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60 歲老人和她 90 歲的爸媽同時感染新冠病毒

在這場新冠疫情面前,最脆弱的群體莫過於超過 80 歲的高齡老人。

我們找到三位感染了新冠的高齡老人,他們分別位於北京、重慶、武漢。

有的老人已經逐漸康復,有的老人還「吃不進去東西」。有的老人沒那麼害怕,有的人則恐懼一些。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身邊的子女已經 50、60 歲了。當兩代老人同時面臨這場大考,艱難可想而知。

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裡面有疲憊、爭吵、恐懼,也有可貴的親情和坦然之心。

「在父母面前不戴口罩,不想讓他們擔心」

口述人:60 歲的張姐

地點:北京

我父母今年 92 歲了,有 20 年的心臟病、高血壓病史。母親曾因心臟病、肺炎三次住院,目前父母長期用藥控制血壓和心臟病。

一聽說阿姨發燒了,我第一時間衝回家了。給老爸老媽自測抗原,果然陽了。

最近的狀況,老人如果沒有人在身邊照顧,實在太難了。像在北京,我們都需要半夜下單搶菜。

見了父母后,我一直都沒戴口罩。因為怕給他們帶來壓力。我知道自己也會感染。說不怕是假,但是為了父母,也不能怕。

那幾天我照顧父母生活,讓阿姨在自己房間隔離。飲食跟平常幾乎一樣,比較清淡。

重點還是監測。我每天早上都會給父母測血壓、量體溫。雖然一直按時吃基礎病的相關藥物。但母親的血壓比平時高 10~20,心跳快了 10~20,4 天來未見她多說話,說話時明顯底氣不足。每天吸氧半小時。

父母發燒時我還是很緊張。以前兩位老人打流感疫苗都發高燒,老人家受不了高燒。這次他倆都發燒了兩天,都燒到 38 度以上。父親體質較好,第三天晚上開始腿抽筋及肌肉疼,影響睡眠兩晚。第六天,父親已不用止咳藥。母親恢復較慢,第五天仍有咳嗽,夜裡也腿抽筋。第六天仍用止咳藥。

他們晚上睡不好,一有動靜我就醒了。那幾天,我們都沒睡,比較難受。

為了避免老人心理負擔,我沒有告訴他倆得了新冠。

老爸發燒當天做的抗原,當時老人已經燒得滿臉通紅,問我什麼結果,因為他倆都耳背,我擺擺手,他倆就沒再深究。但感覺他倆心知肚明。

很快我也感染了。等我發燒時,阿姨已經可以出屋做飯了。他倆這次反應似乎比我弱。他們只咳嗽,不像我喝水都疼,喉嚨裡有刀片似的。

昨天我看他們基本好了,告訴他倆還是感染了新冠,他倆會心一笑。

父母每天在陽臺上晒太陽、聊天

父母每天在陽臺上晒太陽、聊天

圖片來源:張姐提供

現在,母親本人不想做抗原,也不讓給父親再做。因為她覺得不是很重要。康復了即可。

父母覺得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後面就是慢慢恢復了。

一直以來,老人對生死看得很淡然,以前就說過,人過 90,活一天賺一天。2020 年,新冠來臨時,他們依然每天在院裡晒太陽,看起來不害怕。

冬天,只要天晴,他們每天都會推著輪椅去操場走一圈。平時父親喜歡釣魚、下象棋、電腦畫畫、寫東西。

這兩天,父母最舒服的畫面是坐在陽臺上晒太陽聊天。

他倆都是知識分子,我父親是政權更替前的中央大學(後改名為南京大學)醫學院學生。他對新冠的了解程度不比我差,經常上網,父親還自己開設了公眾號。我一直說:「我的老爸老媽,絕對時髦。」

受父母影響,我們一家人心態都很好。很少為身體不舒服而焦慮。我是我們家三個裡最小的。我姐姐都有孫子輩要看護。我的孩子很獨立,時間最機動,所以我才第一時間過去了。大家都替別人著想,是我們的家風。

