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穴快要爆炸了,根本無法入睡……
頭痛欲裂,腦子就像被棍子不定時抽打,完全沒辦法工作!
不僅頭痛,還怕光、嘔吐,要是開車時發作就太可怕了……

以上,都是偏頭痛發作的真實寫照。
而偏頭痛的折磨還不盡於此。
天一冷就痛、睡不好就痛、痛的時候恨不得去死……好好的人生,真的被偏頭痛虐慘了。
「太痛苦了!偏頭痛到底怎麼解決?」
目前偏頭痛暫時無法根治,但不代表沒有控制辦法。
如果確定自己是偏頭痛,下面這幾個方法[1-3],可能會幫到你。
遵醫囑正確服藥
控制急性偏頭痛症狀
偏頭痛發作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吃止痛藥,越早越好!
具體來說,就是根據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止痛藥,一般剛發作時就可以服用[3]。
不過,止痛藥不適合長期多次使用,可能引發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導致「越吃越痛」[4]。
我們總結了吃止痛藥的注意事項[2-3]:

不想都靠止痛藥解決?我們也梳理了偏頭痛的預防辦法。
注意生活細節
遠離偏頭痛「導火索」
雖然偏頭痛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有明確的誘發因素,也就是可以引起偏頭痛發作的「導火索」[1]。
熬夜、壓力大,是比較熟知的「導火索」。但你能想到,吃個柑橘、晒個太陽也可能引發偏頭痛嗎?
沒錯,除了作息不規律外,還有幾類誘發因素很容易被忽略[1]。
來看看,以下這些偏頭痛的「導火索」你注意過嗎?


不過現實中,偏頭痛很多時候「猝不及防」。
這是因為,避開所有偏頭痛的「導火索」很難,畢竟誰還沒有個熬夜玩手機的經歷呢~
也有些偏頭痛類型與誘發因素沒有明確關係,發作時很突然。
如果偏頭痛發作頻率高,又不能頻繁吃止痛藥,預防性治療或許可以幫到你。
必要時考慮預防性治療
降低偏頭痛發作頻率
顧名思義,預防性治療就是在發作前使用預防性手段,來減少偏頭痛的發作次數和疼痛程度。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偏頭痛存在以下情況之一,可以考慮進行預防性治療[2-3]。

預防性治療的手段包括藥物和非藥物方式,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臨床上可用於預防性治療的藥物主要包括鈣離子拮抗劑如氟桂利嗪、β 受體阻滯劑、抗癲癇藥物、抗抑鬱藥物等[7]。
那麼,藥物預防性治療的效果到底如何?
有研究顯示,有患者堅持治療 1 個月,頭痛發作次數和疼痛程度降低了 3 成以上[5-6]。
堅持治療 3 個月,頭痛發作次數降低了近 6 成,疼痛程度降低了近 8 成[5-6]。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偏頭痛符合治療特徵,採用預防性治療可能會明顯降低偏頭痛的發作次數和程度,生活、工作不再犯難!不過具體的治療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需要提醒的是,預防性藥物使用前需要諮詢醫生,遵醫囑合理用藥。一般需要維持治療 3~6 個月[3],所以治療時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切忌自行吃吃停停。
這類藥物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3,5,8],比如疲勞、嗜睡、體重增加或者心率減緩等,所以一定要遵醫囑合理使用。如果你有心動過緩、哮喘、糖尿病、低血壓等情況[3],或者處於妊娠、哺乳等特殊時期,記得要向醫生詳細說明[3]。
除了使用藥物外,建議記錄偏頭痛日記。
一是可以記錄自己的發作情況,明確並規避偏頭痛的誘發因素;二是可以記錄藥物治療效果,必要時遵醫囑調整治療方式。

了解了以上防治辦法,偏頭痛發作,可別再忍忍忍啦!
讀完這篇,你對偏頭痛是否更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