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1:董家渡路、糖坊弄、小石橋弄、府谷街、西鉤玉弄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69-2)

題圖2:董家渡路、南倉街、東鉤玉弄、外倉橋街、南區街、小普陀街、梅家弄、薛家浜路、蘆蓆街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70-1)

題圖3:薛家浜路、小普陀街、南施灣弄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71-1)
本輯截圖取自秦興培先生視訊《1993年的上海49-董家渡路-南區街-小普陀街》。為便利各位觀看,現藉助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題圖1-3),逐一辨識並截圖,並略作解讀,文尾附原視訊分享之。

圖1.董家渡路中華路口東望,路口東北角為一大祥綢布商店

圖2.中華路黃家路口北望

圖3.中華路黃家路口北望,路口西北角為紅雷五金電料店

圖4.董家渡路小石橋弄口東望街景

圖5.糖坊北弄董家渡路口西南望,路口董家渡路540號處為陸迎煙雜店

圖6.董家渡路東望,右前府谷街

圖7.府谷街董家渡路口南望
鏡頭未推進去,右前是麗水浴室(府谷街50號)。
南市最早的浴室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開設在陸家浜畔的渭泉園。解放初,邑廟、蓬萊兩區有浴室17戶。1956年公私合營時,兩區有浴室16戶。坐落在佛閣街(今府谷街)50號(《百業指南》下冊圖20)的麗水浴室於1936年1月開業,是至今尚存的老混堂。方老闆是浙江麗水人,他把家鄉名用在自家的浴室名上一則貼切,二則可解思鄉之苦。不幸的是,方老闆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文革中跳樓自盡。可他的浴室仍開著。麗水浴室扦腳技師武世萃積多年經驗,撰寫《扦腳技術》資料一文,並受聘於仁濟醫院,專治腳病。「混堂」一說的出處坊間有幾種傳說,而郎瑛《七修類稿》卷十六中的描述較為靠譜:「吳浴,甃大石為池,穹幕以磚,後為巨釜,令與池通,轆轤引水,穴壁而貯焉。一人專執……池水相吞,遂成沸湯,名曰混堂。」

圖8.董家渡路南倉街口東望

圖9.南倉街南望,右前西鉤玉弄,左前東鉤玉弄

圖10.董家渡路南倉街東北角(左側路口)

圖11.董家渡路南倉街西南角,蘭花飲食店。門口的一男子對著鏡頭豎起大拇指,喜笑顏開。

圖12.董家渡路外倉橋街口北望
這個路口太熟悉了,因為我的街拍就是從外倉橋街起步的。2010年間,每逢週末陪家主婆去董家渡外倉橋街一帶,她愛逛服裝市場,我則逗留小巷弄堂,迷上了街拍。

圖13.董家渡路近南區街東望,北側近處為群眾麵館

圖14.南區街南望,背後董家渡路

圖15.南區街南望東鉤玉弄口

圖16.東鉤玉弄西望,前面南倉街

圖17.南區街小普陀街口,小普陀菜場

圖18.南區街東望,前面小普陀街

圖19.南區街小普陀街口東北角,求新果品商店

圖20.南區街小普陀街西南角,郵局

圖21.南區街東望,前面薛家浜路梅家弄口

圖22.蘆蓆街東望

圖23.南區街薛家浜路口西南角,南區雜品店
附:《1993年的上海49-董家渡路-南區街-小普陀街》(秦興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