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2079-俄白聯盟
作者:瀚洋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養樂多
2021年11月4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領導人通過視訊會議的形式,簽署了兩國間的涉及俄白兩國一體化的一攬子檔案。這次的協議簽署,標誌著兩國「經受住了外部壓力的考驗,俄白聯盟正變得更加強大」。
在「民族團結日」這天,展現一下兄弟齊心
能不能斷金再說吧
(11.4視訊會議 圖:克里姆林宮)▼

俄白聯盟並不是網上所傳的俄白合併。那麼,俄白聯盟究竟是什麼?它的存在為歐洲地緣政治帶來了什麼作用?這次的協議簽署又帶來哪些新氣象呢?
俄羅斯、白俄羅斯與原蘇聯地區▼

互有需求,抱團取暖
蘇聯解體之後,新生的俄羅斯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內政上,經濟改革的挫折和憲政危機互動發生。在外交上,「孤獨」的俄羅斯急需尋求認同感。
作為蘇聯的「親兒子」,順理成章當了繼承人
但是這民眾的日子可是不如大蘇聯時期滋潤了
(自己盤活經濟 圖:壹圖網)▼

本來俄羅斯希望以全新的面貌融入西方大家庭,可西方陣營仍認為俄羅斯對他們存在著現實威脅,所以在給俄羅斯承諾「口頭支票」的同時,繼續加速北約東擴和試圖分裂前南地區。這種口惠而實不至讓俄羅斯感到壓力叢生,不得不調整外交方向。
葉利欽之心,路人皆知
(1992年在白宮 圖:wiki)▼

在獨聯體內部,俄羅斯也和烏克蘭、摩爾多瓦等國在分割黑海艦隊、德涅斯特沿岸問題上頗有齟齬,使得俄羅斯急需在獨聯體內部尋找一個可靠的夥伴,用以承擔對西方的緩衝區,並在獨聯體內部樹立關係的標杆。
德涅斯特沿岸倒是初心不改
蘇聯尚在靠蘇聯,蘇聯不在就認俄羅斯
(1992年光明正大掛兩旗 圖:壹圖網)▼


恰巧,此時剛獨立的白俄羅斯,日子也相當難過。在內政上,依賴於蘇聯時期大量輸血的白俄羅斯在蘇東劇變後立刻失去了經濟靠山,國內民生的改善成了巨大的問題,民生得不到改善,政權就有被顛覆的危險。
王未亡,侯就反
殊不知大樹倒了猢猻散,各顧各家更難捱
(1991年白俄羅斯革命 圖:wiki)▼

在外交上,北約東擴讓白俄羅斯頂在了獨聯體對抗北約的最前線,白俄的周邊安全局勢陡然惡化。西方國家一向敵視盧卡申科政權,尤其是波蘭等國大力支持白國內的反對派,讓白俄羅斯倍感被和平演變的危機。故而其只能眺望東方,尋找可靠的夥伴。
夾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白俄羅斯▼
(下圖示意為當前狀況)▼

維護國家內政穩定,免受西方干擾,加強後蘇聯時代東歐地區的力量整合,成了俄白兩國政策共同交集點。這就促使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二者走到了一起。
盧卡申科上臺後,立馬抱緊葉利欽大腿
白俄迅速脫白,主動俄羅斯化
(普京還坐不了前排 圖:壹圖網)▼

1996年,在俄白兩國領導人的強力推動下,兩國簽訂了《成立主權國家共同體條約》,這個條約和歷史上以往的一體化條約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就是規定了兩國之後要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實現聯合,並且設立共同的超國家機構加以管理,本質上說和歐盟區別不是很大。這個條約的簽署,可以說為俄白聯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次年,正式簽訂了《建立俄白聯盟條約》
建立起就兩個成員國的「小聯合國」
(圖:Владимир Родионов)▼

一體艱難,矛盾叢生
歷史的經驗表明,大國和小國的結盟,更多的是小國單方面對抱上大腿的期待。兩國之間的現實問題與矛盾,有著讓這個聯盟難以存在下去的理由。
影響兩國聯盟最大的挑戰,就是結盟的目的問題。上文說到,兩國間的結盟更像是一種「權宜之計」。雙方雖然共同的目標是抱團取暖來抵消西方現實的地緣威脅,可如果仔細剖析其目的,就不難看出俄羅斯的大國夢想和白俄羅斯的獨立外交政策之間的強烈衝突。
盧卡申科:葉利欽老傢伙不行了,兩俄聯盟我做主!
普京:老葉下臺俺來也,小小白俄靠邊站!
(普京就職典禮 圖:克里姆林宮)▼

俄羅斯一直試圖通過兩國間的聯盟取得對白俄羅斯部分國家主權的控制,這引起了白俄羅斯決策層警戒和提防。2007年,俄羅斯領導人暗示白俄羅斯在一定條件下要併入俄羅斯聯邦,這讓一直堅持國家獨立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大為光火,對於白俄羅斯來說,犧牲主權換來的安穩,是無論如何不可接受的。
不只領導人暗示,部分民眾沒事也提醒一下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民團結一致,希望成為一個國家!」
(難以實現 圖:壹圖網)▼

