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先養脾胃!

《黃帝內經》:「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就是說脾胃就好比倉庫,不僅可以攝入食物,而且能夠輸送營養物質,提供全身的能量,是人體能夠正常生長的基礎。

打個比方,胃好比一個倉庫,脾就是這個倉庫的運轉車輛。脾和胃這兩個獨立的器官,關係密不可分,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整個倉庫的運轉失常。

(圖源:公眾平臺提供)

(圖源:公眾平臺提供)

以下這些情況,都是脾胃發來的求救信號,千萬不要小視。

脾胃不好的表現

1

臉色發黃

中醫認為,黃色在五行中屬土,對應人體的脾胃。一旦臉色暗淡發黃,出現積食、厭食、脹氣、消化不良、大便糖稀或腹瀉等,多半是脾胃功能受損。

如果這樣的情況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表現在臉上則是臉色發黃或蒼白無血色。

2

睡覺時流口水

口水又名唾液,是人體津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把質地清稀的唾液稱之為「涎」。中醫認為「五臟化液,脾為涎」,涎是脾的外在表現。

脾氣充足,涎液就會老老實實的待在口腔,不會溢出。但是,一旦脾氣虛弱,統攝口水的功能就會變弱,從而出現口水自動流出的情況。

3

便秘

脾主五穀運化,脾虛會導致水谷精微無法正常運送到人體的五臟六腑,從而造成氣血生化不足,出現「氣血虛」,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大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中從而形成便秘。

(圖源:公眾平臺提供)

(圖源:公眾平臺提供)

4

失眠

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夢多、易醒等問題。

同理,睡眠不足,也會導致消化系統出現異常,從而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研究發現,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的人,對胃部健康影響非常大,發病率是正常人好幾倍。

日常養護很重要

中醫認為,秋天是一年當中最適合養脾胃的時間。因為,經過一個酷熱難當的夏天后,由於高溫、寒涼飲食等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虛弱的情況。

隨著天氣轉涼,人們的食慾也會慢慢的恢復,這時,調理脾胃正是時候。

1

少吃寒涼的食物

「喜燥惡溼」是脾的一個生理特性。人們在炎熱的夏天,長期處於空調的環境當中,吃雪糕,喝冷飲,脾胃已經被寒涼之氣入侵。

所以在進入秋季要儘量的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少吃寒涼的食物,給脾胃一個緩解不適自我修復的機會,才能夠更好的養護脆弱的脾胃。

(圖源:公眾平臺提供)

(圖源:公眾平臺提供)

2

做好腹部保暖

進入秋季,一天中氣溫的差異起伏較大。因此,需要做好腹部保暖,避免外界的寒氣對腹部產生刺激,從而影響到脾胃,造成胃痛、打嗝等情況的發生。

3

進補有講究

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是中醫認為適合進補的季節。民間有一句諺語叫:”秋季進補,冬令打虎”,說的就是秋季食補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人並不懂得如何有效的進補,只會單純地使用大補的食物,這種做法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還可能弄巧成拙,使長期處於「虛弱」狀態的胃腸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補品,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黃閏月主任提醒進補的時候應當注意量和頻率,每日進補時量不可過大,避免過補上火。

(溫馨提示:本文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如有疾病請醫院專科規範診治。)

相關文章

凜冬已至,艾灸對類風溼病情有幫助嗎?

凜冬已至,艾灸對類風溼病情有幫助嗎?

今日立冬,昭示著冬季已經悄悄來臨。部分類風溼患者可能已經開始計劃著溫陽,讓自己過個暖冬。其中可能就有患者想要使用艾灸來進行調理。 艾灸對類風...

要做手術了,你還在害怕麻醉嗎?

要做手術了,你還在害怕麻醉嗎?

很多人聽到要手術時都很害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麻醉的恐懼,如擔心全身麻醉後自己會醒不過來,擔心麻醉不管用,擔心手術沒做完自己就醒了,擔...

銀屑病可以艾灸嗎?

銀屑病可以艾灸嗎?

清明前後,正是南方艾草生長繁盛時,南方人常將其採來,洗淨和糯米一起研磨成漿,包入豆沙,揉捏成團,上鍋蒸熟,稱之「青團」。 但你可知艾草不僅僅...

冬季類風溼發作?4點有效預防

冬季類風溼發作?4點有效預防

患有類風溼的阿珍經過半年的規範治療,病情已經穩定下來,阿珍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最近冬季來臨,阿珍正打算吃好喝好等過年,但昨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腕...

肉食季,類風溼患者能吃羊肉嗎?

肉食季,類風溼患者能吃羊肉嗎?

小雪將至,意味著秋季即將正式進入冬季。通常情況下冬季是吃肉類的好季節,無論是火鍋還是燒烤,都是飲食禦寒的常見方法,其中最常見用於飲食禦寒的肉...

類風溼反反覆覆?祛溼調理有「方」

類風溼反反覆覆?祛溼調理有「方」

醫生,我生活中都已經非常注意了,怎麼還是復發呀? 醫生,這個病一直反反覆覆,為什麼我感覺每一次發病的症狀好像都有點點不一樣? 醫生,飲食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