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籍的民族:羅興亞人,為什麼成為緬甸的「全民公敵」?

羅興亞人問題

羅興亞人問題

作者|碧落清遙

責編|Thomas

緬甸擁有130餘個民族,佔6成人口的主體民族緬族與其他民族相處的並不融洽,20世紀60年代至今,緬族人建立的軍政府與民族地方武裝劍拔弩張。

緬甸的族群構成

▲緬甸的族群構成

緬甸同時又是一個佛教國度,佛教徒在5500萬人口中佔據9成。但居住在緬甸的約70萬羅興亞人卻不在其中,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就連國民身份不被緬甸政府承認。

當談及宗教時,反對軍政府的人們卻能以佛教徒的身份團結起來,他們不再「佛系」,一次次掀起驅逐羅興亞人的浪潮。

驅逐羅興亞人這一問題上,緬甸主流社會保持高度一致。

緬甸劃分的八大族群

▲緬甸劃分的八大族群

隨著21世紀緬甸民主化的推進,民選政府在羅興亞問題上依然強硬,看似平和的佛教徒,不惜對羅興亞人舉刀相向,羅興亞武裝也對佛教徒施加報復。

百餘萬羅興亞人被迫逃往孟加拉等國,他們無法接受教育,得不到足夠的醫療,在一座座髒亂的難民營中沉淪。

被拋棄的羅興亞人

▲被拋棄的羅興亞人

關於羅興亞人的來歷,穆斯林堅稱自己是阿拉伯人、印度等民族與緬甸當地土著的混血後裔,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居住千年之久。

佛教徒則指責羅興亞人是近代才出現的「外來者」,從不是緬甸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羅興亞人究竟是不是緬甸的土著民族之一?佛寺遍地的國度為何要對羅興亞人舉起屠刀?

一、阿拉乾的羅生門

截至2020年,生活在緬甸境內的羅興亞人約為70萬,在緬甸5500萬人口規模中僅佔1.2%。而佔據人口65%的緬族才是緬甸的主體民族。

緬族的祖先是古羌人的一支——白狼羌。公元7世紀吐蕃崛起,白狼羌被迫從青藏高原南下,來到如今的緬甸中部地區。

緬甸及周邊地形圖

▲緬甸及周邊地形圖

白狼羌在土壤肥沃的伊洛瓦底江流域定居下來,他們與當地土著結合發展成緬族。

隨著實力的增強,緬族在11世紀建立蒲甘王朝並皈依佛教,梵音鐘聲,緬族人的首都成為那個時代緬甸的精神高地。

薩爾溫江、若開山脈、撣邦高原等自然地形為分界,除緬族人佔據的「C位」,伊洛瓦底江流域四周居住著撣、孟、克倫等民族。

蒲甘古城

▲蒲甘古城

就在緬族的佛教王朝出現在伊洛瓦底江兩岸的時候,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在8世紀隨著商人的腳步來到南亞。

