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頓吃多少,按量還是按需?最合適的參考是這個

本文作者:沈利,卓正兒科醫生

「醫生,我的孩子吃得好少,我看周圍的小孩都比他能吃。」

「醫生,我看奶粉罐上說他現在每次要6勺奶粉,可是他每次頂多喝4勺,怎麼辦?」

「醫生,兒保醫生說孩子體重輕,至少每天要喂800毫升奶,可是喂不進去呀?」

「醫生,像他這麼大的孩子應該每天吃多少肉呀?」

「醫生,孩子挑食,雞蛋怎麼做都不吃,是不是每天最好吃一個雞蛋? 」

每當家長和醫生討論「食物分量」的問題時,我的感受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理解家長想要科學餵養,對餵養或生長現狀有困擾,想要一個關於食量的「標準答案」,生怕自己做得不妥而虧待了孩子。

另一方面,我其實內心也挺糾結的,如果我簡單粗暴地把「標準答案」推給家長,家長回到家裡依葫蘆畫瓢,孩子不買賬,怎麼辦?家長按照「標準答案」餵養,真的會有利於孩子成長嗎?孩子不按照「標準答案」進食,家長又該怎麼辦?下面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孩子吃多少,有沒有「標準答案」?

有!而且還有很多版本的「標準答案」!

為了引導人們更健康地飲食,許多權威機構和組織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了指南性檔案。

比如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協會(ESPGHAN)、美國兒科學會、中華醫學會、香港衛生署等。而且,這些權威的指南還在不定期更新中。

我國的居民膳食指南就已經從1989年的第一版,幾經修訂,到2022年,已是第五版。指南中的每一條內容、每一個數字,哪怕是看似細微的改動,都是基於大量的科學研究作為證據支撐。

當我們帶著問題去這些指南中找答案:比如,8個月應該喝幾次母乳,吃幾次輔食,其中輔食應該吃到多少份量,我們都可以找到。雖然,不同的指南,答案略有差異,但總體上十分接近。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指南不僅是給醫生、營養師等專業人士學習使用,還會刻意化繁為簡,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版本,方便大眾參考,比如膳食寶塔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我們可以看到各年齡段的推薦食物種類、每種食物的分量以及相對比例等,人人都能看懂,一目瞭然。作為醫生,我十分願意分享這份「標準答案」給家長,來,趕緊拍下來或是列印出來帶走。

但是,領走了」標準答案」,不代表就行得通呀!

因為這些標準答案適用於大多數人,但卻不適用於每一個人。

同樣是1歲半的孩子,身型不一樣,能量需求就不同,即便能量需求相同,有的孩子樂意每次喝180ml,每天喝5次,有的只願意每次喝150ml,每天喝6次,大家進食的風格不一樣。

就算是同一個孩子,每一天、每一餐的食量也會有變化,加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飲食偏好,很難保證每天攝入各大類食物符合膳食寶塔的推薦量

如果孩子樂於接受這份「標準答案」,當然是好事。如果孩子不樂意,家長卻把「標準答案”當做需要完成的任務,武斷執行,恐怕會事與願違,引發「餐桌戰爭」。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祖輩們也照本宣科,對著成年人的膳食寶塔,不多不少,每天給爸爸媽媽們也準備一個雞蛋,並好言好語、耐心勸說:「每天一個蛋,有營養!」。如果爸爸媽媽們不吃,就坐在旁邊看著,長此以往,恐怕對於再愛吃蛋的人,面對雞蛋也會心生厭煩。

同理,成年人都難以按「標準」乖乖執行,對於尚未建立均衡營養觀念的嬰幼兒,更是難上加難

「標準答案」都不是答案,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1. 尊重孩子的進食意願

這是餵養孩子的首要前提。

膳食寶塔左側也煞費苦心地寫上了「回應式餵養」,什麼意思呢?強調家長是食物的提供者,而孩子來決定吃不吃,吃多少。

(7月齡-5歲膳食寶塔,供參考)
(7月齡-5歲膳食寶塔,供參考)

(7月齡-5歲膳食寶塔,供參考)

