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雲不散!緬甸軍政府開創者奈溫,如何套牢緬甸半個多世紀?

‍‍‍‍‍‍‍‍‍‍‍‍

‍‍‍‍‍‍‍‍‍‍‍‍

奈溫與緬甸軍政府

作者|碧落清遙

責編|Thomas

2021年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緬甸民眾與軍方衝突造成600多人死亡,約3000人被捕。

包括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在內的數位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被軍方扣押至今,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緬甸軍方大加譴責。

說到緬甸軍政府,奈溫將軍始終是一個無法繞過的人物。1962年,時任緬軍總司令的奈溫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開創軍政統治。自此緬甸在軍政府的統治下蹣跚前行了半個多世紀,成為二戰結束後軍政府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家。

緬甸國防軍

▲緬甸國防軍

緬甸曾是個富足國家,依靠富庶的伊洛瓦底江養育,緬甸成為20世紀初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地之一。而軍政府建立後,由於只注重軍隊利益而忽視發展,緬甸逐步陷入發展困局。在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通過接納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實現經濟騰飛時,緬甸卻位列「不發達國家」的行列。

昂山素季與現任緬軍總司令敏昂萊

▲昂山素季與現任緬軍總司令敏昂萊

但在緬甸國民的心目中,這個讓緬甸陷入到半個多世紀的軍政桎梏的奈溫,並不完全是反面形象。被稱為「緬軍之父」的奈溫曾是民族英雄,為緬甸的國家獨立貢獻頗多。

獨立後他極力維護緬甸國家統一,受到許多國民的支持。那麼奈溫為什麼要建立軍政府?他與軍政府的功過又該如何評述呢?

「緬軍之父」奈溫

▲「緬軍之父」奈溫

一、民族英雄

19世紀下半葉,英國人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征服了整個緬甸,在緬族聚居地,英國人建立直接統治。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英國人滿足於他們名義上的臣服,具有較大的自主性,這也為日後奈溫時代的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衝突埋下伏筆。

英國殖民征服緬甸

▲英國殖民征服緬甸

1910年,奈溫出生在英國殖民下的緬甸。歷史上大量華人因為經商或戰爭的原因遷居緬甸,並與當地人通婚。奈溫的母親就是祖籍廣東的客家人。奈溫雖不否認自己的華裔血統,但他更認可父親帶給自己的緬族人身份。

日後的人生經歷也讓奈溫形成了「大緬族主義」的意識,在他統治緬甸期間,該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他的施政方針。

英國利用緬甸的優越自然條件,將緬甸發展成一個重要的農業基地,大肆掠奪當地的稻米、木材等資源。為了開發緬甸並實現分而治之的策略,英國人從孟加拉招來了大量穆斯林(羅興亞人)充當英國人的打手和廉價勞動力,讓信仰佛教的緬族人十分厭惡。

緬甸是伊洛瓦底江的饋贈

▲緬甸是伊洛瓦底江的饋贈

在教育方面,英國人建立了一系列英式學校,以培養親英的精英人物。1929年,奈溫考入的緬甸最高學府——仰光大學就是這樣一所學校。日後領導緬甸獨立的昂山、吳努等人也就讀於這所學校。

仰光大學的青年成為反英浪潮裡的一股重要力量,仰光大學不僅沒成為「親英者培養皿」,反倒成了反英基地。大學時的奈溫加入了學校的反英學生運動。這種不老實的行為,讓奈溫上了英國人的黑名單,1931年奈溫放棄了大學生活,進入郵政系統工作。

仰光大學,緬甸的抗英中心

▲仰光大學,緬甸的抗英中心

1939年奈溫加入德欽黨,該黨誕生於30年代緬甸的反英運動中,由當時的愛國青年精英組成,為緬甸獨立貢獻了力量。奈溫結識了同為德欽黨人的昂山,由於共同的政治信仰,奈溫與這個日後被稱為「緬甸國父」的人結下了深厚友誼。

