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維尼亞,為何是南斯拉夫的最發達國家?

斯洛維尼亞經濟

斯洛維尼亞經濟

作者|項斯騰

責編|Thomas

南斯拉夫在20世紀曾經是位於巴爾幹半島的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南斯拉夫聯盟後,加盟國包括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和北馬其頓。

90年代,東歐劇變,南斯拉夫聯邦也未能逃脫,解體成為數個主權國家。然而,解體之後的各前加盟國的經濟狀況天差地別。

前南斯拉夫的主權國家

▲前南斯拉夫的主權國家

最南邊的北馬其頓共和國人均GDP不過5000多美元,最發達的斯洛維尼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29000美元。

不僅如此,前南斯拉夫國家內部的政治狀況也天差地別。北方最發達的斯洛維尼亞早在21世紀初就已經加入了歐盟,而塞爾維亞至今還深陷分離主義的威脅。

歐盟範圍

▲歐盟範圍

同為前南斯拉夫國家,為何北方的斯洛維尼亞發展程度遠遠超過南方的塞爾維亞等國呢?

一、文化紐帶

公元6世紀左右,斯拉夫人在向西向南遷移的過程中分化成了東、西、南斯拉夫三個大族群,其中位於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人被稱呼為南斯拉夫人,分佈在政治版圖上的前南斯拉夫國家與保加利亞覆蓋的廣闊區域。

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位於南斯拉夫民族的西北方向

▲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位於南斯拉夫民族的西北方向

羅馬的東西分治與後來的基督教大分裂正好將巴爾幹地區一分為二,在北方更靠近德國義大利的斯洛維尼亞地區和克羅埃西亞地區信奉羅馬天主教,進行了拉丁化的文化轉型。而南方的波黑、塞爾維亞等則更加希臘化,信奉東正教

宗教的差異也導致北方和南方使用的文字不相同。雖然都是對斯拉夫語的轉寫,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採用了羅馬天主教的拉丁文字,南方的波黑和塞爾維亞則採用了希臘的西里爾文字。

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西教會大分裂

當時間來到14世紀的中世紀晚期時,面對垂垂老矣的拜占庭帝國和混亂的巴爾幹,四股新外來勢力決意擴大在此地的影響力,謀求進一步發展,分別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義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匈牙利貴族和奧斯曼穆斯林。

地理位置的區別也對國家的命運和文化演變產生了不同。斯洛維尼亞正好位於巴爾幹山區的北部,阿爾卑斯山東麓,是東歐地區進入義大利的重要交通樞紐,戰略意義尤其重要。

德意志人同樣忌憚南方的義大利和東方的匈牙利,早早的開始佈局斯洛維尼亞。

1335年,斯洛維尼亞當地統治者卡林西亞公爵去世,沒有留下繼承人。德意志貴族哈布斯堡的阿爾貝二世根據繼承關係獲取斯洛維尼亞,並將其作為奧地利內部的自治地區。此後一直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斯洛維尼亞地區一直處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奧地利的直轄範圍。

今天的斯洛維尼亞分佈在當地的施蒂利亞(14)、卡尼拉(4)與奧地利濱海省(7)中

▲今天的斯洛維尼亞分佈在當地的施蒂利亞(14)、卡尼拉(4)與奧地利濱海省(7)中

重要的地理位置引得眾多德意志貴族在此築城,德意志人也遷往此地,德語在當地廣泛使用。斯洛維尼亞語雖然仍然使用,但也明顯受到了德語的影響,採用拉丁語字母書寫。

不同於德意志人佔主導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早先是匈牙利和義大利勢力共存的一片區域。政治上,克羅埃西亞從十一世紀開始和匈牙利建立了共主聯邦。

同時,經營地中海海上貿易的義大利商人跨過亞得里亞海,在克羅埃西亞建立了眾多海港商貿城市作為中轉站。克羅埃西亞重要的港口斯普利特港,就是在公元十世紀威尼斯商人的幫助之下發展壯大的。

威尼斯共和國與其海外貿易站(紅)

▲威尼斯共和國與其海外貿易站(紅)

內陸的波黑、黑山和塞爾維亞則缺乏這般地理條件,遍佈群山,交通不便,對外交流嚴重不足。拜占庭的不斷衰落直至十五世紀的最終滅亡則更是加劇了這一情況

1453年,奧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後,快速北上擴張,並在接下來的一百年內完全擊敗了匈牙利,將匈牙利和幾乎整個巴爾幹半島納入其版圖,唯有斯洛維尼亞仍然在存留在基督教世界。東邊的土耳其穆斯林更是成為整個基督教世界的頭號大敵。

奧斯曼帝國疆域

▲奧斯曼帝國疆域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十七世紀。1683年後的大土耳其戰爭讓哈布斯堡家族得以收復匈牙利和大部分克羅埃西亞,回收了天主教控制的區域。