雖然印度教在南亞次大陸根深蒂固,但孟加拉位於河網密佈的恆河下游,經濟發達、文化交流頻繁,孟加拉逐漸變成了伊斯蘭教在南亞傳播的橋頭堡,穆斯林成為緬甸西側的鄰居。

伊斯蘭教的傳播

▲伊斯蘭教的傳播

按照羅興亞人的說法,其祖先就是在伊斯蘭教向東傳播的過程中,東來的阿拉伯、突厥商人與當地的孟加拉人及少量的緬甸西部土著混血而成。

12世紀後,東孟加拉地區基本伊斯蘭化。孟加拉肥沃的土地讓人口不斷膨脹,隨著土地資源緊張,一些孟加拉穆斯林向東遷徙進入阿拉幹王國(緬甸若開)。

若開山脈

▲若開山脈

南北走向的若開山脈由孟加拉延伸而來,為孟加拉移民提供了一條天然的遷徙走廊。山脈同時將阿拉干與緬族王朝隔離開來。

13世紀的阿拉幹王國

▲13世紀的阿拉幹王國

到14世紀初,阿拉幹王國境內已有近萬人的穆斯林移民。包括商人、教士、農民,他們為阿拉幹帶來了知識和財富,得到阿拉幹國王的禮遇。

1364年,在蒲甘王朝被元朝大軍滅亡半個多世紀後,緬族人利用中國元明易代之際,建立了第二個緬族政權——阿瓦王朝

1406年,阿瓦大軍入侵阿拉幹。國王蘇蒙逃往鄰近的孟加拉,受到孟加拉穆斯林王公的庇護。此後23年間,蘇蒙一直僑居在孟加拉。

1421年,阿瓦與鄰國勃固長達40年的戰爭告一段落。這場戰爭嚴重損耗了阿瓦的國力,蘇蒙看到復國的希望。

他以向孟加拉稱臣為條件,得到孟加拉王公提供的穆斯林軍隊。至次年,蘇蒙收復了阿拉幹全境。

阿拉幹復國

▲阿拉幹復國

雖然仍保持佛教信仰,但感念於孟加拉人的支持,蘇蒙給自己取了伊斯蘭教名蘇萊曼。大量隨他征伐阿拉乾的穆斯林得到重用。

在孟加拉23年的生活也讓蘇蒙傾慕孟加拉——伊斯蘭文化,他甚至模仿孟加拉人的官僚架構,熱情歡迎穆斯林進入他的宮廷。

在阿拉幹語中,穆斯林被稱為Rohang,這個名詞在二戰後演變成了羅興亞(Rohingya)。

蘇蒙去世後,其繼任者撕毀了與孟加拉的盟約。由於緬族人的政權過於強大,為了壯大自身實力,阿拉幹人將矛頭指向孟加拉人。

信仰佛教的阿拉幹大軍與孟加拉的穆斯林大軍幾經搏殺,雙方的戰爭一直持續到17世紀,孟加拉人的吉大港(今孟加拉國第二大城市)幾度被阿拉幹大軍攻破。

吉大港靠近緬甸

▲吉大港靠近緬甸

在戰爭中,雙方的文化、人員交流並未中斷。更多的穆斯林遷居到阿拉幹境內,到18世紀初其族群規模已近10萬人。

18世紀中葉,隨著緬族建立的貢榜王朝崛起,以及英國打贏普拉西戰役控制了孟加拉,阿拉乾的地緣局勢急劇惡化。

自1752年立國後,貢榜王朝僅用10餘年時間就橫掃緬甸。不僅在1765年的對清戰爭中與八旗打的有來有回,甚至在1767年鯨吞了鄰國泰國。

1767年的中南半島

▲1767年的中南半島

阿拉幹雖地處僻遠,仍沒逃過貢榜君主的目光。1785年,貢榜王儲親率大軍攻陷阿拉幹王國首都妙烏。

貢榜君主沒有阿拉幹人那般「佛系」,生活在阿拉乾的穆斯林被看作不被接受的異教徒,遭到貢榜軍隊無情的屠戮和驅逐,約7萬穆斯林被殺或失蹤,3.5萬穆斯林逃回孟加拉,緬甸西部的穆斯林群體基本上被一掃而空。

畫作中18世紀的阿拉幹

▲畫作中18世紀的阿拉幹

二、黑水漩渦

吞併阿拉幹後,緬甸貢榜王朝與孟加拉接壤。19世紀初,英國駐威廉堡管轄區總督(管轄孟加拉,駐地在加爾各答)多次遣使赴緬,要求緬甸不得與英國殖民勁敵法國合作、對英國開放港口、允許英使駐留緬甸首都。

緬王對此未置可否,雙方圍繞著曼尼普爾、阿薩姆等地的控制權矛盾愈發加深。1823年,英國在孟加拉與緬甸邊界上派駐軍隊,素來以地區霸主自居的緬甸不能忍受英國這種「不友好」的舉動。

1824年,緬軍拔除了英國駐軍點。英軍集結起1.1萬英印軍隊,從海路突襲了阿拉幹海岸和緬甸第一大城仰光。

第一次英緬戰爭

▲第一次英緬戰爭

正如1802年出使緬甸的英使坎寧所言,「緬甸已經衰落,不知曉英國的強大實力」。英軍相繼佔領了盛產稻米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德林達依海岸,且逆伊洛瓦底江而上,威脅緬甸首都阿瓦。

緬軍奮力而戰仍無法戰勝英國,被迫簽署了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楊達波條約》,割讓阿拉乾和德林達依給英國,賠償100萬英鎊。

