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小橋(作者:錢仁生)

現在,橫跨黃浦江兩岸的大橋已有十幾座。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這些大橋劃江而過,氣勢恢宏,似巨龍,似彩虹,把浦江兩岸連在一起,彰顯了大上海的發達與繁榮。到了晚上,大橋上燈火輝煌、五光十色。每天,把壯觀的大橋作背景拍視訊、留影的人絡繹不絕,黃浦江上的大橋已成了網紅大橋,成了打卡地。

世界因多樣而精彩。雄偉的大橋固然讓人望而喜不自勝,素雅的小橋也會讓人喜形於色。江南水鄉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小橋築於潺潺流水之上。在古鎮,橋橋相連、橋廟相通、橋街相接,咫尺往來;在鄉村、在田野,小橋流水路縈紆,竹裡茅茨是隱居。有橋,有水,有走在橋上的人,就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

上海青浦的金澤古鎮是一座依水而建,有著1300多年曆史的小鎮。金澤古鎮境內湖塘星羅棋佈,河道縱橫交錯。所以,金澤古鎮最大的特點就是橋多,「出門即過橋,人家盡枕河」,「粉牆風竹動,水巷小橋通」,素有「江南第一橋鄉」的美譽。宋時,金澤古鎮曾有四十二座虹橋,至今鎮上還保存著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橋,有萬安橋、普濟橋、迎祥橋、天王橋、祖師橋(如意橋)、關爺橋(林老橋)、放生橋。這些古橋其實都是簡樸的小橋。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錢君陶題寫了「金澤古橋甲天下」七個大字。

讓我們感受幾座上海歷史上留下來的小橋吧。

金澤普濟橋

金澤普濟橋

普濟橋建於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明清兩代有過重修。普濟橋是上海地區保護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橋之一,是上海文物保護單位。普濟橋為單拱圓弧形,橋長26.7米,橋高5米,橋體坡度平緩,橋面較窄,不加修飾,古樸典雅。有橋樑專家稱:「論上海古橋之大,惟朱家角放生橋;論上海古橋之古,當推金澤普濟橋」。站在普濟橋上,撫摸著近千年的欄杆,一股懷古之心會油然而生,真是恍然如隔世焉。

金澤迎祥橋

金澤迎祥橋

迎祥橋建於元代。迎祥橋橋長34米,寬2米多。橋面無欄杆,是典型的元式橋樑。迎祥橋的橫樑上密排著楠木,所以迎祥橋又叫金絲楠木橋。迎祥橋還有個姐妹橋,地點在離金澤鎮很近的練塘鎮。練塘鎮上也有座元代建造的小橋,所用的木材也是珍貴的楠木,這就是餘慶橋。用千年不朽,萬年不腐的楠木做橋的材料,這應該是絕無僅有的了。這兩座橋如長虹臥波,每天遊人不絕。

方塔的望仙橋

方塔的望仙橋

望仙橋是上海目前現存最古老的橋,位於松江人流如織的方塔公園裡。方塔是宋代建造的,圍繞方塔的便是源於唐代的古市河,望仙橋就是橫跨古市河上的一座橋。據記載,宋代時站在橋上可望見方塔上有仙鶴築巢飛還,於是有了如此詩情畫意的名字。望仙橋長7米,寬3.2米。這座上海最古老的石橋,因相貌平平,很難被人注意到,實則是上海乃至全國獨一無二的木肋石板橋。

朱家角鎮上的放生橋

朱家角鎮上的放生橋

放生橋是朱家角鎮的標誌性建築,橫跨於漕港河上,於明代時建成。放生橋有五孔石拱,全長70.8米,寬5.8米,結構精巧,形狀美觀,是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是小橋中的大橋了,被稱為「滬上第一橋」。放生是佛教傳統之一,是佛教慈悲心的體現,具有無量功德。

上海人走過的橋比儂吃過的鹽還多。現在上海的古橋、小橋有六百多座,都散落在郊區、鄉村。一些公園為了吸引遊客,特意造了不少橋,奉賢的古華公園移建、新造了22座小橋,閔行的韓湘水博園,裡面也有50多座各式各樣移建、新造的小橋。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站在樓上看你。小橋的美是精緻的美,是婉約的美。多麼令人神往的小橋啊!

相關文章

一隻民信局瓷盒(作者:錢仁生)

一隻民信局瓷盒(作者:錢仁生)

一隻民信局瓷盒 錢仁生 我喜歡古玩。古玩收藏的樂趣多多:徜徉於市場店鋪,看看瞧瞧,翻翻撿撿。「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閒說貔貅(作者:錢仁生)

閒說貔貅(作者:錢仁生)

錢仁生 上海博物館門口有八尊巨型漢白玉石獸,其中六尊為獅子,兩尊為貔貅(pí xiū)。六尊獅子有仿唐獅子、仿北魏獅子、仿南朝獅子,雖然造型...

什麼是西夏王陵?

什麼是西夏王陵?

在中國西北廣闊的戈壁荒漠中,封存著很多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如莫高窟千佛洞、額濟納黑水城遺址,還有新疆羅布泊深處千年不腐的小河美女。 中國西北...

上海四川北路的回望

上海四川北路的回望

文:楊錫高 我的職業生涯,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四川北路。 20世紀初北四川路繁華商業景象 1949年四川北路人潮 80、90年代四川北路舊影 先...

上海世界小學:淮海中路的那所學校

上海世界小學:淮海中路的那所學校

作者:馮艾彌 2020年初夏溼潤,各地遊客絡繹不絕來到上海衡復地區和武康大樓,漫步、攝影、遐想。我們則撿拾童年歲月裡散落四周的碎片,回眸所有...

澳大利亞為什麼要「換首都」?

澳大利亞為什麼要「換首都」?

NO.2040-澳大利亞首都 作者:呂宋劉大腦袋 校稿:朝乾 / 編輯:張章樟 提到澳大利亞的城市,我們腦海中總是會閃出許多畫面。悉尼歌劇院...

田野上築成的赤峰路

田野上築成的赤峰路

1984年的某一天夜晚,我騎著小輪車行進在位於市區東北部的赤峰路上,夜幕下顯得氤氳而靜謐,只聽見輪胎滾動產生的沙沙聲,這條小道直通正在開發建...

【流金歲月】當年學農在寶山

【流金歲月】當年學農在寶山

文/繆迅 自2010年8月從大楊浦安波路上的蘭花教師公寓搬到寶山淞南的新逸仙公寓居住,一晃都快九年了。這些年來,上班的時候呢,還是兩點一線,...

告別「兩萬戶」:上海遼源新村的50年

告別「兩萬戶」:上海遼源新村的50年

去年全年,上海完成舊區改造75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5萬戶。2021年元旦後開工第一天,位於上海城市東北角的遼源新村又在新年迎來了好訊息:楊...

大偉隨筆:被封趣聞

大偉隨筆:被封趣聞

大偉隨筆 被封趣聞 李大偉 疫情最大的恐懼,不是被傳染,畢竟不是性病,不會被歧視。也不會致死,連感覺都沒有,依舊莫名其妙地活著,傻傻的扮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