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兩隻手發揮著無法替代的轉運作用。無論是潔淨的手拿取被汙染的食品,還是被汙染的手拿取潔淨的食品去吃,病菌都是經過手接送進口中的,也可以說是「病經手入」。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系微生物學家Noah Fierer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研究報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的一隻手上可附著的細菌多達40多萬個,在身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就容易誘發各種疾病。洗手可有效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細菌,只用流動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細菌,如果用肥皂洗,再用流動水沖洗,可洗去手上高達99%的細菌,可見洗手的重要性了吧!
「你平時是怎麼洗手的呢?是用洗手液好還是普通香皂好?洗手該洗多長時間?」……洗手這件小事,可不是「搓一下」就了事的。現在,我們在各類公共場所水龍頭旁都可以看到洗手的提示,有些寫著「六步洗手法」,有些寫著「七步洗手法」,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哈哈別抓狂,其實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兩種洗手方法都可以,沒什麼對錯之分,「七步洗手法」比「六步洗手法」只是多了一個步驟——清潔手腕。
我們可以按習慣選擇其中任何一種,最重要的是把手洗乾淨、搓到位,就能達到保持手清潔衛生的目的。

現在,讓我們先來複習下六步or七步洗手法吧!

內洗手掌
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然後相互揉搓

外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夾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弓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中進行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大洗拇指
一隻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立洗指尖:
彎曲一手的手指關節,指尖合攏,然後放在另一手掌中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腕洗手腕
一隻手握另一手手腕處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Tips
整個揉搓過程不應少於20秒鐘。洗手後不能忽略擦手,建議使用乾淨的個人專用毛巾或一次性擦手紙擦乾雙手。
正確洗手是預防病原體感染最基本、最簡單、最經濟且最行之有效的手段,需要每一個人去掌握並身體力行地去實踐。秋冬季正值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嘔吐腹瀉等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加強手部衛生可以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