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光頭納粹

(⊙_⊙)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21-俄羅斯新納粹

作者:德米特里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今年1月27日,也就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美國駐丹麥大使館發文緬懷二戰期間的大屠殺遇難者。這一舉動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令人驚訝的是文末稱二戰美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搶功第一名

(圖片:twitter)▼

儘管真正了解歷史的人是少數,這句話還是迅速在社交媒體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二戰期間蘇聯人民付出了2700萬人的慘痛代價,最終戰勝了納粹德國。也是蘇聯紅軍,在巨大的犧牲中於1945年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烏克蘭前線第60軍利沃夫步兵第100師

攻入波蘭後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

此時的烏克蘭軍隊當然是蘇聯紅軍一部分

(圖片:Wikipedia)▼

今天的俄羅斯人有理由為他們的祖輩感到驕傲,他們為全人類守護住了文明。但令人遺憾的是,納粹主義思想似乎在俄羅斯新一代的年輕人之中再次找到了土壤。

背心、光頭、迷彩褲

如果在俄羅斯的街頭碰見穿著背心、下身迷彩褲剃了光頭的人,那麼作為中國人還是躲著走為妙。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就是在俄羅斯臭名昭著的光頭黨。

把不好惹寫在臉上了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對於光頭黨國內已有不少介紹,他們好像只是走街串巷專找中國商人麻煩的混混。但事實上,光頭黨是一個有著相對嚴密組織和明確目標的黑社會性質團伙,是蘇聯解體以來受俄羅斯新納粹思想抬頭影響而產生的地下組織中最出名的一個。

但又不同於一般的黑社會組織

光頭黨有著自己推崇的民族主義

在此之外才是燒殺搶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以光頭黨為代表的俄羅斯新納粹組織誕生於蘇聯解體之後的90年代。蘇聯後期社會上的歷史懷疑論和反思風潮,削弱了沒經歷過戰爭的年輕人對納粹主義的警惕性,影視劇裡關於蘇德諜戰的電視連續劇大獲成功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觀眾對納粹美學的迷戀。

三年圍困,人性也沒有了國籍之分

(圖片:《列寧格勒》)▼

當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不再是解體後新國家的集體信仰了,那麼必須有新的思想佔據人們的大腦,為新生的國家提供凝聚力。蘇聯解體後各個獨聯體國家都不約而同地揮舞起了民族主義的大旗。

各獨聯體國家並不是在解體之際才有民族意識

早就有不滿了,之前沒有發展的機會而已

(1990年,塔吉克杜尚別民族主義者暴亂)

(圖片:RIA Novosti檔案 / wikipedia)▼

然而民族主義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不管是在沙皇俄國時期還是蘇聯時期,這個龐大帝國都以多民族國家自居,不管出於何種目的、不管政策是否有向俄族人傾斜,在宣傳和教育上始終把持著民族平等團結的口風。

直到蘇聯解體之後情況才有所變化。一方面俄羅斯聯邦的各派別政治勢力為了宣傳自己的獨立合法性,另一方面為了獲得選票,開始不遺餘力地挑起民族之間的矛盾,鼓吹大俄羅斯民族主義。

極端民族主義和排外思想在任何時候都有市場,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尤為流行。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各種不如意就接踵而至

發洩的方式各有不同

極端民族主義算是經久不衰的一種

(解體後,家家戶戶擺地攤)

(圖片:https://e-news.su/)▼

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迅速掀起了一股國有資產私有化的風潮,掌握了資訊和人脈資源的官僚們搖身一變成為了寡頭。他們壟斷了能源、礦產等國家命脈,並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財富進一步兼併普通百姓手裡的私產。農民分到的土地、工人分到的股票,被掌握資本的商人購買下來,而隨後的通貨膨脹讓他們變得更加貧窮。

從國家負責一切到自力更生

貧富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圖片:https://e-news.su/)▼

窮則思變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自己飯都吃不飽哪還管什麼公序良俗。而且沒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們並不會將自己的不順歸咎於上層政治家和寡頭,而是認為湧入俄羅斯的外族人搶奪了他們的財富,擠軋了他們原有的生存空間。

這時極右翼思想就在俄羅斯有了市場,除了光頭黨之外,俄羅斯民族團結黨、雅利安兄弟會等白人至上組織也在全俄範圍內遍地開花。

1990年代湧現出的極右翼激進亞文化

背後是蘇聯邦解體前混亂的社會狀態和疲乏的經濟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這其中的一些組織公開承認自己是「新納粹分子」,比如光頭黨就視阿道夫·希特勒為精神導師,儘管斯拉夫人也是希特勒計劃中被奴役的種族,但是他「教會了白人如何維護自己的民族身份」。

雖然希特勒要維護的白人中並不包括他們

但對於現狀的不滿試圖透過激進的思想和行為來發洩

縱觀近現代史,激進人群的最優代表非希特勒莫屬了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韃靼恐懼症

