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奇 | 上影老演員朱莎:3段婚姻無兒無女,晚年肌肉萎縮癱瘓,66歲去世

敘上海老底子事憶上海老底子人

相比於悲劇,人們常常更願意去接受一個”圓滿”的結局。可是現實中,誰的生活是盡如人意十全十美的呢?大都是充滿酸甜苦辣,喜憂參半。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戲劇作品中,悲劇存在的意義就在於這種通過悲劇產生、發展、結局的過程來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而嚴格的思考。

而不只是為了得到觀眾的一把同情淚,這也是悲劇的美感所在。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相信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是的,這句名言出自享譽世界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巨人眾多作品中,《哈姆萊特》這部悲劇作品是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最高成就,甚至成為”莎學”研究的最大課題。

多少作家詩人將這部作品作為典範依據來評論研究。

這部文學鉅作當時被各國改編成很多藝術形式進行演出,如話劇等。在1948年,曾被改編為《王子復仇記》。

其中,為這個劇的女主角奧菲利亞配音的是演員朱莎。

她用飽滿的感情,清透哀婉的聲音,將奧菲利亞心中的矛盾衝突、從無憂無慮的歡樂到憂鬱再到傷心欲絕的情緒形象地演繹出來。讓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劇中的奧菲利亞的人生充滿戲劇性的悲哀,而為她配音的朱莎的人生也是大半寫滿了遺憾和苦痛。

朱莎是她的藝名。她於1928年出生於天津,父母給了她一個男性化的名字—袁行德,也真的把她當做一個男孩來養。

在童年時期,幾乎沒有享受到來自父母對一個小女兒的嬌慣和寵溺,反而要像一個男孩一樣,早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14歲時,就已經開始為了生計奔波,以演戲為生。

先後在北京長安劇社、天津南藝劇社、復興劇團等不同的劇社輾轉。並且憑藉在話劇《雷雨》中四鳳的角色而成名。

朱莎的模樣其實是美麗清純的,表演起來也很有靈氣。或許她的內心更向往自己可以擁有小公主般的寵愛,於是她給自己取了這樣一個洋氣好聽的名字,朱莎。

舞臺上的表演經歷讓朱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她並沒有太多的機會來出演女一號的角色。大多數都是配角或者是跑龍套。

這也是如今很多人提起朱莎的名字並不是很熟悉的一個原因。

苗家兒女是朱莎戲份較多的作品

《苗家兒女》是朱莎戲份較多的作品。

雖然出演這部劇時,朱莎的年紀也已經不像劇中的角色那般年輕,但是她通過對角色的理解,用一顰一笑,一個眼神,加上自己多年演戲的經驗,將角色完成的很完美。

朱莎在上影雖是個綠葉老演員,演的基本上是鏡頭不多配角,但能把不同身份、不同氣質的角色演得各不相同。有些網友也許不會關注她,但要說起幾部片子,還是有印象吧。如《紅色娘子軍》南霸天表面上寵愛、變相的小老婆,但稍不順心,一樣對她毫不留情的大丫頭。她換藥不慎,弄痛惡霸受傷胳膊,被怒扇巴掌仍強裝歡顏,委屈求全。《飛刀華》手拿報紙、站在臺上,讓牛犇那個神鞭手將報紙劈成對半再對半,最後劈成火柴盒般大小,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鎮定自若的雜技班女藝人。

事業沒能發展的風生水起,卻也是對朱莎演技的磨鍊。經過不斷的嘗試和積累,朱莎進入上海製片廠。

可朱莎的婚姻卻很是坎坷,一波三折。三段婚姻,都沒能給朱莎一兒半女,讓她享受到天倫之樂,沒有機會在生活中扮演母親這個角色。

朱莎秉性善良,但一生卻充滿坎坷。政權更替前,在風詭波譎的藝人圈,朱莎不懂社會複雜,輕信一時的甜言蜜語,誤託終身,造成一生的隱痛。在她剛剛步入社會進入演藝圈時,無依無靠的她,沒能抵擋住甜言蜜語的攻勢,對一位導演產生感情,而這位導演當時是有家室的。可能是因為她從小就沒能享受到原生家庭的溫暖,她就這樣義無反顧的愛了。

導演的妻子知道這件事情後,並不同意籤離婚協議書,但是允許朱莎進門,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說朱莎是妾。

而朱莎竟然也因為當時對這位導演的一腔愛意,可能也是為了維持生活,就這樣忍氣吞聲地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為了愛,朱莎委屈求全,答應了三人同室相處。雖然她遇事忍讓,也付出了所有辛勞,命運卻註定了這只是一場徒勞。

