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2343-伊朗無人機
作者:圖南
校稿:朝乾 / 編輯:蛾
今年10月8日清晨,橫跨刻赤海峽的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隨後,俄軍動用了包括無人機在內的遠端作戰力量,對烏克蘭的通訊、軍事、能源基礎設施進行了密集打擊,令烏克蘭陷入斷水斷電的局面。
大橋受損嚴重,搶修後恢復部分通車▼

這是今年以來俄烏局勢進一步惡化的一幕。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分析人士認為,俄軍使用的無人機可能有許多進口自伊朗。
起初,俄伊兩國官方均否認這一傳聞,到11月5日,伊朗外長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承認曾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這一事件的真實情況可能十分複雜,卻讓伊朗無人機進入了大眾視野。
大意了,沒想到是以這種方式出圈
伊朗生產的新型寬體「加沙」無人機
(橫屏,圖:壹圖網)▼

很多人對伊朗的印象還停留在這樣一些刻板印象上:中東地區、石油國家等等。如果不去仔細了解,很可能將伊朗劃歸為沙烏地這樣的單一資源依賴型國家。事實上,伊朗是中東少有的軍工體系完備的國家,其無人機水平更是躋身中東地區先進之列。
伊朗所在▼

中東「鋼鐵俠」
無人機的研發和生產對工業體系完備程度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伊朗不僅工業實力並不弱,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伊朗不僅石油資源豐富,還坐擁全世界4.1%的鐵礦石儲量,是全球排名前10的鐵礦石擁有國。在2022年上半年,伊朗位列世界第十大鋼鐵生產國。此外,伊朗的銅礦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依靠豐富的能源和礦產,伊朗硬生生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高壓封鎖之下,搭建起相對發達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還緊跟時代建立起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伊朗的工業體系並非完全以民用工業起家,而是處處有軍工的影子。
伊朗能有今日的工業化成果,實屬不易
(阿拉克核電站,橫屏,圖:壹圖網)▼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伊朗與西方世界處於「蜜月期」的時候,伊朗的巴列維國王引進西方資本和技術,開始大力發展汽車、化學、機械等部門。
同時,伊朗也藉機在西方技術、資本之上探索建立軍工業。彼時的伊朗僅能生產輕型武器和彈藥,軍工業規模不大。
此時,巴列維王朝和西方陣營走得很近
(尼克松訪伊,圖:nixonfoundation)▼

沒過多久,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西方資本紛紛跑路,並對伊朗高壓封鎖,處於「稚嫩」狀態的伊朗軍事工業體系很快就出現嚴重困難。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是伊朗軍工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面對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伊朗武器損耗極大,陸軍反坦克導彈即將耗完,飛機甚至缺乏更換零部件。
兩伊交戰的原因很複雜,牽涉面很廣
領土爭端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圖:wiki)▼

為此,伊朗深感必須結束國內武器生產混亂而且匱乏的局面。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提出「不要西方,不要東方」的口號,發起自給自足運動,迅速成立「自給自足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對陷入癱瘓狀態的伊朗軍工體系進行了強有力地重組,改組成為國防工業組織(DIO)。
在革命衛隊強力推動之下,大筆資金流入DIO。光有錢沒技術怎麼辦?於是DIO走出一條從山寨到原創的路子,相繼從交貨的進口武器中仿製出一批武器。
後來,DIO經過多年發展,業務面更廣了
不僅造給自家用,還搞出口賺外快
(DIO展臺,圖:wiki)▼

兩伊戰爭雖然對伊朗經濟造成重大打擊,但是意外帶動了一批軍工企業,促進伊朗軍工體系完善。到了80年代末,伊朗生產的武器從小型武器、機關槍、無後坐力炮,逐漸發展獨立生產坦克、裝甲車和中遠端導彈。
由此,伊朗也成為中東地區第三個能製造主戰坦克的國家。此外,伊朗還擴建了原有的軍工廠,並將幾十家民用工廠轉為軍工廠,全國百餘所高校參與武器研製,國防工業體系日趨完備,擁有生產導彈的工廠,伊朗自行建造第一艘潛艇順利下水。
上圖:卡拉爾主戰坦克,伊朗稱自主研發
下圖:「法塔赫」級潛艇,伊朗國產▼

