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門亂局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
阿拉伯半島上共有7個國家,其中6個國家的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最富裕的國家卡達的人均GDP更是高達8萬美元。

▲阿拉伯半島地圖
然而,葉門的表現卻與半島其它阿拉伯國家格格不入。2022年,葉門的人均GDP只有600美元,僅相當於倒數第二的阿曼的1/30(2萬美元),是阿拉伯半島唯一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

▲阿拉伯半島唯一的不發達國家:葉門
葉門不僅是半島最落後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政治分裂的國家。目前的葉門大致被葉門政府、胡塞武裝、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極端組織四股勢力所控制。
葉門首都薩那在內的北部地區,被葉門的反對派胡塞武裝所控制,大約相當於葉門的1/3。

▲葉門的分裂
首都薩那被胡塞武裝佔領後,葉門政府將首都臨時遷至亞丁。葉門政府(獲得國際承認)佔據了南部地區。
不過,2017年葉門政府內部出現分離,成立了南方自治委員會。2020年,南方自治委員會宣佈佔領了臨時首都亞丁。
極端組織佔據了葉門零星的土地,意圖在葉門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葉門的混亂局面從上世紀一直持續現在。20世紀時,阿拉伯半島有兩個叫做葉門的國家: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北葉門)和葉門民主共和國(南葉門)。

▲20世紀的兩個葉門
1990年,兩個葉門曾經實現了短暫的統一。然而,2014年之後,統一不到30年的葉門再次被內戰一分為四。
葉門扼守亞歐航線中段,是蘇伊士運河進出印度洋的必經之路,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如今卻陷入「一分為四」呢?
一、葉門一分為二
葉門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部。因為地處亞洲和非洲交界處,以及紅海和亞丁灣的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多股政治勢力爭奪的對象。
歷史上,埃及人、羅馬人都曾經佔領過這裡。但奠定這裡的民族和宗教基礎的還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半島的位置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阿拉伯帝國。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文化成為了葉門的主導。
該地區位於穆斯林的聖城麥加的南部,日出方向的右側因而得名。因此,該地區得名葉門(阿拉伯語,右側)。

▲葉門地處麥加南部,在日出的右側
公元630年,阿拉伯帝國征服了波斯帝國。在阿拉伯帝國的鐵蹄下,波斯人皈依了伊斯蘭教。
就在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之時,伊斯蘭教內部因為繼承人問題陷入分離——遜尼派(資格/正統派掌權)和什葉派(穆罕默德的血統繼承)。
多數阿拉伯人選擇了代表「正統」派的「遜尼派」。但葉門地區的教派較為分裂,靠近聖城麥加的部分阿拉伯部落卻選擇了什葉派,佔據葉門人口的約40%。
而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為了突出於阿拉伯民族的不同,選擇了什葉派。

▲伊斯蘭教分離為遜尼派和什葉派
教派分離使得阿拉伯帝國陷入了長期的爭權奪利。1258年,阿拉伯帝國被蒙古帝國滅亡。
從此,阿拉伯世界陷入四分五裂之中。之前臣服於阿拉伯帝國的地方部落和酋長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政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首領。
葉門地區也是如此,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酋長之間彼此衝突不斷。
葉門地理位置重要,各部落勢力的鬥爭給了外部勢力插手的機會。
16-17世紀時期,伊斯蘭世界迎來了另一個強權:塞爾柱突厥人(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遜尼派)。
阿拉伯半島的沿海大部分地區都被奧斯曼帝國所佔據,包括葉門北部。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壟斷了東西方貿易長達數百年。
在奧斯曼帝國崛起之時,東部的波斯人聚居區重新建立了波斯薩法維帝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開啟了數百年的爭奪。
與奧斯曼帝國的遜尼派主導不同,波斯帝國是一個什葉派伊斯蘭國家。葉門是奧斯曼和波斯爭奪的地區。波斯通過拉攏當地的什葉派首領方式,以求控制阿拉伯半島。

▲薩法維波斯帝國,第一個以什葉派為國教的國家
西方此時憑藉著地理大發現,在航海、軍事領域開啟了武器改革,逐漸強大起來。奧斯曼、波斯的兵器依然停留在過去。
工業革命後,英國成為了頭號工業強國。19世紀時期,英國逼迫奧斯曼帝國承認埃及獨立。
英國扶持埃及當地的法魯克王朝作為自己的統治埃及的代理人,成為了埃及事實上的殖民者。這也為日後英國在此開鑿蘇伊士運河提供便利。