韃靼恐懼症

俄羅斯的新納粹和種族主義者與過去的納粹分子有相似之處,比如都鼓吹白人種族優越論,都仇視猶太人等外族等等,但他們之前的差異還是大於共性。

將納粹主義與俄羅斯本土文化相結合的布爾什維克民族黨

指導思想就是「俄羅斯就是一切,其餘什麼都不是」

走的也是極權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路子

(圖片:Wikipedia)▼

俄羅斯新納粹對斯拉夫以外的民族都懷有敵視態度,甚至包括西歐、北美和西亞的白人。在他們眼裡屬於不同國家的烏克蘭人、白羅斯人、塞爾維亞人等歸於斯拉夫大類的民族都可以是自己人,但本國的非斯拉夫民族則是異類。

他們的暴力行動主要針對的是國內的北高加索各民族和來自中亞前加盟共和國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這些人基本符合俄族對於「韃靼人」的認知。

歐洲人所說的「韃靼人」

廣義上是指俄國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的統稱

即使他們不喜歡,也無法阻擋政府合併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的突厥人可是「純正韃靼」

(亞塞拜然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

(圖片:https://zen.yandex.com)▼

對這些人的憎恨在俄語中有個專有名詞叫「韃靼恐懼症」,最早來源於金帳汗國時期蒙古人對當地斯拉夫人的殘酷統治,進而延伸到一切遊牧民族和穆斯林的仇視。

韃靼恐懼症有兩個表現形式,它們分別來源於兩個在俄羅斯人之間流傳的經久不衰的言論。

一是懼怕有韃靼血統的人與俄族人通婚,他們認為通婚後代會沾染到黃種人野蠻和低智商的基因。

二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民族人口逐漸減少,而來自於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少數民族和穆斯林人口則在不斷增加。

莫斯科大清真寺也被稱為「韃靼清真寺」

原建築以不合理的原因被拆除了

不過很快又建造了新的建築來彌補

(2015年,普京和埃爾多安參加大教堂清真寺落成典禮)

(圖片:克里姆林宮)▼

有些極右翼組織趁機大肆宣傳「人口替換論」,稱如果現在不將這些人趕走,那麼未來的俄羅斯將被這些異族、異端和異教徒佔據。

上世紀90年代的車臣戰爭加劇了這種仇恨情緒。其實在沙俄時期車臣人與俄族就結下了血海深仇,二戰期間車臣和克里米亞韃靼人曾一道投靠德國反蘇,被蘇聯視為背叛行為遭到打壓和流放。蘇聯解體之後雙方的摩擦逐漸失控升級,最終釀成2次車臣戰爭。

兩次車臣戰爭,俄羅斯一敗一勝

那57個萬人冢是伴隨著無數俄羅斯家庭和車臣人的悲慘記憶

(圖片:Natalia Medvedeva / Wikipedia)▼

俄羅斯軍隊在車臣戰爭中的表現並不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沒能達到目標。對於很多俄族人來說,他們的兄弟、父親死在了戰場上異族人的手裡,而他們生活在這一地區的族人卻被迫離開家園。

俄羅斯以死亡近4000人的戰績贏得了戰爭

但卻不能讓車臣人真正的歸順

(車臣戰爭中陣亡的俄羅斯士兵)

(圖片:Svm-1977 / wikipedia)▼

這種挫敗感加劇了俄羅斯社會上對高加索地區民族和中亞面孔的恐懼和憤怒,敵對情緒從戰場上瀰漫到了整個社會。如果說受過教育有良好修養,或者接受過蘇聯時期民族團結教育的人們尚且能夠保持克制,思考一下問題的根源,沒上過幾天學的年輕混混們可就直接多了。

一旦找到「同道中人」,這種衝動就會持續發酵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暴力被施加到學校裡的少數民族同學、社區裡的韃靼住戶甚至是走在街上的大鬍子哈薩克人身上,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社會的分裂。

一代人的教育失敗

理性思考能力是種奢侈品,尤其是在生活不如意的時候。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男性的平均壽命下降了4.8歲,一方面是因為醫院市場化之後不再有全民免費醫療,很多俄羅斯家庭負擔不起正規的醫療費用;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社會淹沒在了酒精中——頹廢失望的情緒瀰漫,時代的變化讓人們對未來感到迷茫,於是年邁而疲憊的中老年男人選擇逃避,借酒消愁,最終傷害了身體。

國家和人民是一體的,由盛入衰的現狀也是要共同承受

蘇聯作為超級大國之一,曾傲立於世界長達幾十年

到了90年代,驕傲就這麼不堪一擊

(圖片:https://e-news.su/)▼

年輕人不一樣,他們總有無處發洩的旺盛精力和青春期莫名的躁動,他們的世界裡允許極端的思想、激烈的情緒和離經叛道的心理,但是幾乎很少會出現頹廢和疲憊的心情。

可以理解為有勁沒處使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當社會和家庭教育沒法給他們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他們就會自己去選擇性地接納一些順自己心意的資訊,這些資訊又反過來塑造了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

