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做皇帝,他是笑話;做詩人,他是神話

是一個好人,但好人,是當不好皇帝的。

年關將至,大雪紛飛,寒氣逼人。

此時金陵城被圍已有八個月了,城內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

金陵城主不顧危險,走上街頭,看望將士,只見他目光堅毅,誓與金陵共存亡。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迴響聲,山呼海嘯,震懾天地,定能打贏金陵保衛戰!

沒錯,這個城主正是南唐國主:李煜。

沒錯,這個城主正是南唐國主:李煜

▲李煜畫像

咦~~~李煜不是除了詩詞寫得好,一無是處嘛,居然會這麼剛這麼硬,還準備以身殉國?

對,大多數人提起李煜的第一反應,都是懦弱無能的亡國主,一個軟人的定位。

如果李煜知道後世這麼評價他,估計氣得棺材蓋掀起:你才軟,你才硬不起來,你一輩子都硬不起來!哥的理想可不是做君王,而是寫詩作詞,拿諾貝爾文學獎!那些說我軟的,都是隻會BB的鍵盤俠。

01

沒人願意做亡國主,李煜也不意外。

李煜從父輩手中接下家業時,南唐已是宋的小弟了,不再以帝號自稱,而是自詡「國主」。

但好在祖上富有,南唐所轄之地,是富庶之地的江南,啥都沒有,就是錢多。

上位之後,他走的是「花錢買平安」的公關路線。逢年過節,該給大哥趙匡胤送的禮一樣都不少,每當大哥去打鄰國,李煜殺雞宰羊,犒勞宋軍……

這還不止,他送上南唐防禦圖,甚至模仿諸葛亮的《出師表》,寫了《即位上宋太祖表》,誓死做大哥的跟班:大哥,您看我這誠意還夠吧?

李煜作品

▲李煜作品

趙匡胤看著這個地主家的傻兒子這麼聽話,出手這麼闊,誰會傻到去打自己的錢袋子呢?當然是掉頭攻打其他國家。

而李煜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是保住自己的江南之地。

正所謂弱國無外交,李煜的「軟弱」外交,說到底是國力問題,雖然祖上富有,但整體和宋相差甚大,你看後來的宋朝有錢吧?還不是一樣被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但隨著趙匡胤勢力越來越大,他就越想霸佔小老弟的家產。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發兵十萬,討伐南唐。

白叫了那麼多年的「大哥」,惱羞成怒的李煜誓不做亡國主。

決定和趙匡胤大幹一場,給你個臉,還真往上蹭了?我有長江天險還會怕你?

於是就有開頭金陵被圍,李煜閱兵的那一幕,此時他情緒高漲,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李煜這麼硬,並不是一時衝動。

李煜這麼硬,並不是一時衝動

趙匡胤使的是「擒賊先擒王」,直接向金陵發起總攻。

而李煜依仗自古無人可破的長江天險,認定金陵固若金湯,當然敢和大哥叫板了。

誰都沒想到宋軍居然能在長江之上,架起浮橋,一夜之間宋軍兵臨城下。

但能當宋太祖趙匡胤的老弟,且這麼多年相安無事,李煜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一邊率全城將士,死守金陵,一邊讓南唐的第一勇將朱令贇,率15萬大軍前來救駕,到時給宋軍來個前後夾擊,定能把大哥的十萬大軍,包了餃子!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最初,朱令贇的15萬大軍,憑著順風,把一艘艘火船衝向宋軍浮橋,只見宋軍一片狼藉,大火正一點點在宋軍大營蔓延,眼見勝利在望。

戰役到了關鍵時刻,長江上的順風突然變成了逆風,那些火船,被反推回來,燒向自家大營,朱令贇連同15萬大軍,葬身火海之中。

天要亡南唐,李煜輸了,他輸給的不是打到家門口的宋兵,而是長江上刮的逆風,那是歷史的風。

天下分久必合,在歷史的車輪前,個人都是螳臂當車的囚徒。

李煜卑恭屈節過,也誓死反抗過,但南唐終究還是滅亡了。

如果李煜真的那麼軟弱無能、只會跪舔,為何受降時,宋太祖趙匡胤封他「違命侯」?

又為何後世的宋真宗說:「若他真是無能之輩,又如何守國十餘年?」

02

沒有人生來就是軟骨頭,李煜也不是。

打小李煜就是一位三好學生,除了能填詩詞,還會寫歌畫畫,深得長輩們喜歡。

而且,李煜還是校草,他的帥是與生俱來的:七夕誕生的李煜天生有兩個瞳孔。

戴敦邦老師所作

▲戴敦邦老師所作

根據史書記載,天生有兩個瞳孔的都是帝王之才,舜帝、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以及楚霸王項羽,哪個不是創業成功並帶領公司上市的傑出CEO?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三好學生,比如他的哥哥李弘毅.

