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憶魔都光影故事(4):上海大動遷:帶著結婚照進新家

作者:孔祥薇 蔡柔柔 任國強

生活在上海的你,對這個美麗的都市存有什麼樣的記憶?是高聳入雲的大樓,還是擠擠挨挨的弄堂?是穿梭不息的鳴笛,還是梧桐樹上的鳥叫?這個城市在短短數十年間的變化,你經歷幾何?愛上海,就去了解她。本系列《圖憶魔都光影故事》,幫你翻出久存心中的美好,晒一個日光浴,那是童年的味道。

上海大動遷:帶著結婚照進新家

1993年,成都路高架的建設,開啟上海歷史上規模空前的10萬居民大動遷;1998年,普陀「三灣一弄」的舊區改造,見證上海城市建設的華麗鉅變……再後來,各區動遷徵收的步子快了起來,一家幾口蝸居在幾平方的年代一去不返,弄堂和棚戶愈加稀少,反而成了老照片裡的常客。改變生活的那些動遷則在上海城市建設更新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3年 成都路高架建設,沿線的居民正在搬遷

1993年 成都路高架建設,沿線的居民正在搬遷。攝影:任國強

1993年,成都路沿線的1000多家單位,1000戶居民搬離,動遷涉及近100000人,為成都路高架工程讓步。

這是被記入上海史冊的「世紀大動遷」。

成都路高架的建設不僅解決了當時出行堵、交通難的問題,也為沿線居民提供了搬遷到更好的居住環境的機會。而後,為了造高架橋、公路、輕軌等公共設施,由上海市政建設改造帶來的動遷漸漸增多。

1993年 成都路居民將傢什搬上卡車

1993年 成都路居民將傢什搬上卡車。攝影 任國強

但凡有動遷的弄堂、棚戶裡,總會出現攝影愛好者們的身影。他們一頭鑽進幾十年歷史的老舊建築裡,用相機代替眼睛,為後來的人們記錄下曾經的上海:狹窄擁簇的過道,掛著六、七個水龍頭的灶間,攤在竹竿上隨風飛揚的衣服。

穿著睡衣站在弄堂裡的上海阿姨衝著鏡頭說:「多拍拍,以後就看不到了。」

一家一當都在「黃魚車」上

那時的搬遷,從打包到裝車,基本靠自己動手。

日用品、衣物等還好說,但大型的傢俱絕對是要拼體力、講技術的。以前房子小,連走人的過道都不能同時並行,更何況要搬出個櫃子、沙發來。一般的做法,是用繩子繫著傢俱,一撥人從窗戶將櫃子吊出,另一撥在樓下接著,落地後再裝車。

潘家灣居民動遷,傢俱從樓上吊下

1998年11月29日 潘家灣居民動遷,傢俱從樓上吊下。攝影:任國強

虹鎮老街搬遷,居民正在搬櫃子

2013年10月28日 虹鎮老街搬遷,居民正在搬櫃子。攝影:任國強

舊式里弄過道狹窄,搬家的卡車最多開到弄堂口。家門口到卡車的這點路,要靠「黃魚車」來短駁。

「黃魚車」是三輪車的滬語叫法,雖然現在尋常人家不多見,但十幾年前仍是一件拉風的交通工具,堪稱腳踏車的「皮卡」。

與現在人們「扔了再買」的觀念不同,過去搬家等於把整個家搬空,大大小小的物件一樣都不捨得丟,全都裝上黃魚車。

大物件好擺,一律橫著豎著在車上打底;棉被衣服裝進箱子大包,再用粗繩捆上;還有熱水瓶、搪瓷盆等小件則一股腦地盛在木質大澡盆裡。

一家一當都在黃魚車上了。

弄堂的地高低不平,傢什在黃魚車上咣咣鐺鐺地作響,搖搖晃晃叫人心驚。每戶人家搬遷時都不敢摞得太高,也不敢騎行,一般是一人推車,一人在旁邊「護航」,齊心協力到弄堂口裝車。

「婚照要掛在最顯眼的牆上」

舊城區改造前,弄堂裡的人家居住面積一般都很小,夫妻結婚時拍的結婚照無處掛放,都成了壓箱底的物件。家裡的牆上最多掛父母、祖輩的遺照。搬遷後,他們終於有地方掛自己的結婚照了。

1998年11月29日 潘家灣的樓女士在搬遷時擦拭著一直放在角落的結婚照。攝影:任國強

潘家灣居民動遷時,潘家灣路168號的樓女士在搬家時拿出了自己塵封五年的結婚照,仔細地擦著結婚照上的灰塵。樓女士說,過去的房子又小又破舊,家裡連掛照片的地方也沒有,照片就一直放在牆角,這回搬家了,照片要掛在新房裡最顯眼的牆上。

搬遷時理出來的每個物件都有著它的故事。

一床喜被見證著夫妻三十年的相敬如賓,一對熱水瓶承載了老老少少日常點滴記憶。

從小生活在洪鎮老街的老劉學過武術,珍藏著大刀和三節棍。2013年洪鎮老街拆遷時,老劉親手扛著心愛的「寶貝」上車,搬場工碰不得。

2013年10月28日 老劉在搬家時扛著習武器具。攝影 任國強

有些故事雖還沒講完,但也隨著新家和新生活而翻篇。一些帶不走的老物件,那就就地處理。

搬遷的里弄裡通常會有收舊貨的人穿梭這家與那家之間,收購各式傢俱家電;也有懶一點的,躺在一張躺椅上,旁邊擺著塊牌子,寫上幾個大字等著舊貨上門。

奔向新居,有些人再也不見

在迎接新居之前,首先要告別舊裡。里弄裡的居民在搬遷時會買不少鞭炮,整條弄堂的人們聚在一起,把鞭炮放得「噼裡啪啦」地響,以慶賀喬遷之喜。

2013年12月26日 虹鎮老街296弄居民放炮仗慶賀搬遷。攝影 任國強

有聚則有散。搬遷之時,也是許多人的告別之期。

90年代成都路高架動遷時,居民搬入由政府安排好的安置地居住,帶有集體搬家的性質,老鄰居大多還是老鄰居。

但後來的動遷,一個地塊大抵有幾個房源可以選擇,有的仍在市區,有的則遠到還在開發的郊區,甚至跨過了黃浦江。

在搬家的前幾天,老鄰居們會聚在一起吃飯,酒席上大家一杯接一杯地互相敬酒:

「真捨不得大家!」

「阿拉有空要再聚啊!」

搬家當日,感情深厚的老鄰居互相握住對方的手不肯放,「一定記得要聯繫啊」。

老人們流淚說著不捨的話語,不停地揮手作別,目送對方的卡車遠去,直到卡車消失在自己的視線裡為止。

大家心裡都清楚,如今分開了就徹底分開了,只要一分開就會漸漸疏遠,很難再見面了。

2011年4月16日 虹鎮老街動遷,老居民們依依不捨。攝影 任國強

城市的成長需要新老交替,弄堂,或棚戶,雖然曾經代表著上海人一個年代的生活風貌,但也不可避免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無論如何,上海人倒馬桶的生活,終於結束了。

2013年5月 上海最大的舊時里弄之一——「東斯文裡」內,居民們忙著搬遷。攝影 任國強

下一集再見!

下一集再見!
來源:「周到上海」APP

我和你是吵不離的小夥伴

一去不返的弄堂老手藝

八十年代灶披間,一家燒菜滿樓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