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弄堂裡的太極旗: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

老弄堂裡的太極旗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

知子羅

1945年9月2日,東京灣的密蘇里號軍艦上,在來自二戰中各個國家代表的注視下,一個腿腳不便的日本人拖著自己的柺杖緩緩走上前,在《降伏文書》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重光葵。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韓國本身是作為日本的殖民地而成為法西斯勢力範圍,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派出一個代表參加這樣的儀式。但是,每當韓國人說起這段史事的時候,都會津津樂道的指著重光葵的柺杖說:「這就是我們韓國的脊樑骨!」如果要解釋清楚這一切,還需要把我們的鏡頭拉回上海。

日本受降儀式上的重光葵(手扶柺杖者),他手裡的柺杖被稱之為韓國的脊樑骨

1910年,日本接受大韓帝國皇帝的「禪讓」,不費吹灰之力完成了所謂的日韓合併,成為朝鮮半島的真正的統治者,日本的把戲矇蔽了國際勢力,但是在韓國國民眼中,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欺詐,而日本所詐騙去的,是他們至高無上的祖國和民族獨立。1919年在遭受巴黎和會的刺激和致力於韓國獨立的高宗暴斃後,韓國人發動了自己的「五四運動」,3月1日,愛國學生和群眾,紛紛走上街頭,喊出「大韓獨立萬歲」的口號向日本殖民者施壓,但很快,日本的軍隊就用武力彈壓了這場愛國民主運動,許多活動領袖被迫流亡外國,而這其中上海成為了他們的首選之地。彼時的上海不僅僅是遠東的中心,更是匯聚了多種文化和各國政要的重鎮,在這裡不但可以得到同情韓國革命的中國友人支持,也更容易得到國際的一些援助,所以,上海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地位,成為了流亡韓國人的不二之選。

4月10日,韓國志士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在位於上海法租界的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22號召開了第一次國民代表大會,來自韓國各地29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決定成立大韓民國臨時議政院作為最高民意機關。次日,臨時議政院又馬不停蹄召開了第一屆會議,對國體和國家機構進入深入討論,這次會議通過了《大韓民國》臨時憲章,在這部簡單的憲法裡,用十條搭建了一個現代國家的框架,它明確指出,韓國要廢除君主制而採用共和制,也規定了人人生而平等、服兵役、納稅等義務和權力,可以說,現在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韓國,其民主和法治精神,就是在上海這片沃土之上孕育的。在這次會議上,擁有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的李承晚被推舉為執政官,雖然後來他的一意孤行和過分親美使得朝鮮半島爆發了手足相殘的內戰,但當時45歲的他,擁有廣袤的國際視野,也多次親自操刀學生運動,完全是韓國民族運動的主心骨。

會議選舉出的國務院合影

會議選舉出的國務院合影

會議結束後,李承晚率領臨時政府不斷和租界的實際負責人法國公董局斡旋,終於得到了合法席位,並爭取到辦公地點。4月17日在霞飛路321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這群韓國志士沒有想到的是,兩年後,另一個民主運動團體在他們背後的那棟不起眼的寓所裡也召開了一次開天闢地的大會議,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這一點上,新中國和韓國都是從這裡揚帆起航的。

民國時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門口站有國軍衛兵

民國時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門口站有國軍衛兵

實際上在最初幾年,臨時政府只是一個「皮包公司」,沒有什麼實際舉措,甚至連革命道路和立國思想都沒有系統的認識,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中共早期領導人張國燾回憶,他曾經在上海專門拜訪過臨時政府,當時擔任臨時政府外務總長的金奎植表示,他希望能與中國的社會主義者合作,打通與莫斯科的關係,從而推翻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而李承晚則明確表示只有依靠美國,才能將韓國解脫苦海。爭取獨立這件事情上,兩派在武裝革命和外交演變之上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早年的臨時政府並不如意,許多締造者紛紛離開臨時政府,而李承晚本人也在1921年5月離開了上海前往美國。

1926年地圖中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周邊一帶

1926年地圖中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周邊一帶

此後直到一個叫金九的男人出現才改變了局面。1926年12月14日金九在友人的推薦下,當選臨時政府新一任國務領後,辦公地便遷至金九住所,即普慶裡4號(今馬當路306弄4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所在地。相比於之前的臨時政府,金九政府更有作為,他不但施以政教,更要用實際行動促成民主建國,他組建了「韓國人愛國團敢死隊」,這是一個提倡用暴力方式來解決日本對韓國無理侵佔的組織。在上海的六年歲月中,臨時政府以震驚世界的「虹口爆炸案」而聞名於世。

金九和妻兒在上海的合影

金九和妻兒在上海的合影

1932年1月28日,日本向駐守在閘北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進行1個多月抵抗後,逐漸不敵,遂放棄江灣、閘北之陣地,全線撤退。3月3日,日軍佔領真如、南翔後宣佈停戰。隨後,在英、美、法、意等國調停下,雙方開始進行談判。在談判進行過程中,在上海的日本軍政要人決定借4月29日慶祝「天長節」(昭和天皇生日)的機會,在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以此炫耀國威,展示所謂的「雄風」。

在此背景下,國民政府行政院代理院長兼淞滬警備司令陳銘樞等人決定採取暗殺行動以破壞日軍此次慶祝活動。陳找到有「暗殺大王」之稱的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向其透露此構想。王亞樵當即表示支持,但是日本人早已預料到此時的中國人群情激憤,所以事先放出了「不允許中國人進入虹口公園」的戒令。如何才能給囂張的日本侵略者當頭一棒呢?

