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上海的你,對這個美麗的都市存有什麼樣的記憶?是高聳入雲的大樓,還是擠擠挨挨的弄堂?是穿梭不息的鳴笛,還是梧桐樹上的鳥叫?這個城市在短短數十年間的變化,你經歷幾何?愛上海,就去了解她。本系列《圖憶魔都光影故事》,幫你翻出久存心中的美好,晒一個日光浴,那是童年的味道。
6· 洋味道:舌尖上的變革
作者:蔡柔柔 任國強
上世紀90年代初,去吃頓肯德基、麥當勞成了不少人趕時髦的夢想。「走,阿拉今早吃肯德基!伐要再吃‘四大金剛’了!」大人對著自家孩子興奮地說。孩子們歡呼雀躍,「耶!等了一個月又可以去肯德基啦!」
麥當勞的門口,常常有很多孩子在麥當勞叔叔的塑像前排隊,等著和麥當勞叔叔合照,他們不停地伸出小腦袋張望,小腳不停地跑來跑去,嘴裡不停地說著「怎麼還沒輪到我」。等了十幾分鍾,終於輪到自己拍照了,大人把孩子抱到麥當勞叔叔的懷裡,原本吵鬧的孩子瞬間安靜下來,配合著大人的鏡頭擺出各種有趣的姿勢。

攝影 任國強
點單鬧笑話:「給我一隻肯德基」
當時,論只賣的小紹興白斬雞在上海最有名,當時人們買雞也僅侷限於「買幾隻雞」的概念。中國人比較講究吃,肯德基的炸雞又是當時人們沒吃過的燒法。1989年,在外灘的東風飯店(即今天華爾道夫酒店)裡開了上海第一家肯德基。那時人們都好奇肯德基賣的炸雞是什麼樣的,於是就有很多人排隊買,那時還鬧了個笑話,大家點單時說,「給我來一隻肯德基」,但肯德基的雞不是按「只」賣的。
那個年代,西餐對於多數普通市民來說,還很少見,吃一頓肯德基也遠不是今天那麼隨心所欲的事。普通家庭一個月的收入也就三四十元,在肯德基吃一塊吮指原味雞要2.5元,夠得上一家三口吃頓飽餐了。但人們還是會每個月攢點錢,帶孩子去吃一頓。

攝於1992年 攝影 任國強
肯德基、麥當勞這些洋餐廳為了吸引顧客,每隔段時間都會推出幾個優惠套餐,套餐裡有飲料和炸雞,有的還會有漢堡。買餐廳指定的套餐,還能獲得一份由餐廳提供的小玩具一份,有時是小汽車模型,有時是小人偶。而由父母帶著來享受一番「西式大餐」的孩子們可以興奮上好幾天。

1996年「肯德基爺爺」在上海與小朋友們過生日 攝影 任國強
那時肯德基、麥當勞的生意很好,店裡幾乎沒空位子坐,常常有在店裡點了食物,坐在門口臺階上吃的人。每到節假日,店裡一整天都坐滿了人,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人們得排隊一小時,才能點上餐。

1992年暑假,一位父親陪孩子吃肯德基,店堂裡坐不下,他們就在店外吃 攝影 任國強
之後,越來越多的「洋食品」進入上海,人們對食物的選擇變多了,對吃的概念也更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中不僅有傳統食品,還有進口食品,每天的早餐也不再只是曾經幾代人吃了一輩子的 「四大金剛」了。
流行熱潮:「吃冰淇淋就吃和路雪」
1993年,和路雪正式進入中國。和路雪進滬後對上海本土雪糕企業的衝擊力很大,它當時把零售終端從大商場、超市轉移到小超市和小賣部,並且打出冰櫃、太陽傘免費送的旗號吸引個體店主加入,沒過多久印著和路雪鮮明「Wall’s」標誌的冰櫃、流動售賣車就遍佈大街小巷,和路雪一下子就進入了公眾視野,並在當時掀起一股「吃冰淇淋就吃和路雪」的狂潮。

1993年深秋,外灘和路雪售貨員推著小車上崗 攝影 任國強
1996年,哈根達斯登陸中國大陸,在上海南京東路開設首家冰淇淋甜品屋,並極力營造高雅情調。「愛她,就帶她去哈根達斯」成為當年風靡一時的廣告語。哈根達斯之所以能得到如此的追捧,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經濟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只追求基本的溫飽,而更看重所謂「小資」的生活情調。

1996年,哈根達斯登陸中國大陸 攝影 任國強
休閒娛樂新場所:「週末步行街」
儘管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已經進入了中國,但在那個年代人們還不富裕,一罐可樂就要2.5元,夠普通家庭的一家三口吃頓飯了。直到90年代之後,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豐富起來。塑膠瓶裝的可樂和散裝可樂此時粉墨登場,軟飲料市場也開始井噴似爆發。雪碧、七喜、芬達之類的新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1995年7月起在南京路(外灘至西藏路段)試行週末步行街 攝影 任國強
1995年7月起,上海開始在南京路(外灘至西藏路段)試行「週末步行街」,每到週末,南京路一帶的道路就被全部封鎖,不允許車輛駛入,只允許行人進入。這為當時的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集購物、美食、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場所。

1996年夏天中央商場沙市一路露天茶座。攝影 任國強
為適應新社會的需求,沿街商店紛紛調整佈局,在黃金位置開設露天茶座,供應茶水當中賣得最好的還是可樂、芬達等軟飲料。當時商鋪外會有賣飲料的機器,店員會用塑膠杯接,一杯一杯地賣,這種比瓶裝的飲料便宜些。當時買一杯可樂還可得到獎券一張,集滿25張就可以換冰爽杯一隻,這對普通市民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1998年南京東路大人們給孩子買可樂喝 攝影 任國強
如今越來越多的洋品牌進入中國,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中遍佈各國的美食佳餚,人們足不出「滬」便能品嚐到各國各地的饕餮盛宴和特色小吃。這舌尖上的變革對我們來說無疑是最精彩的體驗之一。

下一集再見!
來源:「周到上海」APP
1· 我和你是吵不離的小夥伴
2· 一去不返的弄堂老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