在這樣的豪華「家底」之下,伊朗對制空權依然充滿恐慌。為了守住制空權,打贏實力不對稱的空中戰爭,伊朗開始將目光投向無人機領域。
西學「伊」用
伊朗的航空工業始於二戰時期,伊朗王室與納粹德國曾經有一段短暫的蜜月期。伊朗地處中東交通要道,扼守霍爾木茲海峽。希特勒為了拉攏伊朗,支持德國飛機軍工企業向伊朗提供軍用飛機制造技術,甚至還「貼心」地幫建立飛機維修廠。
跟納粹德國勾肩搭背,後果很嚴重
因此,英國聯合蘇聯對伊朗發動軍事幹預
(蘇軍在大不里士,圖:wiki)▼

冷戰開始後,伊朗王國完全倒向西方。美國覺得十分「上道」,於是1966年美國協助伊朗成立航空工業組織(AIO),負責控制和管理伊朗所有軍用航空企業。美國的軍用航空巨頭輪流向伊朗「手把手」教授飛機制造。
70年代,伊朗組建伊朗飛機工業公司。到70年代末,該公司經發展為擁有數千員工和多個分工廠的軍工企業。
伊斯蘭革命爆發之後,伊朗受到國際封鎖而無力發展常規空軍,因此高度重視導彈、軍用無人機等裝備的戰略價值,以此維持不對稱空中戰略能力。
信仰之彈,一發入魂(圖:shutterstock)▼

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對當時一些中東國家動用無人機執行偵察任務感到震撼,於是開始將航模飛機改造成無人機,不久便決定「砸錢」建立自己的無人機工業,還配套建設了一系列科研院所。
兩伊戰爭期間,伊朗人搗鼓無人機(圖:wiki)▼

在完備的軍工體系加持之下,伊朗開始從西方無人機中獲取靈感搞原創,之後在80年代成功試驗了「莫哈傑–1」(Mohajer-1)等型號的無人機,並在兩伊戰爭後期用於監視伊拉克軍隊在塹壕中的行動和據點。
伊朗無人機的出現,打破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東只有以色列一國擁有軍用無人機生產技術的局面。
造出軍用無人機,大大提振了伊朗民族自信心
後來,伊朗還拍攝過戰爭電影《Mohajer》▼

再後來,伊朗又有了Mohajer-2(圖:wiki)▼

伊朗的山寨技能甚至延伸到其他飛行部門,一度惹上「官司」。2006年,美國飛機制造企業曾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指責AIO未經授權就仿製其旗下所產6種直升機的技術。
面對這種國際官司,AIO直接不予理睬,反而在仿製基礎上生產出「沙赫德–285」武裝直升機,用於軍事攻擊和偵察。
該款武裝直升機有兩個版本:
輕型偵查/攻擊直升機版本,海上巡邏/反艦版本
(圖:wikimedia)▼

儘管伊朗的無人機可以順利投產,但是其技術水平距離世界頂尖尚有很大差距。就在伊朗人發愁如何實現無人機技術更新迭代的時候,天上突然掉「餡餅」。
2011年,美國RQ–170(綽號「前哨」)執行任務過程中突然失聯,就在美國開始全力搜尋時,一則爆炸性新聞引爆世界:伊朗捕獲美國RQ-170。
RQ-170無人機,大概長這個樣子
(圖:twitter @AircraftSpots)▼

