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301設計研究所
反正我覺得不要怪鞋櫃,那是人性!
玄關長滿鞋子和飄窗、沙發、椅背長滿衣服是一個道理,跟裝修設計其實關係不太大,或許收納設計合理一點可能會稍微好一丟丟,但也僅此而已,關鍵還是要看住在裡面的人,人是決定性因素。
我覺得喜歡乾淨整潔也是人性,只是人們不喜歡自己動手整理,這並不衝突。就像人們都喜歡自己變得有錢,只是不喜歡還要吭哧吭哧親自努力賺錢。
人多數都是懶惰的,懶人不會因為裝修得好而改變懶的本質。再說,懶得做家務和懶得賺錢之間其實也並沒有必然聯繫,懶其實分很多種,玄關長鞋子這事兒也不影響人單手開法拉利,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擔心玄關亂的問題。
當然能好一點是一點,所以來說說鞋櫃要如何設計才能更好用。
01
鞋櫃尺寸
鞋櫃到底做多大才會夠用?
每家情況不同,取決於房子要常住多少人?每個人買鞋的習慣是怎麼樣的?有沒有「蜈蚣精」?有沒有人喜歡穿長靴和高邦鞋?
除非你能做到斷舍離(我之前說過,想做斷舍離和能做到斷舍離之間還隔著一座喜馬拉雅山,後來讀者補充說還得再加一個馬裡亞納海溝),不然的話正常人均鞋子數量大概是10-15雙這個水平,鞋櫃容量可以按這個標準參考。
我認為同類型的鞋子其實留兩雙就夠了,最好是能做到買一雙新的之後扔一雙舊的,鞋櫃裡有一些一兩年不穿的鞋子看著挺新,其實你永遠不會再去穿它了。
標準鞋櫃深度是35釐米(不放鞋盒),當然這個深度也可以自己調,量一量家人目前穿的鞋子,一般就以家裡誰的鞋最大為準。
如果房子戶型有條件做到標準深度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有時候條件不允許的話,鞋櫃也可以做薄的,只是容量會減少。

圖片來自宜家
最薄的鞋櫃可以做到深度20cm以下,比如宜家的斯多爾鞋櫃最薄的一款安裝後是17cm深度,只是放鞋子得豎著放,而且不適合放太厚的鞋子,並且同樣的櫃體面積,可以存放的鞋子數量肯定是縮小了,因為每個格子佔高度更多了,比如宜家這款大概可以放18-24雙鞋。
如果買成品鞋櫃的話,就要考慮踢腳線高度的問題,比如像上圖宜家這鞋櫃是2個腳的,如果是4個腳的話就會因為踢腳線厚度而不能靠牆。

圖片來自:繪舍設計
如果你家鞋櫃深度可以做到四五十釐米的話,可以考慮上圖這種雙層旋轉鞋櫃,但說實話,無論是從空間利用角度還是從製作成本角度來說,這種旋轉鞋櫃都是不太划算的。

圖片來自:清和一舍
最好用的方案,當然是在進門附近有一個專門的獨立空間,這樣的話不但能解決鞋子的收納問題,還可以解決嬰兒推車的存放,甚至是衣帽間等功能。
當然,國內好像這麼人性化的戶型是比較少的,裝修設計的時候可以看看有沒有條件實現。
如果你想自己設計自己的房子,要精確知道鞋櫃內部尺寸如何設計的話,可以買逯薇的《小家》系列漫畫參考,這套書簡單又專業,非常適合裝修小白學習。
02
鞋櫃功能區
一個好用的鞋櫃,除了容量充足之外,最好還要有一些配套功能。因為在玄關區,不僅僅是換鞋一個功能。
我認為一個好用的鞋櫃,還需要有常用鞋留空區、隨手置物區、換鞋凳、衣帽鉤、燈光、插座、鏡子、傘架等等。