即便是不會說話的小嬰兒,都會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神情、身體姿勢來傳遞他們的進食意願。當孩子明確表示不想吃時,不要去勉強孩子,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誘哄孩子進食。

孩子的食量波動和喜好變化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幾餐多幾餐少,貓一天狗一天。上一餐還吃得很歡的食物,下一餐照樣做也可能被堅定拒絕。唯一不變的就是孩子的飯量和食慾一直在「變」。

2. 有技巧地搭配食物

當我們坐在餐桌前陪伴孩子進食時,我們不能替孩子決定吃不吃某種食物,吃多少份量的食物或是按什麼比例來進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有技巧地提供食物,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更為均衡地飲食。

以學齡前兒童膳食寶塔為例,膳食寶塔告訴我們,食物分為五大類,每大類中包括了多種食物。各大類食物提供的主要營養素不同,而同一大類下的食物可以提供相似的營養素。(具體可以參考以下表格)。

(食物種類及主要營養素)

(食物種類及主要營養素)

萬千食物,孩子不可能愛上所有,只要不是某一大類食物空白,發生嚴重營養失衡的可能性就很小。家長不妨細心地觀察孩子的喜好,把眾多嘗試過的食材分類,整理一份專屬的食材「喜好清單」(如下圖),甚至可以細緻到備註孩子的「感官喜好」。這份清單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孩子的喜好在發生變化。

這份清單能幫助我們「統籌安排」

這份清單能幫助我們「統籌安排」。一方面,按大類搭配,有意識地混搭各大類食物。另一方面,按喜好搭配,讓孩子每一次正餐中都有一兩種愛吃的,以及幾種不太愛的食物。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一定量的食物攝入,又能長期維持足夠大小的「圈子」。如果只提供孩子愛吃的食物,因為「心頭愛」吃多了會膩,而新對象又沒有去發展,「圈子」只會越來越窄。

如果孩子就是不願意吃某些食物,怎麼辦呢?

① 反覆嘗試不放棄:哪有那麼多「一見鍾情」的食物!暫時沒有看上的,別放棄,多多創造食物與孩子接觸的機會(10-15次),日漸熟悉,日久生情。

② 同一食物「改頭換面」: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感官喜好來調整烹飪方式。比如不愛煮得軟爛的南瓜丁,那就試試清炒的薄脆南瓜片。不愛吃柴柴的炒瘦肉,那就涮個軟萌的肉片看看。

③ 尋找同類互補:前面我們提到,同類的食物可以提供相似的營養素。比如,孩子米飯吃得少,但是接受谷薯類,綠葉菜吃得少,但是願意吃根莖類和茄果類食物,這種同類互補的方式可以為孩子提供齊全的營養素。

④ 利用加餐互補:當我們參照膳食寶塔的各大類食物比例,發現孩子近段時間在正餐上米飯、麵條吃得不多,加餐時可以提供吐司、餅乾等;如果正餐上肉蛋類吃得少,加餐可以提供雞蛋、蝦仁或肉腸。

3. 最佳化食物以外的因素

3. 最佳化食物以外的因素

除了食物外,合理地安排餐次,提供舒適少干擾的用餐環境,營造愉悅的進餐氛圍,培養與年齡相匹配的進食能力,這些都是讓孩子好好吃飯的法寶。

4. 必要時尋求幫助

最後,孩子吃得好不好,生長曲線是重要的評估指標。

當孩子某一大類食物的攝入量發生了很大的偏差時,或是體重增長不理想時,不妨積極尋求專業的幫助,和醫生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在卓正,除了醫生,我們的營養專科護士也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看來,「吃多少」的確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當你,懷揣「平衡膳食的理念」;提供美味健康的食物;營造輕鬆、愉悅、信任、尊重的進餐氣氛,這才是孩子好好吃飯的「寶典」。

相關文章

每天兒保家長都要問的十大問題

每天兒保家長都要問的十大問題

本文作者:孔令凱,卓正兒科醫生 最近基本都在看兒保,每天回答家長各種孩子的問題。今天簡單總結下每天都要回答好幾次的問題,基本與孩子吃、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