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最悲壯的華人首富,曾經的電腦大王,為何轟然倒下?

30年前,美國曾有一個電腦巨人轟然倒地,他就是華人王安

▲ 曾經的華人電腦之王王安

如今,個人計算機已經成了普通人的必備,這都離不開他的貢獻。

比爾·蓋茲說過 ,如果王安完成第二次戰略轉型,那麼世界上就不會有微軟了。

他的故事,也許更讓我們扼腕嘆息。

從學霸到天才

王安,1920年2月7日出生於江蘇省崑山市。

受其家庭環境的薰陶,他從小就刻苦好學,成績優異。

1936年,16歲的王安考入交通大學上海本部,學習電機工程系通訊。

▲ 年輕時的王安

大學畢業後,他為抗戰出力,設計和生產戰場亟需的通訊設備。

1945年,作為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王安被派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

他天賦異稟,僅僅用了3年,就完成了碩士和博士課程。

霍華德·艾肯非常欣賞王安,招聘他進入哈佛計算機實驗研究室。

艾肯,被譽為「電腦之父」,研究設計出世界第一臺電腦Mark Ⅰ。

MarkⅠ佔地有一節火車車廂

▲ MarkⅠ佔地有一節火車車廂

艾肯讓王安參與電腦資訊儲存方面的課題,解決電腦資料儲存的難題。

王安經過反覆試驗和艱難探索,發明了「磁芯記憶體」,並且申請了專利。

這個發明使電腦體積大大縮小,為以後微型電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也為他日後的事業創造了契機。

磁芯記憶體

▲ 磁芯記憶體

1951年,王安毅然離開哈佛這個待遇穩定豐厚的舒適區,用600美元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他坦言,當初創業時,並不期望要成為成功人士。

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下美國人眼中華人的形象——只配開飯館和洗衣店。

他租了一個車庫,開始以4美元一個的價格出售磁芯儲存器。

這也開啟了他與世界上最大電腦銷售公司IBM的恩怨情仇。

成為世界電腦大王

IBM是王安的第一個大客戶,想購買磁芯記憶體的專利。

最初,雙方商議的價格是250萬美元。

但IBM發現沒有競爭對手,出爾反爾,屢次壓價,最後降低到50萬美元。

因為急需創業資金,王安雖然生氣無奈,但只能接受這個價格。

他用這筆50萬,創建了「王安電腦公司」。

他憑藉著天才的商業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為今天的世界,開闢商用電腦的新天地。

當時計算機體型龐大,價錢昂貴,操作複雜,只能應用於大型的科研機構。

1965年,王安推出第一臺桌上型計算器——「洛其」,這也是現在個人計算機(PC)的雛形。

一次,財務部的年輕人米勒,在中午休息時,操作「洛其」時感慨:「洛其」能簡單地操作,一定會受到歡迎的。

王安眼前一亮,悟到技術就得要為大多數人服務,電腦就必須作業簡化。

經過10個月的研究,Wang 300計算機上市。

Wang 300的出現,標誌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普通人也可以能操作電腦了。

當然,這項創新給王安公司帶來巨大發展,公司的股票飛漲。

王安對世界第二大貢獻就是:研發了計算機文書處理系統。

今天,辦公室的每個人都離不開Office軟體。

如果沒有王安,人類就不可能實現辦公自動化。

1971年,他推出WPS文書處理機——Wang 1200列印機。

這讓美國的白領嚐到了科技的力量與方便,王安WPS成為美國每間辦公室的必備。

1972年,王安公司推出了電腦新產品——Wang 2200型迷你電腦。

這是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微型計算機。

王安的事業也迎來了高峰

王安的事業也迎來了高峰。

王安電腦及WPS取代了IBM的產品,一統美國市場。

當時Wang 2200的廣告

▲ 當時Wang 2200的廣告

他成為當時世界的電腦第一人,被稱為「電腦大王」。

他在全世界103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擁有3.15萬名員工,在美國富豪榜排名第五。

他也是第一個進入美國「名人堂」的亞裔科學家,與貝爾(電話發明者)、愛迪生齊名。

鑑於其對現代社會的貢獻,1986年,王安當選全美最傑出的12位移民之一。

美國總統里根親自為其頒發了「總統自由獎章」。

但是,王安的電腦帝國卻如同流星,絢麗之後,很快就隕滅了。

從輝煌到迅速的隕落

就目前海內外所有資料,對王安電腦破產的原因歸納有三:

第一,王安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秉持「子承父業」的傳統觀念。

1986年,王安讓自己的兒子王烈掌管公司。

王安和王烈父子

▲ 王安和王烈父子

因為王烈經營不善,導致公司人心渙散,分崩離析。

第二,王安缺乏戰略眼光,沒有及時轉型。

王安電腦專注辦公室文書處理,沒有看到個人電腦的發展巨大前景:還可以進行娛樂、溝通和各設計等。

而早在1975年,有兩個年輕人先後創立了「微軟」和「蘋果」,專攻個人計算機。

第三,王安「閉門造車」,王安電腦的硬體設施和軟體與IBM的不兼容。

當時,連保守的IBM都很開放,培養了一批PC兼容的設備廠商,結成了一個鬆散而有力的聯盟。

王安堅持不兼容IBM,就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潮流,不識時務。

正是這三點,讓王安電腦公司迅速衰落。

一代傳奇,就此隕落!

