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舊夢影痕(二十九):英大馬路大同行銀樓掠影

題圖1:民國時期《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封面

題圖2: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裘天寶禮記

題圖2:《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裘天寶禮記

題圖3: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費文元裕記

題圖3:《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費文元裕記

題圖4: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楊慶和福記

題圖4:《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楊慶和福記

題圖5: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寶成德記

題圖5:《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寶成德記

題圖6: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老鳳祥裕記

題圖6:《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老鳳祥裕記

題圖6: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之老鳳祥裕記

題圖7:英大馬路大同行部分銀樓分佈圖(1918年版《實測上海租界分圖-上海英租界分圖》截圖,筆者標識:紅色數字為年份,黑色數字為門牌號)

老上海九大銀樓,如楊慶和、寶成、裘天寶、費文元、老鳳祥等,最初大多開設在大東門內,有的後遷小東門街,自清同治年間,皆陸續遷移至英大馬路(南京路)一帶或設分號,開啟老上海銀樓之黃金年代。

舊上海最早的銀樓同業公會,簡稱”大同行”,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南市大東門外花園街建造銀樓公所。初入會的銀樓被編為大同行,共有九家:楊慶和、裘天寶、老鳳祥、費文元、方九霞、寶成、慶雲、慶福星、景福。1915年,大同行已發展到十六家,它們是:楊慶和福記、老慶雲甡記、老寶成振記、景福元記、裘天寶德記、方九霞成記、老鳳祥裕記、費文元裕記、北慶雲仁記、楊慶和久記、楊慶和發記、寶成裕記、鳳祥和記、裘天寶禮記、新鳳祥德記、寶成德記(《新聞報》1915-6-30,第1版);1920年,大同行又增加三家:方九霞潤記、方九霞新記、慶福星恆記(《新聞報》1920-8-11,第7版)。《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中記錄了九大銀樓的地址、創始年份、門店遷移記錄、改號記錄、圖章樣式以及行業內換金規則等重要資訊(題圖1-6)。大同行章程規定:凡入會銀樓可申請開設一牌三家同名銀樓,各牌號之間可以各自獨立經營,互不干涉;大同行內各銀樓可互換焊金,但與外埠同牌號無關。

圖281:1901年,英大馬路望平街東首,坐北朝南石庫門洋臺門面,裘天寶禮記銀樓(右側近處)

圖282:1936年,南京路浙江路口西望,右側有裘天寶銀樓、新鳳祥德記、大華鐵廠(總店)等

清嘉慶二年(1797年),裘天寶德記開設於大東門城內。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裘天寶於上洋分設禮記(圖281),且看《新聞報》(1901-9-27,第4版)報道如下:

本樓向在大東門城內開張百年,今於辛丑年分設英大馬路望平街東首坐北朝南洋臺石庫門面開張……擇於八月二十四日先行交易,擇吉開張。

清宣統二年(1910年),裘天寶禮記茲因舊基窄狹,遷移至英大馬路盆湯弄西首坐北朝南新造高大洋房門面(五福弄東首151號門牌,題圖2),定於五月十二日遷移開張(《新聞報》1910-6-12,第11版)。

1916年,裘天寶德記(總號)茲因地位狹小,特在民國路小東門口新建高大洋房,擇吉開張(十月初十開張,《新聞報》1916-9-28,第11版)。

1919年4月,裘天寶禮記遷移至英大馬路香粉弄口西首龍泉園東側新屋(門牌246號香粉弄西,後改592號),與寶成裕記(257號)隔路相望(龍泉園),定於陰曆三月初一興遷開張(圖282,《新聞報》1919-4-2,第9版)。

1938年5月,裘天寶德記(總號)從小東門遷至南京路大陸商場西首(門牌383號,《新聞報》1938-5-19,第12版)。

1947年2月16日,政府突然發佈了一個”經濟緊急措施方案”,其中規定:”禁止黃金條塊及金飾買賣,違者沒收充公”。翌日,全市銀樓業被迫關門停業。之後,本市銀樓業自迭次請求政府設法開闢營業辦法,迄無具體覆示,並曾數度向社會局請求救濟,亦未獲結果。全市銀樓乃陷於艱困狀態中。本市十八家大同行,已有楊慶和及裘天寶兩家作局部遣散,先遣退一部分職工。

