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特別會過日子(作者:齊子林)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上海人

特別會過日子

齊子林

齊子林

上海是個移民城市。真正的土生土長的上海本地人沒有幾個。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大部分來自江浙一帶,尤其以蘇、錫、常,蘇北地區和寧波、紹興為多,還有廣東、福建、山東也不少,更有不少外國人,比如猶太人,俄國人,英,美,法,西班牙人也不少。上海是真正的東方大都市。

每戶上海人家都有一段奮鬥史,都是由上一代或上上一代的父輩祖輩,到上海艱苦奮鬥,打拼,省吃儉用,慢慢積累,才逐漸站穩腳跟,打下基礎的。

大部分上海人家居住的條件都很差,擠在很小很狹隘的空間裡。單門獨住的畢竟是少數。很多人家是租了一間很小的房間,住了一大家子人。所以有個滑稽戲,叫作《七十二家房客》,是真實的寫照。我們家對過和旁邊就有現成的例子。灶披間、前客堂、後客堂、亭子間、前樓,後樓,二層閣樓、三層閣樓、甚至晒臺高頭分別都住了人家。相當擁擠。

但大部分人家都收拾得乾乾淨淨,利利落落的。別看它小。螺螄殼裡做道場,照樣很清爽。我有個好朋友,住在三層閣樓上,她家地板擦得非常乾淨,是她嫂子每天跪在地上用抹布一點一點認真擦的。到她家去玩非得脫下鞋子,光腳進去才行。對面陸師母家也是如此。他們住在灶披間裡,一家四口人,六個平米不到的狹小空間裡,照樣生活了幾十年,培養了兩個復旦大學的高材生。

吃的方面也很講究,精心烹調,雖然是家常便飯,但也有色有香。三頓飯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穿著方面,在家裡比較隨便,但出門必定講究儀容。衣服都乾淨耐看。考究點的要用熨斗熨燙平整,弄堂裡專門有一個給人熨燙衣服的攤位,生意很好,花費也不多,很實惠。有的就自己在家裡疊疊好,壓在枕頭底下,長褲壓出一條褲縫。那時候講究這些。頭髮更不用講了,男的吹風,女的燙髮,很普遍的。所以單從衣著打扮,看不出這個人家庭經濟狀況怎麼樣。一般人也很少把人請到家裡來玩。除非很知己了才行。

上海人過日子,精打細算。一分錢也要掰成兩半化。是很注意節約的。計劃性很強。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十分緊張,什麼都要憑糧票才能購買。糧票一度比錢還要珍貴。上海人不是想出了半兩糧票的主意了嗎?惹全國人民笑話。認為上海人小氣,太精明瞭,會打算盤,其實是誤解了上海人。這正是上海人的可敬可愛之處。會過苦日子,有什麼不好?!

假領頭也是上海人想出來的。既節省了布料,又解決了美觀的問題。一舉兩得。是應該大大的點讚的。

上海人講究界線。分得清爽。親兄弟,明算賬。我不想佔別人的便宜,別人也別想佔我的便宜。寧可先得罪人,也免得秋後算賬。這實際上也是符合現代人的遵守契約的準則。

在七十二家房客都住在一個屋子內,最難處理的是公用的水、電、煤的費用的分攤和處理。一開始沒有分表安裝。每幢房子只有一個總表。那就按人頭算,或者按燈頭算。那時沒有家用電器,比較省事。

每幢房子找一位大家信得過的人當裁判和總管,來管理和收取每個月的費用。很少發生矛盾和糾紛。個別的有,但總體是和諧的。

後來為了減少矛盾,供電局和自來水公司給每一戶分別裝了火表和水錶。那就省事多了。但看起來也很滑稽。比如灶披間是公用的,你家有你家的拉線開關,他家有他家的拉線開關。各家完事了,就把自家的拉線開關一拉走人。公共走道里,扶梯上也是有好幾套開關,不要搞錯。線路挺亂的。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每到月底繳費時,每家會派出一位代表,把計算的結果告訴所有的人家,一一核對無誤,交錢了事。一般情況下都相安無事。也有極個別的人家為了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

