的應激反應。壓力本身是對短暫威脅的一種感知,它會在身體中產生適應性反應——例如,冷的時候會顫抖、熱的時候會出汗。壓力可以是物理的(感染、毒素或創傷),也可以是情感上的(虐待、憤怒、內疚、恐懼、喪失親人)。
壓力反應是人體為了 「戰鬥或逃跑」做的準備。只有壓力因素恆定存在且身體的壓力反應不停止時,壓力才對健康構成危害。當我們回不到壓力前的狀態時,可能就會生病。
壓力與心血管疾病
情緒緊張與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死亡增加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有關。

在壓力下,大腦向腎上腺發出信號,然後腎上腺分泌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種反應發生得太快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循環》和《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的研究表明,體內壓力激素的暴發對冠狀動脈和心臟有多種影響。有研究對健康男性受試者進行了精神壓力測試,研究了他們的血管內皮功能狀態。用高解析度超聲測量了給予受試者精神壓力前和給予精神壓力後30、90、240分鐘的動脈擴張(由內皮細胞控制)情況。研究結果顯示,短暫的精神壓力和壓力激素的激增會在壓力減輕後4小時內迅速損害內皮細胞。
這些發現表明,我們每天都會面對的短期的情緒壓力對心臟有不良影響。也有研究證明,精神壓力會導致心肌缺血(減少流向心臟的血液)。發表在 《循環》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 196 名冠心病患者進行了隨訪,來研究精神壓力對 心臟供氧的影響。參與者進行了腳踏車運動和心理壓力測試,應用放射性核素成 像檢測來比較運動引起的心臟缺血和由於精神壓力導致的心臟血流減少。發現精神壓力更能減少心臟供血。他們的資料還顯示,在精神壓力下缺血的患者死亡率也更高。
其他關於應激反應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研究表明,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都對心臟有害。憤怒會導致左心室功能障礙,減少左心的血液輸出,損傷動脈,增加血壓。精神壓力會提高皮質醇。研究表明,皮質醇會增加體內有毒脂肪,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炎症和胰島素抵抗。
壓力與糖尿病
眾所周知,壓力大的糖尿病患者很難調節他們的血糖。當有2型糖尿病時, 壓力可能會使血糖升高,變得更加難以控制。因此,可能需要服用更多的糖尿病 藥物或胰島素。這就是問題所在:高水平的皮質醇會導致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抵抗。然後胰腺就很難滿足機體對胰島素的高需求。細胞得不到需要的糖,並且循環還在繼續。高皮質醇 = 無效胰島素 = 高血糖。
處理血糖異常帶來的持續的情緒緊張和挫敗感會讓人疲憊不堪,不僅會忽視自身的糖尿病,還會讓自己繼續吃垃圾食品和加工食品,喝更多的酒,或者吸菸。有時候,壓力和血糖的變化會讓人意識到自己患有糖尿病。
「壓力殺人」不僅僅是廣告中看到的話。壓力是一種真正的、非常易燃的燃料,會導致慢性疾病。所以,現代人學會管理壓力比找到一個方法來掩蓋壓力要重要得多。
內容來源:授權轉載自「人衛助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