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從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兩三步!

本文審稿:陳海旭,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所長,碩士生導師

60多歲的方先生(化名)在2年多前總感覺噁心,於是到醫院就診,醫生考慮到方先生已經60餘歲,以前從未做過全面體檢,建議他做了胃鏡檢查。

方先生的胃鏡檢查結果提示: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中段充血灶,性質待病理。

嚴重的反流性食管炎部分解釋了方先生為什麼總是噁心,接診的醫生告訴方先生食管有糜爛和炎症,且伴「鱗狀上皮輕度不典型」,其中有部分是早期食管腫瘤,有部分可能只是炎症,但無論哪一種都和他長期吸菸、大量飲酒是分不開的。然而對自己身體情況十分自信的方先生並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2022年的3月份,方先生因為日漸顯著的吞嚥不適症狀才終於下定決心再次就診打算複查,而這次方先生自己也已不再如之前那麼「倔強」了,但令人惋惜的是,方先生的胃鏡和病理結果提示病變已經進展為食管低分化鱗狀細胞癌,侵及黏膜下層,已經錯過了內鏡下治療的最佳時機。

從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兩三步!

2015年刊發在《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的一項刊文「飲食營養與炎症-癌症危險性的關係」研究中談到,體內炎症環境是導致各種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礎上發生的,比如:

吸菸→氣管炎→矽肺與肺癌

胃炎→幽門螺桿菌→胃癌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

慢性肝炎-肝癌

除此之外,持續的炎症反應,會導致體細胞壞死、增生,給癌症可乘之機。日常中的一些飲食種類,或可誘發機體持續性的炎症,甚至加速癌症的發展。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醫師劉彬介紹,「炎症,有時候是癌症的幫凶。研究顯示,其實很多比較重大的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炎症反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形成往往都伴隨有炎症的改變。」

劉彬醫生解釋,「當我們人體的局部器官和組織受到了某些損傷的時候,身體本身的免疫細胞可能會被激活釋放,從而讓炎症因子也得到了釋放,引起局部的炎性反應。這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對於病原體的抵抗力升高,也能夠讓組織細胞的修復能力得到提升。但如果炎症沒有辦法得到有效控制,反反覆覆發作,讓局部組織反覆受到損傷,那麼損傷的這些細胞就有可能發生癌變,形成癌症。」

浙江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伯軍指出,慢性炎症是一種長期疾病,可以在幾個月或幾年內逐漸發展。一些疾病會對免疫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體內反覆或持續的低水平炎症,而慢性低度炎症會造成DNA損傷,從而可能導致癌症,如結腸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等。

醫生提醒:這幾種炎症需要特別警惕!

1. 乙型肝炎——肝癌

清華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李昕權介紹,流行病學專家早已發現,凡是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區,大多數肝癌也高發。雖然並非所有的乙肝都必然演變成肝癌,但是大部分的肝癌患者是由感染乙肝病毒,患上慢性乙肝,進一步發展到肝硬化,最終成為肝癌的。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醫師劉彬介紹,對於乙肝,一旦發現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特別是急性期的乙肝患者,一定要積極抗病毒治療,避免其進展成為慢性乙肝,因為慢性乙肝會反覆損傷肝細胞,造成肝細胞纖維化,進而轉化成為肝硬化,肝硬化又會繼續進展,發展成為肝癌。在我國肝癌患者中,80%左右的人都有乙肝的病史,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肝癌都是由肝炎進展而形成的。所以對於肝炎,大家一定不要拖,否則很可能進展成為肝癌。

2. 萎縮性胃炎——胃癌

清華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李昕權介紹,一般認為,幽門螺旋桿菌經過口到達胃黏膜後定居感染,數週或數月後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導致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醫師劉彬介紹,引起萎縮性胃炎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胃癌的一個高危因素。所以雖然不能說患了萎縮性胃炎就一定會進展成為胃癌,但是有萎縮性胃炎的人確實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所以一旦查出是萎縮性胃炎,大家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特別是本身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防止萎縮性胃炎繼續進展,發展成為胃癌。

3. 慢性宮頸炎——宮頸癌

3. 慢性宮頸炎——宮頸癌

宮頸炎一般有急性宮頸炎、慢性宮頸炎之分,與宮頸癌有一定關係的是慢性宮頸炎。

清華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於卓介紹,慢性宮頸炎,大多是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子宮頸後,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的感染,它有多種表現方式,比如說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囊腫和宮頸外翻等。並不是說患有宮頸炎的患者一定會導致宮頸癌,如果慢性宮頸炎患者被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持續感染,則是容易發生宮頸癌病變的,其中,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是指HPV16和HPV18。

4. 潰瘍性結腸炎——腸癌

腸炎的分類也很多,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醫師劉彬介紹,首先要給大家強調並不是所有的腸炎都會發展成為癌症,但是如果是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他們患惡性腫瘤的風險是明顯升高的。

很多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對於自己的疾病重視程度不夠,經常是斷斷續續吃藥,沒有進行正規的治療,治標不治本,導致炎症反反覆覆發作,進而誘發癌變。所以對於潰瘍性結腸炎,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行正規的治療。

5.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胰腺炎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都知道急性胰腺炎痛起來「要命」。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醫師劉彬表示,但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胰腺炎不進行正規的治療和預防,形成慢性胰腺炎,最後慢性胰腺炎再反覆發作,讓胰腺組織反覆受到損傷,那麼患胰腺癌的幾率是會明顯升高的。所以如果發現有胰腺炎,一定要積極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預防胰腺炎反覆發作。

最後,其實我們身體的很多癌症都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往往在癌症發生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的階段,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積極治療,避免其進一步發展,從而降低各種癌症的發病率。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文章

你會用小拇指托住手機嗎?醫生提醒…

你會用小拇指托住手機嗎?醫生提醒…

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 自己拿手機的姿勢? 是用整個手掌握持手機,還是用小拇指托住手機呢? 近日,「長時間握手機導致小拇指變形」話題 引發網友...

午睡千萬別過久,當心越睡越累

午睡千萬別過久,當心越睡越累

午睡,看似一件小事,但給了我們生命不小的能量補充。據調查,全國範圍87.56%的人都有午睡的習慣。午睡確實好處不少,幫助降壓、保護心臟、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