我見到過最節約的一戶人家堪稱模範。冬天一大早起來,要用熱水洗臉。燒好了熱水,只在臉盆裡放一點點水,臉盆要斜著放,讓兒子女兒先洗,不換水,再讓夫人洗,最後才自己洗。一點點水,要洗一家人,才倒到馬桶裡。真是節水節能的模範。我真正服了。但他們對鄰居一點不吝嗇。很大方。他們兩個孩子都很有禮貌很有出息。

上海人的精明高明就在這些細微處。不像北方人那麼直爽豪氣。浪頭老大的,但往往野豁豁(hua),而上海人需要經過自己頭腦冷靜的思考,能夠做到的,他才答應下來。一旦答應了,他會全心全意的去兌現的。這是從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處世之道吧。

原先上海人還有一種地域優越感,瞧不起外地人,稱之為外地人,鄉下人。凡是不會上海話的,一律貶稱為鄉下人,外地人。台灣人則貶稱為臺巴子,香港人則貶稱為港巴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的外地人,外國人融入了上海,許多優秀的新上海人正在成為主力軍,最明顯的標誌是上海話已經不是主要的潮流了,而普通話正成為大家交流的主要工具。我們與第三代交流全習慣用普通話了。當然上海話,還是有它的長處和魅力的。不應該全部退出歷史舞臺。希望上海越來越美好。

推薦關注

推薦關注:

阿拉退休人

上海老底子姐妹號

相關文章

憶說商丘路(作者:齊子林)

憶說商丘路(作者:齊子林)

憶說商丘路 齊子林 商丘路,就在我家師善里老房子東邊。約築於20世紀初,曾名元芳路,後以河南省商丘命名。這是一條南北向的小馬路,原來南起東大...

軋電車(作者:齊子林)

軋電車(作者:齊子林)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軋電車 齊子林 我在上海市市東中學上了六年學。學校離家很遠。步行要四十五分到一小時左右。那時候貪睡,早上往往...

棚戶區(作者:齊子林)

棚戶區(作者:齊子林)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棚戶區 齊子林 我相信許多上海人都聽說過棚戶區,知道這是最積貧積弱的群體居住的區域,又稱作為貧民窟。 但是對...

憶說上海東長治路

憶說上海東長治路

憶說東長治路 齊子林 我家住在東長治路449弄(師善里)內,小學在虹口區一中心上,要沿著東長治路往西走,走過中虹橋再拐彎就到。中學在市東中學...

回憶上海西安路和師善里

回憶上海西安路和師善里

齊子林 上海的路名很奇怪,在國內很有名的一些大城市,如廣州、杭州、西安、香港等,你要問上海人,以這些城市命名的馬路在哪裡?恐怕很多人都答不出...

上海:牛奶曾要憑證供應

上海:牛奶曾要憑證供應

牛奶曾要憑證供應 齊子林 現在的孩子肯定不會知道,牛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曾是緊俏商品,要憑證供應。手續還相當繁瑣。要許多證明。 我們的兒子...

程乃珊:穿旗袍的上海女人

程乃珊:穿旗袍的上海女人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巴黎女郎,西貢小姐,香港蘇絲黃……還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個界限最為模糊,行為最為撲朔的一族。她...

老上海的「米道」

老上海的「米道」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過節當然要吃吃喝喝。尤其在這種秋高氣爽的日子,在上海馬路上走走,到處逛吃逛吃,最開心不過了。現在好吃的東西多...

百餘年來,上海人是這樣談論月餅的……

百餘年來,上海人是這樣談論月餅的……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月餅是中秋佳節最典型的文化符號。上海人吃月餅的歷史由來已久,月餅的種類、口味等也隨著時代變遷發生了諸多變化,...

上海記憶 | 上海南京美髮店

上海記憶 | 上海南京美髮店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上海音像資料館」館藏曆史視訊資料 1933年,南京理髮店成立於南京西路和石門路的三叉路口,創始人黃華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