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甘願為日本放棄諾貝爾

未必人人都能明白愛因斯坦的科學見解,但他的個人喜好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 —— 喜歡去日本旅行。愛因斯坦曾為遊覽日本,甘願放棄諾貝爾頒獎典禮,除了在東京訪問和演講外,還走遍10多座城市,歷時42天,部分絕非主流景點。他究竟在什麼地方留下了足跡?日本又給他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愛因斯坦的日本之旅,源於一家出版社——改造社的邀請,到日本各地進行了多場演講和實驗示範。遊記以德文輯錄於《愛因斯坦全集》,曾被翻譯成英文《The Travel Diaries ofAlbert Einstein》,令世人得以窺見愛因斯坦作為旅行家的一面。由於他在世時從未打算把遊記公開,所以內容被視為他最真切的想法。

根據記述,行程由1922年10月8日開始,愛因斯坦與第二任妻子Elsa在法國馬賽港登上日本郵輪北野丸,經埃及、斯里蘭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在11月17日抵達神戶。當時神戶為遊客到訪日本的主要門戶之一,愛因斯坦在大批記者簇擁下,受訪半小時方能繼續行程,由學者和德國領事引路,經京都乘坐火車前往東京。

雖則行程匆忙,但愛因斯坦不忘寫下見聞,流露出他對日本的一見鍾情。他形容「日本人樸實、有體面,總體而言深具魅力」,在火車上欣賞「富士山無與倫比的日落風景」,更盛讚「村莊古樸而潔淨、學校校舍優美、土地經悉心開墾」。

作為當紅的科學界明星,愛因斯坦在東京逗留的半個月內,出席任何場合都成為全場焦點。抵達東京翌日,他便開始馬拉松式講學,相對論是必不可少的題目,而負責實時翻譯的理論物理學家石原純,恰恰就是首位把相對論引介到日本的學者。

在公餘時間,愛因斯坦應邀出席各種聚會,如欣賞音樂會、到皇居花園賞花、參與德國大使館晚宴等。想過成為音樂家的愛因斯坦,對音樂和藝術活動頗有興趣,更曾在聚會即席演奏其擅長的小提琴,但對於部分應酬卻坦言「心累」。他形容在大使館與「外交官和其他大人物」共進晚餐,過程「無聊又苦悶」。

完成講學任務後,愛因斯坦在 12月2日離開東京,開始遊歷日本各地。他先乘坐火車北上仙台,遊覽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其後轉到栃木縣日光,參觀昔日德川家族與幕府聖地日光東照宮,他雖然讚揚其建築裝飾精美,卻也認為「有點過了頭」。

對於日式藝術,他自有一套獨到見解。他形容中國佛教元素之於日本原始藝術,「有如巴洛克藝術般」過分矯飾,真正展現日本民族靈魂的藝術,應當純粹而樸實,所以相比雕欄玉砌的日光東照宮,名古屋的熱田神宮更符合愛因斯坦的品味。

他形容熱田神宮「有優雅、光滑的木結構,樸實無華,空洞的亭子是靈魂安身之所」,他對奈良寺廟群、琵琶湖邊的園城寺同樣讚歎不已,甚至稱「京都御所庭院是我見過最雅緻的建築之一」。

愛因斯坦在途中結識不少日本人,慕名拜訪的除學者和學生外,還有詩人、畫家和地方政要,但他對日本人印象不但未有轉差,反而讚譽有加。「在日本,我更喜歡和日本人打交道。他們的氣質與義大利人相似,但更加精緻,仍舊沉浸在自身的藝術傳統當中,毫不緊張,又充滿幽默感」。對於日本女性,他又形容「非常精緻、美得像花朵」。

行程在12月29日到達尾聲,愛因斯坦用大半個月時間,由仙台走到福岡,以當時的鐵路技術而言,行程安排確實有點緊湊。聖誕節當天,他在福岡參與晚宴後,晚上又趕赴門司港,在當地的基督教青年會(YMCA)參與聖誕派對,為兒童演奏小提琴。他在遊記中直言累得「如行屍走肉」。

依依不捨的愛因斯坦曾經感嘆:「人間再沒有其他民族有如此純潔的靈魂,你不能不愛上和佩服這個國家。」只是,不出10年,自由開放的大正時代結束,日本的純樸精神將會由軍國主義取代,愛因斯坦也因為納粹主義而流亡海外。

對於如何剎停日本的戰爭機器,愛因斯坦深信經濟制裁行得通,一個半月的學術交流和旅遊經驗,顯然不夠他了解這個國家的政治。諷刺的是,其物理定律E = mc²催生的終極武器原子彈,最後毀了他曾經遊歷的日本城市廣島。

原爆之後,擁護人道主義的愛因斯坦陷入自責的輪迴,或者正是日本在他心目中的特殊位置,間接促使他在臨終之年公開反核的立場。

EN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