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東起西藏中路,接南京東路。西迄延安西路。1862年修築,初名湧泉路(英文路名Bubbling Well Road),亦稱靜安寺路。1945年改今名。南京西路全長3833米,是南京東路二倍還多。
與南京西路相交的馬路有西藏中路、黃河路(起點)、新昌路(起點)、黃陂北路(迄點)、成都北路、青海路(起點)、鳳陽路(迄點)、吳江路(起迄點)、石門二路(起點)、石門一路((迄點)、泰興路(起點,現南面延長一段)、茂名北路(迄點)、南匯路9起點)、江寧路(起點)、陝西北路、西康路(起點)、銅仁路、常德路、華山路、烏魯木齊北路、永源路、延安西路。
(7)
這裡留存兩條弄堂,安樂坊和花園公寓;有南洋大樓和平安大樓兩座老大樓;豪華的滄州飯店拆除後建了錦滄文華大酒店;有哈同花園遺址上建造的中蘇友好大廈,今天的上海展覽館。這裡的商店,原是為洋人及高端國人開辦的。

網路照片對照,1949年5月27日姚海康拍攝的,軍隊進入南京西路江寧路的地方(下面照片)。可以見到南京西路1119號鳳凰公司以西的外貌。上面照片是現在的情形,曾經是金三元精品商店。
南京西路1117-1127號金三元精品商店(曾經是大特老商店)1990年創辦,經銷服裝、鐘錶、化妝等精品。
南京西路1121號巴列依皮貨公司(蘇聯)1941年創辦。
南京西路1125號拔佳皮鞋。BATA拔佳公司在1894年成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製鞋集團之一。上世紀20年代,BATA拔佳在南京東路715號開設首家店鋪,隨後在華東地區開設了60多家零售店。後因戰爭原因,被迫撤出中國。2004年,BATA拔佳皮鞋品牌再一次進入中國市場,選擇了合作伙伴百麗(Belle)集團共同開發中國市場,全國共有270多家零售點。

南京西路1129弄安樂坊,新式里弄。建於1927年。磚木二層結構。住宅90幢,建築面積12064平方米。
弄堂口兩側現在的名錶店。原來東是大陸音樂社、西是華懋藥房。

南京西路1129弄弄道

南京西路1129號住宅外貌。安樂坊的主人孫春生,也是其南面威海路上太陽公寓的開發商,安樂坊弄口兩側分列公寓式假四層房屋,面向靜安寺路的底層為商鋪,樓上為住家。寬闊的弄內有二層住房80餘幢,房屋雖不甚華麗,但設施齊全,仍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有一定經濟基礎可承擔較高房租的各界人士居住。尤其受聚居的廣東人偏愛,南京西路上的安樂坊成了出名的廣東弄堂。(來自弄堂口的碑文)

南京西路1129號住宅後面

南京西路1129號也有喜花愛草的住客,點綴著環境。
國人都逃避弄堂,弄堂在不停縮水。使我想起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派中國的專員拉奎爾教授說的,上海的里弄是上海最迷人的部分。當然,一些又危險又破舊的弄堂不值得保留的拆除無可非議。

南京西路1129弄81號劉湛恩舊居
劉湛恩(1895–1938),湖北陽新人。1918年赴美留學,先後入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回國,在南京東南大學、上海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執教,曾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教育總幹事,1928年起任上海滬江大學校長。九一八事變後,被推為上海各界救亡協會主席。1938年南京偽維新政府成立,拒絕出任教育部部長,同年4月7日在上海遭日偽暴徒狙擊殉難。其妻劉王立明,本姓王,因紀念丈夫劉湛恩,複姓劉王。

為紀念劉湛恩光輝業績,上海戲劇學院與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大學舊址)創編話劇《劉湛恩》。這是張貼在上海理工大學內的話劇《劉湛恩》廣告。