而俄羅斯社會上關於種族問題的焦慮感在這個時候適時地灌輸進了他們的腦袋裡。

光頭黨們知道暴力和民族仇恨是錯誤的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們中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俄羅斯反納粹宣傳成功的一面。

有內味了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但總體來說,俄羅斯人對於這一代人的教育失敗了。

俄媒體曾採訪過一個獄中的新納粹分子,他出生於軍人家庭,因此曾經極度反感希特勒,夢想是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直到他的父親在車臣戰爭中被殺。

獨立之初的俄聯邦並沒有對死亡戰士家屬負起責任來。死去的官兵不僅沒有榮譽,連撫卹金也不能全額拿到。這讓這個軍人後代的心理髮生了變化,變得沉默寡言,在學校也因性格不合遭到了同學的欺辱,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來自高加索地區的孩子。

從那時開始,他認為「非俄羅斯人」是粗魯而野蠻的,由於當時俄羅斯社會普遍的集體迷茫,他的母親和老師們沒能力積極引導他走出來,甚至私下裡也傳播一些對於社會、政府和異族人的抱怨。

對於車臣人來說,俄羅斯人同樣不是善類

(炮火中禱告的車臣人)

(圖片:Wikipedia)▼

他仇恨這些外族人,在內心深處他也仇恨那個被欺負而不敢反抗的自己。因此他加入了新納粹組織「雅利安兄弟會」。他說,「(在組織裡)我意識到我不是一個弱者,而是一個體面的俄羅斯人」。

雅利安兄弟會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

當時美國監獄是按種族分開監禁的

其中的一些白人囚犯,奉行白人至上主義

聯合起來反對黑人和墨西哥裔囚犯

(雅利安兄弟會成員紋身)

(圖片:美國司法部)▼

每個社會都有不幸的家庭和失敗的學校教育,只是在轉型時期的俄羅斯社會讓它成為了普遍現象。

這種極端民族主義的新納粹幫派給失意的中年人和迷茫的年輕人以歸屬感,大家一起剃光頭、文身、毆打外族人,彷彿找到了慘淡人生中的一點價值。

以「光頭黨」為例,多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但抵制一切「非俄羅斯人」的極端思想

使他們已經剝奪了很多異族人的基本生存權利

(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就像羊群盲目跟隨頭羊一樣,人一旦身處群體中就會放棄獨立思考的能力來換取一份安全感,割捨掉是非觀念來獲取認同。

至於什麼是納粹、什麼是正義,誰在乎呢?

參考文獻:

1.https://zaborona.com/en/fight-for-the-white-race-how-the-russian-neo-nazi-denis-nikitin-promotes-his-ideas-in-ukraine-and-why-the-azov-regiment/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o-Nazism#Russia

3.https://meduza.io/en/feature/2018/12/28/rise-of-a-skinhead

4.http://news.bbc.co.uk/2/hi/europe/4969296.stm

5.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8/08/russia-is-co-opting-angry-young-men/568741/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https://www.liveinternet.ru

相關文章

白俄羅斯,真的比俄羅斯「白」嗎?

白俄羅斯,真的比俄羅斯「白」嗎?

白俄羅斯有多白 作者|霈霖 責編|Thomas 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國名容易跟他國搞混,像摩納哥和摩洛哥、巴哈馬和巴拿馬、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等...

蘇聯超級工程,北冰洋大壩!

蘇聯超級工程,北冰洋大壩!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453-蘇聯北冰洋大壩 作者:那日蘇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冷戰期間的兩極格局下,...

俄羅斯,要和鄰國合併?

俄羅斯,要和鄰國合併?

NO.2079-俄白聯盟 作者:瀚洋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養樂多 2021年11月4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領導人通過視訊會議的形式,簽...

蘇丹最喜歡什麼樣的女奴?

蘇丹最喜歡什麼樣的女奴?

NO.1842-蘇丹的最愛 作者:中年維特 /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大西洋奴隸貿易為非洲人帶來了數百年深重的苦難...

蘇丹最喜歡什麼樣的女奴?

蘇丹最喜歡什麼樣的女奴?

蘇丹的最愛 作者:中年維特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大西洋奴隸貿易為非洲人帶來了數百年深重的苦難,也帶來了美洲特別是美國的非洲裔權益...

俄羅斯如何蠶食中亞各國

俄羅斯如何蠶食中亞各國

19世紀的俄羅斯帝國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存在,它擁有2288萬平方公里的龐大領土和近1.7億的人口數量。一戰結束後,蘇聯喪失了一部分歐洲領土,但...

俄羅斯「烏拉爾祕密基地」

俄羅斯「烏拉爾祕密基地」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524-烏拉爾祕密基地 作者:顧安娜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1996年4月16日,...

法國,還想再剝削非洲一百年

法國,還想再剝削非洲一百年

NO.2314-法國與非洲 作者:乞力馬紮羅的雪 製圖:板栗 / 校稿:朝乾 / 編輯:蛾 法國曾建立起一個僅次於英國的全球第二大殖民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