1840年的局勢

▲1840年的局勢

看到了緬甸的虛弱,英國人於1852年再度入侵,佔據了緬甸最富庶的下緬甸(緬甸南部),英國在此成立緬甸省將其併入英屬印度

富饒的孟加拉是英國進入南亞的橋頭堡,英國充分發展當地農業,孟加拉人亦被當做地緣工具流動到鄰近的英國殖民地。

英國殖民征服緬甸

▲英國殖民征服緬甸

下緬甸土壤肥沃,稻米種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英國從孟加拉吉大港地區引入大量穆斯林,鄰近孟加拉的阿拉幹成為穆斯林最主要的落腳地。這批移民被緬甸佛教徒稱為孟加拉人(Bengali)或吉大港人

最早的穆斯林是季節性移民,稻米收穫季結束後,他們大都會返回孟加拉。

英國人在殖民地慣用「以夷制夷」的統治策略,穆斯林在緬甸沒有深厚的根基,很難反抗英國的統治,英國藉此拉攏穆斯林移民壓制緬甸佛教徒。越來越多的穆斯林移民選擇在阿拉幹購地置產,定居下來。

1860年的緬甸

▲1860年的緬甸

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徹底吞併了緬甸。英屬印度總督派駐緬甸省督統治該地。

英屬印度人口多為印度教徒。在印度教教義中,東側的孟加拉灣被稱作「黑水」,一旦跨越將喪失自己的種姓身份,因而印度教徒移居緬甸的人數有限。

孟加拉穆斯林沒有類似宗教負擔,且地理上鄰近緬甸,他們源源不斷地來到人少地肥的阿拉幹谷地。

據1872年英國的人口統計,阿拉乾的穆斯林人口約為6萬,這一數值在1922年增長到22萬,穆斯林佔阿拉幹人口的40%。

在阿拉幹首府實兌城內,穆斯林佔比更是高達60%。英國駐阿拉幹移民官斯瑪特曾記錄「阿拉幹人被來吉大港的穆斯林移民擠出了家園」。

英軍中的印度土兵

▲英軍中的印度土兵

在英國的扶持下,一些穆斯林兼併佛教徒的土地,他們在成為大地主的同時,驅使緬甸人為他們勞動。失去土地的緬甸人進入城市,與城市中的穆斯林工人產生更大的摩擦。

1930年,在緬的穆斯林碼頭工人舉行罷工,碼頭轉而僱傭緬甸工人。罷工結束後,僱主認為穆斯林在碼頭的工作更為嫻熟,轉身辭退了緬甸工人。

緬甸人的怒火被點燃,他們四處襲擊穆斯林移民,數百名穆斯林工人被殺,大量清真寺和印度教寺廟被燒燬。

仰光大街上的英軍

▲仰光大街上的英軍

這只不過是穆斯林移民和緬甸人衝突的一個縮影。20世紀30年代,隨著緬甸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最終在1937年將緬甸劃出英屬印度,成立英屬緬甸。

這沒有阻止穆斯林繼續遷往阿拉乾等地,這招來了緬甸民族主義者更大規模的襲擊,當時的緬甸流傳著一首歌謠「印度人搶走了我們的錢財和女人,他們的目的是滅絕我們的族人」。

在「我緬人黨(We Burmans Movement)」的領導下,緬甸民族獨立派喊出了「緬甸屬於緬甸人」的口號,日後帶領緬甸獨立的昂山將軍就是該黨成員。

昂山

▲昂山

1942年1月,日軍以泰國為基地入侵英屬緬甸。日軍總兵力近8萬人,英國駐防緬甸的僅為英印第17師,根本無力抵抗日軍。至當年5月,日軍基本控制緬甸全境。

為防備日軍由緬甸入侵印度,英軍組織了一支由孟加拉穆斯林組成的「V支隊」,他們被派往緬甸執行偵察任務。

V支隊潛回阿拉幹後卻大肆摧毀佛教徒的佛寺村莊,至1945年二戰結束,約10萬緬甸佛教徒死在了V支隊的槍下。

侵緬日軍

▲侵緬日軍

1945年英軍重佔緬甸後,阿拉幹北部已盡是穆斯林聚居區,當地佛教徒村莊盡數被毀。形成了「北穆南佛」的格局。

二戰結束後,實力衰退的英國無力維繫其龐大的殖民地。1947年,頗具威望的昂山將軍與緬甸各派系、各民族協商簽署了《彬龍協議》,各方同意組成同意獨立的緬甸。

1948年1月4日,緬甸宣佈獨立。當佛教徒們歡天喜地的慶祝國家獨立的時候,羅興亞人的悲劇史也就此拉開帷幕。

昂山與彬龍協議

▲昂山與《彬龍協議》

三、浮屠之血

二戰後,緬甸的孟加拉穆斯林後裔以羅興亞(Rohingya)作為本民族自稱。在昂山將軍的設想中,穆斯林移民的族群地位將被承認,也確實有4名羅興亞人當選議會議員。

緬甸獨立的同時,英屬印度分解為印度巴基斯坦兩國。東孟加拉地區因是穆斯林聚居區,加入了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