《西路》圖片,南京西路1131號華懋藥房,蘇聯商人1930年創辦,經營門售配方。

《德國人的文化地圖》圖片,華懋藥房(內)。

網路照片及資料,南京西路1135-1137號第一西比利亞皮貨公司,由俄商弗柳斯等創辦,1930年由約翰陳盤下並更現名。在此一帶,蘇俄商人開設的皮貨商鋪連片,供富貴人士選擇。

網路照片,南京西路1135-1137號第一西比利亞皮貨公司,曾為上海老牌名特商店。現門店在南京西路878號。

南京西路1143號以東屬於1129弄、1145號以西屬於1173弄。街面商鋪記錄在冊的有:
南京西路1141號沙亨諾夫,蘇聯商人1946年創辦,經營皮衣。
南京西路1143~1145號巴黎洋行,蘇聯商人1941年創辦,經營皮貨。
南京西路1149號華懋皮貨店,蘇聯商人1944年創辦,經營獸皮、皮大衣。
南京西路1149號嘉華金銀珠寶飾品商店。1984年開辦。經銷金銀首飾、鑽石翡翠、珍珠瑪瑙珠寶玉器。曾經是名特商店。
南京西路1151號康可迪糖果廠門市部(另有林森中路907號)。生產地中正南路126弄1號。布林切可夫斯基開辦。1958年,先後與10多家廠併入益民食品一廠。。
南京西路1155號維利商店,荷蘭商人1950年創辦。經營棉毛織品。
南京西路1161號佳克洋行。蘇聯商人1938年開辦。經營皮及皮大衣。
南京西路1163號孟德拿鐘錶店。1928年,孟德拿夫人開設,經營鐘錶買賣及修理。在1945~1947年,上海奧地利商號申請登記為219家。1950年6月,奧商企業登記為3家。
南京西路1163號高美時裝商店。1945年開辦。女式服裝為主,設計時裝有新、奇、美特點。曾經是大特老商店。
南京西路1165號根卻脫格皮貨店,蘇聯商人1936年創辦,經營皮貨。

南京西路1161號周圍今天

南京西路1169號藍棠皮鞋店。藍棠皮鞋原址南京東路199號,是勒唐納(LA DONNA)洋行附設的 「聯美行」雜貨店,為一位英國夫人經營。1948年,英國夫人回國,張履安等幾位以極低的價格盤下店面。以LA DONNA近似音取名,創辦「藍棠」皮鞋店。藍棠皮鞋僅一年時間,就打響了品牌,獲得了「女鞋之冠」的美譽。之後幾度遷址,於1957年遷入南京西路1169號現址。當年文藝界和「高檔女士」都著蘭棠鞋。在此我巧遇滬劇名家楊飛飛。

網路照片:上世紀90年代蘭棠

網路照片:上世紀70年代蘭棠。「以講衛生為光榮,不講衛生為恥辱」的口號裝飾,太好玩了。

網路照片:博步皮鞋店,原南京西路751號第五街皮鞋店(見第4集)。1986年,藍棠皮鞋廠工廠、博步皮鞋廠工廠搬入喜泰路233號的標準廠房。藍棠和博步於1987年11月聯合組成上海藍棠-博步皮鞋公司,地址石門一路89號。曾經分設過5個門市部。

網路照片,南京西路石門一路東望,右側博步皮鞋店門店招牌。

南京西路1173弄花園公寓,里弄式公寓。磚木二、四層結構。住宅6幢,建築面積18216平方米。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公寓之一。

花園公寓的街面房南京西路1143—1171號。這一帶幾乎是高檔手錶「一條街」。很多瑞士手錶公司在此開設門店或專賣店。

網路照片,湧泉路1149號的由俄僑開設的著名簡氏婦女美容館夜晚窗景

網路照片,湧泉路1149號簡氏婦女美容館職員

原房主程乃珊文章的的一段,鐫刻成碑文。
花園公寓屬英資惠羅公司物業,多為英僑居住。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上海租界,花園公寓被作為「敵產」沒收。抗戰勝利後,公寓物歸原主,但這些僑民多死在集中營,倖存者也急於回國,惠羅公司決定把房產賣掉變現,供僑民回國安家津貼。由程乃珊的祖父和另兩位銀行家史久鰲、潘久芬聯合,各出30萬美金,把整條公寓弄堂包括沿街鋪面買了下來。