1949年9月,裘天寶銀樓無力維持,其店基改設為孫丹錶行;1951年,又改設中國儀器廠。

圖283:1905年,英大馬路中市親仁裡口(即望平街對面)西首坐北朝南門面。左側近處為費文元裕記銀樓。新泰祥洋貨號、鳳祥植記銀樓

清同治元年(1862年),費文元升記創設於南市大東門內;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茲因時勢維艱,力不能支,已閉歇,現招新董童姓等盤受改為貞記,照常交易,擇吉開張(《新聞報》1899-7-1,第4版);費文元貞記於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年)盤與方氏,改為裕記,於光緒三十一(1905年)開設在英大馬路中市親仁裡口西首坐北朝南洋臺石庫門面(圖283,門牌69-71號,後改342號),擇正月二十四先行交易,定於正月二十八開張(《新聞報》1905-2-7,第1版)。

1937年,費文元裕記因門面及內部年久陳舊,興工改修,業已工竣,擇於國歷五月一日重新開張(《新聞報》1937-4-30,第2版);1947年6月,費文元宣告閉歇(《立報》1927-6-5,第3版)。1950年代初,費文元銀樓店基改設百貨商店(《新民晚報》1951-2-12,第3版)。

圖284:1909年,英大馬路中市集益裡口坐北朝南牌樓洋臺門面,楊慶和久記銀樓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老楊慶和銀樓始創設於小東門內;同治年間,遷移英界二馬路(九江路),後又遷英大馬路口拋球場(河南路393號南京路口)。老楊慶和為楊子京父親遺業,後由楊子京執業。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老楊慶和改福記為業(《新聞報》1906-2-3,第7版);1937年,楊慶和福記宣告停業(《新聞報》1937-5-14,第12版);福記停業後,楊慶和改組,添加長記重新開張;1943年,楊慶和長記遷移至英大馬路518號石路口(《申報》1943-5-6,第2版)。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老楊慶和於寶善街中市(另有”英界山東路”一說,見《上海銀樓同業會規範表》中楊慶和發記銀樓記載)坐北朝南洋臺門面分設楊慶和新號(《字林滬報》1892-8-4,第1版);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楊慶和新號因生意清淡、累年虧耗而收歇(《新聞報》1901-6-3,第4版);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老楊慶和於棋盤街北首即河南路53號泗涇路口(後改154號)坐東朝西洋臺石庫門面復設楊慶和發記銀樓(《新聞報》1901-6-3,第1版)。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老楊慶和於南市大東門內分設楊慶和南號;1898年,楊慶和南號因生意清淡、累年虧耗而收歇(《新聞報》1901-6-3,第4版)。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老楊慶和於英大馬路中市集益口(門牌82-83號)坐北朝南新式洋臺石庫門面分設楊慶和甡記銀樓,於閏月二十先行交易,擇吉開張(《新聞報》1903-6-25,第4版);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為慎記;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又改久記(圖284);1916年,楊慶和久記茲因地址狹隘,難於擴充,特在迤西百餘步虹廟東首英大馬路(門牌165號)五福弄口綠石門面四層樓洋房,擇吉重新開張(《民國日報》1916-11-5,第7版)。

圖285:1896年,英大馬路拋球場南首棋盤街坐東朝西洋臺石庫門面,寶成銀樓

圖286:1914年,英大馬路五龍日升樓東首即香粉弄口,寶成裕記銀樓、老大昌茶食號(醬菜、糖果、蜜餞、罐頭食物等,1914年2月開張)

圖287:南京路之空前大火:公共租界救火會驅車灌救寶成銀樓時之攝影[林澤民攝](《中國攝影學會畫報》1932年 第8卷 第369期,5頁)

清乾隆年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老寶成振記銀樓創設於南市大東門內朝宗路21號中華路西。