可誰也不曾想到,多年以後推倒奈溫軍政府的正是昂山的女兒昂山素季,這或許是歷史給奈溫開的一個玩笑。

昂山將軍

▲昂山將軍

隨著緬甸不斷掀起民族獨立浪潮,昂山與奈溫等人也成了英國人的眼中釘。他們被迫逃離緬甸,流亡國外。

此時日本已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與英國的關係日趨惡化。昂山與奈溫被日本特務機關看中,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他們在被日軍侵佔的海南島上訓練軍隊。這支被稱為「緬甸獨立軍」的部隊,就是如今緬甸國防軍的前身,直接負責軍隊訓練的奈溫自此便有了「緬軍之父」的稱號。

年輕時的奈溫

▲年輕時的奈溫

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奈溫的軍隊以盟友身份隨日軍回到緬甸。奈溫與日本合作,根本目的是實現緬甸的獨立。當眼看日本無法避免戰敗,昂山、奈溫等人又倒向盟軍開始。

日本投降後,英國人回到緬甸。奈溫等人手中已掌握了一支軍隊,擁有了與英國人談判的籌碼。緬甸從英國那裡得到了獨立承諾。1947年1月,已經成為緬甸獨立領袖的昂山與英國人簽訂協議,一年內取得獨立。

緬甸國內有上百個民族,許多少數民族希望獲得獨立地位。為了不讓少數民族問題打亂緬甸獨立進程,昂山在1947年2月同各民族代表簽訂《彬龍協定》,允許各族自治,規定十年再開一次會,屆時不滿意的民族可以獨立。但《彬龍協定》不過是緬族人暫時的妥協,各民族都打著自己的算盤,矛盾沒有得到實質解決。

昂山與彬龍協議

▲昂山與彬龍協議

由於不滿昂山在談判中對英國人讓步過多,1947年7月昂山被政敵暗殺。獨立後的緬甸實行議會制,總理是權力核心,昂山的盟友吳努成為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吳努沒有能力像昂山那樣,成為緬甸民族團結的象徵,昂山的死反而讓《彬龍協議》逐漸變成一紙空文,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背道而馳,逐漸走上對抗的道路。

吳努為了構建統一的國家認同,拋出了「大緬族主義」。可實際上緬族雖然人口占緬甸社會的近70%,但主要居住在緬甸的中南部,其他偏遠地區依然是少數民族佔主體。

依據《彬龍協議》,少數民族擁有自己的地方政府和武裝,自然不會輕易接受「大緬族主義」,這就需要緬甸中央政府從軍事和經濟上對不服從的少數民族「重拳出擊」。這一點上,文人政府與軍方一拍即合。

緬甸民族構成

▲緬甸民族構成

少數民族不接受所謂的「大緬族主義」,身為「緬軍之父」的奈溫率軍四處征討。吳努政府也不斷給奈溫加官進爵,讓他從參謀總長一路做到了三軍總司令,奈溫以及他領導的緬甸國防軍,在緬甸政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為了壓服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以下簡稱「民地武」),緬軍的實力得到擴充,擁有了左右政局的能力。但中央與地方的衝突,卻讓緬甸的局勢日益惡化,吳努的文人政府難以掌控軍方,奈溫乘勢而起,從政府手中的暴力工具,演變成反噬主人的「惡龍」。

吳努出訪中國

▲吳努出訪中國

二、套上軍政枷鎖的領袖

奈溫打擊少數民族武裝的事蹟,為他贏得了大量緬族民眾的支持。大緬族主義者將他看作維護緬甸統一的「守護神」。1958年吳努「自願邀請」奈溫將軍成立看守政府,代行部分國家政權,軍方勢力終於在奈溫的帶領下爬上了權力金字塔的頂端。

奈溫的上臺,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對民地武的戰爭中,克倫、克欽等民族揭竿而起。由於吳努對鎮壓民地武毫無作用可言,奈溫索性推倒了這座沙塔。