花園公寓四排公寓全部南北朝向,樓間距極寬,綠化面積相當龐大,佔據了整條弄堂的三分之二。這是南面。

花園公寓北面。

花園公寓一梯兩戶,樓層高,樓梯開闊,照明充分。消防設施完備(箭頭所示為消防栓)。

高級的住宅吸引著高級人士居住。在《百業指南》顯示有吳旭丹(1892~1988。九人民醫院內科顧問) (弄內3號)、鄧樂普(美國人,鼻喉領域的專家。烏魯木齊南路166號是其住宅)、鄒階平、周炳林、陶清、百安孚醫師的診所(一般都兼寓所)。據說還有張愛玲的姑姑、女作家程乃珊、劇作家曹禺、詩人王辛笛、中國芭蕾舞先驅胡蓉蓉、名醫黃中,天鵝閣咖啡館老闆曹國榮等,都是花園公寓的居民。1949年由政府接受管理,現在仍作為民宅使用。

花園公寓的汽車間,成為民居。保姆和司機的住處和主人分開,集中在弄堂到底的二層汽車間及。兩層聯排房子,底下是汽車間,樓上是住房,有公用的抽水馬桶浴室。「傭人通過後樓梯,直接進廚房,避免了‘登堂入室’的混雜和尷尬。」這是英國人講究等級制的體現,卻未必代表著歧視—-傭人也擁有獨立的小房間。

南京西路1175-1185號,陝西北路204-216號南洋大樓,南洋菸草公司出資建造,1927年建成。

網路照片,南京西路陝西北路的南洋大樓東望。

南洋大樓住宅,由陝西北路204號出入。

南京西路1189-1211號/陝西北路195-215號平安大樓。1925年建。初為2層,1929年加建3~6層。現鋼筋混凝土結構七層,周邊型公寓建築。

平安大樓底層是商鋪,二層以上是住宅。

平安大樓二層的大露台。

平安大樓二層以上的住宅,與底層光鮮亮麗的裝飾是「兩個世界」。

《西路》圖片,南京西路1205號在1925年時,是西班牙駐上海領事館。

網路照片,解放初期的照片,平安大戲院門口在搞慶祝活動。
1939年,美商雷電華影片公司葛安農•勃力登投資將大樓底層安凱地商場改建為平安大戲院,西文名為UptonwTherter」, 2月19日 平安大戲院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193號)開幕,首映西片《玉樓金闕》。是一家小型的二輪影院,設置座位504只。1943年被日軍管制,專映日本影片;1945年由國民政府接管。

網路照片,平安大戲院1964年改名為平安電影院。這兩張照片,還能回憶起在此看電影的印象。

《西路》圖片。解說詞是1989年改為平安藝術電影院。應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年,一度改名「平安迷你電影院」,平安動感電影院。

南京西路1213弄滄州別墅新式里弄,建於1900年。磚木二、三層結構。住宅22幢,建築面積12417平方米。

網路照片,南京西路1213弄2014年時。

《西路》圖片,南京西路1213弄華業公寓。實際上華業公寓屬於陝西北路175號。
南京西路1213弄110號童村(1906~1994)舊居。著名抗生素專家。是中國抗生素事業的奠基人。1951年研製成青黴素工業化生產工藝,並領導建立中國第一家生產抗生素的上海第三製藥廠。上海醫學工業研究院名譽院長。
南京西路1213弄134號新中書局。1946年成立。經理沈溯明。