獨立之初的緬甸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人均GDP也排在亞洲前列。羅興亞人認為如果不是穆斯林的辛苦勞作,緬甸斷不能取得如此成績。

緬甸將緬族居住的地區被劃為7個省,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被劃為7個邦。

少數民族的七個自治邦

▲少數民族的七個自治邦

羅興亞人要求將他們生活居住的若開邦北部(緬甸獨立後,將阿拉幹改名為若開)併入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再不濟也要成立一個屬於穆斯林的民族邦,當地的佛教徒官員都要撤走。

緬軍乾脆消滅了激進的羅興亞人武裝。經此一鬧,緬甸政府推翻此前說法,不再承認羅興亞人的緬甸法定民族身份,開始以孟加拉人吉大港人來稱呼他們。

羅興亞難民

▲羅興亞難民

20世紀50年代,緬族把控的中央政府推行「大緬族主義」,企圖同化和控制少數民族。為求自保,緬甸各民族相繼成立了民族武裝。

文官政府在對抗民地武的問題上十分虛弱,1962年,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奈溫發動政變,建立軍政府。

軍政府在政治、軍事、經濟多方面對不聽話的少數民族「重拳出擊」。在緬軍的不斷打擊下,羅興亞人的獨立意識漸漸降溫。

奈溫

▲奈溫

事情在70年代發生轉折。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擊敗並肢解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獨立。這刺激了羅興亞人,沉寂許久的武裝運動再度燃起。

作為回應,奈溫政府一方面鎮壓羅興亞人,同時推行公民身份卡,羅興亞人僅能領到外國人身份卡,這導致羅興亞人無法接受教育,工作機會也被限制。

羅興亞人聚居在若開邦北部(紅色)

▲羅興亞人聚居在若開邦北部(紅色)

1977年,軍方以「搜捕非法移民」為口號,發動「龍王行動」,對羅興亞人聚居區展開為期6個月的清剿。大量羅興亞人被逮捕,他們的村莊也被燒燬。

雖然軍政府在經濟建設上乏力,但當軍方號召選民登記入冊並「檢舉非法移民」時,緬甸佛教徒們大為擁護。

在他們看來,所謂的羅興亞人就是那些曾剝削壓迫他們的孟加拉穆斯林後裔,他們壓根不應該出現在緬甸的土地上,龍王行動致使約20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國

被焚燬的羅興亞村莊

▲被焚燬的羅興亞村莊

龍王行動不是羅興亞人苦難史的終章,1982年,奈溫政府頒佈新的公民法,要求公民提供其家族在1823年第一次英緬戰爭前就居住在緬甸的證明。絕大多數羅興亞人都是英國入侵緬甸後遷來的,顯然無法提供此類證明。

羅興亞語是在孟加拉語基礎上,融合緬語若開方言的一種語言,但也不被緬甸政府承認。奈溫在公民法頒佈大會上講道:

「人道主義的前提是不威脅我們自己的安全……在決定國家命運的時候,我們要堅決地把他們(非緬甸公民)排除在外」。

1988至1992年,隨著奈溫離任、新任軍政府班底組建,軍方強徵羅興亞人土地、制定了種目繁多的稅項,這引發第二輪逃亡潮,約25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國。

羅興亞人演變成孟緬國際問題

▲羅興亞人演變成孟緬國際問題

進入21世紀,隨著通訊媒介的發展以及緬甸民主化進程的推進,羅興亞問題被放大,衝突的頻率和烈度不斷提升。

為了維繫統治,緬甸軍方屢屢將矛頭對準羅興亞人,藉此轉移社會矛盾。諸如羅興亞民族軍羅興亞救世軍組織也愈發頻繁的襲擊緬甸軍方目標、村鎮佛寺。僅2012至2017年間,雙方就爆發了9輪大規模衝突,波及緬甸全國多地。