圖片來自:意外之外空間設計
底部留空和中部留空現在基本上是鞋櫃的標配了,底部留空是為了放拖鞋和常用鞋,中部留空是為了放鑰匙等隨身小件。
雖說鞋櫃最底下放一排鞋子不太美觀,但這樣才是最方便的,不然每次進門出門都要開鞋櫃門的話,沒有誰能保持這麼勤快的好習慣,人都是懶惰的,不要嘗試挑戰人性,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雖然說很多讀者反饋就算底部留空了還是會有「玄關長鞋子」的問題存在,但好歹有一部分是長在櫃子下方,觀感會稍微好一些。

圖片來自:瀾本設計

圖片來自:設計師鄭西西
至於換鞋凳的話,如果是鞋櫃容量足夠的話,可以留出一部分空間做成換鞋凳,換鞋凳和鞋櫃一體化。
第二種是直接買一個成品的小凳子來做換鞋凳,不用的時候如果能把這個小凳子收納到櫃子裡更好,一般比較適合走廊寬度足夠的玄關,當然也可以買個儘量小的凳子不影響過道。
第三種是可以用摺疊式的小凳子安裝在牆上,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
不過自從我自己家買了一個換鞋凳之後,好像基本也很少用到,小孩就喜歡坐地板上穿鞋,大人站著穿鞋就行,最多扶一下門框。而換鞋凳更多時候可能還是隨手放一下書包或者別的東西。

圖片來自:理居設計
衣帽鉤的作用就是掛外套、掛包包、掛環保袋之類的,如果是定製的鞋櫃和換鞋凳一體化的,可以在鞋櫃上方留衣帽鉤。還有一種就是直接在鞋櫃對面或者附近的牆面裝上衣鉤。
但是,衣帽鉤最好不要裝到乳膠漆牆面上,因為實際使用過程中,如果掛東西上去,難免會產生摩擦,而乳膠漆牆面很容易被掛的包包之類的摩出痕跡。

圖片來自:示覺室內設計
底部留空的常用鞋區和中部留空的置物區,建議留好燈線,裝上T5燈管,這個燈光除了找鞋找東西方便之外,也可以做為玄關區的環境燈光。
當然,如果要更科技感一些的話,可以選用智慧感應燈,晚上一進門都不用摸開關它就自己亮了,這個感覺就非常棒。
如果裝修的時候忘了留燈,也可以考慮用充電式的感應燈,也非常方便好用,點這裡了解感應燈。

圖片來自:玖雅設計
鞋櫃的中部底部留空區域要不要留插座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考慮,比如給手機充個電,烘鞋器要不要用,香薰機要不要用,掃地機要不要放這裡等等。
當然現在很多掃地機基站都比較高大了,甚至很多都要接自動上下水,一般來說是不太適合放在玄關區域的。

圖片來自:方室設計
如果實在是入門區域做不下鞋櫃或者滿足不了鞋子收藏的話,那就只能想辦法在其他空間專門做鞋櫃了,當然那都是特殊情況了。
03
鞋櫃擱板高度
鞋櫃內部設計的話,最重要的就一條「擱板不要釘死」。因為不同類型的鞋子高度差異還是挺多的,比如拖鞋、涼鞋、皮鞋、球鞋、高幫鞋、靴子等等。
有條件的話,定製鞋櫃的時候「打排鑽」。可能你不一定知道什麼叫「打排鑽」,我放一張圖你就懂了。

鞋櫃的側板上打一排孔,有專門的配件釘子可以調節擱板的高度,這樣的話可以根據鞋子的高度來調節內部的空間。
當然除了這種方式,也可以多裝幾排角碼,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如果鞋櫃內部擱板已經做成固定的了,覺得高度有點浪費的話,也可以在網上買各種「雙層鞋架」之類的收納神器來彌補。
鞋櫃的設計基本上就這些注意事項,至於什麼樣的戶型適合做什麼樣類型的鞋櫃,我們把這兩年發過的案例中的鞋櫃圖片都單獨挑出來了,如果你想看更多不同的鞋櫃圖片的話,可以退出文章,在對話方塊向我回復關鍵詞:鞋櫃。
大家對鞋櫃設計還有什麼補充的?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