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地區是天主教抵擋奧斯曼帝國的前線

▲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地區是天主教抵擋奧斯曼帝國的前線

塞爾維亞等東正教佔主導的地區則仍然在奧斯曼帝國的管轄之下。巴爾幹半島南北敵對不相往來不僅導致了文化的差異,也為南北經濟發展的極不均衡埋下了伏筆。

二、經濟差異

在十八世紀之前,巴爾幹半島北方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和南方的塞爾維亞與波黑可以說是基本一致,很難說出哪一邊具備整體優勢。

然而,十八世紀末的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生產方式,大幅提升了生產力,也徹底拉開了西歐和其它地區的發展差距。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以及其它南斯拉夫地區的經濟差距也由此產生。

一貫保守的奧地利哈布斯堡政權不如英法那般早早的接納工業革命,但仍然在19世紀中期開始接納工業革命。斯洛維尼亞在這次工業化浪潮中可以說是和奧地利互相成就。

工業化需要原料,尤其是礦石。斯洛維尼亞碰巧蘊含大量的礦產資源,尤其是重金屬與煤炭,並且當地很早就有開採礦山的歷史,採礦業基礎本身就好。

斯洛維尼亞的汞礦坑

▲斯洛維尼亞的汞礦坑

工業化出口需要海上貿易。斯洛維尼亞雖然海岸線不長,但卻是奧地利帝國(除匈牙利外)本土唯一的濱海地區

奧地利在濱海的的(di)裡雅斯特城投資了大量資金發展造船工業與海上貿易公司。奧地利模仿英國建立的奧地利郵船公司總部即位於的裡雅斯特。

除此之外,奧地利重視斯洛維尼亞的另一原因是政治因素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

克羅埃西亞雖然也有海岸線,但在奧地利擊敗土耳其收復克羅埃西亞和匈牙利時,為了拉攏匈牙利的貴族地主,恢復了匈牙利中央政府對克羅埃西亞的直接控制,維也納的奧地利宮廷很難插手當地的事務。

不論是奧地利帝國還是1867年以後改組的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皇室能夠穩固控制的只有斯洛維尼亞-奧地利-捷克一線。為了和英法普俄抗衡,奧地利只能儘可能發展自己能夠穩固控制的領土,斯洛維尼亞的重要性愈發重要。

正是由於這三點,斯洛維尼亞早在185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早在1854年,作為奧地利帝國的第一批鐵路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從斯洛維尼亞首府盧布爾雅那到維也納的火車就已經通車。

奧地利和匈牙利

▲奧地利和匈牙利

哈布斯堡家族同樣在當地推進基礎教育。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時,斯洛維尼亞地區的識字率已經高達90%,當地的人口同樣大幅增加。

1867年,奧匈帝國成立,發展匈牙利成為了帝國新的方針之一。克羅埃西亞地區作為匈牙利部分下屬的自治區終於搭上了工業革命的快車,而此時距離斯洛維尼亞大發展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1847年啟用的盧布爾雅那火車站

▲1847年啟用的盧布爾雅那火車站

正是這十年的發展時間讓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拉開了差距,在鐵路總里程,生產總值等重要經濟指標上都領先克羅埃西亞。

然而,塞爾維亞此時還處在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奧斯曼帝國對巴爾幹的政策一直是不聞不問不發展,因而塞爾維亞等奧匈帝國以南的巴爾幹地區甚至還停留在中世紀晚期的發展水平,維持著中世紀的莊園經濟

即便南北差距如此之大,在19世紀後半頁,義大利和德意志相繼建立同一民族國家後,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人國家的聲音漸漸在臺面之下湧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所在的同盟國集團戰敗。隨後,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塞爾維亞共同組建全新的王國,稱為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之後改稱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王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南斯拉夫唯一的工業區,斯洛維尼亞的工業又一次獲得了騰飛式的發展。

然而,南斯拉夫之間的不平衡卻沒有得到彌合。在二十年代,斯洛維尼亞的工業能力是塞爾維亞的四倍,是最落後的北馬其頓的二十二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的發達固然提高了斯洛維尼亞人的生活水平,但和南斯拉夫地區經濟發展的極度不平衡為斯洛維尼亞的政治未來帶來不確定性。

南斯拉夫的組成部分

▲南斯拉夫的組成部分

三、走向分離

南斯拉夫自成立以來就面臨嚴重的分裂問題

1920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當地議會原本相當歡迎三方共同組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國,但他們很快發現新的王國不過是大號的塞爾維亞王國,並非是三個民族平等相處的國家。