此時,王亞樵想到了韓國人。1932年1月8日那天,金九委派一位名叫李奉昌的韓國人策劃了東京爆炸襲擊,矛頭直指日本天皇。雖然計劃有疏漏沒有成功,但是韓國志士壯烈的犧牲精神讓王亞樵印象深刻,他旋即通過友人聯繫到了金九,在向金九講述了計劃之後,金九立馬答應了下來。此時此刻,中國和韓國站在反抗日本的統一戰線之上。

金九在接受此任務後,吸取李奉昌刺殺裕仁失敗的教訓,嚴格進行了炸彈的準備工作。同時,金九找到了流落到上海的愛國青年尹奉吉。尹奉吉不但強烈熱愛祖國,更為重要的是,他掌握一口熟練的日文,可以以日本人的身份矇混過關,從而進入虹口公園。4月26日,在中國人送來的炸藥抵達臨時政府之後,尹奉吉鄭重加入韓人愛國團並在韓國國旗下宣誓留影。飄揚的太極旗前,站立著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兒,在這樣訣別的時刻,尹奉吉從容自信,流露出超乎常人的鎮定。

尹奉吉烈士

尹奉吉烈士

4月29日清晨,金九、尹奉吉來到韓國僑民金海山家,作了最後訣別。8時之前,西裝革履的尹奉吉憑藉一口流利的日語順利進入了會場。11時30分左右,祝捷大會進入高潮。在場日本人一齊高唱日本國歌「君之代」,炮隊發射21響禮炮。隨著第三聲禮炮聲響,日本國歌唱到「卵石變巨巖」時,尹奉吉拔起水壺型炸彈的安全扣,將炸彈投向主席台中央。水壺炸彈準確地投擲在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日本駐滬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等腳下。炸彈隨後爆炸,河端當即被炸死;白川義則身中204塊彈片,至5月25日搶救無效死亡;第九師團長植田謙吉、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均被炸斷一腿,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野村吉三郎被炸瞎右眼,駐上海領事村井倉松也因此受重傷;亦有其他多名日本軍官、士兵傷亡。在他想投另一枚飯盒炸彈時被日本憲兵抓住。被捕後他高呼:「大韓獨立萬歲!大韓獨立萬歲!萬歲!萬歲……」爆炸發生後,尹奉吉立即被捕。日軍憲兵對尹施以酷刑,但尹一口咬定投彈之事由他一人承擔。日軍對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韓國僑民進行報復,安昌浩等17人被捕。

爆炸之後的虹口公園

爆炸之後的虹口公園

1932年12月19日,尹奉吉在日本金澤郊外被槍決,時年24歲。

虹口爆炸事件之後,到處滲透著日本間諜的上海已經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正式告別了在上海的13年時光,金九透過路透社發表聲明稱虹口爆炸案是他主謀,警告日軍不得濫捕無辜,為了躲避日軍追捕,在同盟會元老褚輔成幫助下,金九前往浙江嘉興避難。此後臨時政府在中國的杭州、鎮江、南京、長沙、廣州、柳州多次輾轉,時間都不長,直到1940年9月遷到重慶辦公。

金九(前排中)和上海的中國友人在一起

金九(前排中)和上海的中國友人在一起

今天,保存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依然是黃浦區文物保護單位。自1992年中韓建交之後,歷任韓國總統都要親自前往上海來瞻仰革命聖地。前韓國總統金泳三稱此處為「韓民族獨立運動的聖殿」,這句話一點不假。如果沒有上海這座城市獨有的包容和多元,今天的韓國民族運動或許根本無從談起。

《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中的馬當路普慶裡一帶,標紅處即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今日位於上海馬當路上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今日位於上海馬當路上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參考文獻:

【1】한국사사전편찬회,〈대한민국임시헌장(大韓民國臨時憲章)〉,《한국근현대사사전》,가람기획,2005년9월10일

【2】石建國.《中國境內韓國反日獨立復國運動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3】潘君祥(編).韓國獨立運動史的見證中韓友好交往的窗口——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修復開放十年側記.《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4】沈福煦;沈燮癸.《透視上海近代建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2–43.

【5】馬承源(編).《上海文物博物館志》.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31.

編輯丨張淵源

編輯丨張淵源

審核丨忻⿰靜 葉⿰草

來源:圖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