南京西路1213弄弄道。1213弄的住宅已經拆除多年,現只有左側的3號屬於1213弄。弄道到底,與陝西北路193弄和175號接通。

《西路》圖片,靜安寺路 1225 號滄州飯店(Burlington Hotel)。這座1900年建造的高級飯店,吸引許多高級人士的光臨,也有故事。如:
1921年8月,現代語言學先驅趙元任夫婦新婚不久南下上海,住滄州飯店。25日,胡適和高夢旦一起前來拜訪。1924年,邵元衝與張默君的結婚典禮。
1924年4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華也下榻於此。
1927年胡適來上海,下榻靜安寺路 1225 號滄州飯店.
1927年1月,郁達夫邂逅王映霞,但王映霞離滬返杭。郁達夫遍尋不著,情緒低落。他傾其所有,到滄州飯店開房,自我反省「對王女士的感情」。
1931年梅蘭芳舉家從北京遷居上海。他和太太福芝芳先住在滄州飯店。
1931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與海倫•福斯特在滄州飯店相遇,開始了愛情旅行。
1932年4月26日,王亞樵與韓國友人安昌浩在滄州飯店飯店商議爆炸事宜,就是後來的虹**炸事件.
1936年11月10日,為了醞釀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共中央代表潘漢年從南京乘夜車趕到滄州飯店,與國民黨代表陳立夫秘密會談。
1942年,程硯秋來滬演出,住在滄州飯店

網路照片:滄州飯店大門。滄州飯店由英商Shanghai Hotel ,Ltd(上海飯店公司)投資,佔地8800平方米,有客房102間,飯店內部除了有電話、淋浴設備外,還設有彈子房、跳舞場、西餐廳、飲酒間和冷飲廳。

網路資料,滄州飯店實物。飯店內部除了有電話、淋浴設備外,還設有彈子房、跳舞場、西餐廳、飲酒間和冷飲廳;還有魔術雜技,電影演出。雖然評彈是中國曲藝,那時是不能沒有的。

網路圖文,說道滄州飯店,有一張賀友直先生在上個世紀描繪的「買下腳」的漫畫,說的就是滄州飯店。滄州飯店曾是舊上海不多的,將剩菜打包出售的飯店。當時據老住戶描述:每天晚上,「平安大戲院」西邊的弄堂裡,都有帶著鍋子的市民排隊買剩菜,也就是俗稱的「下腳」。由於物美價廉,自己挑選,也顧不得食品衛生了,就等於天天在飯店裡「開貨倉」了!今天要是發生此事,衛生部門肯定找上門來制止。

網路照片,滄州飯店拆除後,1988年在原址上建造錦滄文華大酒店。

網路圖片,錦滄文華大酒店的宣傳畫。

錦滄文華大酒店,2020年不知道又有什麼形象工程出現。

南京西路1253號水美人襯衣店在《百業指南》廣告:大來飯店及南京西路1267號來喜飯店在《新民晚報》廣告。

網路照片,南京西路1267號來喜飯店(三張圖文摘自《小說<色·戒>·被太太團無情戲謔·來喜飯店的德國菜》)

網路照片,南京西路1267號店內。
大來和來喜,是兩家德國飯店,都是以賣丹麥原桶啤酒,德國黑啤酒出名的。在上海喝黑啤酒,差不多全是到來喜、大來兩家去。來喜掌櫃的是個肥佬。大來是個肥婆。客人一進門,他們最歡迎客人跟他賭骰子,骰子是羊皮做的,有山核桃大小,賭法很簡單,兩隻骰子,各擲一把,比點大小。客人贏了,白喝一大杯黑啤酒,客人輸了。喝酒給錢。所以這兩家飯店經常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這兩家都以鹽水豬腳出名,人家豬腳白碩瑩澈,收拾得一點毛根都沒有,用來配黑啤酒,確實有風味。筆者最愛吃他們的紅菜頭雞肉粉紅色沙拉。畫家吳湖帆也有好,他說他們的沙拉如紅梅得雪,珊瑚凝霜,不愧是色香味三者俱全的下酒雋品也。
1964年,來喜飯店更名西海飯店,仍然供應西餐。到了1966年,生意越來越壞,最終於同年7月關門。八十年代靜安區飲食公司曾試圖恢復來喜的德國鹹豬爪,但結果令曾經的老吃客不以為然。