曾屬奧斯曼的巴爾幹諸國

▲曾屬奧斯曼的巴爾幹諸國

同時,三個民族的背景差距過大。正如前文所說,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信天主教,用拉丁文字,塞爾維亞主要信東正教,用西里爾文字;北方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高度城市化並用工業生產,南方的波黑和塞爾維亞還是中世紀的農莊經濟。

此前屬於奧匈帝國的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發現很難和塞爾維亞在政府組成、國家組織形式上達成共識。前二者希望建立一個各民族平等的多元聯邦國,而塞爾維亞希望建立一個集權的一元王國

在1921年召開的南斯拉夫制憲會議上,來自塞爾維亞的黨贏得了制憲大會的主要席位。它們獲得主要席位完全依靠塞爾維亞人在國家總人口組成當中的絕對優勢。北方的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人完全不支持該黨。

制憲會議決定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為單一制的王國。這遭到了馬其頓地區和克羅埃西亞地區的激烈反對。兩個地區的民族主義代表分別在地下組織了政治恐怖組織。

克羅埃西亞極端民族組織烏斯塔莎領袖(左)與墨索里尼(右)

▲克羅埃西亞極端民族組織烏斯塔莎領袖(左)與墨索里尼(右)

南斯拉夫在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中度過了二十與三十年代,付出了包括一位國王和一位總理的代價。

斯洛維尼亞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這些激進的政治活動,但不滿情緒在國內仍然嚴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攻佔南斯拉夫全境。粉碎了南斯拉夫的第一次聯合,卻短暫消弭了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二戰期間,南斯拉夫的權力逐漸轉移到了南斯拉夫共產黨的領袖鐵托和它的游擊隊之中。

裝備精良的南斯拉夫游擊隊

▲裝備精良的南斯拉夫游擊隊

南斯拉夫游擊隊在蘇聯的主要支持下解放了貝爾格萊德,並將德軍最終驅離南斯拉夫全境,並在戰後眾望所歸之下建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超越民族主義的社會主義成為了國家的主導思想。

不同於其它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鐵托的南斯拉夫拒絕史達林的控制,採取了不結盟戰略,積極建設經濟,同時與東西方保持交流溝通。

鐵托(中)出席不結盟國家會議

▲鐵托(中)出席不結盟國家會議

斯洛維尼亞作為南斯拉夫工業的核心地區,再次獲得了經濟的大發展,工業化程度大幅加深。以煤炭加工為主的重化工業以及橡膠加工成為了當地最重要的產業。南斯拉夫的汽車製造也主要集中在斯洛維尼亞。

至1975年,斯洛維尼亞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是塞爾維亞的兩倍。斯洛維尼亞地區的民眾生活接近奧地利義大利北部的水平。

前南斯拉夫各地經濟能力示意圖(1975年)顏色越綠代表越發達,越紅代表越欠發達

▲前南斯拉夫各地經濟能力示意圖(1975年)顏色越綠代表越發達,越紅代表越欠發達

然而,進入1970年後,由於石油危機,南斯拉夫的經濟陷入了困境,發展逐漸停滯,民眾不滿逐漸上升。

石油價格暴漲

▲石油價格暴漲

1980年5月4日,鐵托去世。在一場盛大且罕見的東西方政要同時出席的葬禮之後,南斯拉夫的民族主義火藥桶被點燃了。

鐵托時期,塞爾維亞雖然是國內第一大民族,但鐵托卻是克羅埃西亞人。鐵托堅持在南斯拉夫境內打壓塞爾維亞族,並將一定的塞族人分配到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等自治區內,意圖分而治之

鐵托死後,常年躊躇不前的經濟讓各族都看不到國家前進發展的未來,各族紛紛開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盤,甚至謀求自身的獨立。

東西「同框」的鐵托葬禮

▲東西「同框」的鐵托葬禮

在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南斯拉夫的第一大民族—塞爾維亞人重新開始活動,向各加盟共和國發難,謀求塞爾維亞對南斯拉夫的主導權。這種訴求被稱作大塞爾維亞主義

大塞爾維亞主義動員分佈在南斯拉夫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塞爾維亞人在各自的加盟共和國尋求民族自決權。

這激活了塞爾維亞人的自豪感。各加盟共和國中的塞族人被這種情緒動員起來,走上街頭,闡述合理訴求。在塞爾維亞加盟國的暗中支持下,這種行為變得愈演愈烈。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族的矛盾衝突不斷加深。

大塞爾維亞主義者,「老米」 米洛舍維奇

▲大塞爾維亞主義者,「老米」 米洛舍維奇

1990年前後,伴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南斯拉夫的火藥桶最終點燃。當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米洛舍維奇在塞爾維亞社會黨兩次直選連任後,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也選出了各自的民族主義總統,直接導致了內戰的爆發。