影響二者聯盟關係的第二大矛盾是機構設置問題,在機構設置上俄白聯盟是相當的「浮誇」。雖然兩國於1998年12月25日簽署了幾項進一步協定,期待實現更大程度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融合,但俄白聯盟的政治實體性質依然處於十分模糊不清的狀態。
按照「建立俄白聯盟條約」的規定,俄白聯盟設置了包括最高國務委員會、部長會議、兩院制聯邦議會、聯邦法院、審計院或會計室在內的一系列機構,看起來是要規範化的開展聯盟治理,可實際上截至目前,俄白聯盟真正完整運行的只有最高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至於聯邦議會和法院等機構根本就處於空殼的狀態。
平常搞一些促進友誼的小活動
反正兩個重要部門都在莫斯科…
(圖:soyuz.by)▼

機構設置的人選上更能體現俄白之間的矛盾。俄羅斯在人選的設置上頗有心計。在由兩國總統、總理和兩院議長組成最高國務委員會的設置上,俄羅斯雖然將主席的位置十分「大方」的讓給了盧卡申科。可在投票權的設置上,每個國家只有一票,這意味著如果兩國無法達成一致,就不存在多數和少數,有效的決議根本就難以通過。在實際操作中,其漏洞可想而知。
主席之位你來坐,實際大權在我手
(圖:壹圖網)▼

再者,在由成員國的總理、外交部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和聯盟國務秘書組成的部長會議中,部長會議的主席和國務秘書全是俄羅斯人。部長會議作為聯盟的執行機關,話語權完全掌握在俄羅斯人手裡,這自然讓白俄羅斯深感不快。
不滿?但也沒有辦法
(圖:壹圖網)▼

兩者的第三大沖突則是共同經濟政策的問題,雖然雙方都提出過關於共同經濟政策建設性意見,但彼此是心懷鬼胎。
俄羅斯寄希望於囊括足夠多的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歐亞經濟聯盟,以重振俄羅斯的經濟地位,並試圖抵消域外其他國家對中亞和外高加索的經濟影響。白俄羅斯想的則是俄羅斯應該對其大量無條件「輸血」,以保證聯盟的穩固。這種南轅北轍的想法落實到具體經濟政策上就會出現巨大的矛盾。
各懷心思,各有所求
一言不合還要搞一些制裁手段(禁止進口白俄牛奶)
(白俄大奶罐 圖:壹圖網)▼

俄白聯盟內部的經濟矛盾具體來說包括共同貨幣、關稅、以及俄白能源銷售問題爭議。事實上,在俄白聯盟存續期間,雙方一直在為兩國經濟有效協調進行了許多努力,但都因為各種問題無疾而終。
從共同貨幣政策角度說,在2004年,盧卡申科提出了要引入共同貨幣來加強雙方的經濟一體化,但這個提議進行了三年的努力後,白俄羅斯也看出了俄羅斯對此政策的興趣度根本不高,該提議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無疾而終。
同是盧布好兄弟,貨幣還是要兌換
(圖:壹圖網)▼

為了「報復」俄羅斯的行為,在共同貨幣計劃失敗後,白俄羅斯在2007年將其貨幣與美元進行了掛鉤,這就意味著俄羅斯盧布和白俄羅斯盧布的距離又變得遙遠了起來。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兩國的共同關稅政策談判中,雙方本寄希望於彼此互惠的關稅政策,可俄羅斯卻在這一問題上心口不一。白俄羅斯故而在2001年恢復了對兩國共同邊界的海關管制,實質上讓兩國期待的關稅同盟「胎死腹中」,這一情況直到2010年才有所改觀,還是因為俄羅斯的的外交環境逐步惡劣的前提下才有所改觀。
「三姐妹紀念碑」也因克里米亞問題而失去了意義
俄白邊界線的有無取決於兩方好中有異的關係
(俄白烏交界處 圖:wiki)▼

兩國間這兩年爭議最大的當屬天然氣定價問題,事實上俄羅斯這兩年經濟由於遭到西方強烈制裁,本國經濟發展遇到了困境,所以能源和軍火出口成為了俄羅斯經濟發展一貫的「救命稻草」,藉著天然氣定價問題「敲詐」一筆也不是不可能。
通過掌控天然氣管道的閥門
俄羅斯不光可以敲打西歐國家
也可以敲打管道性質的白俄羅斯與烏克蘭▼

在2020年12月的歐亞經濟聯盟峰會上,時任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公然就俄對白的天然氣供氣價格問題「頂撞」普京,雖然盧卡申科之後進行了道歉,但此事還是在俄白兩國中引起了不小的外交波動。
這種「頂撞」也是很常見了
但寒冷冬季該握好誰的手,盧卡申科還是明白的
(圖:壹圖網)▼