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老寶成在英界拋球場南首坐東朝西洋臺石庫門面,分設寶成新記(圖285);宣統二年(1910年),寶成新記茲因不願開張於元月底止出盤與鎮海方氏,並添加元號,擇於四月初一開張(《新聞報》1910-4-29,第1版);宣統三年(1911年),寶成元號盤與裕記為業,仍在原處開張(《新聞報》1911-5-11,第1版);1914年,寶成裕記遷移至英大馬路(257號)香粉弄口西首坐北朝南新建三層樓洋房(圖286),擇於陰曆二月十八陽曆三月十四開張(《新聞報》1914-3-27,第1版);1932年9月30日,寶成裕記銀樓失火被毀殆盡(圖287),且看《申報》(1932-10-1,第16版)詳盡報道如下:

本埠新聞二 南京路寶成銀樓大火 火燒有六小時之久 交通斷絕形勢嚴重 永安先施暫停營業 損失聞約一百萬元 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南京路第五百十號寶成裕記銀樓忽肇焚如、茲將起火前後情形、分誌於下、南京路上之巨肆 寳成裕記銀樓、已開設多年、係甬商所創辦、其經理亦係甬人、姓費 該樓為滬上銀樓業中大同行之一、亦為南京路上之巨肆、自建三層洋房、外嵌白磁磚、屋頂築有亭子兩隻、門面裝飾、異常富麗、其左接壤香粉衖、右為浙江路、樓下為門市交易、二樓三樓為作塲及寄宿舍所在、以交通之便利及地位之得宜、故平日營業、十分擁擠 二層樓突然起火 詎在昨午二時三十分左右、該樓二層樓上中間、突然起火、頓時延燒、一時黑煙瀰漫、火光熊熊、南京路日昇樓一帶商店、頓起恐慌、亟各將排門緊閉、同時捕房方面及中央救火會亦得訊、急驅救火車到塲灌救、無奈東北風正盛、火藉風威、愈燒愈烈、中央救火會乃轉知各處救火會、全體驅車到塲協助、計到十餘輛、列如長蛇、但火勢仍未稍殺、左右鄰同被蔓延 至三時十五分左右、該樓二層樓、已全部燒去、延及三層樓、同時東鄰長豐水菓行、西鄰老大昌糖菓號樓上亦被延燒、各救火員見勢成燎原、乃在毗連該銀樓四週商號屋頂上射水、阻其蔓延、至五時五十分、長豐水菓行與老大昌樓面及寶成二層樓、火勢先被救熄、因此樓下各門市部、均得保存無恙、火燒六小時之久 但斯時火勢仍在向上直竄、三樓上已全部著火、救火員乃架升雲梯、由屋頂向下灌救、然此熄彼起、終至不可收拾、所幸該樓房屋較旁屋為高、故得免蔓延、直至七時、三樓已全部燒毀、經救火員奮勇灌救、火始熄滅、但黑煙仍繚繞不散、至七時二十分左右、灰燼復燃、因此屋頂上所築涼亭、又起焚燒、因無關重要、故一任燒去、至七時五十五分、涼亭被毀倒坍、救火員乃重行澈底灌射、至八時半火勢全部撲滅、各處救火車始先後開去、留中央救火車在塲繼續灌射、至今晨始返、 南京路形勢嚴重 當火起時、群眾聚而觀者、途為之塞、尙有大半行人、藉一樂天茶園作隔岸觀火之舉、不約而往者數百人、及中央捕房探捕趕到、恐該園載重過量、肇成禍端、乃上樓將一班觀者勸散、同時將浙江路福建路貴州路南京路間交通暫時斷絕、所有一·二·七·路電車、均未通行、直待五時後、經電車公司派員到塲疏通、乃始放行、但仍不準在出事處停靠、三·五·六·路電車照常通行、惟行人仍被阻止、各路公共汽車均繞道九江路、至七時始恢復、各探捕尙在塲彈壓、永安·先施·中華商店等、均曾停止營業數小時、損失在百萬左右 據事後調查、寳成銀樓除門市部得保存外、其他均付之一炬、損失當在百餘萬元、曾向怡和·泰和·保定·三公司保有生財險、共八萬一千兩、老大昌亦保有火險數萬兩、惟長豐行未曾保險、鄰近美文印刷局及三陽南貨同春祥洋布號、雖未遭災、然均被水漬、損失亦頗不貲雲、

