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從江河湖海獲取食物,魚蝦蟹貝,魷魚海膽,牛蛙鱔魚……各種各樣的水產海鮮給餐桌增色良多。


今天人類對食物的新鮮原味有了更高追求,「生」成了很多水產的潮流吃法。
城市街頭,售賣刺身的日料店生意火爆;
沿海地區,大家熱聊鮮吃生蠔、海鮮生醃;
「順德魚生」越來越多出現在美食節目中……
美味的背後,你可能想不到,嚥下一口生的水產,有多少五花八門的小蟲子一塊兒被吃了進去。
準備好沒有?我們一起來看看「生食水產」這個盲盒裡,常見的四類寄生蟲。
1. 淡水魚生和肝吸蟲
經濟發展,衛生環境改善,很多熟悉的寄生蟲感染紛紛下降,但有的蟲反其道而行之。肝吸蟲感染在廣東部分地區呈現上升趨勢。
廣東某市居民接受糞檢,發現肝吸蟲感染率竟高達 42.38%,尤其是 50~60 歲年齡組,感染率有六成以上。這跟當地喜吃淡水魚生脫不開干係。


感染危害
肝吸蟲,也叫華支睪吸蟲。淡水魚生、魚生粥、打邊爐的用料——生的青魚體內就有很多。
肝吸蟲的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人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胖頭魚、鯉魚和鯽魚均可攜帶。
2008 年廣東部分地區的抽檢結果顯示,淡水魚的華支睪吸蟲囊蚴陽性率為 14.70%~56.25%,順德區的陽性率為最高 56.25%,意味著每兩條魚中就有一條可能讓人中招。
幼蟲被人吃進去以後,在十二指腸內脫囊並爬進膽管,然後成蟲就在肝膽安家,存活可達 30 年之久。
常年寄生讓肝膽傷痕累累,膽囊炎、肝硬化等一系列肝膽疾病接踵而至。



圖片中的患者相對幸運,因為蟲體堵塞膽道導致黃疸,讓他得以診斷並早期治療。
更多的人體肝吸蟲靜悄悄存在,感染者不易覺察,直到最後引起膽管癌才被注意到。肝吸蟲已經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 Ⅰ 類致癌物。感染者發生膽管癌的風險是非感染者的 4.5~6.1 倍。
2. 牛蛙裡的裂頭蚴
裂頭蚴是某些絛蟲的幼蟲階段。人體並非裂頭蚴喜歡的環境,所以裂頭蚴病例不如肝吸蟲多見。
但部分地區,有人會生吃蝌蚪、蛙類,蛇膽蛇血(蛇吃蛙,也是裂頭蚴宿主),感染也不容忽視。火鍋裡的牛蛙加熱不充分同樣有危險。
中國江西部分裂頭蚴病高發區的流調顯示,人群曼氏裂頭蚴感染率達到 0.73%,腦裂頭蚴病發病率最高為 0.27%。


感染危害
裂頭蚴以及它們的幼蟲通常是生活在蝌蚪或者蛙的體內,人類吃進去感染的蝌蚪或者蛙,就能在人體內繼續發育長大。
裂頭蚴能在人體不同部位間穿行,損傷多個器官,最常傷害的包括腦、皮下、口腔面部、眼睛和內臟。
裂頭蚴穿行損傷人的大腦,可以導致多種症狀,最嚴重時可以導致癱瘓。


在中國,眼裂頭蚴病的發病率更高,症狀也頗為恐怖,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腫塊「爆眼球」的樣子,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
3. 福壽螺和廣州管圓線蟲
福壽螺作為入侵物種,在長江流域多見。比起我們常吃的田螺,福壽螺肉口感不好,煮久了更不好吃,所以少有人主動去吃。
但偶有不法商家狸貓換太子,把它們當作田螺出售,而且追求好吃只是短暫加熱做成涼拌螺肉,結果就有了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悲劇。


感染危害
廣州圓線蟲感染除了誤吃福壽螺,也有可能因為接觸到非洲大蝸牛的糞便而來。
感染廣州管圓線蟲非常痛苦。因為管圓線蟲常常會入侵到中樞神經系統和腦脊液,最突出的症狀就是劇烈頭痛無法忍受,甚至引起持續的腦膜炎,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死亡。
廣州管圓線蟲導致的眼病也很多見。

4. 海洋水產可能有異尖線蟲
海洋水產同樣有寄生蟲感染問題,幸運的是,適合海洋的寄生蟲絕大多數不能在人體內生存繁衍,只是作為過客匆匆一遊,較少引起健康問題。
異尖線蟲,是少有的麻煩來源。近年來造成的感染病例有所增長。


感染危害
異尖線蟲可能是海洋寄生蟲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世界各大海域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蟲跡」。被異尖線蟲感染的海水魚種類頗多,三文魚、金槍魚等生食魚均包含在內。
標準的海洋生食魚捕撈後都要經過冷凍處理,而異尖線蟲可以被冷凍殺死,所以最終引發的感染遠少於淡水寄生蟲。但因為食用量大,總有漏網之魚。
急性異尖線蟲病是由大量活蟲進入體內所造成急性傷害。這些活蟲鑽入人體組織中,造成組織腫脹、出血甚至炎症,進而使患者出現噁心、腹痛以及嘔吐等症狀。

此外,這種寄生蟲還會導致過敏性異尖線蟲病。
如何安全享受美味水產?
生吃各類水產,確實存在寄生蟲感染風險。
特別是淡水水產風險最高,因為人類與動物的糞便最終在淡水匯聚,而各種寄生蟲或它們的蟲卵也就經由這些糞便四處傳播。
如果要追求絕對的安全,那把各種水產做熟了再吃絕對是最佳方案。
如果確實想偶爾滿足口腹之慾,以下的原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去平衡,最大限度保證安全健康。
- 淡水水產要做熟,別生吃。淡水水產的寄生蟲風險太大了,不要妥協去生吃淡水水產。忍不住的時候請回想一下,廣東某市高達 42% 的肝吸蟲感染率。
- 生吃盡量選擇相對不太危險的海洋水產。海洋環境 + 冷凍處理,能降低感染寄生蟲的風險,可以解解饞。
- 別指望醬油、山葵、芥末、白酒能殺死寄生蟲。真的沒用,別自己騙自己。
- 在外進餐,尤其是水產海鮮,儘量去規模大、有正規資質的餐廳。如果對餐廳信心不足,就選擇充分加熱熟透的食物。
- 在家中吃生食海鮮水產,購買也要選擇規模夠大資質正規的渠道。買回家的海鮮水產,不妨先放冷凍室凍一個星期左右再考慮生吃。
- 在家做水產海鮮時,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
- 生食過程如果看到有疑似寄生蟲的異常之處,立刻停止進食。
- 生食後一旦有腹痛等不適,及時就醫。
生食水產的寄生蟲問題,每一口都像一次賭博,有人吃了一輩子可能也沒什麼問題,有人第一次嘗試就中招了。
美食誠可貴,健康價更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