斯洛維尼亞在這場內戰中是幸運的。當斯洛維尼亞於1991年宣佈獨立時,雖然南斯拉夫人民軍到達了首都盧布爾雅那,但由於斯洛維尼亞實在離塞爾維亞遙遠,且塞爾維亞更希望全力應對克羅埃西亞人,僅僅十天,戰爭便結束了。

斯洛維尼亞邊境的南斯拉夫人民軍坦克

▲斯洛維尼亞邊境的南斯拉夫人民軍坦克

然而,它的南方天主教鄰居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展開了一場長達四年,數萬傷亡的南斯拉夫內戰。更南方的塞爾維亞則是經歷包括科索沃戰爭在內的長期戰爭,直至今日仍然沒有走出分裂主義的陰雲。

天主教的信仰,接近中歐的文化,發達的經濟和平滑的獨立,這四大要素讓斯洛維尼亞在獨立以後迅速的融入了西歐社會,並最先滿足歐盟對國家發展程度和政府組織方式的要求,於2004年正式加入歐盟,成為第一個加入歐盟的前南斯拉夫加盟國。

斯洛維尼亞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斯洛維尼亞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時至今日,斯洛維尼亞的人均GDP位列全球34名,高達三萬兩千美元,發展程度放眼全球名列前茅。

然而,斯洛維尼亞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獨立之後,以工業立國的斯洛維尼亞不再能夠享受昔日南斯拉夫南方落後地區的廉價原料。斯洛維尼亞的經濟發展程度相較同樣體量的奧地利和瑞士也不具備優勢。

製造業雖然仍然在斯洛維尼亞的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約總產值的五分之一),但面對北方德國奧地利的競爭壓力,製造業只能逐漸轉型為歐洲他國製造業的零配件供應商。

加入歐盟後更自由的人員流通讓眾多人才出走西歐追尋更高的收入,導致當地人才的流失

斯洛維尼亞得橡膠廠

▲斯洛維尼亞得橡膠廠

不論怎樣,今天的斯洛維尼亞已經完全同歐洲接軌,昔日的南斯拉夫印記愈發黯淡。

克羅埃西亞追隨斯洛維尼亞的步伐,在斯洛維尼亞加入歐盟後的第九年也就是2013年加入歐盟,在今年向歐盟開放邊境並加入歐元區。但克羅埃西亞人均GDP僅有1.7萬美元,遠落後斯洛維尼亞(3萬美元)

兩國的地理位置

▲兩國的地理位置

塞爾維亞的情況則大不如前。人均GDP僅9000美元,遠低於中西歐地區。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在歐洲依然外交孤立,加入歐盟遙遙無期,科索沃的分離問題至今懸而未決,戰爭的陰雲揮之不散。

橫向對比之後,南斯拉夫最發達的國家這一稱號對斯洛維尼亞來說,確實是實至名歸。

斯洛維尼亞的布萊德湖

▲斯洛維尼亞的布萊德湖

長期作者|項斯騰

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專業在讀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相關文章

波黑,為什麼一個國家有三個總統?

波黑,為什麼一個國家有三個總統?

波黑三總統 作者|鷦鷯君 責編|Thomas 如果說巴爾幹半島是歐洲的「火藥桶」,那巴爾幹小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黑)算得上是這桶火...

波黑國歌,為什麼沒有歌詞?

波黑國歌,為什麼沒有歌詞?

無歌詞國歌 作者|霈霖 責編|Thomas 2021年結束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給全世界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運動員們的矯健身姿外,還有頒獎...

俄羅斯的鐵飯碗還能吃多久?

俄羅斯的鐵飯碗還能吃多久?

NO.2218-俄羅斯的鐵飯碗 作者:正則靈均 校稿:金槍魚 / 校稿:朝乾 / 編輯:金槍魚 俄烏開戰後,歐美等國對俄羅斯啟動經濟、金融、...

俄羅斯,鐵飯碗還能吃多久?

俄羅斯,鐵飯碗還能吃多久?

俄羅斯的鐵飯碗 作者:正則靈均 校稿:金槍魚 / 校稿:朝乾 / 編輯:金槍魚 9月26日,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海底管道「北溪1號」和...

這裡一旦爆炸,將非常危險

這裡一旦爆炸,將非常危險

NO.2309-巴爾幹半島 作者:無夢 校稿:朝乾 / 編輯:金槍魚 對於「波黑」這個國家,相信很多人都沒什麼印象。 但若是提起「薩拉熱窩」...

科索沃,是歐洲最年輕的「國家」嗎?

科索沃,是歐洲最年輕的「國家」嗎?

科索沃獨立 作者|碧落清遙 責編|Thomas 在如今的世界政治舞臺上,除主權國家外,還有一些未獲得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政權。比如巴勒斯坦、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