1962年,奈溫發動軍事政變,軟禁了吳努。軍方控制的聯邦革命委員會接管了政權,軍政府的統治就此建立。

成功發動政變的奈溫

▲成功發動政變的奈溫

軍政府上臺第二年,為了不讓反對派通過黑市購買物資,奈溫在幾乎毫無補償的情況下宣佈廢除大面值貨幣,大量國民的積蓄一夜間打了水漂。

1964年,奈溫軍政府推出《企業國有化法》。看似是去除殖民經濟殘餘,構建國有經濟模式,但實際卻是集中資源打擊民地武。大量社會財富被軍方控制,但軍方缺乏經營企業的經驗與能力,大量企業破產倒閉,緬甸經濟陷入衰退。

稻米是緬甸的主要創匯作物

▲稻米是緬甸的主要創匯作物

為防止西方的經濟侵略,奈溫制定了「閉關鎖國」政策,禁止外國企業在緬甸經營活動,資本投資也被禁止。緬甸原本是以稻米等農產品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這些做法致使農作物出口大幅下滑,外向型經濟難以為繼。這樣的封鎖政策招來西方國家的譴責,在國際制裁下,緬甸的經濟狀況持續惡化。

在與西方交惡的情況下,奈溫開始向蘇聯看齊。在國內收割華商財富,掀起排華浪潮。華人的緬甸公民身份不被承認,大量華商店鋪遭到劫掠。一個擁有華人血統的領導人做出此種行為,不得不說是歷史的諷刺。

1974年,奈溫為了順應民眾的「要求」,自動褪去軍職,改任緬甸總統。憑藉奈溫在軍中的影響力,有沒有軍職並不重要,即便改稱總統,緬甸也依然處於軍政統治下。

奈溫時期的緬甸國旗

▲奈溫時期的緬甸國旗

雖然經濟發展停滯,但奈溫對民地武的打擊卻從未停止。有限的財政收入被投入到內戰這個無底洞中,幾十年如一日的戰爭拖垮了緬甸社會。

獨立初期,憑藉著英國人搭建的經濟制度,以及豐饒的農業產出,緬甸一直是東南亞的經濟優等生,新加坡都曾派人到緬甸學習經濟發展經驗。時過境遷,軍政府的經濟政策、無休止的國內戰爭讓緬甸逐漸從東南亞經濟第一梯隊滑落。

緬甸由於國內經濟失策和外部的制裁,經濟裹足不前。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GDP不增反降,跌落到東南亞的倒數第一名。1987年,這個曾經的東南亞經濟明星,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

連年戰亂嚴重影響了緬甸經濟

▲連年戰亂嚴重影響了緬甸經濟

不斷老去的奈溫也深知自己在緬甸人心中形象不佳,為了實現「益壽延年,江山永固」的目標,奈溫開始在生活中搞封建迷信。

奈溫認為狗對自己不吉利,要求隨從隨時清理路旁的狗,以避免自己撞見;奈溫按照算命大師的指導,每天拿手槍在鏡子中「槍斃」自己。寓意與昨天的自己決裂,以求達到趨禍避害的目的。

奈溫變得愈發迷信

▲奈溫變得愈發迷信

1987年,「大師」告訴奈溫「9」這個數字比較吉利。他搬到住處的9號樓、將隨從隊伍改為9人。緬甸央行也順應奈溫的意思,回收舊幣,增發了能被9整除,面值為45元、90元的新貨幣。大量民眾的積蓄化為烏有。

90元的緬幣

▲90元的緬幣

三、後奈溫時代

20世紀80年代末,蘇東劇變深深攪動著國際局勢。1988年8月8號,數以萬計的緬甸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奈溫。運動發生時,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季碰巧從英國回到緬甸(昂山素季的丈夫為英國人,婚後定居英國),照顧生病的母親。

緬甸的局勢讓她痛心疾首,民眾請求昂山素季以國父女兒的身份,站出來領導局面。面對如潮的民意,昂山素季說:「我不能對祖國發生的一切視若無睹」。她放棄了成為作家的夢想,毅然投身政治。面對政敵的威脅,昂山素季毫不退縮,她慨然表示:「我參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國父之女昂山素季

