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耳他騎士團
作者:三木七 編輯:Thomas
世界上存在一些國土面積很小的袖珍國家,它們看起來像是不起眼的彈丸之地,卻又都擁有獨立的領土和完整的治國體系。比如步行半天就能走完的「國中國」聖馬利諾,面積沒有北京故宮大的梵蒂岡,以及在海上廢棄堡壘圈地建國的西蘭公國等。
而今天的主人翁馬耳他騎士團,也在這些袖珍小國的行列當中。但不同的是它只有「準國家」的性質,沒有任何國家領土。

▲馬耳他騎士團現址:馬耳他宮
馬耳他騎士團,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微型國家,有自己的國旗和主權行為,被聯合國賦予永久觀察員的身份。由於歷史原因,它在經歷了領土被佔有和幾次「舉團搬家」之後,現「紮根」於義大利羅馬的一棟佔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內。
從狹義上理解,國家是由領土、主權和人民組成的,每一項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聯合國之所以沒有把它納入會員國的分類,就是因為這1.2萬平方米的國土並不真正屬於它,而是義大利租借給它使用的。
所以事實上,馬耳他騎士團並不具具備成為國家的硬性條件,只能被看作是「主權實體」的存在。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馬耳他騎士團的特殊身份,慘到就連國土都是靠租來的?
一、騎士團的前身—醫院騎士團
這要從騎士團的誕生背景說起了。羅馬教皇在中古西歐時期的社會政治地位很高,他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保護聖地的朝聖活動,以及反對異教的擴張,特別建立了一支由天主教士兵組成的武裝暴力軍隊「十字軍」。

▲十字軍第一次東征收復耶路撒冷
為了收回「聖地」耶路撒冷,十字軍趁著中東穆斯林國家四分五裂之際,對其發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運動,並且成功攻下了聖地,建立起以耶路撒冷為首的拉丁王國。
隨著拉丁王國的建立以及第一次東征的勝利,教皇的權威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為了進一步保護領地,以及與周邊地區的穆斯林作戰,他專門設立了直屬於自己的常備武裝力量「宗教騎士團」,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騎士團由此而誕生。

▲三大騎士團: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條頓騎士團
馬耳他騎士團的前身,就是醫院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最早是從醫護院起家的,剛開始只是醫護朝聖者以及照顧傷患的角色。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佔領耶路撒冷以後,由於大部隊成員都返回到了西歐,只有小部隊留在了聖地,所以領土邊界防禦力量非常缺失。
而當時的醫院騎士團所處的地理位置,剛好就在拉丁國家防禦的最前沿。教會為了扼制伊斯蘭勢力,就讓他們也駐守在當地,參與領土後繼守衛以及建設工作。

▲的黎波里伯國贈予醫院騎士團的城堡,騎士堡於2006年被評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醫院騎士團與其他兩大騎士團不同,聖殿、條頓騎士團都是幫助十字軍抵抗穆斯林進攻的主力,而醫院騎士團只是關注邊界的防禦,從未主動參與過軍事活動。
只不過這種防守情況,在12世紀中期以後就發生了轉變。醫院騎士團開始參與拉丁王國對埃及國家的侵略活動,並對西歐與穆斯林的衝突地區進行廣泛殖民。而拉丁王國為了邊境領土的安全,授予了它許多的邊境地區土地。其中就包括的黎波里伯國邊境的城堡。
從那之後,十字軍東征的意義,就從奪回聖地變成一場掠奪土地財富的鬥爭。而醫院騎士團迫於世俗君主的壓力,不得不在被贈予的土地上進行殖民經營活動。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醫院騎士團成為了擁有大量領土和殖民數量的「獨立王國」。

▲羅德島圍攻戰留下的遺址(防禦工事遺址)
但是好景不長,在第二次東征結束之後,十字軍就被蘇丹薩拉丁率領的穆斯林戰隊所擊敗,蘇丹重新奪回了聖地耶路撒冷,而醫院騎士團也逼不得已退守到羅德島中。
把羅德島作為根據地之後,醫院騎士團由陸戰轉為海戰,開始建設起海上軍事力量,並且頻繁劫掠穆斯林的海上貿易。這點讓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恨之入骨,所以他們不斷的對羅德島發起攻擊。
醫院騎士團為了阻止他們的進攻,保障西歐的領土安全,與威尼斯、塞普勒斯一起成立了海軍聯盟,並培養出一支規模龐大的海上艦隊,戰船將近100餘艘。
雖然海上艦隊抵擋住多次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進攻,但在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守衛戰之後,羅德島的基礎設施和軍事力量早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當土耳其人帶領規模更大的艦隊(400艘戰船)對其發動羅德島圍攻戰時,醫院騎士團最終還抵擋不住攻擊,失去了對羅德島的統治。
二、醫院騎士團建立馬耳他騎士國
土耳其人在歐洲和地中海的擴張活動,使基督教世界的生存範圍不斷縮小。
查理五世國王與教皇開始意識到奧斯曼帝國是基督教的最大威脅,所以在羅德島陷落之後,就將馬耳他島賜給了熟悉土耳其人作戰方式的醫院騎士團,作為其總部的新基地。

▲馬耳他地圖
有了新基地的醫院騎士團,為了繼續給奧斯曼的海上活動製造麻煩,將海上劫掠行動發展的更為大膽,甚至還引發了法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外交風波。
奧斯曼大帝氣急攻心,決定要效仿當年的羅德島戰役,蕩平這群「海盜騎士團」,所以對馬耳他島發起了大圍攻戰爭。