被伊朗捕獲的RQ-170無人機(圖:wiki)▼

從伊朗公佈的新聞資料來看,這架無人機基本上毫髮無傷,簡直就是完美的「解剖」素材。此外,伊朗還多次捕獲或擊落美國無人機,被媒體戲稱為最大的美國無人機「收藏家」。
伊朗捕獲英美無人機,為伊朗提供了一次技術更新迭代的機遇。伊朗再次發揚從山寨到原創的傳統技能,開始剖析美國的無人機,從空氣動力學外形構造,再到內部傳感器、雷達、彈倉甚至殘存的晶片資料都進行模仿和學習。
ctrl+c,ctrl+v,批量生產(圖:wiki)▼

在此後的多年內,伊朗生產了包括代號為「史詩」(Epic)的無人機在內的一系列產品。這些無人機無論是外形還是性能,都基本上在模仿西方無人機。
伊朗製造,塗裝伊朗國旗,沒毛病
(「史詩」亮相,圖:wiki)▼

波斯戰刀
目前,伊朗已經順利從對西方無人機的模仿中「出師」,已經躋身中東無人機「第二梯隊」,具有較先進的無人機自主生產能力,軍隊裝備有多種型號的無人機,具有比較成熟的無人機作戰體系。
在中東地區,伊朗無人機在伊拉克執行過不少任務,甚至與庫爾德武裝的戰鬥。另外,伊朗時常動用了察打一體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在波斯灣等地執行了跟拍美軍航母戰鬥群、軍艦等任務。
軍事演習中的伊朗無人機(圖:tasnimnews)▼

伊朗無人機低成本的優勢,已經足以成為制衡中東及海灣局勢的一大利器。因為低成本意味著可以從數量上獲得戰爭優勢,可以輕易給敵方製造「疼痛」。
在重重封鎖之下,伊朗連原材料進口都存在嚴重困難,在這樣的困境中伊朗能在材料、彈藥等領域取得多項創新,並整合研發出多款具備實戰能力的察打一體化無人機,不得不令人讚歎。
一面頂住西方陣營封鎖,一面推陳出新
去年2月,伊朗公佈了「卡曼-22」無人機
(圖:wikimedia)▼

「卡曼-22」無人機基本概況(圖:iswnews)▼

目前,伊朗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無人機出口國,其質優價廉的特徵令出口量甚至高於瑞典和丹麥等國家。在當前全球無人機市場上,伊朗、土耳其等國家佔據中小型無人機市場的份額。
親,不來一架嗎?很好用的(圖:wiki)▼

無人機也成為了伊朗重要出口商品,其中一些已經出口到衣索比亞、塔吉克、委內瑞拉等國家。在伊拉克戰場和胡塞武裝的戰鬥中,伊朗無人機一次次出戰,積累大量寶貴資料和實戰經驗。
2013年,革命衛隊航空部隊送給來訪的俄羅斯空軍總司令一架小型偵察無人機。到了今年俄烏衝突時期,伊朗無人機刷新了很多人對伊朗軍工的認知,這也在訴說一個事實:西方投擲出去的武器,必將以某種方式回到自己身上。
伊朗彷佛在對美國喊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德黑蘭街頭,圖:shutterstock)▼

最後:
參考資料:
1. 蔣紅磊. 重型戰鬥機換無人機?——從西方報道看俄軍短板和伊朗無人機能力[J]. 兵器, 2022(010)
2. 麥田. 嗜血的”波斯戰刀”——小記伊朗無人機發展史[J]. 航空世界, 2013(7):4.
3. 張翼麟, 張紹芳. 伊朗宣佈捕獲美國無人機[J]. 飛航導彈, 2013(1):1.
4. 鄧大松. 伊朗地面防空預警探測能力分析[J]. 飛航導彈, 2020(5):4.
5. 趙霞, 蘇冠英, 王可,等. 全球無人機交易市場的方位,格局與展望[J]. 飛航導彈, 2021.
6. Isby D C . New Iranian UAV[J]. Air International, 2012, 82(5):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