▲國父之女昂山素季

為應對民眾抗議,奈溫宣佈戒嚴;讓自己的部下擔任軍政府的新領袖,自己到幕後遙控指揮。

在洶洶民意之下,奈溫被迫下野並承諾舉行選舉。1990年的選舉中,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簡稱「全民盟」)大獲全勝。奈溫雖然倒臺了,但軍方不甘心失去政權。蘇貌將軍再度政變,宣佈選舉結果無效並軟禁了昂山素季,奈溫也一併被新的軍政府軟禁。

奈溫與家人

▲奈溫與家人

蘇貌成立了「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這個委員會依然是由軍人掌控,無非是軍政府的2.0版本。

1992年,蘇貌因健康原因辭去委員會主席職務。強硬派軍人丹瑞成為軍政府的新領導人。他適當調整了政策,緬甸加入東盟、放鬆了對外資的限制;緬甸經濟總量增長到700多億美元。但相對於身邊的其他經濟體,緬甸貧窮落後的現狀並未改變。軍政府還加大力度向少數民族地區滲透,雙方衝突加劇。

蘇貌與丹瑞

▲蘇貌與丹瑞

丹瑞大力度剪除奈溫在軍中留下的黨羽。他以貪汙罪處決了奈溫的兩位家人,一舉破除了奈溫家族對緬甸通訊產業的把控,實現了名利雙收。

2002年12月5日,曾執掌緬甸26年的奈溫在軟禁中去世。奈溫雖然離開了,但軍政府依然統治著這個國家。昂山素季作為反對軍政府的靈魂人物,長期被軟禁。緬甸軍政府的行為引來國際社會的長期經濟制裁,多方壓力之下,緬甸軍政府被迫於2008年同意修憲,逐步放寬軍方對國家的控制。

2010年,緬甸通過選舉的方式產生了新任政府。軍方成立的聯盟鞏固與發展黨(簡稱「鞏發黨」)贏得大選,軍方出身的登盛成為緬甸總統。昂山素季也在同一年獲釋,並於兩年後當選緬甸議會議員。

軍隊出身的登盛

▲軍隊出身的登盛

2016年緬甸大選,厭倦軍政府的緬甸人民大力支持昂山素季,她領導的全民盟大獲全勝。由於緬甸憲法不允許總統家人持有外國國籍,而昂山素季的亡夫和兩個孩子都是英國國籍,這斷絕了昂山素季登頂總統大位的可能。全民盟為昂山素季專門設立了國務資政的職位,類似於總理,是緬甸政府的實際領袖。

全民盟雖贏得大選,但軍人的統治並未結束。根據新憲法規定,緬甸如果想修憲,必須獲得議會四分之三的選票支持。可新憲法規定,軍方自動獲取議會上下兩院各四分之一的席位,軍方扶持的鞏發黨也掌握一部分席位,這就確保議會上下兩院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全民盟想要修憲,將軍隊勢力剔除出政治生活難於登天。

軍方對議會的把控

▲軍方對議會的把控

緬甸軍方還成立了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擁有緊急狀態權,可以隨時解散議會,接管政府。2021年初的緬甸軍事政變,就是現任軍方領導人敏昂萊依據該權,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接管國家權力。軍方扶持的鞏發黨成立了臨時政府,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無可否認,在抗擊殖民統治的歲月裡奈溫是一個英雄,為緬甸獨立披肝瀝膽;在壓服少數民族的戰爭中,他是緬族人心中的戰神,是維護緬甸統一的一面軍旗;但翻開奈溫的另一面,他為緬甸套上了軍政枷鎖。

隨著奈溫的逝去,軍政府的陰雲彷彿一個難以驅散的陰雲。奈溫留下的負面政治遺產,讓後奈溫時代的緬甸依然前路難尋。

奈溫,功過難評

▲奈溫,功過難評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