《西路》圖片愛儷園西康路大門。南京西路的愛儷園(哈同花園),用的是「歐司·愛·哈同」中的「愛」字和「羅儷蕤」中的「儷」字組合。可見二人的恩愛。於1910年竣工。

《西路》圖片,愛儷園園內大門

《西路》圖片,哈同花園示意圖
哈同花園融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堪稱一代名園。園內處處有景點,其中最突出的有:天演界、飛流界、文海界(藏書樓)、海棠艇、駕鶴亭、引泉橋、侯秋吟館、西爽軒、聽風亭、涵虛樓等,且園中各景都有當時的達官和名士留題或綴寫楹聯。享有「海上大觀園」之譽。主要建築有:
三堂:崇禮、戩壽、燕譽。
二樓:春暉、慈淑。
十八亭:接葉、聽風、觀漁、撥雲、捫碧、歲寒、挹翠、遠駕、賒月、題扇、迎旭、思潛、鑑泓、月在、環翠、萬籟、笙竽、小篔簹、椒亭。
六橋:絮舞、引泉、迎仙、橫雪、渡月、玉蝀。
哈同誠聘名人雅士在園內興辦學校,收藏文物。出版書刊,並領養一批子女,還在園內宴請軍政工商各界,召開賑濟救災大會,甚至為革命黨人聚會提供一席之地,還給清代遺老僻靜,使這裡又成為一個政治活動場所。




《西路》12張圖片,10處景色。在此展示翻拍的圖片。網路也有許多圖片,一併展示。

《西路》圖片,1911年12月,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章太炎、黃興等人在哈同花園集會合影。

《西路》圖片,1912年4月6日孫中山出席統一黨歡迎會,並受哈同宴請。圖為宴會後合影。第二排左、中為孫中山女兒孫娫、孫婉;右為秘書宋靄齡。

《西路》圖片,哈同花園舉辦慈善遊園大會,遊人如織。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租界,哈同花園的財產卻被日軍接管。此後某日,哈同花園忽然引發了一場大火,樓閣館舍付之一炬,小橋流水蕩然無存。此後逐漸荒蕪。

網路照片,1955年,在哈同花園的遺址上建造了中蘇友好大廈。工程自1954年5月4日動工興建,1955年3月建成。期間經歷了連續二個月的雨季,八級至九級左右的颱風,數十年來最高的潮汛和零下十度的嚴寒。

西路》圖片。1968年,中蘇友好大廈改名為上海展覽館,1984年改稱現名—-上海展覽中心。1999年10月被評為新中國五十年上海十大金獎—-經典建築。
2014年時,上海展覽館周圍(右圖)高樓林立。

中蘇友好大廈大門在延安中路,名稱雖然改了,友誼會堂留了下來

友誼會堂前雕塑,飛躍的馬。

南京西路陝西北路西北望

南京西路西康路東望
在此路段內(北面)記錄在冊的資訊有:
南京西路1192號華豐水果店,1959年創辦,經銷各類水果。曾經是靜安區大特老商店。
南京西路1204號上海美髮廳,原1927年創辦的白玫瑰理髮店,經營男女理髮、化燙、美容、修指甲等。曾經是靜安區名特商店。
南京西路1244、1260弄夏家宅,舊式里弄。建於1940年。磚木一層結構。住宅26幢,建築面積2233平方米。
南京西路1274-1274A號間中國工業專科學校。

網路資料,1959年《新民晚報》關於白玫瑰理髮店的報道

網路照片,上海起名「白玫瑰」的還有天潼路888號(上圖。後改名天潼理髮店);淮海中路346號(尚賢坊的街面房。60年代在此剃、洗、吹四角錢。1984年改名露美美容廳)。是否有「血緣關係」,沒查到資料。

《百業指南》廣告,南京西路1260號,中美軍用標幟公司。

《百業指南》南京西路、西康路、南陽路的中國工業專科學校

孔夫子網的上海工業專科學校圖片,其與中國工業專科學校是什麼關係?請專業人員及網友幫助。
【第7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