李煜排第六,他的4個哥哥都夭折而死,只有李弘毅活了下來。

哥哥和弟弟是兩個極端,李煜率性純真,文采出眾,妥妥的文藝青年,而哥哥心機歹毒,好勇善鬥。

跟曹丕妒忌弟弟曹植一樣,李弘毅也妒忌弟弟李煜的帝王之相。

李煜原本以為哥哥立為太子後,猜忌就會少一些。

可李弘毅做了儲君之後,立馬露出歹毒本性,毒死了父皇曾想禪位的皇叔。

看到皇叔慘死,李煜嚇到大病一場,走上了另一條職業道路:做隱士,示人以軟,只有「隱居在筆、墨、紙、硯的世界裡,他才能活下去。

遠離權勢的李煜,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書中自在遨遊,和僧人談古論今,他愈發覺得自己是搞藝術的料,做個「皇家軟士」也挺好的~

但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一心想做皇帝的哥哥,突然暴斃了,無心權勢的李煜卻成了太子,三年之後,登上皇位。

只想做「皇家軟士」的李煜就這樣被推上了歷史舞臺。

李煜詞意  作者:鄭午昌

▲李煜詞意 作者:鄭午昌

03

青年李煜長期沉浸在藝術世界,練就了善良敏感的詩人性格,影響了他上位後的政策。

詩性十足的李煜,並不是一個軟人,而是一個好人。

有一次,一名諫臣求見李煜,可他正興高采烈和嬪妃下著棋,避而不見。

這位諫臣也是不怕死的主,衝了進來,全然不顧李煜的皇面子,當眾把棋盤掀了。

李煜被嚇到了,遲疑了幾秒才說「你是活膩了吧,今天是要做魏徵嗎?」

一心求死的諫臣指著李煜鼻子說「老夫不敢自稱魏徵,可陛下你還不夠格和唐太宗相提並論」。

李煜不僅沒有生氣,內心裡還敬佩這位諫臣,不處罰,也不暗地擠壓。

李煜就是這樣的人,容得了臣子死諫,不記仇不追究,甚至予以表揚,他是仁主,很善良,是一個好人,但好人,是當不好皇帝的。

左圖:沈道鴻老師所作李煜詞意圖;右圖:武中奇老師所書

▲ 左圖:沈道鴻老師所作李煜詞意圖;右圖:武中奇老師所書

南唐本有一名堪稱「廉頗」的大將林仁肇,有他在,南唐不會這麼快亡國。

這位大將看著宋軍平荊楚、 破後蜀、取南漢,再這樣下去,就算家裡再有錢,也喂不飽趙匡胤這頭猛虎,遲早要被李煜敗光家產。

他也知道李煜只想保住江南,做個文藝青年,至於帶兵打仗嘛,非他所向。

他請求李煜,決定「單挑」趙匡胤,趁宋軍兵馬勞頓,打個閃電戰,一舉扭轉局勢。

李煜大寫的疑惑?你這是在和我開玩笑???

林仁肇身子一彎,雙膝重重跪在地上說:

「如果得手,可以一鼓作氣,直指汴梁,如果失敗,陛下說我欺下瞞上,可以砍我頭,誅我九族,拿我全族人的命去向趙匡胤謝罪,南唐也不會因此得罪宋朝,您也可保全尊位。」

李煜一下子懵了,你是腦子短路了吧,過個和平日子,它不香麼,幹嘛非得打仗,拒絕了請求。

李煜是不想開戰的,因為在他看來,不管輸贏,打仗都是勞民傷財,苦的是老百姓。

然而趙匡胤聽聞這個訊息後,使用了反間計,除掉了林仁肇。

自此,失去了臂膀的南唐,再也無法阻擋宋軍。

李煜本有機會,扭轉局面,可惜被他的安於現狀,耽誤了。

他的不作為,加快了南唐的滅亡,這也是被史學家詬病的原因所在。

李煜對人太好太善良,做個書生尚可,但不適合當政治家,他沒有政治家的那份狠心。

左圖:曾宓老師所作李煜詞意圖;右圖:季羨林老師所書

▲ 左圖:曾宓老師所作李煜詞意圖;右圖:季羨林老師所書

04

雖然在政治、軍事上,李煜「軟」了,但在文化上,他卻硬得很。

李煜在文化領域卻頗有商業頭腦。

他創立了南唐傳媒,向外輸出墨、紙、硯等文化產業,推出了百年老字號「李墨」,影響了宋朝舉國上下,到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時,一塊「李墨」的價格超過萬錢,它的slogan是「黃金可得,李墨不可得」。

宋代大文豪蘇軾的行書精品《堂成詩卷》,用的就是失傳已久的、李煜御製的”澄心堂紙”。

而且他本人,除了是南唐傳媒的董事長兼CEO,還是品牌形象代言人。

他是那個時代的流量天王,所創作的歌詞,幾乎首首都是最佳流行金曲,街頭巷尾,都有人在吟唱他的詞:

有人喜歡繁華「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有人喜歡傷感「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有人喜歡傾訴「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有人喜歡感慨「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這些因他敏感脆弱本性而作的詞,哪怕隔了一千多年,依然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沉醉。

只是沒想到千年之後,他的「天上人間」竟成了夜總會的代稱,若李煜泉下有知,肯定能氣活過來。

李煜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未及四十首,卻足以擠入詞壇名家排行榜,被稱為「千古詞帝」。