按照慣例,每家孩子們從大年三十到初二,分別回來過年。今年應該也是如此。

16 日,父親在公眾號還發表了一篇《吃飯抗疫記》。他把自己的吃飯過程寫了下來,放了各種食物的圖片,有蘋果、牛奶、堅果、大蝦,他自己排版。

他寫道,「晚飯吃完後,很重要的是吃一瓶酸奶。」「一日四餐,每天的飯沒少吃一口,忘了發燒忘了咳嗽忘了難受。」

最後一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瘟疫散盡人安康。」

92歲的父親寫下吃飯抗疫記

92歲的父親寫下《吃飯抗疫記》

圖片來源:張姐提供

「姑姑很生氣:

奶奶非要半夜去找爺爺聊天」

口述人:孫女 cici

地址:重慶

我爺爺奶奶分別是 91 歲、 86 歲。重慶解封后第三天,我奶奶下樓買藥,當天晚上回來有點不舒服,第二天用抗原自測陽了。

奶奶有下肢靜脈栓塞。我爺爺沒有嚴重基礎病,但平時精神不是很好,吃的不是很多了。

全家人最擔心的就是他。本來爺爺在另外一個房間單獨隔離,但是半夜,我奶奶跑去找他聊天,爺爺也開始不舒服了。

我姑姑生氣得不得了,跟奶奶大吵了一架,氣得哭。後來就索性不管了。因為她也馬上發高燒了,根本起不來。她自己也 60 多歲了,症狀比兩個老人家更嚴重,有發燒肌肉痠痛,頭痛惡心咳嗽。

奶奶就像個小孩子。她不喜歡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獨處,想出來跟人聊天。

姑姑說,你這樣會感染全家人。我奶奶會說:「你們就是不喜歡我。」「我感覺沒有事兒了,已經好了」。等爺爺陽了,她就開始不說話了。

半夜,奶奶不想一個人待著

半夜,奶奶不想一個人待著

圖片來源:Cici提供

爺爺比奶奶害怕得多。像這種高齡老人,平時接觸的網路資訊比較少。所有認知都來自於家裡人的資訊輸入。

奶奶陽了之後,我姑姑和姑父在家裡討論,很擔心家裡其他人被感染,說要怎麼做消殺消毒。

我爺爺在旁邊聽到了就很害怕,手都在發抖。這幾年,爺爺老說自己要死了,對於死這件事還是很恐懼。

後來他們在家族群裡說把奶奶隔離,儘量不要讓他傳染給爺爺。「像我們這種年輕人都不怕,就怕爺爺會出現什麼危險。」

那幾天,姑姑非常努力幫爺爺隔離。她在快手上學習消毒措施,噴酒精、給奶奶準備單獨的餐具、拿便盆幫她倒屎倒尿。她在自己渾身肌肉痠痛的情況下照顧兩個老人家,挺不容易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爺爺。爺爺不怎麼吃東西,一直躺在床上睡覺。流質都不願意吃,水也喝得很少,靠姑姑姑父變著花樣鼓勵,但他就只吃了一點粥。

群裡每天都為爺爺的吃飯問題「惱火」

群裡每天都為爺爺的吃飯問題「惱火」

圖片來源:Cici提供

我們問爺爺哪裡不舒服,他只是說,心裡不舒服。

對待這麼高年齡的老人,就像哄小孩子一樣,天天跟他說要多吃飯,吃了身體壯了就好了。

爺爺胃口不好,我姑姑壓力很大,已經需要心理支持了。家裡人都在微信群裡給她鼓勵。

他們這輩人也挺不容易。我爸爸今年 65 歲了,陽了之後呼吸困難。晚上沒辦法平躺下睡著,只能靠著床頭眯一會。

昨天,爸爸突然說起後悔這兩個字。他認為還是自己輕視了新冠這個敵人——因為沒有做好足夠的防護而自責。

他只是因為下樓去藥房一趟就被感染,全程都戴口罩。我爸爸脾氣很固執。出門前,他老伴叫他不要出門,他還是出去了,之後他老伴看他不舒服了,也不敢說他什麼。

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家裡有人陽了而太過焦慮。也不要去責怪家裡第一陽的人,病毒傳染率真的太高了。