1934年9月,寶成裕記盤與寶成公記(《新聞報》1934-9-17,第5版);1935年,寶成公記銀樓遷設於法大馬路西新橋口,擇定國曆三月初開張(《申報》1935-2-11,第13版)。

圖288:1905年,英大馬路望平街口,老鳳祥植記銀樓(圖via隨意)

圖289:1912年10月,英大馬路盆湯弄西首,老鳳祥裕記銀樓

圖290:1940年代,南京路山西路西首,老鳳祥銀樓(432號)、交通銀行南京路支行、麗華瓷業公司(右側)

清光緒初期,鳳祥銀樓(即老鳳祥)創設於南市大東門內。光緒十二年(丙戌年,1886年),老鳳祥總號遷移至英大馬路中市望平街東首,添加怡記為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分設南號於大東門內大街50號坐南朝北門面,添加恆記(南鳳祥於光緒三十一年改為和記,1938年遷移至北市三馬路石路口),於三月初十開張,只此南北兩家,並無別處(《新聞報》1898-3-16,第4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號植記於陰曆九月十六開張(圖288,《申報》1905-10-1,第1 版);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老鳳祥植記盤歸葉氏,因原址房屋太小,故遷移至邵萬生隔壁怡春堂舊址(即盆湯弄西首英大馬路140號,後改432號),翻造高大洋房,一俟工竣,擇吉開張,並添加慶記為業(《新聞報》1908-3-21,第1版);民國元年(1912年),老鳳祥於英大馬路盆湯弄西首歷有年,今加裕記,改造高大洋房,白磁西磚,丹鳳商標,定於10月26日開張(《新聞報》1912-10-22,第1版)。

1947年,本市銀樓自動停業,並向市政府、市商會分送呈文一件,報告停業原因,其中說明近日物價高漲,而金價固定,因之銀樓收購金飾事實上已不可能,而銀樓自存之飾金,幾已售罄,無法維持,故自動停業。

1950年代初,老鳳祥銀樓率先改行,店內職工集資開設醬園,並在從前放金銀飾品的玻璃櫃內張貼”本處出售上等醬酒、有名糟燒”之市招。有的銀樓在門口擺起百貨攤。

1952年6月16日,老鳳祥重新開張,更名為上海遠東金銀飾品廠(簡稱”遠東廠”);1966年,文革爆發,”遠東廠”再度關閉;1982年,”遠東廠”復業,恢復內銷;1985年2月18日,老鳳祥銀樓複名(《新民晚報》1985-2-17,第4版)。在大同行銀樓中,比起楊慶和、老寶成、裘天寶、費文元等早期銀樓,老鳳祥是較晚開設的,但它壽命最長,且是迄今僅存的一家老字號銀樓。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

難忘1994年上海(24):江灣五角場

難忘1994年上海(24):江灣五角場

題圖1:邯鄲路、淞滬路、國濟路、政通路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657-1) 題圖2:翔殷路、國濟路、政旦東路等(1989年版《上海...

難忘1994年上海(6):中華路-老西門

難忘1994年上海(6):中華路-老西門

題圖1:人民路、金家坊、中華路、方斜路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59-2) 題圖2:中華路、方斜支路、夢花街等(1989年版《上海商...

難忘1994年上海(15):靜安寺-廟弄

難忘1994年上海(15):靜安寺-廟弄

題圖1:靜安寺、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廟弄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151-2) 題圖2:靜安寺及周邊街市地圖(1947年版《上...

難忘1994年上海(12):老西門的早晨

難忘1994年上海(12):老西門的早晨

題圖1:中華路、金家坊、方斜路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59-2) 題圖2:復興東路、方斜路、中華路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

難忘1994年上海(5):大興街-小西門

難忘1994年上海(5):大興街-小西門

題圖1:大興街、江陰街、黃家闕路、少年路、中華路等((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圖68-1)) 題圖2:陸家浜路、大興街、南車站路等(19...

海上舊夢影痕(五十六)

海上舊夢影痕(五十六)

圖551-1:上海特別市市立第一公共體育場,方斜路大吉路口(《時報》1928-8-20,第8版) 1917年,上海縣公共體育場定於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