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裝修,沒經驗都說淺了,毫無頭緒,無從下手才是真。
想要照搬網上那些設計,殊不知做好了是真美,但過程中但凡出現任何小失誤,都能產生蝴蝶效應,最終成千上萬地坑你一筆。

明明功課沒少做,但還是免不了被氣出個好歹。硬裝、軟裝、傢俱、家電,哪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今天小築細數裝修中那些容易忽視的細節,抄作業,咱也不能只抄個答案。
.01
浴室櫃
裝了抽屜,結果拉不開
浴室櫃往往是洗手間收納的首選,尤其是帶抽屜的,東西放得再深,也不用蹲腿彎腰、伸手亂摸,拉出來一清二楚、觸手可及,再也不會忘記櫃子裡藏了些什麼。

但如果你家浴室櫃緊靠洗手間門,可千萬要注意與門套間的距離。

購買浴室櫃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門套的存在,結果等到安裝時,抽屜直接打不開。

想避免這種情況,洗手間門套可以做單包,做在浴室櫃外側牆面,裡面埡口的部分正常貼磚,門與牆面要齊平。

或者選擇兩側封板在外的內抽,不要選蓋抽。

已經碰上這種情況的小夥伴,千萬別直接換門套,可以將抽屜櫃門切除一部分。
成品定製櫃可以往另一側挪一挪,與牆面縫隙打上防黴玻璃膠。

雖說解決起來不難,但總歸看著還是不舒服。

.02
智慧馬桶
不是想裝就裝
裝修時,大家都想方設法給洗手間做乾溼分離,但入住後,小築最常聽到的就是對自家的馬桶的吐槽。
為了大幅度提升生活質量,不少家庭都會直接選擇智慧馬桶。

但智慧馬桶也不是你想裝就能裝的,除了要預留插座,以下這幾點也要特別注意。
1.測量好坑距和水壓,來適配對應的馬桶
老舊、高層小區,可能存在水壓低的情況。這時候就首先要問清馬桶有沒有水壓限制。


2.確定馬桶的水是自來水,而不是中水
如果家裡是老小區,用的中水,建議不要安裝智慧馬桶。這些如果拿不準,都可以和物業確認。
3.如果馬桶移位,最好不要選虹吸式
購買前要和商家說清具體的移位距離,判斷能否安裝智慧馬桶。

.03
打算做洗衣機櫃
這些你得先了解
把洗衣機放進櫃子是現在裝修的首選。不僅好看,省地,還能利用櫃體解決收納問題。

想讓洗衣機和櫃子完美結合,除了要根據洗衣機厚度定製櫃子,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把進水管、插座和下水地漏預留在洗衣機的正背面。否則洗衣機不能貼牆放,會突出一部分。

這個問題在最開始設計水電的時候就要留意,但往往會忽視。
洗衣機的進水閥和插座應該留在邊上的櫃子裡,如果旁邊有臺盆和水龍頭,用一個三通角閥就能解決兩邊的進水問題。
安裝時,只要在櫃子的隔板留個洞,就能把進水管和插座穿過去。這樣便可以讓管道電線和插座完美隱形。

如果準備用獨立的烘乾機,也要提前考慮排水問題,這樣就不用時不時倒儲水盒裡的水,更加省事兒。
.04
電視背景牆
別再花冤枉錢了
作為客廳的門面擔當,背景牆絕對是一項巨大的面子工程,越是複雜的造型,花錢越多,稍有不慎,還極容易翻車。

最簡單的背景牆就是隻刷乳膠漆,乾淨清爽。常用的有灰色,莫蘭迪色系等,其實淺色都很適合用來做背景,主要看個人喜好和全屋風格。


但不少人覺得只刷乳膠漆,顯得太廉價,看上去很像出租屋。
想簡單營造一下氛圍的話,還可以通過石膏線在牆面做線框造型,花最少的錢,一樣出效果。


想做背景牆,但又不想花太多錢,整的太複雜,可以考慮用石膏板做背景牆,再加上燈帶,1千多塊錢就能實現簡單,大氣的效果。



.05
窗簾盒
沒裝後悔,裝了更後悔
大家都知道臥室要用窗簾盒+軌道,羅馬杆不僅頂部會透光,如果窗簾比較厚重,拉起來也有點費勁。

裝了窗簾盒,後期想拆洗就有點麻煩,所以一定要留足夠的寬度,拆卸時比較簡單,拉窗簾的時候也不容易卡住。
▼難拆的典型代表

窗簾盒兩側最好做到頭,軌道長於窗戶30cm就好,不然影響顏值還漏光。

圖源 住範兒
只裝一層窗簾,窗簾盒的寬度最好留10~12cm,如果還想裝紗簾,雙軌道最好留12~15cm。深度統一在20cm就好。

想裝電動窗簾,預留的寬度和尺寸也是一樣的,只需提前在牆上多按個插座。

如果對光線特別敏感的話,小築建議做交叉軌道。這樣一來,再也不用擔心窗簾合不攏,中間縫隙透光啦。

.06
電路改造
最容易被忽略
電路改造這個事大家都不是很關心,總認為電工師傅能搞定一切。
但水電師傅大多隻是按照大多數家庭的普遍情況來規劃,想要後期使用更便利,最好根據自家情況進行調整。
大家都知道,想做嵌入式蒸烤箱、洗碗機,要先確定電器型號,預留好相應的尺寸和插座。

但一定要注意,這裡的插座電線要用4平方,並搭配16A的插座,且這兩個插座最好不要放在同一條迴路,避免功率過大,跳閘。

冰箱的插座,最好也單獨設置一條迴路。萬一遇到出差、全家旅遊這種家中無人的情況,可以將其他電器全部斷電,不影響冰箱的正常運轉。

除此之外,全屋的燈和插座儘量不要用同一條迴路,萬一插座跳閘,燈也就不亮了。

圖源 住範兒
想用智慧開關/插座的話,也要提前和師傅說,預留零線。
裝修中,你覺得自己花得最冤的一筆錢是什麼?無論是硬裝、軟裝、大家電還是小電器,只要錢花的不痛快,來評論區罵就完事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小紅書
如有問題請聯繫