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建議:讓爸媽多練腿,能防老

50 歲之後,人的肌肉就會加速流失。

到了 75 歲,人會失去 30~50% 的腿部肌肉控制。

下面是一張年輕人和老年人,大腿橫截面的磁共振對比圖。

中間黑圈是大腿骨

中間黑圈是大腿骨

灰色的是肌肉,白色的是脂肪

圖片來源: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

跟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大腿肌肉,嚴重萎縮,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脂肪。

更可怕的是:這不是一種病,而是正常的肌肉退化。

歲月就像一把收割肌肉的鐮刀,無情等待著每一個人。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

因肌肉減少所引起的控制和平衡能力下降,是最先被感知到的。

「兒子啊,我感覺走路越來越不利索了。」

「女兒啊,你家樓梯爬起來好累。」

而這帶來的最大風險就是:跌倒。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我國,跌倒是 65 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地面溼滑、光線昏暗、上下樓梯都成了潛在的危險。

圖片來源:giphy

難道只能聽天由命嗎?

顯然不是。

讓父母做針對腿部的力量訓練,可以改善肌肉迅速流失的問題。

我們推薦練習:

蹲(squat)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蹲是一種非常全面的腿部力量訓練方法,它能很好的刺激下肢肌肉(包括股四頭肌、後側膕繩肌、臀大肌等),並提高髖部的穩定性,這兩點是預防老年跌倒的主要因素。

與其他下肢訓練相比,練習蹲的最大好處是:生活中處處都有「蹲」,時刻都能用上。

比如我們平時上下樓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從椅子上站起來或坐下去;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從廁所站起來或蹲下去等動作,所需要的肌肉群,都能通過「蹲」練到,甚至動作模式都是高度一致的,屬於真正的實戰訓練,功能性十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除此之外,蹲練習還有以下幾點好處。

➊ 練習安全性高。蹲有很多細分類型,老人可選擇椅子蹲、淺蹲,對膝蓋的壓力不大,不良反應少。

➋ 強化膝關節。大腿肌肉對膝關節有強化作用,提高其穩定性,改善膝關節疼痛。

➌ 提高心肺功能。臀腿屬於大肌群,心率能快速提高,強化心肺。

➍ 隨時能練,無器械要求。

很多 70、80 歲的老年人,都在嘗試力量訓練,並堅持蹲腿。

圖片來源:youtube

他們也因此看起來更年輕,有著比常人更好的狀態。

圖片來源:youtube / 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youtube / 圖蟲創意

經過針對性的力量訓練,肌肉流失曲線會更平緩,在晚年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還有很多長輩,平時就注重運動,有跑步、爬山的習慣,他們還有必要練蹲腿嗎?

是的,很有必要

因為跑步、爬山、廣場舞大都屬於有氧運動,其能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而蹲腿屬於力量訓練,更擅長增強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大量研究證明:與單純只做有氧運動相比,「力量訓練 + 有氧運動」兩者結合,才是最全面有效的運動策略。

因此我們建議:平時有運動習慣的長輩,可以適當加入「蹲腿」這樣的力量訓練。

接下來,我們聯合了骨科、運動康復等多位專家,設計了兩種不同強度、無需專業器械,隨時在家就能練的蹲腿方案,簡單有效,快轉給你的父母吧!

不方便看視訊的朋友,可以看圖文版的練習方案,如下:

第一種:椅子蹲

適合人群:年齡大,平衡感比較差,平時少鍛鍊,雙腿力量弱的長輩。

準備環節:

➊ 首先需要一把帶扶手的椅子或沙發,靠牆放或固定好,以免運動中摔倒;

➋ 坐到椅子靠邊緣的位置,雙腳與肩同寬;

➌ 沒把握的情況下,需要有人照看,以免失去平衡摔倒。

動作要領:

➊ 從椅子上站起,感受大腿發力;

➋ 再用一樣的姿勢,滿滿坐回椅子上,這樣算完成一次;

➌ 注意全程要保持腰背挺直,不要彎腰駝背,雙手可撐著扶手借力;

➍ 如果這個動作讓你的膝蓋疼痛,可以在椅子上墊個坐墊,減少膝蓋彎曲的角度。

頻率

頻率:

➊ 這個動作可以隔天練一次,一天練 3~4 組,每組個數不限,做到大腿痠脹即可;

➋ 如果你能一口氣做 10 個,也不覺得累,那可以稍微提高一點難度。

難度+1:

雙手抱胸,不依靠扶手進行訓練。

難度+2:

雙手舉到頭頂,進行訓練。

第二種:自重蹲

適合人群:年齡不大,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很好的長輩。

準備環節:

➊ 一雙不滑的鞋;

➋ 如果擔心失去平衡,可以在身前放把椅子扶一下。

動作要領:

➊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

➋ 先曲髖,再曲膝緩慢下蹲,然後回到站起狀態。

➌ 整個過程保持腰背挺直,核心收緊,膝蓋不要內扣,要與腳掌方向一致。

➍ 重心放在腳後跟,不要放在腳尖,練不到還傷膝蓋。

➎ 蹲到大腿快與地面平行時即可,如果蹲著膝蓋痛,那就減小下蹲幅度。

頻率:

➊ 根據個人情況,可以每天練,覺得累就歇著,一天做 3~5 組,每組 20 個。

➋ 如果自重蹲對你來說很輕鬆,那麼可以增加負重提高難度。

難度+1:

在手中抱一個啞鈴或其他重物進行訓練。

以上就是練習的方法。

補充一下:練習時沒必要「深蹲」,因為中老年人如果蹲得太低,可能引起膝蓋不適,而有研究表明:深蹲和淺蹲對效果影響不大,更重要的是頻率和次數。

快轉發給你的父母和家族群,讓長輩們動起來吧!

相關文章

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容易再感染嗎?

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容易再感染嗎?

▲題圖來自Bing 我們常常會被問到幽門螺桿菌治療的相關問題,看得出來,很多人在治療問題上猶猶豫豫是因為擔心治好了之後捲土重來。「免不了要在...

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活得長?

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活得長?

女人比男人活得更長。 不信的話,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祖輩,也可以下樓看看鄰居爺爺奶奶們的性別比例—— 老奶奶們,一枝獨秀。 圖片來源:網路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