▲馬耳他大圍攻中頑強抵抗的醫院騎士團
這場大圍戰行動,最終以奧斯曼軍隊慘敗告終。醫院騎士團不僅止住了奧斯曼帝國的征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還鞏固了自己在馬耳他島的統治地位,結束了離開羅德島之後居無定所的境況。

▲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
不過真正讓醫院騎士團在地中海站穩腳跟的,是這場勒班陀戰役的勝利。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帶領一支擁有150艘戰艦的海軍,再一次對歐洲發起進攻。
醫院騎士團為了抵禦敵艦,與西班牙殖民帝國、以及威尼斯一起組成了海軍同盟,集結出了一批自十字軍東征以來最龐大的艦隊。
同盟軍在戰鬥的過程中,不斷用火繩槍射擊對方,造成土耳其海軍的大量死傷,最後這場戰爭以奧斯曼帝國大敗告結束。
連續兩場戰役的勝利,讓醫院騎士團頓時威名四海。不僅獲得了新的稱號「馬耳他騎士團」,還在馬耳他島上建立起「馬耳他騎士團國」,開啟了長達兩百年的統治。
三、騎士國對馬耳他島的歷史貢獻
馬耳他騎士團駐紮馬耳他島之後,開啟了漫長的戰後重建工作。由於剛剛擊退了奧斯曼土耳其人,所以它在教皇眼中的地位非常高。

▲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城
教皇不僅為它送去了重建資金,還將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弗朗切斯科」一同派去馬耳他島,幫助騎士團完成重建的工作。整整耗費了5年時間,他們才將這座偉大的文化遺產「瓦萊塔城」搬到了世人面前。
重建工作完成後,馬耳他騎士團為了傳播天主教,在島內建設了許多教堂和修道院,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約翰大教堂」,就是當時的騎士團首領出資興建的。而這座教堂的建成,標誌著瓦萊塔城正式取代馬耳他島原來的首都伯爾古。

▲馬耳他聖母公立醫院
騎士團為馬耳他島的醫療條件奠定了先進基礎,因為它在積極傳教的同時,還不忘其歷史「醫院救助」的功能。
為了發展醫院慈善事業,它在島上建立起完善的教會制度體系,並建造了一座規模更大的醫院,醫院不僅有著醫護功能,還承擔著照顧老人孤兒等慈善功能。正是因為有了這段殖民歷史,馬耳他島的醫療系統,才能在世衛組織排名位列全球第五。
馬耳他騎士團,憑著自己在聖地時期積累的資產以及殖民經營經驗,將滯後的馬耳他島發展成為一個繁榮富庶的小島,它的各項經濟建設貢獻,也為馬耳他島今後的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法佔馬耳他,騎士團被驅逐
在馬耳他騎士團的統治的這兩百年間,馬耳他島再也沒有受到過任何戰爭威脅。直到法國大革命的浪潮席捲到馬耳他島上,情況才開始發生了轉變。

▲馬耳他被稱為地中海的心臟,位於地中海的中心
當時,法蘭西與大不列顛帝國在爭奪地中海的控制權。
作為法蘭西的領主,拿破崙認為只要把馬耳他島攻下,就能成為整個地中海的主人。因為馬耳他島的地理位置剛好處於地中海的中心,其作為海軍基地,又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

▲拿破崙登陸馬耳他島
所以在1797年,拿破崙帶領著自己的艦隊抵達了這顆地中海的心臟。他們以「避難」的名義,將馬耳他騎士團請出了根據地,並把馬耳他變為法國殖民地。
在佔領馬耳他島之後,拿破崙的艦隊開始瘋狂掠奪教堂裡的貴重物品,結果激怒了當地島民。
當地島民為了反抗法國的統治,轉而向英國尋求幫助。本來英國就因為顧及馬耳他的中立立場,一直沒有要動這塊地中海寶藏的意思,結果島民的請求反倒給了英國一個進駐馬耳他島的理由。英國派遣了尼爾森皇家海軍去攻打法國,而拿破崙最終抵擋不住皇家艦隊的圍攻,撤出了馬耳他島。
馬耳他騎士團作為其曾經的統治者,在拿破崙撤出之後想要再次回到島上,結果被英國拒絕,並且在《巴黎條約》當中正式將馬耳他劃為已有。
從此,馬耳他島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與騎士團再無任何關係。
五、馬耳他騎士團的現狀
馬耳他騎士團在離開馬耳他島後,大部隊都前往了俄羅斯。可俄羅斯的惡劣天氣讓他們難以忍受,所以騎士團最終還是選擇回到了祖先最開始出發的地方「羅馬」。
它以「國家」的形式,在義大利羅馬的馬耳他宮和迪阿文丁山別墅中建立起總部,並將騎士團的名字更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耳他聖約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

▲馬耳他騎士團總部的遷移過程
現代化後的他們,放棄了過去的軍事使命,開始倚重醫療慈善事業的發展,並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慈善活動中。最後因自己的宗教、慈善性質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
在被聯合國授予了永久觀察員身份之後,馬耳他騎士團先後與104個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除此之外,還在歐盟駐有大使,並與國際紅十字會有著緊密的聯繫。
而原來的領土馬耳他島,也在與英國殖民統治當局協商之後獨立出來,成立了現在的馬耳他共和國。自從馬耳他島被拿破崙強佔之後,騎士團和馬耳他島之間再也沒有過任何交集,唯一剩下的也只有那段曾經輝煌過的殖民歷史。
參考文獻:
《醫護騎士團初探》 文丨張強 河北師範大學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論15世紀至17世紀醫院騎士團對馬耳他島的經營》文丨王東陽 四川師範大學
《試論醫院騎士團建立的背景與發展》 文丨張強 湖北師範學院學 歷史文化學院
作者:三木七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長期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