▲蘇伊士運河
此後,英國佔據了印度等地。英國和印度的商貿往來日益頻繁。阿拉伯半島地處埃及到南亞的中間地段,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當地頻繁的海盜活動,成為埃及到南亞航路的主要障礙。1839年, 英國打著打擊海盜的名義,佔領了葉門南部的亞丁港。
奧斯曼此時在和俄國、奧匈帝國作戰中多次失利,已經無力染指葉門,默認了英國對亞丁的佔領。

▲亞丁的位置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亞丁港的作用愈加重要。
此後,英國以亞丁為基地,佔領了葉門南部,建立了亞丁保護國。19世紀末,亞丁一度發展成為了僅次於紐約的世界第二繁榮的港口。

▲19世紀時期的亞丁
起初,英國將亞丁港和亞丁保護國劃入英屬印度(1937年劃出)。葉門北部地區依舊屬於奧斯曼帝國,首府為薩那。
一戰時期,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站在了敵對陣營。
為了肢解奧斯曼帝國,由於奧斯曼帝國境內有大量的阿拉伯民族,英國採取了從內部瓦解的措施,給予阿拉伯人軍事裝備,鼓勵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阿拉伯人獨立。英國還許諾幫助阿拉伯民族建立獨立的國家。

▲一戰後,阿拉伯人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
1918年,奧斯曼帝國敗局已定。原被奧斯曼統治的葉門北部、漢志(後被內志王國合併為沙烏地)獨立。
英國隨即接管了奧斯曼在阿拉伯地區的伊拉克,作為委任統治地。

▲奧斯曼解體後的英法委任統治
葉門北部建立了君主制國家——葉門王國,首都薩那。雖然葉門北部的居民裡遜尼派佔一半比重,但政權卻掌握在什葉派手裡。
葉門南部依舊屬於英屬印度的亞丁、亞丁保護國(1937年單獨成立為殖民地)。

▲一戰後的阿拉伯半島
二戰後,英法老牌殖民帝國走向了衰落,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埃及成為了阿拉伯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起點。
1952年,埃及納賽爾推翻了英國扶持的法魯克王朝,建立了共和國。這是埃及獨立的第一步。
1956年,納賽爾宣佈收歸蘇伊士運河。這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從殖民者手裡收歸運河主權。納賽爾也被視為是阿拉伯人的英雄。

▲埃及的納賽爾,收回運河主權被視為英雄
受埃及的影響,阿拉伯的英國殖民地掀起獨立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1961年,科威特脫離英國獨立。
北葉門也受到了影響。當地建立了君主專制,政權掌握在遜尼派手裡。人民對於君主的不滿越來越深。1962年,北葉門受埃及革命、建立共和國的影響,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葉門共和國,首都薩那。
北葉門成為了阿拉伯半島的第一個共和國。

▲北葉門地圖(紅色)
北葉門的革命蔓延到了亞丁殖民地,1963年,亞丁殖民地發動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
1960年代正直美蘇爭霸時期。蘇聯急需要在阿拉伯半島擴展自己的勢力。北葉門走向了親西方的道路。
葉門南部成為了美蘇爭霸的角鬥場。蘇聯扶持南葉門的民族解放陣線,對英作戰。1967年,在擁有蘇軍裝備的南葉門起義軍的打擊下,英國撤出南葉門。

▲英軍撤出南葉門
英國撤出葉門南部之後,蘇聯支持的民族解放陣線佔據亞丁,建立南葉門。1970年,「南葉門人民共和國」改國號為「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宣佈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阿拉伯半島出現了兩個葉門——北葉門和南葉門。
20世紀60-70年代,英國統治的阿拉伯地區紛紛獨立建國。這些阿拉伯國家大部分均實行君主制度。特別是在阿拉伯半島上,只有葉門地區實行共和制,其他國家均實行君主制。
兩個葉門成為了阿拉伯半島唯二的非君主制國家。不同的是,北葉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實現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南葉門是社會主義國家,奉行親蘇的外交政策。