世異事異,影響巨大
為什麼這兩年俄羅斯對俄白聯盟足夠熱心了呢,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兩年俄羅斯周邊安全形勢異常的緊張。
先有北約在波蘭、羅馬尼亞等地部署了一套直指俄羅斯的反導系統,之後又是北約三天兩頭在波羅的海搞軍演,以及歐盟頻繁對塞爾維亞暗送秋波。這讓俄羅斯在歐洲的戰略空間遭到極度擠壓。
北約連年在波羅的海飛一飛,遊一遊
俄羅斯豈能安心在家門口看錶演?
(2020年BALTOPS 圖:美國海軍)▼

最為觸動俄羅斯神經的,則是克里米亞危機帶來的俄羅斯安全感極度缺失。北約可以通過烏克蘭在俄羅斯的眼皮底下部署機動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紹伊古在上臺後進行的多重軍事改革,與烏克蘭危機後的俄羅斯安全形勢密不可分。
烏克蘭族人盧卡申科,時不時還要和烏克蘭聯絡下「同胞情」
(圖:wiki)▼

無獨有偶,對白俄羅斯來說,隨著西方憑藉人權問題,加緊對白俄羅斯政治的介入,讓盧卡申科深感自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亞努科維奇。白俄羅斯政府通過對自己外交政策的權衡,發現緊跟俄羅斯雖然可能會犧牲掉部分國家主權,但藉助俄羅斯的力量完全可以將西方勢力隔絕至區域之外,達到自身的相對安全。
白俄國內對盧卡申科的抗議就沒斷過
每到選舉時,氣氛就更緊張些
(圖二:連歐盟旗和紅白旗都放出來了)
(圖:壹圖網&wiki)▼


故在這兩年,俄白關係迅速升溫,從共同軍演到加強政策協調的步伐,都有根據共同面臨的形勢進行調整的縮影。
這次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繼續深化一體化進程,對於歐洲的地緣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周邊的東歐國家來說,俄羅斯此次明確而強硬地站隊白俄羅斯,讓類似於波蘭等親西方的中東歐國家對白國內進行和平演變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波蘭的動作勢頭或許會停歇一段時間。
波蘭自己都亂成一鍋粥了,還整天想著策反別人
(2020華沙抗議 圖:shutterstock)▼

同時,這會使得歐盟和北約重新審視自己的東歐政策。一旦白俄羅斯目前的政權屹立不倒,無疑在客觀上遲滯了北約和歐盟進行東擴的進程。
歐盟視此情況,可能會「見好就收」,而不是因此事繼續惡化與俄的關係。因為歐盟的現實利益和美國強力壓制俄羅斯的外交目標存在一定差異。俄羅斯通過白俄羅斯問題,客觀上一定程度分化了歐盟和美國的同盟關係。
歐盟是歐盟,美國是美國
可以合作,但不能共進退
(英國民眾抗議川普訪問 圖:壹圖網)▼

對於目前處於分裂與動盪中的烏克蘭來說,俄白深化一體化讓基輔政府瞬間多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一旦烏與俄爆發全面戰爭,烏克蘭將陷入被北、東、南三面包圍的境地。如果澤連斯基足夠聰明的話,應當讓烏俄關係回到正常化的軌道,忠實執行明斯克停火協議。這樣不僅能減輕打擊烏東部民間武裝的壓力,更讓俄烏之間多了建立有效的協商機制的可能。
對於俄+白俄,現在的烏克蘭就像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對於域外的大國來說,這次的一體化協議簽署,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對於英美等大國而言,俄白此次深化一體化,無疑是給他們的烏克蘭政策增添了巨大壓力。
你們抗議深化白俄一體化有啥用呢?
不如想想自己啥時候能加入歐盟
(烏克蘭基輔 圖:壹圖網)▼

如果俄羅斯未來繼續試圖向烏俄邊界增兵,英美為了疏解在東歐的地緣壓力,防止自己的勢力陷入俄白兩國的包圍中,可能會適時調整在烏克蘭的軍事力量分佈,甚至有可能為了避免激怒俄羅斯放棄對烏克蘭的全面支持。
雖然此次俄白一體化有著如此深厚的意義,但隨著未來局勢的發展,尤其是未來兩國間有可能繼續的利益衝突,兩國間聯盟的發展會走向何方,仍然不是一個十分樂觀的結果。
「這一切,要是在演戲就好」,演員澤連斯基說道
(圖:壹圖網)▼

參考文獻:
朱士松.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會合並嗎[J].世界知識,2019(07):46-47.
慕小明. 美軍在波蘭建基地 俄白兩國一致說不[N]. 中國國防報,2018-11-12(004).
肖宇. 白俄羅斯與俄羅斯關係探析[D].外交學院,2013.
石婧.獨聯體框架內的次區域經濟組織發展動態[J].新疆社會科學,2008(03):67-70.
俄白聯盟通過統一發行貨幣決定. 人民網. 2000-12-01 [20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