我只能安慰爸爸,症狀越來越輕了。鍾南山都說了,7 到 10 天就會好的。

爸爸、姑姑他們都在六七十歲左右,他們這個年齡段很會自己安慰自己,表面的自信裡帶一點心虛,帶一點害怕。

他們把爺爺奶奶稱為老人,自己是「我們年輕人」。當他們有症狀的時候,都說自己就只是感冒,希望自己還是年輕的、有抵抗力的。

這三年大家還是蠻團結的。全家都打了三針疫苗。因為我姑父是退休醫生。他會在群裡解釋上呼吸道是什麼意思,這種科普也有消除焦慮的作用。

昨天他們四兄妹打了兩天網上麻將,大家開心了很多,症狀都緩解了一些。這就是四川風格吧。

武漢新冠疫情三年後,外婆沒有那麼害怕了

口述人:孫女超超

地址:武漢

我們家在武漢。我外婆已經 80 歲,我媽 52 歲。我日常在北京工作。外婆和媽媽互相照顧近三年了。

2020 年武漢封城的時候,我下單了很多藥,後來家裡就常備了那些藥。這次放開時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好,外婆只想買點維生素,便讓我媽去藥店,結果那會藥店太多人在搶藥了。估計就是這時我媽感染了。後來傳給外婆。

之前我很擔心外婆。外婆比較胖,有高血壓、關節炎。但還好她的症狀整體很弱,第二天頭暈低熱,吃了對乙醯氨基酚的藥。我媽的症狀更加嚴重,基本走完了所有症狀。最難受的是渾身痠痛,味覺也沒有了,煮湯放很多鹽沒有一點味。

整個過程中,我外婆都能自理,她擔心媽媽,一直讓媽媽少進她房間。兩人吃飯也分開。

我外婆還蠻講科學的。她嗓子一開始不舒服,就讓我媽離她遠點,千萬不要進她房間。還主動戴上了口罩,讓我媽媽也戴上。我媽認真領會,睡覺也戴,她讓外婆睡覺也戴。外婆說睡覺哪裡能戴,不戴不戴。

2020 年新冠肺炎剛開始,我外婆沒有把這病想得很嚴重。封城前幾天,我們還出門買菜。

後來我反覆嚇她,我說得這個病毒大部分嚴重的都是老年人,要小心了。我天天讓她去看新聞聯播,天天把微博上各種熱搜給她們看。嚇得我外婆就怕了。

那一年,我外婆的妹妹在因為新冠去世了。當時她沒有機會告別,很久以後才去祭拜。

上半年,她總是呆在家裡,很多事都從新聞裡知道的。當時她就覺得一切都很不真實。漸漸的,疫情平穩了,武漢有一整年沒有新增,她漸漸經常出門。

其實,跟很多老人一樣,我外婆挺怕死的,挺注重保護自己。每年冬天都會戴口罩,說不戴口罩得流感,聲音大了,就說吵到她心臟不舒服,可她根本沒有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新冠,三年來,我們一家走過了從害怕到接受的過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從今年開始,我媽一直給她做科普,反覆說這病毒沒有那麼可怕了,弱了很多。二是外婆打了三針疫苗。疫苗讓她放心了很多。

放開後,外婆當然認為能不得最好不得。但看起來她也沒那麼怕,還是維持和以前一樣的社交活動,去買菜,去樓下跟人聊天什麼的。

我是外婆帶大的,所以一直很擔心外婆,因為網上說老年人會很嚴重,我就讓我媽多問問外婆咋樣了,體溫、呼吸情況啊之類。每次我外婆說她要睡覺了,別吵她。那就多睡覺吧。

她們畢竟都年紀大了。我在北京,也只能遠端幫忙查查各種食療資訊,網上說喝點電解質水,媽媽就買回來和外婆一起喝。還有白糖番茄、橙子。今天他們一起燉了排骨藕湯。

我本來想在自己沒有感染康復前,絕對不回家過年。結果她們比我先感染。

爸爸媽媽離婚後,因為其他各種原因,我們家就剩三位女性成員了。我們會一直照顧彼此。

外婆講究科學,要求媽媽戴口罩

外婆講究科學,要求媽媽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