2017年8月,羅興亞救世軍對若開邦的30餘個軍警哨所發動襲擊,軍政府隨即對羅興亞人居住區發起清剿。

緬甸若開邦

▲緬甸若開邦

72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馬來西亞等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責此為「教科書式的種族清洗」。

緬甸軍政府認為自己的作為無可指摘,他們不承認羅興亞人作為單一民族的存在,更不承認羅興亞人表述的「民族敘事」。

羅興亞人無論是外在的長相膚色,抑或是內在的精神信仰,都與緬甸主流社會大相徑庭。

近代被英國殖民的歷史給緬甸人留下了慘痛的家國記憶,羅興亞人被看做殖民歷史的殘留物,是當初英國人口政策延續至今的惡果,軍政府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羅興亞人融入緬甸。

反對羅興亞人進入緬甸的佛教徒

▲反對羅興亞人進入緬甸的佛教徒

在緬甸民眾看來,羅興亞人本是不應該出現在佛國大地上的異教徒,他們早就應該跟英國殖民者一樣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二戰時穆斯林V支隊點燃的仇恨之火至今仍在燃燒,對待羅興亞人,佛教徒並不認同」放下屠刀「的說法。況且羅興亞人如果迴歸,勢必搶佔當地佛教徒的土地、教育等資源。

時至今日,羅興亞人早已不是緬甸自己的問題。截至2020年,羅興亞人族群規模約180萬,其中130萬生活在孟加拉國幾處擁擠的難民營中。

孟加拉境內的難民營

▲孟加拉境內的難民營

孟加拉國人口約1.8億,羅興亞難民的湧入加重了孟加拉國的人口壓力。況且羅興亞人的受教育水平低下,僅能從事體力勞動,這反倒擠壓了難民營所在地孟加拉國公民的就業機會。

難民營的羅興亞人不被允許學習孟加拉語,而是學習緬語,為日後迴歸緬甸做好準備。

不斷到來的羅興亞難民給孟加拉國帶來巨大壓力,羅興亞人在孟緬邊界做起了人口販賣、武器、毒品走私,加劇了地區局勢的動盪。

孟加拉國軍人管控羅興亞難民

▲孟加拉國軍人管控羅興亞難民

緬甸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季被緬甸人看做反抗軍政府的標杆,受到緬甸民眾擁護的同時,自1989年起昂山素季長期被軍政府軟禁。其也被西方社會看做民主鬥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薩哈羅夫獎等獎項。

2010年,為了緩和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緬甸軍政府解除了對昂山素季的軟禁。昂山素季領導的政黨贏下2016年大選,昂山素季當選緬甸國務資政。

昂山素季和父親

▲昂山素季和父親

然而在對待羅興亞人的問題上,昂山素季卻和軟禁她的軍政府站在一邊,不承認羅興亞人的民族地位及緬甸國民身份,不接受羅興亞難民迴流。

無論軍政府還是昂山素季,佛教徒始終是緬甸的基本盤,在驅逐羅興亞人是毋庸置疑的「政治正確」。

昂山素季為此付出了代價,西方一口氣取消了她的8個民主獎項,她還被告上海牙國際法庭,理由是「支持種族滅絕」

昂山素季到場應訴

▲昂山素季到場應訴

除了孟加拉國,馬來西亞、沙烏地、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家亦接納了數量不等的羅興亞難民

緬甸對羅興亞人的行動惹惱了伊斯蘭國家,嚴重影響了緬甸的國際形象,激進的伊斯蘭組織甚至對緬甸發出了「戰爭威脅」。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要求緬甸保障羅興亞人的人權,而中印等緬甸鄰國支持緬甸妥善解決國內爭端,維護國家穩定發展。

時至今日,緬甸各方仍將羅興亞人看做「人造虛假民族」,民族衝突的記憶總能讓緬甸佛教徒走向極端,一次次將槍口對準羅興亞人;緬甸要與殖民史做切割,軍政府和民主派系要獲得佛教徒的支持,就都必須驅逐異教徒羅興亞人。

逃亡的羅興亞難民

▲逃亡的羅興亞難民

緬甸的佛寺中,不時傳出教誨人們寬恕、憐憫的話語;伊斯蘭的教義中,亦在告誡穆斯林要溫和、要寬容。

被拋棄的羅興亞人,何時才能在緬甸的佛國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歸屬。

哪裡才是家?

▲哪裡才是家?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