▲兩個葉門
二、短暫的統一
冷戰時期,兩個葉門因為意識形態的對立,長期處於對立的狀態。
獨立初期的南葉門不斷向北葉門以及君主專制的沙烏地、阿曼等國輸出革命。這使得南葉門與北葉門、其它阿拉伯國家長期處於對峙的局面。
1972年10月初,兩個葉門爆發短暫軍事衝突。北葉門得到了沙烏地、美國的支持。南葉門得到了蘇聯的支持。
雙方軍事衝突處於僵持局面。1972年11月,南北雙方簽訂開羅協定,同意制定統一兩國的計劃。這為日後的統一奠定基礎。兩個葉門加入了聯合國,成為了主權國家。
兩個葉門不僅僅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環境,其內部環境也十分險惡。北葉門推翻了什葉派君主制之後,遜尼派掌握了政權。
什葉派不甘心權力的喪失,北葉門內戰不斷。直到1978年,政治強人薩利赫掌權,北葉門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

▲薩利赫
南葉門的政局更加動盪不安。南葉門遭到了美國和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孤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
獨立之前,南葉門經濟發展水平高於北方,但多年的封鎖使得經濟發展困難重重。經濟發展水平逐漸落後於北葉門。
關於如何處理周邊關係,南葉門內部紛爭不斷。
從1970年到1980年代,南葉門共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軍事政變。1986年,南葉門發生了高層大規模火併的「一一三事件」。造成了南葉門極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共產生3.2萬人的死傷。
與南葉門10多年的血雨腥風不同,北葉門從1978年到1990年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原本佔據優越地理位置的南葉門的經濟發展逐漸落後於北葉門。南葉門內亂更是造成了大約3萬南葉門人逃亡至北葉門。
這給了薩利赫統一葉門的契機。
1989年,東歐諸國出現了劇變。此前蘇聯是南葉門的支持者。蘇聯的退出,南葉門失去了和北葉門抗衡的靠山,這給了南北葉門統一的契機。

▲蘇聯即將走向解體
1989年11月,南北葉門就統一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1990年5月22日,南葉門併入北葉門,組建成立葉門共和國。
按照此前的約定,新成立的葉門共和國實行總統制。原北葉門的總統薩利赫繼續擔任葉門的總統,副總統由原南葉門的領導人擔任。
統一後的葉門首都在原北葉門的首都薩那。這使得北葉門依然處於強勢地位,南葉門地區處於弱勢地位。

▲葉門統一
兩個葉門此時只是形式上的統一,實際上內部依然矛盾不斷。兩個地區都保留了各自的軍隊。
與其它阿拉伯半島國家不同,葉門是一個貧油國。1993年,原南葉門的哈德拉毛省發現了油井。石油收益的分配問題使得南北矛盾徹底點燃。

▲葉門的哈拉德毛省
1994年5月,部分原南葉門的軍官宣佈南部獨立,成立葉門民主共和國。該共和國沒有得到國際法的承認。
薩利赫宣佈分離不合法,隨即爆發內戰。北葉門憑藉著戰前的經濟實力和西方的援助,在戰場行佔據優勢。1994年7月,葉門內戰結束,北方獲得勝利,葉門再度統一。
三、一分為四
1994年到2011年期間,葉門南北方依然保留各自的軍隊,但實際上,北方在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處於強勢地位。例如葉門的國名、首都、電話區號、郵政編碼均沿用了北方的稱呼,該國的政政權長期掌握在薩利赫(北方)的手裡。

▲統一的葉門(紅色)
薩利赫長期以來強制統治,暫時壓制了葉門的矛盾。
為了緩解南北矛盾,薩利赫將副總統的位置交給南方。此後,南北雖然有零星的衝突,但總體上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
薩利赫的長期統治、與南方統治者的妥協,為日後葉門的分離埋下隱患。
葉門不僅僅有南北矛盾,也有教派衝突。葉門全國人口3000萬,其中65%信仰遜尼派,30%信仰什葉派。什葉派主要分佈在北方。
此時,什葉派大國——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體,不斷向黎巴嫩、伊拉克、葉門等國輸出革命。歷史上,北方曾經建立過什葉派政權。這為伊朗滲透提供了便利。

▲葉門地區,兩個教派並存
20世紀90年代,伊朗扶持北方的什葉派建立胡塞武裝。該武裝奉行反美、反對以色列的極端政策,被葉門政府打壓。

▲胡塞武裝
葉門因為長期以來的內戰影響,經濟發展滯後。但葉門政府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2008年金融危機使得葉門的經濟雪上加霜,矛盾日趨尖銳,只等待一個時間爆發。
2010年,突尼西亞爆發了反對政府的起義,起義迅速蔓延到阿拉伯世界。

