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11:1937年12月4日,廣西路南京路口南望,右側近處是偉大綢緞局(南京路711號廣西路口),左側有洽昌祥西服號(廣西路346號)

圖112:1937年12月4日,廣西路近南京路口,偉大綢緞局東側門口

圖113:1937年12月4日,南京路近廣西路口。在無名氏中國人仍炸彈之後,日本士兵在察看受傷同伴的傷勢
1937年12月4日,日軍在上海公共租界舉行所謂「勝利遊行「(詳見《海上舊夢影痕(五)》之圖43),但遊行隊伍途經南京路廣西路口時,有一無名氏中國人向日軍隊伍扔了一顆炸彈。炸彈在日軍卡車邊爆炸,隊伍出現了混亂(圖113,炸彈爆炸之後,日本士兵在察看受傷同伴的傷勢)。正在執勤的警察將扔炸彈中國人當場擊斃。事發後,日軍隨即對南京路廣西路口這一片區實施戒備(圖111),在街上架設了機關槍哨位,並勘查事發現場(圖112,一日軍官用粉筆在扔炸彈者和向他開槍的警察位置上畫圈後,正在測量炸彈在地上滾動的距離)。
偉大綢緞局,位於南京路711號廣西路口(圖111),於1936年9月20日開幕,由社會局潘局長行揭幕禮,並有袁美雲、顧蘭君剪綵。1942年12月,遷至天津路195弄集益裡54號營業。

圖114:1937-1949年間,桑德拉·卡萊爾·福爾曼(Sandra Carlyle Forman)在九江路江西路口聖三一堂花園內

圖115:1937-1949年間,桑德拉·卡萊爾·福爾曼(Sandra Carlyle Forman)在九江路江西路口聖三一堂花園內,背景是禮和洋行大樓
美國攝影記者哈里森·福爾曼(Harrison Forman,1904-1978年)跟台灣攝影師張才(1916-1994年)一樣,外出街拍順帶陪夫人逛街,鏡頭裡還時有其夫人出現。片中福爾曼夫人與正在喂鴿子的阿三攀談。1937-1949年間,哈里森·福爾曼在上海拍攝了近3000張黑白照片,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好多珍貴鏡頭。1987年,福爾曼夫人將這些照片捐獻給了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圖書館。

圖116:1906年,泥城浜北段東岸護城路(北京路至蘇州河段),大英自來火房辦公大樓、儲氣罐

圖117:1918年,英文版《上海地圖》(《北華捷報》版)截圖,英商上海煤氣有限公司

圖118:1906年,片子左側從蘇州河南望泥城浜上木橋,木橋西堍北泥城浜路(北京路至蘇州河段)有英商上海煤氣公司廠區,橋東堍護城路有煤氣公司儲氣罐、公司辦公大樓

圖119:1941年12月,泥城橋英商上海煤氣公司門口,日海軍陸戰隊。柏原英一攝
1862年,英商上海自來火公司登報招股,計股本10萬兩,每股100兩。次年公司正式成立,初名「大英自來火房」(Shanghai Gas Co.),並在泥城浜北段(北京路至蘇州河段)西岸購地約14餘畝越界建廠(圖117)。1865年,煤氣廠正式供氣,試用新生產的煤氣燈。同年10月,煤氣公司主動提出,免費在南京路上安裝十根煤氣燈柱和托架。作為一次嘗試,將為英大馬路(外灘至河南路段)最狹窄的路段提供照明路燈,因為此處馬車交通量最大。1882年,工部局決定租界內街燈起用電燈(上海電光公司的電燈費用為煤氣燈的3倍多),煤氣廠營業額因此大受影響。1900年12月,公司在香港登記註冊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煤氣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Gas Company.,Ld.)。至1930年代中期,該司使用者增至13,384戶,而每立方英尺煤氣收費僅二元八角五分。1934年2月,上海煤氣公司楊樹浦新廠落成(楊樹浦路2524號),同年3月西藏路西側原煤氣廠停產,後拆除設備,地皮分塊售出。
圖118為英商上海煤氣公司全貌,片子左側可見泥城浜北端的木橋(宣統二年商務版《實測上海城廂租界圖》中此橋無標識橋名),由此向南,泥城浜上依次還有四座橋:北泥城橋(北京路口)、中泥城橋(白克路口)、泥城橋(南京路口)、南泥城橋(北海路口)。1914年10月24日,工部局封閉泥城浜河道,次月開工填塞泥城浜;1915年,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至北京路段填築完畢,定路名為西藏路,而北泥城橋迤北至蘇州河一段尚未填築;1918年,西藏路(愛多亞路至蘇州河段)貫通,全路段為瀝青路面。填浜闢築西藏路後,泥城橋皆消失,但它作為片區地名口口相傳,並流傳至今。
1941年底,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帷幕。隨即,日軍開進上海公共租界實施軍管,全面接管原由英、美等國經營的電力、交通、通訊、煤氣(圖119)、自來水等公共事業公司(工廠)。孤島淪陷。《申報》(1942-03-30,第6版)報道如下:
「自四月一日起,上海區內一切協約國商行,其管理權不能留交協約國人掌握者,即將由日商與中日合辦之商行接辦……太平洋戰事開始時,華中日本陸海軍當局即接管華中各協約國企業,後於去歲十二月二十三日,上海區內日本陸海軍司令聯合布吿,決定由與亞院華中連絡部長官,負責監督一切未經陸海軍接管之協約國企業,以是華中連絡部決定自四月一日起,以上述各協約國企業(包括上海之工廠)之管理權,委託華中振興會社系合辦會社及日商會社數家接管。
茲將各該企業名稱暨接管方式分別錄下:
事業名 國籍 管理形態 管理人或經營者
上海電話公司 美 另定 華中電氣通訊公司
中國電氣公司 美
上海電力公司 美 委託經營 華中水雷股份有限公司
滬西電力公司 美 委託經營
上海自來水公司 英 委託經營
上海瓦斯公司 英 委託經營 上海瓦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電車公司 英 委託經營 華中都市汽車股份有限
中國公共汽車公司 美 設置管理人
………..「

圖120:1941年12月,日軍進入蘇州河南岸的公共租界,實施軍事管制
片中日軍在南京路上實施軍管,一支公共租界的防軍正在撤離。路上商鋪全部關門打烊,市民都躲進家裡了。片中商鋪有:上海舊貨商店(762號)、時新花紙公司(760號)、鴻翔公司(750號)、福祿壽食品店(748號)。
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本總領事到工部局會見了總董李德爾、副總董、董事明思德博士(美籍)和總裁兼總辦等人,並向總董遞交一份信函,內容如下:
「謹啟者:茲因駐上海地區日本陸海軍總司令之要求,謹通知如下:
鑑於日本與美英兩國之間已呈戰爭狀態,因此從今以後必須派遣日本軍隊進駐公共租界,以符合該地區的軍事要求。採取上述步驟時,日本軍事當局注意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對維護廣大民眾福利所負之重任,在租界內之軍事活動,將減少到軍事上絕對必須的最低限度。茲保證日本當局將盡量不吝給予工部局需要之幫助。因而,要求工部局照常克盡其責為租界謀福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