他在副業上(書法、詩、詞等)的影響力,遠超自己的主業(當皇帝)。

05

05

雖然南唐的文化經濟繁榮,但和平,需要大炮才能有所保障。軍事拳頭軟的南唐,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金陵保衛戰失敗之後,李煜和傾國傾城的老婆小周後,一起被押往汴梁,跪見趙匡胤。

在歷代的開國皇帝中,宋太祖趙匡胤的人品,堪稱上上之選。

他滅了南唐,卻沒有對李煜趕盡殺絕,而是把李煜困在汴梁,趙匡胤雖是武將出身,但極其尊重文人,那會李煜還能體面活著,尚能和老婆小周後長相廝守。

可此時宋朝發生了一件大事,正值壯年的趙匡胤突然暴斃,其弟趙光義上位。

跟趙匡胤的仁慈相比,趙光義可以說和「流氓」沒有什麼兩樣。

他先是給李煜來了個官場PUA,故意帶他去看大宋圖書館,說:「我知道你喜歡收藏書籍,這裡的書不少是來自南唐圖書館,有你喜歡的舊書,有時間你可以多看看。」

這是在李煜傷口上撒鹽,此話如刀,一刀下去,脆弱敏感的心又開始流血,趙光義精準打壓了李煜的自信。寄人籬下,李煜不得不服軟。

▲ 李煜的墨跡流傳很少,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上的一行標題被認為是他的真跡

緊接著,卑鄙的趙光義多次以太后召見的名義,把小周後騙進了官,凌辱小周後。

隔三岔五看著自己的老婆被宣召入宮,李煜奔潰了。

作為君主,他未能守住南唐,作為丈夫,他不能保護妻子,可以說活著比死了還難受……

978年的七夕到了,在生日派對上,悲憤之餘的李煜,讓歌姬唱了新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萬萬沒有想到,竟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隔牆有耳,這首詞立即被傳到趙光義耳中,什麼「故國」?什麼「朱顏改」?

趙光義沒想到「軟人「李煜居然這麼硬,明目張膽表達亡國之恨!他恨得咬牙切齒,以祝賀生日為名,賜了酒,毒死了李煜。

命運很奇妙,李煜生於七夕,又卒於七夕,四十二年的坎坷人生,似乎就是夢一場。

李煜死後,小周後痴痴呆呆,抱著李煜的屍體,不哭不鬧。

她只乞求趙光義讓李煜靈柩送歸金陵,趙光義不許,還多次命她進宮服侍。

小周後是愛李煜的,在李煜最落魄的時候,是小周後陪著他。

她知道李煜這一生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她不想讓李煜死後還要承受寂寞,隨之殉情。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據《南唐書》記載,李煜的死訊傳回了江南,有百姓在街巷中為他哭泣。

一個被世人不屑和輕視的亡國主,竟有前朝子民為其落淚,實屬不易。

為了江南的百姓,面對野心勃勃的趙匡胤,他卑恭屈節,軟過。

為了南唐的基業,面對十萬宋軍的入侵,他也誓死反抗,硬過。

他試圖去對抗命運,盡心盡力,想保住祖上的基業,但大勢所趨,終究還是敗了。

06

李煜,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結合體。

他很孱弱,小周後被趙光義蹂躪,他居然能忍了下來。

但他在囚禁之下,對「故國」卻有鋼鐵般的意志,到死都沒有說過一句「此處樂,不思蜀」獻媚求活的話,跟同期的那些末代君王相比,不知要硬上多少倍。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評價李煜的一生「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他本該成為溫潤如玉的公子,奈何歷盡艱辛,世事消磨,成了薄命君王,連死都不能自己決定。

李煜,以一己「故國」之悲,寫盡千古人的無常之痛。

如果真有輪迴,但願下輩子,他就不要生在帝王之家吧。

李煜詩意圖  作者:鄭建國

▲李煜詩意圖 作者:鄭建國

參考資料:

墨蘭:《李煜——血淚凝成春水流》

漢滴:《人生長恨水長東——我的歷史偶像李煜》

趙曉嵐:《趙曉嵐說李煜:林花謝了春紅》

楊軍:《南唐後主李煜傳》

圖: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

石庫門弄堂裡上海小囡白相回憶錄(上)

石庫門弄堂裡上海小囡白相回憶錄(上)

高齡老頑童的我,自小在石庫門老弄堂長大,隨著年歲越上去,越思念小辰光花樣百出、五彩繽紛、種類繁多的遊戲世界。當時父輩總覺得馬路上人頭攢動,人...

風流原是真本色——謝家寶樹謝玄

風流原是真本色——謝家寶樹謝玄

一直很想寫寫謝玄,但寫謝玄,就一定要寫淝水之戰。 而關於「淝水之戰」,卻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所以即使...

民國時期在上海舉辦的兩次全運會

民國時期在上海舉辦的兩次全運會

中國的全國性體育運動會,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10月18日。1935年和1948年,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運動會都是在上海舉行的。 中國的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