這種關係下的感情,對於朱莎而言,沒有尊嚴更別提幸福感,也自然難以長久。而這段生活也帶給她太多的傷痛和失望,結局可想而知。

直到政權更替後,朱莎才走向新生活。朱莎的第二次婚姻同樣稱不上幸福。

幾年後,朱莎有機會拍攝《紅色娘子軍》,也在這次合作中認識了飾演南霸天的楊夢昶。拍戲過程中的朝夕相處,加上楊夢昶對朱莎的悉心照顧,讓兩個人心生情愫。

楊夢昶對朱莎有著真摯的感情,身體情況卻不是很好,楊夢昶比她年長2歲,雖然當年是上影演員劇團支部書記,但長期患病,身體十分虛弱。他雖然是個可依靠的好人,但不能盡丈夫的責任。但朱莎仍然十分珍惜這份真心,選擇同意和楊夢昶結婚,並在婚後承擔起照顧楊夢昶的責任。

朱莎而言,完全是一種奉獻,她無怨無悔地整整服侍了他9年。

遺憾的是,大朱莎兩歲的楊夢昶在43歲這樣因病去世。留下朱莎一人暗自神傷。

雖然這段感情中少了些許愛情裡的火花四濺,但這些年二人互相陪伴和生活的點滴依然讓朱莎難以忘懷。

結束了兩段婚姻的朱莎已經年過四十,走過了大半生。雖然生活上不再那麼艱苦,可她身邊卻沒能留下一個親人或者愛人溫暖她,為她分擔她的喜怒哀樂。

我們常說”一個人所經歷的苦難都不會白白承受,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值得慶幸的是,朱莎最後終於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在她47歲這一年,讓她遇到了梁聖。1975年,她與香港益豐船務企業有限公司的海員梁聖結合。

二人相識後,善良忠厚的梁聖對朱莎呵護備至,愛護有加。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梁聖用他對朱莎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體貼治癒了朱莎內心前兩段婚姻帶來的傷痛。

這份穩定的感情生活也讓朱莎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在和梁聖相愛後,朱莎創作出更多超越自己的好的作品。也讓朱莎終於嚐到了幸福的味道。

《禁菸槍手》中的女大亨徐先生,是朱莎塑造的最後一個角色。

梁聖為人厚道,而且見多識廣,善於操持家務,婚後的生活非常美滿和諧。然而,正當朱莎苦盡甘來時,病魔卻又悄悄地向她襲來。她患了當年楊夢昶類似疾病,下肢肌肉萎縮幾乎癱瘓,長期臥床。好在梁聖悉心照顧,把幾十年來的積蓄都花在為她治病上。

而梁聖卻一如既往地沒有一絲嫌棄的照顧癱瘓在床的朱莎。朱莎沒有兒女,晚年卻擁有一個真正愛她的好丈夫,這也許是她一生最大的安慰吧。可病魔還是奪去了朱莎的生命,那一天是1994年5月10日,年僅66歲。

女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才是完美的,答案智者見智。但是沒做過母親的女人的一生無疑是不完整的。朱莎一生沒有擁有自己的孩子是她的一大遺憾。

好在感情之路雖然坎坷,但最終還是找到了歸宿,得以有一人陪伴左右相濡以沫到白首,這也實屬難得。

(圖文來源:網路)

轉自:「澤畔時光」公眾號

我知道你喲~

相關文章

人物傳奇|「歌仙」陳歌辛

人物傳奇|「歌仙」陳歌辛

陳歌辛(1914-1961),原名陳昌壽,江蘇南匯(今上海南匯)人,作曲家。自幼聰明好學,早年曾隨外國音樂家弗蘭克學習作曲、聲樂、鋼琴和指揮...

人物傳奇|穆旦與蕭珊

人物傳奇|穆旦與蕭珊

一、「您問起她安葬的地方」 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巴金致信穆旦: 良錚先生: 謝謝您的來信。我幾次拿起筆想寫回信,可是腦子裡彷彿一團亂麻,...

人物傳奇|民國第一才女呂碧城

人物傳奇|民國第一才女呂碧城

民國時期被稱為「女子雙俠」的秋瑾和呂碧城,是兩位卓爾不群的女性。祖籍安徽旌德的呂碧城,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新聞史...

人物傳奇 | 「乒乓皇后」曹燕華

人物傳奇 | 「乒乓皇后」曹燕華

敘上海老底子事憶上海老底子人 一 1962年12月曹燕華出生於上海市虹口區一個普通的家庭之中。 曹燕華小時候生活的年代正值特殊時期,因此她的...

人物傳奇|「民國女漢子」鄭毓秀

人物傳奇|「民國女漢子」鄭毓秀

民國的群芳譜裡,有一個不靠容貌取勝,而依然搖曳生姿,讓人心折的女中翹楚,她是中華民國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與審檢兩廳廳...

人物傳奇 | 民國奇女子藍妮

人物傳奇 | 民國奇女子藍妮

藍妮,出生於沒落貴族世家;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遭遇了參選副總理的不白之冤……但這一切沒有擊垮這位稀世奇女的堅強內心,在事業上,她幾番捲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