▲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波及葉門
胡塞武裝(什葉派,伊朗支持)和激進的宗教勢力的——基地組織等多股勢力加入反對薩利赫的鬥爭中。
薩利赫陷入了多重孤立。2011年,葉門總統薩利赫在反對派的衝擊中宣佈卸任。
薩利赫下臺後,原副總統哈迪繼任葉門總統。哈迪上臺後,大力扶持遜尼派勢力上臺。這使得葉門國內宗教矛盾進一步激化。

▲葉門繼任總統哈迪
沙烏地、阿聯酋、伊朗等中東產油國家都希望佔據扼守亞丁灣的葉門,以壯大自己在阿拉伯半島的勢力。

▲葉門地處亞丁灣
葉門國內的各大勢力都在尋找自己的國外靠山。其中,聚居在葉門北方的什葉派武裝勢力——胡塞武裝藉助葉門在阿拉伯之春後,局勢逐漸失控的契機,發展壯大,成為了北方什葉派的首領。
伊朗作為全球什葉派的老大,更是給予胡塞武裝軍備支持。
葉門政府則尋求遜尼派的阿拉伯人國家沙烏地、阿聯酋等國作為自己的靠山。沙烏地、阿聯酋出於排擠伊朗的目的,紛紛支持葉門政府軍隊。
2014年9月,胡塞武裝組織發動內戰,意在奪取了葉門首都薩那的控制權。葉門再次陷入內戰的境地。2015年,胡塞武裝佔領了薩那。
葉門總統哈迪宣佈將首都從北方的薩那遷往原南葉門首都亞丁。

▲胡塞武裝佔領薩那
胡塞武裝的發展壯大,引起遜尼派佔多數的沙烏地、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的擔憂,他們全力扶持葉門政府對胡塞武裝作戰。而且將該國駐葉門大使館從薩那遷至亞丁,表示對於葉門政府的支持。
遜尼派聯軍雖在武裝上優於胡塞武裝,卻因為軍紀渙散,始終無法在戰場上對胡塞武裝取得優勢。
就這樣,至今葉門北部紅海沿岸地區全部被胡塞武裝所佔據。政府軍和胡賽武裝的內亂也給宗教極端組織發展壯大的時機。
基地組織參與反政府武裝行動,使得他們擁有了割據一方的軍事實力,在民眾中有著一定的基礎。
基地組織佔據了葉門內部的偏僻地帶,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以哈迪為代表的遜尼派聯合軍隊在戰場上未能消滅胡塞武裝,反而激化了內部矛盾。2017年4月27日 ,葉門總統哈迪廢黜了臨時首都亞丁的行政長官祖拜迪。

▲祖拜迪
祖拜迪為了表示不滿,於兩週後成立了「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宣佈南方脫離政府獨立,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佔據了首都亞丁和南方部分省份。
阿聯酋作為海灣地區的石油富國,不甘心屈服於沙烏地。阿聯酋希望能夠在亞丁灣扶持自己的勢力。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的成立,符合阿聯酋的構想。因此,該組織得到了阿聯酋的支持。

▲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的會徽
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的成立,使得葉門南部出現了分離。這是沙烏地不願意看到的。
為了共同對付伊朗扶持的胡塞武裝,沙烏地等國積極促成葉門政府和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於2019年簽署了《利雅得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組成臨時政府,內閣成員各佔一半以共同對付胡塞武裝組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使得葉門的經濟形勢急轉直下。此外,對抗胡塞武裝鬥爭的失利使得葉門政府和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的裂痕越來越深。
2020年4月,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指責哈迪為首的政府腐敗叢生、管理不善且未能加強南葉門的基礎設施。因此,南方自治是唯一的道路。

▲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宣佈自治
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繞過中央,宣佈包括亞丁在內的南方省份自治,該地區成為了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的地盤。
而包括首都薩那在內的北方地區主要被胡塞武裝佔據。小部分地區被阿拉伯基地組織控制。剩下的其餘地區才是被政府軍佔據的地盤。葉門「四足鼎立」的大致格局確立。

▲2020年,葉門被一分為四
長期的內戰進一步削弱了葉門的經濟。葉門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處於貧困線以下,500萬人口(約佔葉門人口的1/6)處於餓死的邊緣。

▲葉門內戰後造成的窮困潦倒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葉門內戰背後牽扯周邊多國利益、多股勢力的糾紛,終結內戰遙遙無期。
長期作者|雄鷹
直播吧體育作者|足球與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