一代傳奇,就此隕落!

但當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三條原因,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條,企業家族化似乎成了王安的原罪,也成了很多中國企業的積弊。

但是他的對手IBM公司的創始人托馬斯·約翰·沃森,也把自己的江山交給了兒子小托馬斯·沃森。

美國的豪門財閥哪個不是家族化?杜邦、洛克菲勒、福特、馬克斯、摩根家族、沃爾瑪、戴爾等等。

如果說華人家族化就是目前短淺,缺乏現代化的理念;美國家族化,就是優秀傳統的繼承,這標準未免也太雙標了吧。

再看第二條原因,王安缺乏對個人計算機前景的判斷,沒有適應計算機發展的潮流。

保守的IBM一開始也沒有重視個人計算機的研發,只不過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才開始注重。

而王安對個人計算機的研發也不比IBM晚幾年,更何況他的兒子王烈早在70年代就看到了個人計算機的光明前景。

王安電腦研製的個人計算機,後發制人,不僅價錢便宜,而且速度是IBM的3倍。

再看第三條原因,與IBM的不兼容。

首先,蘋果公司軟體與IBM不兼容,但為什麼蘋果就另闢蹊徑,就能壯大發展了呢?

再者,王安也先後約見了微軟的比爾·蓋茲和因特爾的安迪·格魯夫,可他們均已和IBM抱團,拒絕了與王安合作。

最後4年,在風雨飄搖中,王安公司每況愈下。

也許是人老思鄉切,臨走前幾年,他一直說著「家鄉」。

1990年,王安因為食道癌去世,享年70歲。

1990年,王安因為食道癌去世,享年70歲

王安電腦公司,於1993年9月20日正式破產。

如今世界個人計算機市場,只有微軟Windows的PC和蘋果Mac。

《華爾街日報》曾評價王安:王博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家,但絕不是一個傑出的經營者。一個輝煌燦爛的「帝國夢想」破滅後,竟是一個多麼黯淡無奈的尾聲啊!

從王安到Tiktok

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段塵封的歷史,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1986年是王安從鼎盛到衰敗的轉折點,這一年發生了什麼呢?

他沒忘了自己的華人身份,在中國設立了科研獎學金,並在上海投資建廠。

10月份,他回到了中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1月,王安回到美國,不顧公司高層反對,執意讓兒子王烈出任公司總裁。

這就怪了,美國別的豪門家族在父子交權時,都是風平浪靜,但唯獨王安不行。

王烈的接班造成了王安電腦公司分裂,公司的上層和業務骨幹相繼出走。

為什麼王安電腦物美價廉,卻要遭到IBM、微軟、因特爾等公司的聯合抵制呢?

特別是1989年,中美關係開始緊張,王安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1989年8月,竟然出現了公司股東聯名控告王安父子的惡性事件。

壓死王安電腦的公司最後一顆稻草,就是資金短缺。

被股東逼宮,又遭到銀行逼債,已經沒有任何機構和銀行再給他進行投資。

內外交困,孤立無援,一個巨大的身影倒下了。

在他倒下的軀幹背後,IBM笑到了最後。

之後,微軟的Offcie取代了WPS,蘋果也開始崛起了。

世界IT業的今天,換了一翻新的面孔。

假設一下,如果王安不是華人,他的結果會一樣麼?

在沒有話語權的語境中,王安失敗的案例,被歸結為他個人,也就是華人的眼光和能力問題。

可惜,連我們國內媒體,在分析王安案例時,還是採用20多年前西方的觀點。

透過中興、華為、Tiktok在美國的遭遇,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如果一個亞裔的血統高科技公司,能在美國發展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奇蹟。

血統即原罪?!

是時候,該提提王安了。

是時候,該提提王安了

◇ 責任編輯:華小妹 微信(huaxiaomei2018)

來源:世界華人週刊

相關文章

戰國時代的水晶杯,這是穿越了?

戰國時代的水晶杯,這是穿越了?

在生活中,你一定經常能看到這種透明玻璃杯吧?說不準你今天早上還用它喝牛奶、喝果汁了呢。 這隻看似「平平無奇、隨處可見」的杯子,實際大有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